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实数整章测试(A)(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实数整章测试(A)(1).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课练 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双基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下图是某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1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A美国东岸的寒流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2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沿岸地区空气湿度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C减缓向北航行油轮航速D降低沿岸地区气温答案:1.C2.A 解析:第 1 题,本题考查洋流的定位。图中洋流使等温线向北凸出,该洋流可能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或是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结合题中选项,南美洲西岸的寒流导致大洋表
2、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故选C。第 2 题,该洋流若为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则可以加快向北航行油轮的航速,故 C 错误;随着洋流流动,污染物的污染范围会扩大,故B 错误;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故A 正确,D 错误。下图为南纬15 的海洋表面水温变化曲线,M 为水温最低点。据此回答35 题。3M 处的表层海水常年流向为()A向南向东B向南向西C向北向西D向北向东4受洋流影响,M 东岸陆地的气候特点是()A多云雾B多降雨C多降雪D多高温5如果 M 点水温明显升高,则()A海鸟大量增加B沿岸降水减少C洋流速度加快D鱼类大量转移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答案
3、:3.C4.A5.D 解析:第 3 题,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结合经纬网知,M 位于南美大陆西海岸低纬度地区,为秘鲁寒流,向西、向北流动。第4 题,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M 点纬度较低,水汽蒸发旺盛,由于受寒流影响,多云雾天气。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排除其他三项。第 5 题,本题考查洋流变化对沿岸生物及环境的影响。如果 M 点水温明显升高,意味着水温异常升高,使得海洋鱼类数量大大减少,也使得以此为食的海鸟数量减少,因此 D 项正确,A 项错误;水温升高,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大大减弱,相反会带来降水,排除B 项;洋流的流速与水温升高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 项。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
4、海峡示意图,完成68 题。6图示时段最可能是()A35 月B68 月C911 月D 11 月次年2 月7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原因是()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87 月,图中R 处的天然橡胶运往我国上海,货轮在马六甲海峡中()A逆风逆水B顺风顺水C无风顺水D无风逆水答案:6.D7.A8.C 解析:第 6 题,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北印度洋海域盛行季风洋流,59 月,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0 月次年4 月,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
5、向流动。第7 题,马六甲海峡内,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冬季风吹拂下形成的季风洋流流向叠加,使海水流速加快;夏季两者流向相反,使海水流速变慢。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与冬季季风洋流的流向相反;南赤道暖流对赤道以北地区影响很小。第8 题,7 月,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海水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风力微弱。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下图为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回答9 11 题。9 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那么该洋流G 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分别可能
6、是()暖流寒流大洋东岸大洋西岸ABCD10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近某海域,那么该洋流G 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A加剧了沿岸的荒漠环境B增加了湿热程度C扩大了温带的范围D降低了干、热程度11如果在秘鲁沿海也有一个伞式洋流发电站,那么它可能对该海域的影响是()A造成海洋的严重污染B加速海上油气开发C使海上交通更加便利D影响海洋渔业生产答案:9.B10.A11.D 解析:本题组考查洋流问题分析。第9 题,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那么洋流向南流,应该为暖流,位于大洋西岸,B 正确。第10 题,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
7、土附近某海域,那么该洋流G 为寒流,其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降温、减湿,加剧了沿岸的荒漠环境,A 正确。第11 题,如果在秘鲁沿海也有一个伞式洋流发电站,会造成一些噪声污染,影响鱼群集聚,进而影响海洋渔业生产,D 正确。二、综合题(共 46 分)12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美名,但经过长期的肆意捕捞之后,渔场逐渐消亡,现今该渔场已成为历史。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 分)(1)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的空间分布特点。(2)指出第四纪乙半
8、岛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分析甲附近海域渔场兴衰的原因。(4)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沿海多,内陆少);东南、东部沿海多,西部、北部沿海少。(2)冰川作用(东北):海岸曲折,多峡湾;或湖泊广布,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冰蚀形成高原湖泊群;流水侵蚀作用;河流众多,呈放射状流动。(3)兴起的原因:寒流、暖流交汇;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资源丰富;临近欧洲、美洲广阔的消费市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渔场发展。衰落的原因: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数量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难以恢复。(4)纬度较高,(气温低)
9、气候寒冷;水温低,港口易封冻;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多阴雨天气;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聚落的分布特征,根据聚落符号的分布可知,图示半岛的聚落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多,内陆少,东南、东部沿海多,西部、北部沿海少。第(2)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地貌形态。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作用,东北部海岸曲折,多峡湾。区域内湖泊广布,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是冰蚀形成的高原湖泊群,地表有河流,外力作用有流水侵蚀。第(3)题,考查渔场的形成条件和衰落原因,甲附近渔场是纽芬兰渔场。渔场的形成条件可从寒、暖流交汇,地表径流入海等方
10、面分析,渔场兴盛可从渔业资源条件、市场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条件、生产技术等条件进行分析,渔场的衰落原因主要是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大量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难以恢复。第(4)题,考查渔场的渔业生产条件,主要从该地的气候方面如:气温低、风力大、多阴雨天气、多雾等方面对渔业生产造成不利条件。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载重量在25 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
11、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 m 高,强则高达15 m 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材料二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 千米以下甚至更低,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杀手”。(1)试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2)好望角航线上的G 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3)G 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
12、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2)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各种海上交通事故。(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聚而形成渔场。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的航海线路和好望角形成风浪的原因。好望角位于南非南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这里位于西风带控制区
13、,尤其是好望角的冬季,中纬度地带成为温差较大的地区,冷暖气流不断交汇运动,极易导致风暴频发。好望角接近南纬40,(南纬 40 至南极圈是一个围绕地球一周的大水圈,)广阔的海区是好望角巨浪生成的另一个原因。此外,在辽阔的海域中,海流突遇好望角陆地,产生侧向阻挡作用,这也是巨浪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强劲的西风急流掀起的惊涛骇浪常年不断,尤其在冬季频繁出现,还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海况更加恶劣。因此,西方国家常把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称为“咆哮西风带”,而把好望角的航线比作“鬼门关”。第(2)题,主要考查海雾的形成与影响。G 海区海雾多发的原因可以从洋流、水汽等方面回答。(
14、本格拉)寒流经过G 海域,对该海域有降温作用;东南信风(盛行风)带来的热空气遇海面冷海流,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气。出现海雾会影响海洋航运的速度与安全。第(3)题,主要考查渔场的形成。信风带大陆的西岸,多盛行离岸风,形成涌升流,形成渔场。其关联大致可以表示为:信风带的西岸 盛行离岸风 形成离岸流 形成上升流,导致冷水上泛海底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 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刷题加餐练刷高考真题 找规律(2013 新课标全国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15、。下图中,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 市。据此完成第 1 题。1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答案:D 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及有关的洋流、天气气候等知识。读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为美国西海岸,地中海气候区,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夏季多雾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强,空气湿度大;同时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强,导致水汽凝结。故D 项正确。刷仿真模拟 明趋向(2018 河北衡水月考)下图为某海陆位置局部示意图,图中纬线上面的数据代表各点距海岸的距离,下面的数据代表相应的海水
16、表层温度。读图,回答23 题。2该陆地的沿海海域()A有大量淡水流入B有暖流经过C有寒流经过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3该海域沿岸气候的分布特点是()A沿南回归线呈东西带状分布B在南回归线附近呈点、面状分布C从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呈狭长带状分布D在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呈狭长带状分布答案:2.C3.D 解析:第 2 题,本题考查洋流性质的判断。从经纬度位置来看,该区域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陆地淡水流入海洋极少。从表格数据得出,距海岸208 米处水温低于同纬度附近水域水温,说明这里有寒流经过。第3 题,受副高和沿岸寒流的影响,该海域沿岸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特点是在南回归线附近
17、向南、向北延伸,呈狭长带状分布。(2018 山东济宁月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表示所在海区的洋流,虚线为波斯湾至欧洲西部石油运输线中的一段。读图完成45 题。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4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性质来看,洋流均为寒流B从成因看,洋流均为风海流C洋流对撒哈拉沙漠形成有影响D洋流常年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5当洋流流向一致时,行驶在该段航线上的油轮(往欧洲方向)总体上()A顺风顺水B先顺风顺水,后逆风逆水C逆风逆水D先逆风逆水,后顺风顺水答案:4.C5.C 解析:第 4 题,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为加那利寒流,为季风洋流,为暖流;
18、从成因来看,加那利寒流为补偿流,季风洋流为风海流,前者使撒哈拉地区降温减湿,后者在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暖流,夏季盛行西南风,为寒流。第5 题,当 洋流流向一致时,主要为北半球冬半年,以苏伊士运河为分界点,可将图示这段航线分成两部分。前段部分航向西北,而此时该地区受东北信风控制,所以是逆风。后半部分航向大致向西,而此时地中海地区受盛行西风控制,所以还是逆风。再考虑途中的两处密度流 苏伊士运河附近海水常年由地中海流向江海,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水常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即该段航线总体上是逆风逆水。(2018 江苏盐城二模)当海面有空气平流运动时,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产生温度差异,空气和海面之间发生热量交换
19、,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而形成雾。海雾的发生和洋流的运动密切相关。下面图 a为图 b中 AB 航线附近海雾时空分布图(图中数值越大,出现海雾的频率越高)。据此回答 67 题。6下列关于AB 航线附近海域海雾的时空分布,描述正确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A海面和大气温差较大季节海雾发生频率高B东侧海雾发生的频率比西侧高C55 W 经过地区海雾发生的季节变化最大D西侧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季节和东侧是相同的7下列关于B 附近海域的海雾状况,理解正确的是()A寒暖流交汇是当地海雾形成的重要原因B海雾导致该地区阴雨天气较多C海雾的形成与流经该地区的暖流相关D海雾给当地带来比
20、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答案:6.D7.C 解析:第 6 题,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可知,海域东侧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季节与西侧相同,均为夏季。第7 题,海雾形成与流经该地的北大西洋暖流有关系。该地区阴雨天气较多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带来了大西洋上的水汽,加上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当地大气污染的主因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污染物。刷最新原创 抓重点读大西洋沿岸两个海湾地区略图,回答 8 10 题。8甲图中M 河与乙图中N 河比较()A含沙量:M 小于 N B水位季节变化:M 大于 N C补给方式:M 为雨水,N 为积雪融水为主D结冰期:M 短于 N 9关于 P河流的地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
21、河网密布,向心状的水系B促进了高低纬热量的交换C径流量大,促进冰川移动D促进该流域内陆水体的更新10关于两海湾附近气候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海域受暖流影响,乙海域受寒流影响B常年多雾是两海湾的共同特征C甲海湾附近风力弱,乙海湾风力强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D两海域都受西南风影响,降水多答案:8.B9.D10.C 解析:第 8 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读图可知,图中M 河位于非洲西北部,为尼日尔河,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以及热带雨林气候区,流域内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河流含沙量大。N 河位于欧洲西部,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域内降水均匀,含沙量小,故A
22、 错。从两地气候类型可看出水位季节变化,M 大于 N,B 对。两条河流的补给类型都以降水补给为主,C 错。两条河流流经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没有结冰期,D 错。故选B。第 9 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意义。读图可知,P 河为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地区,河流发育程度高,河网密布,流经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水系呈向心状,但这属于水系特征,不是地理意义,A 错。P 河流经低纬度地区,不会促进高低纬热量的交换,B 错。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径流量大,但是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海拔不高,没有冰川分布,C 错。刚果河参与海陆循环,促进该流域内陆地水体的更新,D 对。故选D。第 10 题,本题主要考查洋
23、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乙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甲海域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A 错。两海域主要受暖流影响,不易生成雾,B 错。甲海域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附近风力弱,乙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强,C 对、D 错。综上所述,C 项正确。下图中 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1 12 题。1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的性质为寒流B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C洋流的名称为赤道逆流D洋流流经地区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12当图中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B南非热带草原一片枯黄C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D亚欧大陆等温线
24、向低纬凸出答案:11.A12.D 解析:第 11 题,本题考查洋流性质的判读。由图中信息可知,洋流为索马里寒流。其形成是在北半球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东南信风改向为西南风,索马里半岛东岸海水在西南离岸风作用下形成上升补偿流,温度低,性质为寒流,A 对;洋流为北印度洋冬季出现的洋流,不能反映该海域8 月洋流流向,B 不对;洋流为南赤道暖流,C 错;洋流为莫桑比克暖流,流经地区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D 错,故选A 项。第 12 题,当赤道以北海域流向为 时,为北半球冬季,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A 错;此时南非热带草原正值夏半年,草类茂盛,B 错;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北半球夏
25、季时势力强盛,C 错;此时,亚欧大陆的温度比同纬度海洋的温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 项正确,故选D。刷易错易误 排难点易错点 1不能正确把握“拉尼娜”现象“拉尼娜”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小女孩”,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自2016 年 7 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开始进入“拉尼娜”状态,截至10 月 25 日,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海温持续下降,“拉尼娜”状态仍将持续。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据此完成 1314 题。13图中 A 地常年多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14“拉尼娜”现象对图示地区
26、的影响是()A沿岸渔场丰收B沿岸气温上升C沿岸降水增多D沿岸洋流势力减弱答案:13.D14.A 解析:第 13 题,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 地纬度较低,地面气温高,由图示经纬度可知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受秘鲁寒流影响,大气中的水汽易凝结,因此多雾,综上所述,故选D。第 14 题,本题主要考查“拉尼娜”的影响。由材料可知,“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由此可知图示赤道附近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会异常偏冷,则秘鲁寒流势力会增强,为鱼类提供了更多饵料,则秘鲁渔场会丰收。因秘鲁寒流势力增强,其降温减湿的作用也增强,则沿岸会更加干旱、温度更低。综上所述,故选A。易
27、错点 2对影响洋流强弱的因素把握不全面读东海海区夏季表层水温(单位:)分布图(下面左图)和冬季表层水温(单位:)分布图(下面右图),完成 1516 题。15图中 124 E 附近海域洋流势力季节变化大最可能是受()A季风的影响B陆地淡水注入的影响C千岛寒流的影响D海水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16海上作业一般是海上勘探、海上工程建设等工作的统称。东海近海区进行海上作业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春夏季C夏秋季D冬季答案:15.A16.A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解析:第 15 题,本题考查影响洋流势力季节变化的因素。124 E 附近海域洋流由南向北流,但该海域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向与洋流流向相反,削减了洋流势力;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与洋流流向大致相同,增强了洋流势力,所以该海域洋流势力季节变化大,A 对。该海域附近河流的水量没在河口处形成大的季节变化,排除B。该海域有日本暖流流经,C 错。该海域海水盐度季节变化不大且盐度变化不足以影响洋流势力的季节变化,D 错。故选A。第 16 题,春季陆地气温回升,海洋和陆地气温差变小,海陆气压差减小,海上天气比较稳定,风浪小。夏秋时节东海近海区夏季风和台风盛行,冬季东海近海区等温线密集,说明风浪大,均不利于海上作业。故选A。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