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电磁学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电磁学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电磁学精选文档.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电磁学本讲稿第一页,共四十六页第一节第一节电磁学发展历程简述电磁学发展历程简述第三章第三章电磁学电磁学第二节第二节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电磁感应与电磁波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三、法拉第的科学思想方法三、法拉第的科学思想方法二、电磁感应定律开辟了电气时代的新纪元二、电磁感应定律开辟了电气时代的新纪元本讲稿第二页,共四十六页第三章第三章近代科学的重要基础近代科学的重要基础电磁学电磁学 第一节第一节电磁学发展历程简述电磁学发展历程简述一、静电学与静磁学一、静电学与静磁学1、早期的静电学研究、早期的静电学研究泰勒斯泰勒斯早在公元前早在公元前5 5世纪的希腊时代,就有了关世纪的希腊
2、时代,就有了关于静电现象的历史记载。古希腊人已经于静电现象的历史记载。古希腊人已经发现用毛皮磨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发现用毛皮磨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绒毛、麦杆等一些轻小的东西,他们把绒毛、麦杆等一些轻小的东西,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这种现象称作“电电”。ElectricityElectricity(电)这个字的起源就来电)这个字的起源就来自希腊文的自希腊文的“琥珀琥珀”中国古代的玳瑁能够吸引微小的物体。西晋时中国古代的玳瑁能够吸引微小的物体。西晋时期,博物志中也有摩擦起电的记载。玳瑁期,博物志中也有摩擦起电的记载。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
3、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头上玳瑁光”的诗句。的诗句。本讲稿第三页,共四十六页英国物理学家、医生吉尔伯特英国物理学家、医生吉尔伯特做了多年的实验,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可以经过摩发现可以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擦而带电的物体不限于琥珀,硫磺、玻不限于琥珀,硫磺、玻璃、火漆璃、火漆等物都有这个性质,而且他等物都有这个性质,而且他还还发现了发现了“电力电力”,“电吸引电吸引”等许多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力”、“电吸引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电学研究之父研究之父。吉尔伯特对摩擦带
4、电现象提吉尔伯特对摩擦带电现象提出解释,认为这是由于摩擦时将物体中的出解释,认为这是由于摩擦时将物体中的种流体擦掉,而只剩下大气包围着带电种流体擦掉,而只剩下大气包围着带电体了。体了。吉尔伯特吉尔伯特本讲稿第四页,共四十六页 1650年年德德国国科科学学家家居居里里凯凯制制成成了了摩摩擦擦起起电电机机。一一个个在在支支架架上上可可以以旋旋转的大硫磺球,用人手在球上摩擦就使硫磺球带电。转的大硫磺球,用人手在球上摩擦就使硫磺球带电。1705年年德德国国工工程程师师兼兼物物理理学学家家豪豪克克斯斯比比用用空空心心玻玻璃璃壳壳代代替替琉琉璃璃球球,并并且且对对原原有有起起电电机机做做了了很很多多改改动
5、动,发发明明了了较较轻轻便便的的手手摇摇起起电电机机。直直到到1818世纪末,摩擦起电机都一直是研究电现象的基本工具。世纪末,摩擦起电机都一直是研究电现象的基本工具。1734年年法法国国王王家家花花园园的的管管家家杜杜菲菲在在实实验验中中发发现现带带电电的的玻玻璃璃和和带带电电的的琥琥珀珀是是相相互互吸吸引引的的,但但是是两两块块带带电电的的琥琥珀珀或或者者两两块块带带电电的的玻玻璃璃则则是是相相互互排排斥斥的的。即即“同同性性相相斥斥、异异性性相相吸吸”。杜杜菲菲根根据据大大量量的的实实验验事事实实断断定定电电有有两两种种:一一种种是是与与琥琥珀珀带带的的电电性性质质相相同同,叫叫做做“琥琥
6、珀珀电电”;一一种种是是与与玻玻璃璃带带的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电性质相同,叫做“玻璃电玻璃电”。杜杜菲菲本讲稿第五页,共四十六页1745年普鲁士(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年普鲁士(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莱斯特克莱斯特在实验中利用导在实验中利用导线将摩擦所起的电引向装有铁钉的玻璃瓶。当他用手触及铁钉时,受线将摩擦所起的电引向装有铁钉的玻璃瓶。当他用手触及铁钉时,受到猛烈的一击,他由此发现了放电现象。到猛烈的一击,他由此发现了放电现象。同同年年荷荷兰兰莱莱顿顿大大学学的的物物理理学学教教授授马马森森布布罗罗克克在在克克莱莱斯斯特特发发现现的的启启发发下下发发明明了了收收集集电电荷荷的的“莱顿瓶莱
7、顿瓶”。因因为为马马森森布布罗罗克克是是莱莱顿顿大大学学的的教教师师,所所以以这这个个最最早早的的电电容器叫做莱顿瓶。容器叫做莱顿瓶。马森布罗克马森布罗克 本讲稿第六页,共四十六页马森布罗克看到好不容易起得的电却很马森布罗克看到好不容易起得的电却很容易地在空气中逐渐消失,为了寻找一容易地在空气中逐渐消失,为了寻找一种保存电的方法种保存电的方法,马森布罗克于,马森布罗克于1746年做了如下的实验:他将一枪管悬挂在年做了如下的实验:他将一枪管悬挂在空中,用起电机与枪管相连,另用一根空中,用起电机与枪管相连,另用一根铜线铜线一端与枪管相连,另一端浸入盛有一端与枪管相连,另一端浸入盛有水的玻璃瓶中,当
8、他的助手一只手握着水的玻璃瓶中,当他的助手一只手握着玻璃瓶,另一只手不小心触到枪管上,玻璃瓶,另一只手不小心触到枪管上,助手因猛然感到一次强烈的电击而喊了助手因猛然感到一次强烈的电击而喊了起来,马森布罗克替下助手亲自体验了起来,马森布罗克替下助手亲自体验了给他带来极大恐怖感觉的实验。这使人给他带来极大恐怖感觉的实验。这使人们认识到:人体作导体参与放电过程的们认识到:人体作导体参与放电过程的瞬间,电会使人感到一种可怕的突然震瞬间,电会使人感到一种可怕的突然震动和打击,这就是常说的动和打击,这就是常说的电击电击(或叫电震或叫电震)。马森布罗克还由此。马森布罗克还由此认识到,盛水的玻璃瓶认识到,盛水
9、的玻璃瓶通电后,可以将电保存起来,这就是通电后,可以将电保存起来,这就是“莱顿瓶莱顿瓶”。“莱顿瓶莱顿瓶”的发明的发明本讲稿第七页,共四十六页18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又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他认为电是一出了电流这一术语。他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的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中。如果一个物体得到了比物体之中。如果一个物体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电,它就被称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正电(或之为带正电(或“阳电阳
10、电”);如果);如果一个物体少于它正常份量的电,它一个物体少于它正常份量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负电(或就被称之为带负电(或“阴电阴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本讲稿第八页,共四十六页 富兰克林的贡献富兰克林的贡献提出存在正电和负电及电荷守提出存在正电和负电及电荷守恒定律。恒定律。“电不是摩擦玻璃管而电不是摩擦玻璃管而产生的,而只是从摩擦者转移到产生的,而只是从摩擦者转移到了玻璃管,摩擦者失去的电与玻了玻璃管,摩
11、擦者失去的电与玻璃管获得的电严格相同璃管获得的电严格相同”。这这就是说:在任一绝缘体系中电的就是说:在任一绝缘体系中电的总量是不变的,即电荷守恒原理。总量是不变的,即电荷守恒原理。统一了天电和地电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富兰克林的最著名的实验富兰克林的最著名的实验是风筝实验。早在是风筝实验。早在1749年他就注意到雷闪与放电有许多相同年他就注意到雷闪与放电有许多相同之处。之处。1752年他通过在雷雨天气将风筝放入云层,来进行雷年他通过在雷雨天气将风筝放入云层,来进行雷击实验,证明了雷闪就是放电现象,从而实现了天电与地电击实验,证明了雷闪就是放电现象,从而实现了天电与地电的统一。的统一。本讲稿第九页,共
12、四十六页静电作用的平方反比定律静电作用的平方反比定律 18 18世纪后期,静电学三条基本原理:静电力基本特性、电荷守恒和静世纪后期,静电学三条基本原理:静电力基本特性、电荷守恒和静电感应原理都已经建立,对电的认识有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如果不建立电感应原理都已经建立,对电的认识有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如果不建立定量的规律,电的知识还不能形成一门严密的科学。由此,科学期待着能定量的规律,电的知识还不能形成一门严密的科学。由此,科学期待着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规律出现。够进行定量分析的规律出现。两两个个电电荷荷之之间间的的作作用用力力正正比比于于电电荷荷的的乘乘积积而而反反比比于于它它们们之之间间距距离离
13、的的平平方方。这这就就是是现现在在人人们们熟熟知知的的库库仑仑定定律律,又又称称为为平平方方反反比比定定律律。定定律律的的形形式式十十分分简简单单,但但是是整整个个静静电电理理论论就就建建立立在在这这个个定定律律的的基基础础上上。这这个个定定律律的的发发现现,和和许许多多科科学学原原理理一一样样,很很难难归归功功于于某某一一个个人人,而而且且还还被被重重复复地地发发现现了四次。了四次。从万有引力得到的启示从万有引力得到的启示 德国柏林科学院院士德国柏林科学院院士爱皮努斯爱皮努斯于于17591759年对电力作了假设,设想电年对电力作了假设,设想电荷之间的斥力和吸力随带电物体的距离的减少而增大,于
14、是对静电感荷之间的斥力和吸力随带电物体的距离的减少而增大,于是对静电感应现象做出了更完善的解释。不过,他并没有实际测量电荷间的作用应现象做出了更完善的解释。不过,他并没有实际测量电荷间的作用力,因而只是一种猜测。力,因而只是一种猜测。17601760年,瑞士物理学家、数学家年,瑞士物理学家、数学家伯努利伯努利首先猜首先猜测电测电力会不会也跟万有力会不会也跟万有引力一引力一样样,服从平方反比定律。,服从平方反比定律。本讲稿第十页,共四十六页17661766年年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写信告诉了英国友人写信告诉了英国友人普利斯特利普利斯特利他发现的空罐实验他发现的空罐实验(用丝线将一小块软木悬挂在带电金属
15、罐外的附近,软木受到吸引。但把(用丝线将一小块软木悬挂在带电金属罐外的附近,软木受到吸引。但把它悬挂在罐内时,不论在罐内何处,它都不受电力)。它悬挂在罐内时,不论在罐内何处,它都不受电力)。普利斯特利普利斯特利专门专门重重复了复了这这个个实验实验,发现带电发现带电金属容器内表面没有金属容器内表面没有电电荷,荷,于是于是猜猜测电测电力与力与万有引力有相似的万有引力有相似的规规律律,这对电力规律有重要启示。,这对电力规律有重要启示。不不过过,普利斯特,普利斯特利的利的结论结论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普遍重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普遍重视视,因,因为为他并没有特他并没有特别别明确地明确地进进行行论证论证,仍然停
16、留在猜,仍然停留在猜测测的的阶阶段。段。17691769年,年,鲁宾孙鲁宾孙通通过过作用在一个小作用在一个小球上球上电电力和重力平衡的力和重力平衡的实验实验,第一,第一次直接次直接测测定了两个定了两个电电荷相互作用力荷相互作用力与距离二次方成反比。与距离二次方成反比。17731773年,卡年,卡文迪什推算出文迪什推算出电电力与距离的二次方力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他的成反比,他的这这一一实验实验是近代精确是近代精确验证电验证电力定律的力定律的雏雏形。形。卡文迪许的实验装置卡文迪许的实验装置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卡文迪什卡文迪什卡卡文文迪迪什什取取得得的的成成果果远远远远超超过过以以前前的的人
17、人。他他不不仅仅获获得得静静电电力力的的平平方方反反比比定定律律,并并且且对对实实验验数数据据的的精精确确度度做做出出了了估估计计。可可惜惜的的是是,卡卡文文迪迪什什的的研研究究结结果果也也没没有有发发表表。约约在在100年年后后,麦麦克克斯斯韦韦受受委委托托整整理理卡卡文文迪迪什什遗遗留留的的大大量量资资料料时时,才才发发现现有有许许多多重重要要科科学学成成果果,出出版版了了亨亨利利卡卡文文迪迪什什的的电电学学研研究究一一书书。书书中中有有平平方方反反比比定定律律实实验验设设备备的的草草图图。从从书书中中可可以以知知道道他他又又是是最最早早提提出出电电位位概概念念的的人人、称称之之为为“带带
18、电电度度”。他他断断定定两两个个带带电电导导体体如如果果用用导导线线联联通通,电电荷荷就就要要在在这这两两个个导导体体之之间间重重新新分分配配,以以达达到到相相同同的的“带带电电度度”,还还证证明明形形状状相相似似的的导导体体在在相相同同的的“带带电电度度”下下,所所带带的的电电荷荷数数量量与与它它们的线性尺寸成比例等等。们的线性尺寸成比例等等。卡文迪什的贡献卡文迪什的贡献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库仑的扭秤实验库仑的扭秤实验1785年,库仑设计了精巧的扭秤实验,直接测定了两个静止点电荷的相年,库仑设计了精巧的扭秤实验,直接测定了两个静止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与它们的
19、电量乘积成正比。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二次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库仑的实验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从此电学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行列。库仑的实验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从此电学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行列。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2 2、稳恒电流的获得与研究、稳恒电流的获得与研究伽伐尼的研究伽伐尼的研究 178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在一次解剖青蛙时有一个偶然的发现,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在一次解剖青蛙时有一个偶然的发现,一只已解剖的青蛙放在一个潮湿的铁案上,当解剖刀无意中触及蛙腿一只已解剖的青蛙放在一个潮湿的铁案上,当解剖刀无意中触及蛙腿上外露的神经时,死蛙的腿猛烈地抽搐了一下。伽
20、伐尼立即重复了这上外露的神经时,死蛙的腿猛烈地抽搐了一下。伽伐尼立即重复了这个实验,个实验,又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又观察到同样的现象。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选择各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和铁或铜和银,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选择各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和铁或铜和银,接在一起,而把另两端分别与死蛙的肌肉和神经接触,青蛙就会不接在一起,而把另两端分别与死蛙的肌肉和神经接触,青蛙就会不停地屈伸抽动。如果用玻璃、橡胶、松香、干木头等代替金属,就停地屈伸抽动。如果用玻璃、橡胶、松香、干木头等代替金属,就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他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电现象,他的关于电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他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电现象,他的关于电对肌
21、肉运动的作用论文于对肌肉运动的作用论文于1791年发表。年发表。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伽伐尼伽伐尼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伏达的研究伏达的研究179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伏打得知得知伽伐尼伽伐尼的这一发现,引的这一发现,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作了一系列实验,甚至还在自己身上做实验。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作了一系列实验,甚至还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用两种金属接成一根弯杆,一端放在嘴里,另一端和眼睛接触,他用两种金属接成一根弯杆,一端放在嘴里,另一端和眼睛接触,在接触的瞬间就有光亮的感觉产生。他用舌头舔着一枚金币和一枚在接触的瞬间就有光亮的感觉产生。他用舌头舔着
22、一枚金币和一枚银币,然后用导线把硬币连接起来,就在连接的瞬间,舌头有发麻银币,然后用导线把硬币连接起来,就在连接的瞬间,舌头有发麻的感觉。这些实验证明:电不仅能够产生颤动,而且还会影响视觉的感觉。这些实验证明:电不仅能够产生颤动,而且还会影响视觉和味觉神经。和味觉神经。伏打在伽伐尼实险的基础上,致力研究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伏打在伽伐尼实险的基础上,致力研究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他得出了新的结论,认为两金属不仅仅是导体,而且是由它们他得出了新的结论,认为两金属不仅仅是导体,而且是由它们产生电流的。用伏打自己的话来说:金属是真正的电流激发者,产生电流的。用伏打自己的话来说:金属是真正的电流激发者,而
23、神经是被动的。伏打并把这种电流命名为而神经是被动的。伏打并把这种电流命名为“金属的金属的”或或“接接触的触的”电流。电流。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伏打还发现当金属浸入某些液体时,也会发生同样的电流效应。伏打还发现当金属浸入某些液体时,也会发生同样的电流效应。伏打开始是用几只碗盛了盐水,把几对黄铜和锌做成的电极连伏打开始是用几只碗盛了盐水,把几对黄铜和锌做成的电极连接起来,就有电流产生。接起来,就有电流产生。1800年年3月月20日,伏打宣布了一个重要日,伏打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发现,这就是著名的的发现,这就是著名的“伏打电池伏打电池”。这是第一个能人为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装置,为电流现象的研这是
24、第一个能人为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装置,为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电流效应的应用打开了前景,并很快成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电流效应的应用打开了前景,并很快成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促使电学研究有一个巨大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促使电学研究有一个巨大的进展。伏打的成就受到各界普遍赞赏,科学界用他的姓氏命名的进展。伏打的成就受到各界普遍赞赏,科学界用他的姓氏命名电势,电势差(电压)的单位,为电势,电势差(电压)的单位,为“伏特伏特”(就是伏打,音译演(就是伏打,音译演变的),简称变的),简称“伏伏”。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欧姆定律的发现欧姆定律的发现 欧姆欧姆欧姆欧
25、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研究。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电磁学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