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幻灯片.ppt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幻灯片.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第1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过程过程:含水层含水层(或含水系统或含水系统)经由经由补给补给从外界获得水从外界获得水量,通过量,通过径流径流将水量由将水量由补给处补给处输送到输送到排泄处排泄处向外界排向外界排出出。在补给与排泄过程中,含水层与含水系统除了与外界在补给与排泄过程中,含水层与含水系统除了与外界交换交换水量水量外,还交换外,还交换能量能量、热量热量与与盐量盐量。意义意义:补给、排泄与径流决定着地下水补给、排泄与径流决定着地下水水量水量、水质水质在在空空间间与与时间时间上的分布上的分布。第2页,共
2、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7.1 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定义定义: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盐量、热量)(盐量、热量)的过程的过程补给补给来源来源(人工):(人工):灌溉回归水、水库渗漏水,以及专门性的灌溉回归水、水库渗漏水,以及专门性的人工补给人工补给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补给来源、补给条件、补给量。补给来源、补给条件、补给量。补给补给来源来源(自然):(自然):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表水、凝结水凝结水,来自,来自其它其它含水含水层或层或含水系统含水系统的水等的水等一、一、大气降水入渗机制大气降水
3、入渗机制7.1.1 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对地下水的补给第3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目前认为,松散沉积物中的降水入渗存在目前认为,松散沉积物中的降水入渗存在活塞式活塞式与与捷径式捷径式两两种种:第4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实际实际上,从微上,从微观观的角度的角度看,并不存在均看,并不存在均质质土。土。尤其是粘性土,除了粒尤其是粘性土,除了粒间间孔隙与孔隙与颗颗粒集合体内和粒集合体内和颗颗粒集合体粒集合体间间的孔隙外,的孔隙外,还还存在存在根孔、虫孔与裂根孔
4、、虫孔与裂缝缝等等大的孔隙通道。大的孔隙通道。活塞式下渗是在活塞式下渗是在理想的均质土理想的均质土(均质砂)(均质砂)中室内试验得出的。中室内试验得出的。第5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捷径式捷径式下渗与下渗与活塞式活塞式下渗比下渗比较较:1)活塞式下渗是年)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龄较新的水推新的水推动动其下其下的年的年龄较龄较老的水,始老的水,始终终是是“老老”水先到达含水先到达含水水层层;捷径式下渗;捷径式下渗时时“新新”水水可以超前于可以超前于“老老”水到达含水水到达含水层层;2)对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不必全部于捷径式下渗,入渗
5、水不必全部补补充包充包气气带带水分水分亏亏缺,即可下渗缺,即可下渗补给补给含水含水层层。适用条件:适用条件:在在砂砾质砂砾质土中主要为活塞式下土中主要为活塞式下渗,而在渗,而在粘性土粘性土中则活塞式与捷径式下渗同中则活塞式与捷径式下渗同时发生。时发生。第6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上层上层毛细水带毛细水带支持支持毛细水带毛细水带毛细毛细饱和带饱和带第7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在在理想情况理想情况下,包气下,包气带带水分水分趋趋于于稳稳定,不下渗也无蒸定,不下渗也无蒸发
6、发、蒸、蒸腾时腾时,均,均质质土包气土包气带带水分分布如水分分布如图图中中 t5 所示所示。实际实际情况情况下,只有在雨季下,只有在雨季过过后包气后包气带带水分水分稳稳定定时时最接近此理想情况最接近此理想情况.雨季之前,由于旱季的土面蒸雨季之前,由于旱季的土面蒸发发与叶面蒸与叶面蒸腾腾,包气,包气带带上部的含水上部的含水量已低于残留含水量量已低于残留含水量W0,而造成水,而造成水分分亏亏缺(缺(t0)。)。第8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第9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在降雨
7、在降雨强强度度超超过过地表入渗能力地表入渗能力时时,便将,便将产产生生地表坡流地表坡流。第10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二二、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降水降水地表地表渗入地下渗入地下蒸发蒸发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渗入地面以下的水渗入地面以下的水 补给补给含水含水层层(潜水)(潜水)的水的水土面蒸土面蒸发发叶面蒸叶面蒸腾腾土壤水土壤水大气水大气水第11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有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
8、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有年降水总年降水总量、降水特征、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植被量、降水特征、包气带的岩性和厚度、地形、植被等。等。降水特征降水特征也影响也影响值的大小。值的大小。间歇性的小雨间歇性的小雨 过分集中的暴雨过分集中的暴雨 不超过地面入渗速率的连绵细雨不超过地面入渗速率的连绵细雨降水量降水量中相当一部分要补足水分亏缺,因此中相当一部分要补足水分亏缺,因此年降水量年降水量过小时,能过小时,能够补给地下水的有效降水量就很小;年降水量大则有利于补给地下水,够补给地下水的有效降水量就很小;年降水量大则有利于补给地下水,值较大。值较大。第12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
9、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包气带渗透性包气带渗透性好,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好,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包气带厚度过大包气带厚度过大(潜水埋深过大),则包气带滞留的水分也(潜水埋深过大),则包气带滞留的水分也大,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但潜水埋藏过浅大,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但潜水埋藏过浅(厚度过小厚度过小),毛,毛细饱和带达到地面,也不利于降水入渗。细饱和带达到地面,也不利于降水入渗。地形:地形:当降水强度超过地面入渗速率时,当降水强度超过地面入渗速率时,地形坡度大地形坡度大会使地表坡流会使地表坡流迅速流走,使地表径流增加。迅速流走,使地表径流增加。平缓与局部低洼的地势平缓与局部低洼的
10、地势,有利于滞积表流,增加降水入渗,有利于滞积表流,增加降水入渗的份额。的份额。见下图见下图第13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接受降水及地表水补给的含水层接受降水及地表水补给的条件不同条件不同第14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森林、草地可森林、草地可滞留滞留地表坡流与保护土壤结构,有利于降水入渗。地表坡流与保护土壤结构,有利于降水入渗。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因素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整体,不能孤立
11、地割裂开来加以分析的整体,不能孤立地割裂开来加以分析。浓密的植被浓密的植被,尤其是农作物,以蒸腾方式强烈消耗包气水,造成,尤其是农作物,以蒸腾方式强烈消耗包气水,造成大量水分亏缺。大量水分亏缺。尤其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农作物复种指数的提高,会使降尤其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农作物复种指数的提高,会使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份额明显降低。水补给地下水的份额明显降低。第15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入渗水入渗水补补足水分足水分亏亏缺后,其余部分缺后,其余部分继续继续下渗,达到含水下渗,达到含水层时层时,构成地下水的构成地下水的补给补给。平原地区降水入
12、渗平原地区降水入渗补给补给地下水水量地下水水量为为:单位:单位:mmX年总降水量年总降水量D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量S包气带水分滞留量,即水分亏缺。包气带水分滞留量,即水分亏缺。qx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的量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的量令:令:为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含义:每年总降水量补给地下水的份额,常以小数表示。含义:每年总降水量补给地下水的份额,常以小数表示。第16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7.1.2 地表地表水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对地下水的补给一、一、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沿河流纵断面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沿河流纵断面的的变化变
13、化第17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7.1.2 地表地表水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对地下水的补给第18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一般一般说说来,来,山区山区河谷深切,河水位常低于地下水位河谷深切,河水位常低于地下水位。河谷河谷起起排泄地下水的作用(排泄地下水的作用(图图a),),洪水期洪水期则则河水河水补给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山前山前,由于河流的堆,由于河流的堆积积作用,河床作用,河床处处于高位,河水常年于高位,河水常年补给补给地下地下水(水(图图b)。)。冲冲积积平原与盆地平原与
14、盆地的某些部位,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关系,随季的某些部位,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关系,随季节节而而变变(图图c)。而在而在某些冲某些冲积积平原平原中,河床因中,河床因强强烈的堆烈的堆积积作田而形成所作田而形成所谓谓“地上地上河河”,河水,河水经经常常补给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图图d)。)。二、二、间歇性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间歇性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第19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汛期开始,河水浸湿包气汛期开始,河水浸湿包气带带并并发发生垂直下渗,使河下潜水面形生垂直下渗,使河下潜水面形成水丘(成水丘(图图a)。)。河水不断下渗,水丘逐
15、河水不断下渗,水丘逐渐渐抬高抬高与与扩扩大,与河水大,与河水联联成一体(成一体(图图b)。)。汛期汛期结结束,河水撤走,水丘逐束,河水撤走,水丘逐渐渐趋趋平,使一定范平,使一定范围围内潜水位普遍抬高内潜水位普遍抬高(图图c)。)。二、二、间歇性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间歇性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过程第20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河水河水补给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时时,补给补给量的大小量的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取决于下列因素:对对于于常年性河流常年性河流,为为了确定河水渗漏了确定河水渗漏补给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可在渗地下水的水量,可在渗漏河段上下
16、游分漏河段上下游分别测别测定断面流量定断面流量Q1及及Q2,则则河水渗漏量等于河水渗漏量等于(Q1-Q2)t,t为为河床河床过过水水时间时间。此渗漏量即。此渗漏量即为为河水河水补给补给地下水的水地下水的水量;量;但是,但是,对对于于过过水水时间时间很短的很短的间间歇性河流歇性河流?透水河床的透水河床的长长度与浸水周界的乘度与浸水周界的乘积积(相当于(相当于过过水断面)水断面)河床透水性(渗透系数)河床透水性(渗透系数)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高差(影响水力梯度)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高差(影响水力梯度)河床河床过过水水时间时间第21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
17、补给与排泄与排泄四、四、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接受降水及地表水补给的含水层接受降水及地表水补给的条件不同条件不同第22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7.1.3 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地下水水量的确定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地下水水量的确定一、一、平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平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在平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通常可用下式确定:在平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通常可用下式确定:Q降水入渗降水入渗补给补给地下水量(地下水量(m3/a););X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入渗系数;入渗系数;F补给补给区面区面积积(km2)。)。
18、确定入渗系数确定入渗系数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利用地中渗透)利用地中渗透仪测仪测定定2)利用天然潜水位)利用天然潜水位变变幅确定幅确定第23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二、二、山区降水与河水入渗量山区降水与河水入渗量 基岩山区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基岩山区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换情况比较转换情况比较复杂复杂,单独求算山区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很困难,通,单独求算山区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很困难,通常的做法是常的做法是统一统一 求取山区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求取山区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对
19、地下水的补给量。山区地形切割,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大,山区地形切割,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大,地下水的蒸发地下水的蒸发排泄量可以忽略排泄量可以忽略,大体上可认为,大体上可认为山区地下水的补给量等于其排山区地下水的补给量等于其排泄量泄量,故可通过,故可通过测定地下水排泄量反求其补给量。测定地下水排泄量反求其补给量。第24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二、二、山区降水与河水入渗量山区降水与河水入渗量山区地下水山区地下水全部以大泉形式全部以大泉形式集中排泄时,可通过定期测定集中排泄时,可通过定期测定泉流量泉流量求求得全年排泄量。得全年排泄量。如地下水分
20、散泄如地下水分散泄流,可通流,可通过过分割河分割河水流量水流量过过程程线线求年排求年排泄量(泄量(见见图图)。)。基流基流:径流过程线中径流过程线中表示河道内常年出表示河道内常年出现并基本稳定的那现并基本稳定的那部分水流,完全由部分水流,完全由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第25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二、二、山区降水与河水入渗量山区降水与河水入渗量如果山区地下水有一部分以地下径流形式排入相邻的平原或盆地,如果山区地下水有一部分以地下径流形式排入相邻的平原或盆地,则必须另行计算这一部分水量加入排泄量中。则必须另行计算这一部分水量加入排泄
21、量中。山区的山区的入渗系数入渗系数是全年降水与河水补给地下水的量与年降是全年降水与河水补给地下水的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水量的比值:Q年地下水排泄量,以前述方式求得;年地下水排泄量,以前述方式求得;f汇汇水区面水区面积积(km2););X年降水量(年降水量(mm)。)。第26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三、三、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大气降水与地表水作为地下水补给来源的作为地下水补给来源的比较比较从从空空间间分布分布上看,大气降水属于上看,大气降水属于面状面状补给补给,范,范围围普遍且普遍且较较均匀;均匀;地表水地表水则则可看作可看作线线状状补
22、给补给,局限于地表水体周,局限于地表水体周边边。从从时间时间分布分布比比较较,大气降水持大气降水持续时间续时间有限有限而而地表水体持地表水体持续时续时间长间长,或是,或是经经常性的常性的。在地表水体附近,地下水接受降水及地表在地表水体附近,地下水接受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开采后这一补给还可加强,因此地下水格外丰富。水补给,开采后这一补给还可加强,因此地下水格外丰富。从从总总体体上上说说,降水量的多寡决定着一个地区地下水的丰富程度,降水量的多寡决定着一个地区地下水的丰富程度 就其水源而言,地表水是由大气降水就其水源而言,地表水是由大气降水转转化而来的,即使化而来的,即使对对于干于干旱山旱山间间盆地,
23、作盆地,作为为地下水主要地下水主要补给补给来源的河水,仍然来源于山区降来源的河水,仍然来源于山区降水,或以冰雪形式水,或以冰雪形式积积累起来的高山降水。累起来的高山降水。第27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而不能表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而不能表明此时空气中水汽含量的饱和程度。因此又有明此时空气中水汽含量的饱和程度。因此又有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概念。的概念。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数量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大(表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数量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大(表1-21-2)。)。某某一温度下,空气中可容一温度下,空气中可容
24、纳纳的最大水汽数量,称的最大水汽数量,称为该为该温度下的温度下的饱饱和和水汽含量水汽含量,同,同样样也可用重量也可用重量单单位(代号位(代号为为M),或),或压压力力单单位(代号位(代号为为E)表示。)表示。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7.1.4 凝结水的补给凝结水的补给第28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第七章第七章 地下水的地下水的补给补给与排泄与排泄 饱和湿度饱和湿度随温度降低,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绝对随温度降低,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饱和湿度相等。温度继续下降,湿度与饱和湿度相等。温度继续下降,超过饱和湿度超过饱和湿度的那一部分的那一部
25、分水汽水汽,便,便凝结成水凝结成水。这种由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称作这种由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称作【凝结作用凝结作用】。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夏季的白天,大气和土壤都吸热增温;到夜晚,土夏季的白天,大气和土壤都吸热增温;到夜晚,土壤散热快而大气散热慢。地温降到一定程度,在土壤孔隙中水汽达到壤散热快而大气散热慢。地温降到一定程度,在土壤孔隙中水汽达到饱和,凝结成水滴,饱和,凝结成水滴,绝对湿度随之降低绝对湿度随之降低。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由于此时气温较高,由于此时气温较高,地面大气的绝对湿度较土中地面大气的绝对湿度较土中为大为大,水汽由大气向土壤孔隙运动,如此不断补充,不断凝结,当,水汽由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 补给 排泄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