【教学课件】第6章调试工艺基础.ppt
《【教学课件】第6章调试工艺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6章调试工艺基础.ppt(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6.1 调试工艺过程调试工艺过程 6.2 静态测试与调整静态测试与调整 6.3 动态测试与调整动态测试与调整 6.4 整机性能测试与调整整机性能测试与调整 6.5 调试与检测仪器调试与检测仪器 6.6 调试与检测安全调试与检测安全 6.7 故障检测方法故障检测方法 6.8 收音机常见故障检修收音机常见故障检修 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图6.1 一般电子产品生产过程 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6.1 调试工艺过程调试工艺过程 1研制阶段调试 研制阶段调试步骤与生产阶段调试步骤(后面再述)大致相同,但是研制阶段调试由于参考数据很少,电路不成熟,因此需要调整元件
2、较多,会给调试带来一定困难。在调试过程中还要确定哪些元件需要更改参数,哪些元件需要用可调元件来代替。并且要确定调试具体内容、步骤、方法、测试点及使用的仪器等。这些都是在研制阶段需要做的工作。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2调试工艺方案设计 调试工艺方案是指一整套适用于调试某产品的具体内容与项目(例如工作特性、测试点、电路参数等)、步骤与方法、测试条件与测试仪表、有关注意事项与安全操作规程。调试工艺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阶段生产调试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所以制定调试工艺方案时内容要具体、切实、可行,测试条件必须做到具体清楚,测试仪器选择要合理,测试数据尽量表格化(以便从数据中寻找规律)。调试工艺方案一般有
3、五个内容: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1)确定调试项目及每个项目的调试步骤、要求。(2)合理地安排调试工艺流程。一般调试工艺流程的安排原则是先外后内,先调试结构部分,后调试电气部分;先调试独立项目,后调试存在有相互影响的项目;先调试基本指标,后调试对质量影响较大的指标。整个调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电视机各个部件(高频头、中放、行、场扫描、视放、伴音、电源等电路)都调试好后,才进行整机调试。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3)合理地安排好调试工序之间的衔接。在工厂流水作业式生产中对调试工序之间的衔接要求很高,衔接不好,整条生产线会出现混乱甚至瘫痪。为了避免重复或调乱可调元件的现象,要求调试人员除了完成本
4、工序调试任务外,不得调整与本工序无关的部分,调试完后还要做好标记,并且还要协调好各个调试工序的进度。在本工序调试的项目中,若遇到有故障的电路板,且在短时间内较难排除时,应作好故障记录,再转到维修线上修理,防止影响调试生产线的正常运行。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4)调试手段选择。要建造一个优良的调试环境,尽量减小如电磁场、噪声、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每个调试工序的内容和特性要求配置一套合适精度的仪器。熟悉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根据调试内容选择出一个合适、快捷的调试操作方法。(5)调试工艺文件编制。调试工艺文件的编制主要包括调试工艺卡、操作规程、质量分析表的编制。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3生
5、产阶段调试 生产阶段调试质量和效率取决于操作人员对调试工艺的掌握程度和调试工艺过程是否制定合理。1)对调试人员技能要求(1)懂得被调试产品整机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其性能指标的要求和测试的条件。(2)熟悉各种仪表的性能指标及其使用环境要求,并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调试人员必须修读过有关仪表、仪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的课程。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3)懂得电路多个项目的测量和调试方法,并能学会数据处理。(4)懂得总结调试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并能设法排除。(5)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2)生产调试工艺大致过程(1)通电前的检查工作。在通电前应先检查底板插件是否正确,焊接是否有虚焊和短路,各仪器
6、连接及工作状态是否正确。只有通过这样的检查才能有效地减小元件损坏,提高调试效率。首次调试,还要检查各仪器能否正常工作,验证其精确度。(2)测量电源工作情况。若调试单元是外加电源,则先测量其供电电压是否适合。若由自身底板供电的,则应先断开负载,检测其在空载和接入假负载时的电压是否正常,若电压正常,则再接通原电路。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3)通电观察。对电路通电,但暂不加入信号,也不要急于调试。首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冒烟、有异味、元件发烫等,若有异常现象,则应立即关断电源,再次检查底板。(4)单元电路测试与调整。测试是在安装后对电路的参数及工作状态进行测量。调整是指在测试的基础上对电路的参数进行修
7、正,使之满足设计要求。分块调试一般有两个方法:若整机电路是由分开的多块功能电路板组成的,可以先对各功能电路板分别调试完后再组装在一起调试。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对于单块电路板,先不要接各功能电路的连接线,待各功能电路调试完后再接上。分块调试比较理想的调试程序是按信号的流向进行,这样可以把前面调试过的输出信号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为最后联机调试创造条件。以往一些简单电路或一些定型产品,一般不采用分块调试,而是在整个电路安装完毕后,实行一次性调试。现在随着科技发展,一些较复杂电路也采用了一次性调试。由于其电路采用了一些较先进的调试技术,如使用了I2C总线调试技术的电视机,因此大大减小了单元电路故障
8、率,简化了调试工序。(5)对产品进行老化和环境试验。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6.2 静态测试与调整静态测试与调整 1静态测试内容 1)供电电源静态电压测试 电源电压是各级电路静态工作点是否正常的前提,若电源电压偏高或偏低都不能测量出准确的静态工作点。电源电压若有较大起伏,最好先不要接入电路,测量其空载和接入假负载时的电压,待电源、电压输出正常后再接入电路。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2)测试单元电路静态工作总电流 通过测量分块电路静态工作电流,可以及早知道单元电路工作状态,若电流偏大,则说明电路有短路或漏电。若电流偏小,则电路供电有可能出现开路,只有及早测量该电流,才能减小元件损坏。此时的电流只能作参
9、考,单元电路各静态工作点调试完后,还要再测量一次。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3)三极管静态电压、电流测试 首先要测量三极管三极对地电压,即Ub、Uc、Ue,来判断三极管是否在规定的状态(放大、饱和、截止)内工作。例如,测出Uc=0 V、Ub=0.68 V、Ue=0 V,则说明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看该状态是否与设计相同,若不相同,则要细心分析这些数据,并对基极偏置进行适当的调整。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其次再测量三极管集电极静态电流,测量方法有两种:(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把集电极焊接铜皮断开,然后串入万用表,用电流挡测量其电流。(2)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三极管集电极电阻或发射极
10、电阻的电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I=U/R,计算出集电极静态电流。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4)集成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1)集成电路各引脚静态对地电压的测量。集成电路内的晶体管、电阻、电容都封装在一起,无法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集成电路各脚对地电压基本上反映了其内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在排除外围元件损坏(或插错元件、短路)的情况下,只要将所测得电压与正常电压进行比较,即可做出正确判断。(2)集成电路静态工作电流的测量。有时集成电路虽然正常工作,但发热严重,说明其功耗偏大,是静态工作电流不正常的表现,所以要测量其静态工作电流。测量时可断开集成电路供电引脚铜皮,串入万用表,使用电流挡来测量。若是双电源供电
11、(即正负电源),则必须分别测量。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5)数字电路静态逻辑电平的测量 一般情况下,数字电路只有两种电平,以TTL与非门电路为例,0.8 V以下为低电平,1.8 V以上为高电平。电压在0.81.8 V之间电路状态是不稳定的,所以该电压范围是不允许的。不同数字电路高低电平界限都有所不同,但相差不远。在测量数字电路的静态逻辑电平时,先在输入端加入高电平或低电平,然后再测量各输出端的电压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并作好记录。测量完毕后分析其状态电平,判断是否符合该数字电路的逻辑关系。若不符合,则要对电路引线作一次详细检查,或者更换该集成电路。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2.电路调整方法 进行测试的
12、时候,可能需要对某些元件的参数作以调整。调整方法一般有两种:(1)选择法。通过替换元件来选择合适的电路参数(性能或技术指标)。在电路原理图中,元件的参数旁边通常标注有“*”号,表示需要在调整中才能准确地选定。因为反复替换元件很不方便,一般总是先接入可调元件,待调整确定了合适的元件参数后,再换上与选定参数值相同的固定元件。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2)调节可调元件法。在电路中已经装有调整元件,如电位器、微调电容或微调电感等。其优点是调节方便,而且电路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随时调整,但可调元件的可靠性差,体积也比固定元件大。上述两种方法都适用于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静态测试与调整的内容
13、较多,适用于产品研制阶段或初学者试制电路使用,在生产阶段的调试,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往往只作简单针对性的调试,主要以调节可调性元件为主。对于不合格电路,也只作简单检查,如观察有没有短路或断线等。若不能发现故障,则应立即在底板上标明故障现象,再转向维修生产线上进行维修,这样才不会耽误调试生产线的运行。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6.3 动态测试与调整动态测试与调整 1测试电路动态工作电压 测试内容包括三极管b、c、e极和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地的动态工作电压。动态电压与静态电压同样是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依据,例如有些振荡电路,当电路起振时测量Ube直流电压,万用表指针会出现反偏现象,利用这一点可以判断振
14、荡电路是否起振。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2测量电路重要波形及其幅度和频率 无论是在调试还是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波形的测试与调整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技术。各种整机电路中都可能有波形产生或波形处理变换的电路。为了判断电路各种过程是否正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常需要观测各被测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并加以分析。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则要通过调整电路元器件的参数,使之达到预定的技术要求。在脉冲电路的波形变换中,这种测试更为重要。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大多数情况下观察的波形都是电压波形,有时为了观察电流波形,则可通过测量其限流电阻的电压,再转成电流的方法来测量。用示波器观测波形时,示波器上限频率应高于测试波形的频
15、率。对于脉冲波形,示波器的上升时间还必须满足要求。观测波形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只要细心分析波形,总会找出排除的办法。如测量点没有波形这种情况应重点检查电源,静态工作点,测试电路的连线等。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3频率特性的测试与调整 频率特性是电子电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电视机接收图像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高频调谐器及中放通道频率特性。所谓频率特性是指一个电路对于不同频率、相同幅度的输入信号(通常是电压)在输出端产生的响应。测试电路频率特性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信号源与电压表测量法和扫频仪测量法。(1)用信号源与电压表测量法。这种方法是在电路输入端加入按一定频率间隔的等幅正弦波,并且每加
16、入一个正弦波就测量一次输出电压。功率放大器常用这种方法测量其频率特性。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2)用扫频仪测量频率特性。把扫频仪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被测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连接,在扫频仪的显示屏上就可以看出电路对各点频率的响应幅度曲线。采用扫频仪测试频率特性,具有测试简便、迅速、直观、易于调整等特点,常用于各种中频特性调试、带通调试等。如收音机的调幅465 kHz(或455 kHz)和调频10.7 MHz常用扫频仪(或中频特性测试仪)来调试。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6.4 整机性能测试与调整整机性能测试与调整 整机调试是把所有经过动静态调试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进行的有关测试,它的主要目的是使电子产
17、品完全达到原设计的技术指标和要求。由于较多调试内容已在分块调试中完成了调试,整机调试只需检测整机技术指标是否达到原设计要求即可,若不能达到则再作适当调整。整机调试流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整机外观的查检。整机外观的查检主要是检查其外观部件是否齐全,外观调节部件和活动部件是否灵话。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2)整机内部结构的查检。整机内部结构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其内部连线的分布是否合理、整齐,内部传动部件是否灵活、可靠,各单元电路板或其他部件与机座是否紧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线、接插件有没有漏插、错插、插紧等。(3)对单元电路性能指标进行复检调试。该步骤主要是针对各单元电路连接后产生的相互影响而设置
18、的,其主要目的是复检各单元电路性能指标是否有改变,若有改变,则须调整有关元器件。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4)整机技术指标的测试。对已调整好的整机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术测定,以判断它是否达到原设计的技术要术。如收音机的整机功耗、灵敏度、频率覆盖等技术指标的测定。不同类型的整机有各自的技术指标,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一般都按照国家对该类型电子产品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5)整机老化和环境试验。通常,电子产品在装配、调试完后还要对小部分整机进行老化测试和环境试验,这样可以提早发现电子产品中一些潜伏的故障,特别是可以发现一些带有共性的故障,从而对其同类型产品能够及早通过修改电路进行补救
19、。有利于提高电子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一般的老化测试是对小部分电子产品进行长时间通电运行,并测量其无故障工作时间。分析总结这些电器的故障特点,找出它们的共性问题加以解决。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环境试验一般根据电子产品的工作环境而确定具体的试验内容,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环境试验一般只对小部分产品进行,常见环境试验内容和方法有如下几种:对供电电源适应能力试验。如使用交流220 V供电的电子产品,一般要求输入交流电压在 220 V22 V,频率在50 Hz4 Hz之内,电子产品仍能正常工作。温度试验。把电子产品放入温度试验箱内,进行额定使用的上、下限工作温度的试验。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振
20、动和冲击试验。把电子产品紧固在专门的振动台和冲击台上进行单一频率振动试验、可变频率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用木锤敲击电子产品也是冲击试验的一种。运输试验。把电子产品捆绑在载重汽车上奔走几十千米进行试验。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6.5 调试与检测仪器调试与检测仪器 对通用仪器,一般按功能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1)信号产生器,用于产生各种测试信号,如音频、高频、脉冲、函数、扫频等信号。(2)电压表及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及派生量,如模拟电压表、数字电压表、各种万用表、毫伏表等。(3)信号分析仪器,用于观测、分析、记录各种信号,如示波器、波形分析仪、逻辑分析仪等。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4)频率时间相位测量仪
21、器,如频率计、相位计等。(5)元器件测试仪,如RLC测试仪、晶体管测试仪、Q表、晶体管图示仪、集成电路测试仪等。(6)电路特性测试仪,如扫频仪、阻抗测量仪、网络分析仪、失真度测试仪等。(7)其他仪器则是用于和上述仪器配合使用的辅助仪器,如各种放大器、衰减器、滤波器等。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6.5.1 仪器选择与配置仪器选择与配置1选择原则选择原则(1)测量仪器的工作误差应远小于被测参数要求的误差。一般要求仪器误差小于被测参数要求的十分之一。例如某产品要求直流电压误差小于1%,如果选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一般电压测量误差2.5%)或数字万用表(电压测量误差为0.5%1个字)均达不到要求,应选择误差
22、在0.03%以下的数字万用表。(2)仪器的测量范围和灵敏度应覆盖被测量的数值范围。例如某产品信号源频率为10 Hz1 MHz,则选用普通10 MHz以上示波器即可满足要求。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3)仪器输入输出阻抗要符合被测电路的要求。例如测量一个阻抗为10 k的电路电压,如果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阻抗为20 k/V以下)测量误差就很大。(4)仪器输出功率应大于被测电路的最大功率,一般应大一倍以上。以上几条是基本原则,实际应用可根据现有资源和产品要求灵活应用。例如要测量功率为10 W的音箱,而手头仅有功率为2 W的信号发生器,这时可以做一个功率放大器(功率、频响和失真度满足测试要求)作为测试接口
23、。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2配置方案调试与检测仪器的配置要根据工作性质和产品要求确定,具体有以下几种选配方法:1)一般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最低配置(1)万用表。最好模拟表及数字表各一台,因为数字表有时出现故障不易觉察,比较而言,指针表可信度较高。数字万用表误差在0.03%以下即可满足大多数应用,位数越多精度和分辨率越高。指针表应选直流电压挡阻抗为20 k/V且有晶体管测试功能的。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2)信号发生器。根据工作性质选频率及档次。普通1 Hz1 MHz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可满足一般测试需要。(3)示波器。示波器价格较高且属耐用测试仪器,普通2040 MHz的双踪示波器可完成一般测试工作。
24、(4)可调稳压电源,至少双路024 V或032 V可调,电流l3 A,稳压稳流可自动转换。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2)标准配置 除上述四种基本仪器外,再加上频率计数器和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即可以完成大部分电子测试工作。如果再有一两台针对具体工作领域的仪器(例如失真度仪和扫频仪等),即可完成主要调试检测工作。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3)产品项目调试检测仪器 对于特定的产品,又可分为两种情况:(1)小批量多品种。一般以通用或专用仪器组合,再加上少量自制接口,辅助电路构成。这种组合适用广,但效率不高。(2)大批量生产。应以专用和自制设备为主,强调高效和操作简单。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6.5.2 仪器的使用
25、仪器的使用 1正确选择仪器功能件这里的“选择”不是指一般使用电子仪器时首先要求正确选择功能和量程,而是针对测量要求对仪器的正确选择。这一点对保证测量顺利、正确进行非常重要,但实际工作中又往往被忽视。第6章 调试工艺基础 用示波器观测脉冲波形是一个典型例子。一般示波器都带有11和101两个探头,或在1个探头上有两种转换。用哪一种探头更能真实地再现脉冲波形,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认为是11的探头。其实不然,由于示波器输入电路不可避免地有一定输入电容(见参见图6.2(a),在输入信号频率较高(例如1 MHz以上)时,将使观测到的波形畸变(图6.2(c)而101的探头由于探极中有衰减电阻R1和补偿电容C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调试 工艺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