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kV变电站设计规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VkV变电站设计规范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5kV35kV-1 11010kVkV变电站设计规范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GB50059-2011 主编部门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施行日期:2012:2012年年8 8月月1 1日日1总则总则 w本规范适用于电压本规范适用于电压3 35 5kVkV-110kV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单台变压器容量5 5OOOkVAOOOkVA及以上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的变电站设及以上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的变电站设计。计。w变电站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变电站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 5
2、年年-1O1O年发展规划进行,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应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做到远、近期结合,应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并应根据需要预留扩建的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并应根据需要预留扩建的可能。可能。w变电站的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变电站的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环境特点,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合质、用电容量、环境特点,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2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 2.0.12.0.1变电站站址选择变电站站址选择w1 1、应靠近负荷中心。、应靠近负荷中心。w2 2、变电站布置
3、应兼顾规划、建设、运行、施工等方面的要、变电站布置应兼顾规划、建设、运行、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宜节约用地。求,宜节约用地。w3 3、应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并便于架空和电缆线、应与城乡或工矿企业规划相协调,并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引入和引出。路的引入和引出。w4 4、交通运输应方便。、交通运输应方便。w5 5、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空气污秽时,站址宜设在受污、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空气污秽时,站址宜设在受污染源影响最小处。染源影响最小处。w6 6、变电站应避免与邻近施工之间相互影响,应避开火灾、变电站应避免与邻近施工之间相互影响,应避开火灾、爆炸及敏感设施,与爆炸危险性气体邻近的变电站站址选
4、择爆炸及敏感设施,与爆炸危险性气体邻近的变电站站址选择及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置设计规范GB50058GB50058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2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w2.0.22.0.2、变电站应根据所在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配、变电站应根据所在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配电装置形式,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装置形式,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GB50260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w2.0.32.0.3、城市中心变电站宜选用小型化紧凑型电气设、城
5、市中心变电站宜选用小型化紧凑型电气设备。备。w2.0.42.0.4、变电站主变压器布置除应运输方便外,并应、变电站主变压器布置除应运输方便外,并应布置在运行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的位置。布置在运行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的位置。w2.0.52.0.5、屋外变电站实体围墙不应低于、屋外变电站实体围墙不应低于2.2m2.2m,城区变,城区变电站、企业变电站围墙形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电站、企业变电站围墙形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w2.0.62.0.6、变电站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变电站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为度应为4.0m4.0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
6、可根。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w2.0.72.0.7、变电站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变电站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确定。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确定。w2.0.82.0.8、变电站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变电站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0.3m,屋外电缆沟壁,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宜高出地面0.1m 0.1m。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 3.13.1主变压器主变压器 w3.1.
7、13.1.1、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确定。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确定。w3.1.23.1.2、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站中应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站中应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变电站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变电站可由中、低压侧电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工作电源时,可装设一可由中、低压侧电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工作电源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台主变压器。w3.1.33.1.3、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当断开
8、一台主、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当断开一台主变压器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包括过负荷能力)应满足变压器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包括过负荷能力)应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用电的要求。全部一、二级负荷用电的要求。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1.43.1.4、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站中,通过主变压器各、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站中,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侧绕组的功率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15%以上时,以上时,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w3.1.53.1.5、主变压器宜采用低损耗、低噪声变压器。、主变压器宜采用低损耗、低噪声变压器。w3.1.63.1
9、.6、电力潮流变化大和电压偏移大的变电站,经、电力潮流变化大和电压偏移大的变电站,经计算普通变压器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对电压质计算普通变压器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量的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3.23.2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w3.2.13.2.1、变电站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变电站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
10、便于扩建等要求。要求。变电站在满足供电规划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变电站在满足供电规划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线。线。w3.2.23.2.2、在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变电站高压侧宜、在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变电站高压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设置断路器的接线。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设置断路器的接线。w3.2.33.2.3、35kV-110kV35kV-110kV电气接线宜采用桥形、扩大桥形、线路电气接线宜采用桥形、扩大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2.43.2.4、35k
11、V66kV35kV66kV线路为线路为8 8回及以上时,宜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采用双母线接线。110kV 110kV 线路为线路为6 6回及以上时,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宜采用双母线接线。w3.2.53.2.5、当变电站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当变电站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6kV10kV6kV10kV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分段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分段方式应满足当其中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有方式应满足当其中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有利于其他主变压器的负荷分配的要求。利于其他主变压器的负荷分配的要求。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2.63.2.6、当需限制变电站、当需限制变
12、电站6kV-10kV6kV-10kV线路的短路线路的短路电流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电流时,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1 1、变压器分列运行;、变压器分列运行;2 2、采用高阻抗变压器;、采用高阻抗变压器;3 3、在变压器回路中串联限流装置;、在变压器回路中串联限流装置;w3.2.73.2.7、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接在变压器引出线上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接在变压器引出线上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3.43.4无功补偿无功补偿 w3.4.13.4.1、变电站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型式和容量的确定,、
13、变电站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型式和容量的确定,应按无功的分布情况,无功功率的大小,无功功率应按无功的分布情况,无功功率的大小,无功功率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用户谐波电流的发生量和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用户谐波电流的发生量和所介入电网的背景谐波值,由供配电系统设计进行所介入电网的背景谐波值,由供配电系统设计进行统筹安排。统筹安排。w3.4.23.4.2、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GB50227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w3.4.33.4.3、变电站应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必需时应装、变电站应装设并联电
14、容器装置;必需时应装设交流谐波滤波装置或能根据无功负荷波动自动进设交流谐波滤波装置或能根据无功负荷波动自动进行快速调节补偿容量的静补装置。行快速调节补偿容量的静补装置。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3.53.5过电压保护和接地设计过电压保护和接地设计w3.5.13.5.1、变电站过电压保护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变电站过电压保护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DL/T620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w3.5.23.5.2、变电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应符合现、变电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行行业标准交流电气
15、装置的接地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DL/T621的有关的有关规定。规定。w3.5.33.5.3、变电站建筑物的接地,应根据负荷性质确定,、变电站建筑物的接地,应根据负荷性质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OO57GB5OO57中有关第二类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接地的规中有关第二类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接地的规定。定。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63.6站用电系统站用电系统 w3.6.1、在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中,宜装、在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站中,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站用变压器,每台站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站用变压器
16、,每台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应按全站计算负荷选择。两台站用用变压器的容量应按全站计算负荷选择。两台站用变压器可分别取自主变压器最低电压级不同段母线。变压器可分别取自主变压器最低电压级不同段母线。w3.6.2、按规划需装设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变电站,、按规划需装设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变电站,采用接地变压器引出中性点时,按地变压器可作为采用接地变压器引出中性点时,按地变压器可作为站用变压器使用,接地变压器容量应满足消弧线圈站用变压器使用,接地变压器容量应满足消弧线圈和站用电的容量的要求。和站用电的容量的要求。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6.33.6.3、站用电接线及供电方式宜符合下列要求、站用电接线及供电方式宜
17、符合下列要求:1 1、站用电低压配电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站用电低压配电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TN系统,系统,宜采用动力和照明共用的供电方式,额定电压宜为宜采用动力和照明共用的供电方式,额定电压宜为380V/220V380V/220V。2 2、站用电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台站、站用电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台站用变压器宜各接一段母线;也可采用单母线接线,用变压器宜各接一段母线;也可采用单母线接线,两台站用变压器宜经过切换接一段母线。两台站用变压器宜经过切换接一段母线。3 3、站用电重要负荷宜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站用电重要负荷宜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w3.6.43.6.4
18、、变电站宜设置固定的检修电源,并应设置漏、变电站宜设置固定的检修电源,并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电保护装置。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3.73.7直流系统直流系统 w3.7.13.7.1、变电站的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变电站的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时,蓄电池应能切换分段的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时,蓄电池应能切换至任一母线。至任一母线。w3.7.23.7.2、操作电源宜采用一组、操作电源宜采用一组llOVllOV或或220V220V蓄电池,不蓄电池,不应设端电池。重要的应设端电池。重要的llOkVllOkV变电站,也可装设变电站,也可装设2 2组蓄组蓄电池。电池。蓄
19、电池组宜采用性能可靠、维护量少的蓄电池,冲蓄电池组宜采用性能可靠、维护量少的蓄电池,冲击负荷较大时,亦可采用高倍率蓄电池。击负荷较大时,亦可采用高倍率蓄电池。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7.33.7.3、充电装置宜采用高频开关充电装置。采用高、充电装置宜采用高频开关充电装置。采用高频开关充电装置时,宜配置一套具有热备用部件的频开关充电装置时,宜配置一套具有热备用部件的充电装置,也可配置两套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也可配置两套充电装置。w3.7.43.7.4、蓄电池组的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蓄电池组的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1、有人值班变电站应为全站事故停电、有人值班变电站应为全站事故停电1h1h的放
20、电容量。的放电容量。2 2、无人值班变电站应为全站事故停电、无人值班变电站应为全站事故停电2h2h的放电容量。的放电容量。3 3、应满足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的要求。、应满足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的要求。w3.7.53.7.5、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可独立设置一组专用蓄、通信设备的直流电源可独立设置一组专用蓄电池直供或利用站用蓄电池直流变换方式。电池直供或利用站用蓄电池直流变换方式。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3.83.8照明照明w 3.8.13.8.1、变电站的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电站的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明设计标准GB50034GB50034的有关规定。的有
21、关规定。w3.8.23.8.2、在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蓄电池室及屋内主要、在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蓄电池室及屋内主要通道等处,应装设事故照明。通道等处,应装设事故照明。w3.8.33.8.3、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满足维修安全要求。、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满足维修安全要求。w3.8.43.8.4、监视屏面应避免明显的反射眩光和直接阳光。、监视屏面应避免明显的反射眩光和直接阳光。w3.8.53.8.5、铅酸蓄电池室内的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照明器,不、铅酸蓄电池室内的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照明器,不应在蓄电池室内装设非防爆电器。应在蓄电池室内装设非防爆电器。w3.8.63.8.6、电缆隧道内的照明电压
22、不宜高于、电缆隧道内的照明电压不宜高于24V24V,高于,高于24V24V时,时,应采取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应采取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3.9 3.9 控制室电气二次布置控制室电气二次布置 w3.9.13.9.1、有人值班变电站的控制室,应位于运行管理、有人值班变电站的控制室,应位于运行管理方便、电缆总长较短、朝向良好和便于观察屋外主方便、电缆总长较短、朝向良好和便于观察屋外主要设备的位置。要设备的位置。w3.9.23.9.2、控制屏、柜的排列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间、控制屏、柜的排列布置,宜与配电装置的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隔排列次序相对应。w3.9.33.9.3、控制室的建筑,
23、应按变电站的规划容量在第、控制室的建筑,应按变电站的规划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屏位应按规划容量确定,并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屏位应按规划容量确定,并应留有备用屏位的余地。应留有备用屏位的余地。w3.9.43.9.4、无人值班变电站不宜设专用的控制室。、无人值班变电站不宜设专用的控制室。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103.10监控及二次接线监控及二次接线w3.10.13.10.1、站内下列设备宜采用就地操作或控制、站内下列设备宜采用就地操作或控制:1 1、6kV110kV6kV110kV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2 2、无需远方控制的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
24、、无需远方控制的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w3.10.23.10.2、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下列设备、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下列设备,应能远方及就地控制应能远方及就地控制:1 1、所有的断路器、电动负荷开关;、所有的断路器、电动负荷开关;2 2、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3 3、需要远方控制的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需要远方控制的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w3.10.33.10.3、控制电路应为强电控制电路。远方遥控和站内控制、控制电路应为强电控制电路。远方遥控和站内控制操作之间,应设操作切换闭锁。操作之间,应设操作切换闭锁。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10.43.10.
25、4、有人值班的变电站,宜装设能重复动作、延时自动、有人值班的变电站,宜装设能重复动作、延时自动解除的就地事故信号装置。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应装设满足解除的就地事故信号装置。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应装设满足远方运行要求的远动装置。远方运行要求的远动装置。w3.10.53.10.5、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有监视信号。、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应有监视信号。w3.10.63.10.6、配电装置应装设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防止电、配电装置应装设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宜采用机械闭锁,成套开关柜应采用机械气误操作闭锁装置宜采用机械闭锁,成套开关柜应采用机械闭锁装置。屋内间隔式配电装置,尚应装设
26、防止误入带电间闭锁装置。屋内间隔式配电装置,尚应装设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设施。隔的设施。闭锁连锁回路的电源,应与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的电源闭锁连锁回路的电源,应与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的电源分开。分开。w3.10.73.10.7、变电站可根据需要设置时钟同步系统。、变电站可根据需要设置时钟同步系统。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10.83.10.8、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调节、并、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调节、并联电容器组投切、联电容器组投切、蓄电池组充电、直流母线电压调蓄电池组充电、直流母线电压调节,宜采用自动控制。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有载分接节,宜采用自动控制。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
27、调节和并联电容器组投切自动装置,应具有远开关调节和并联电容器组投切自动装置,应具有远动装置的接口。动装置的接口。w3.10.93.10.9、变电站应配置一套满足全站重要负荷供电、变电站应配置一套满足全站重要负荷供电的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直流电源应采用站内直流的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直流电源应采用站内直流系统,负荷供电采用辐射方式。系统,负荷供电采用辐射方式。w3.10.103.10.10、变电站可根据需要设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变电站可根据需要设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113.11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w3.11.13.11.1、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应符合现
28、行国家、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GB/T1428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w3.11.23.11.2、变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还应、变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置设计规范GB/T50062GB/T50062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3电气部分电气部分w3.153.15电缆敷设电缆敷设 w3.15.13.15.1、变电站电缆选择与敷设的设计,应符合现、变电站电缆选择与敷设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9、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GB50217的有的有关规定。关规定。w3.15.23.15.2、站用电源回路的电缆不宜在同一条通道、站用电源回路的电缆不宜在同一条通道(沟、隧道、竖井)中敷设,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沟、隧道、竖井)中敷设,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阻隔措施。有效的防火阻隔措施。w3.15.33.15.3、10kV10kV及以上高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宜及以上高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宜分通道(沟、隧道、竖井)敷设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分通道(沟、隧道、竖井)敷设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火阻隔措施。防火阻隔措施。w3.15.43.15.4、变电站内不宜采用电缆
30、中间接头。、变电站内不宜采用电缆中间接头。4.3建筑物建筑物w4.3.14.3.1、控制楼、控制楼(室室)可根据规模和需要布置成单层或可根据规模和需要布置成单层或多层建筑。控制室多层建筑。控制室(含继电器室含继电器室)的净高宜采用的净高宜采用3.0m3.0m。电缆夹层的净高宜采用电缆夹层的净高宜采用2.0m-2.4m2.0m-2.4m;辅助生产房屋的;辅助生产房屋的净高宜采用净高宜采用2.7m-3.0m2.7m-3.0m。w4.3.24.3.2、控制室宜具备良好的朝向,宜天然采光,屏、控制室宜具备良好的朝向,宜天然采光,屏位布置及照明设计应避免表盘的眩光。位布置及照明设计应避免表盘的眩光。w4
31、.3.34.3.3、屋面防水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屋面防水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水等级。使用功能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水等级。w4.3.44.3.4、控制室等对防尘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地坪应、控制室等对防尘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地坪应采用不起尘的材料并应由工艺专业根据工程的具体采用不起尘的材料并应由工艺专业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设置屏蔽措施。情况确定是否设置屏蔽措施。4.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w4.5.14.5.1、变电站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应、变电站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
32、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GB5001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GB50019和和火力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 GB50229的有关规的有关规定。定。w4.5.24.5.2、变电站的控制室、计算机室、继电保护室、变电站的控制室、计算机室、继电保护室、远动通信室、值班室等有空调要求的工艺设备房间,远动通信室、值班室等有空调要求的工艺设备房间,宜设置空调设施。宜设置空调设施。w4.5.34.5.3、变压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变压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排热要求时,可增设机械排风
33、。当变压器为油满足排热要求时,可增设机械排风。当变压器为油侵式,各变压器室的通风系统不应合并。侵式,各变压器室的通风系统不应合并。4.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w4.5.54.5.5、配电装置室及电抗器室等其他电气设备房间,、配电装置室及电抗器室等其他电气设备房间,宜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并宜维持夏季室内温度不高宜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并宜维持夏季室内温度不高于于40400 0C C。配电装置室应设置换气次数不少于。配电装置室应设置换气次数不少于1010次次/h/h的事故排风机,事故排风机可兼作平时通风用。通的事故排风机,事故排风机可兼作平时通风用。通风机和降温设备应与火灾探测系统连锁
34、,火灾时应风机和降温设备应与火灾探测系统连锁,火灾时应切断通风机的电源。切断通风机的电源。w4.5.64.5.6、六氟化硫开关室采用机械通风,室内空气不、六氟化硫开关室采用机械通风,室内空气不应再循环。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的正常通风量不应应再循环。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的正常通风量不应少于少于2 2次次/h/h,事故时通风量不应少于,事故时通风量不应少于4 4次次/h/h。5 5消防消防w5.0.15.0.1、变电站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应符、变电站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划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划范范GB50229GB5022
35、9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w5.0.55.0.5、变压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电缆夹层、变压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电缆夹层、配电装置室,以及其他有充油电气设备房间的门,配电装置室,以及其他有充油电气设备房间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当门外为公共走道或其他房间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当门外为公共走道或其他房间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w5.0.65.0.6、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与电缆竖井的、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与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以及控制室与电缆层之间,应采取防出、入口处,以及控制室与电缆层之间,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及分隔的措施。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及分隔
36、的措施。5 5消防消防w5.0.75.0.7、变电站火灾探测及报警装置的设置,、变电站火灾探测及报警装置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GB50229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w5.0.85.0.8、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控、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控制设备及其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制设备及其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GB50116的有关规的有关规定。定。w5.0.95.0.9、消防控制室应与变电站控制室合并设、消防控制室应与变电站控制
37、室合并设置。置。8 8节能节能w8.0.18.0.1、变压器应采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宜采用自冷冷却方、变压器应采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宜采用自冷冷却方式。式。w8.0.28.0.2、站用电耗能指标应采取下列措施降低、站用电耗能指标应采取下列措施降低:1 1、应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变化和相对湿度变化对设备的影响,、应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变化和相对湿度变化对设备的影响,合理配置空气调节设备。合理配置空气调节设备。2 2、户内安装电气设备,常规运行条件下宜采用自然通风散、户内安装电气设备,常规运行条件下宜采用自然通风散热,宜减少机械通风。热,宜减少机械通风。3 3、设备操作机构中的防露干燥加热,应采用温、湿自动控、设备操作机构中的防露干燥加热,应采用温、湿自动控制。制。4 4、应采用高光效光源和高效率节能灯具。、应采用高光效光源和高效率节能灯具。5 5、应合理选取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应合理选取站用变压器的容量。w8.0.38.0.3、墙体应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并应合理设置、墙体应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并应合理设置门窗洞口和尺寸。门窗洞口和尺寸。谢谢 谢!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