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十章神经系统.ppt
《【教学课件】第十章神经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十章神经系统.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l l神经系统是动物有机体与外界联系的神经系统是动物有机体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当感觉器官受到外来刺桥梁和纽带,当感觉器官受到外来刺激时,可立即使神经组织发生兴奋,激时,可立即使神经组织发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肌肉、腺体等反应器官,并将兴奋传给肌肉、腺体等反应器官,它们立即以伸缩、分泌等活动作出反它们立即以伸缩、分泌等活动作出反应。神经又能使身体各器官组织间的应。神经又能使身体各器官组织间的活动相互联系,使反应活动统一起来活动相互联系,使反应活动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整体。l l故神经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动物体就故神经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动物体就会发生一系列的
2、异常动作,严重时使会发生一系列的异常动作,严重时使机体死亡。机体死亡。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的形态、分布与功能神经的形态、分布与功能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的组织构造神经的组织构造第三节第三节 神经的兴奋和传导神经的兴奋和传导第四节第四节 感觉器官及其作用感觉器官及其作用第五节第五节 蚕的行为趋性及在养蚕中的利用蚕的行为趋性及在养蚕中的利用本章重点要点本本章章要要点点:家蚕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分布,神经元的种类与神经的组织构造,反射、反射弧及神经的兴奋与传导机制,各神经节的功能,感觉器官的类型、结构与功能,蚕的行为及其在养蚕生产上的利用。本本章章重重点点:神经节的功能、神经元的类型、神
3、经兴奋与传导,感觉器官的分布与功能,家蚕行为的生产利用。101 神经系统的形态与分布神经系统的形态与分布一、幼虫的神经系统一、幼虫的神经系统桑蚕的神经系统和其它昆虫一样,从解剖学上可分为三部分: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周缘神经、交感神周缘神经、交感神经。经。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由神经节神经节和神经索神经索组成,除脑在消化管背面外,其它部分均位于腹中线近体壁处,是一条链状组织。1.神经节:神经节:幼虫的神经节共13对,其中头部2对、胸部3对、腹部8对。头部神经大脑 额神经节 心侧体 咽侧体 咽下神经节 头部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大脑:大脑:即第一对神经节,位于咽喉背面的头腔内,故又称之为“咽上神经节”,是一对
4、最大的神经节。若剖开头壳,就能明显的看到大脑,它由两个神经节愈合而成,好像是由两个“莱阳梨”的侧底部相对而成,易左右分离。咽下神经节:咽下神经节:即第二对神经节,它位于头腔内咽喉的腹面,故称之为“咽下神经节”。它也是由左右两个神经节愈合而成的,但外观已完全变成了一个神经节且不易分离,外观上略呈五角形。第2、3神经节的形态胸部第1神经节 咽下神经节 交感神经 外周神经 外周神经l胸部神经节:胸部神经节:位于胸部各环节的腹中线处,分位于胸部各环节的腹中线处,分别称第别称第3 3、4 4、5 5对神经节。每对神经节也是由左对神经节。每对神经节也是由左右两个神经节构成,外观上呈五角形。右两个神经节构成
5、,外观上呈五角形。腹部神经节腹部神经节:共8对,分别位于第17腹节的腹中线上,每个神经节也是由2个神经节愈合而成,略呈六角形,各神经节的大小较一致,分别称第6、7、8、9、10、11、12、13对神经节。其中第13对神经节由8腹节前移,在7腹节与12对神经节相连,成为葫芦状的复合神经节,但仍能分辨出是两对神经节2.神经索:神经索:即连接两神经节之间的粗大神经从脑的左右两侧各分出一条神经索,沿咽喉两侧向腹面延伸,连接SG,这对粗大的神经,叫咽侧神经索。由脑腹面的两侧,伸出一对较细的神经,围绕咽喉在腹面会合称围咽神经。头胸部的神经索明显的分为两条,相互分离,略呈环状,腹部的神经索合并为一条,但仍能
6、将其分开。周缘神经周缘神经也称外周神经,是指由中枢神经伸向周缘各器官组织的神经。1.头部周缘神经:头部周缘神经:从Br的左右两侧各伸出四条神经:内侧的伸向脑的前方,与额神经节相连,称额神经。另外3条分别伸向上唇、触角、单眼,相应的称上唇神经、触角神经、视神经。从SG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各分出3条神经,最内的1条伸向上腭,中央的伸向下腭,外侧的伸向下唇,分别称上腭神经、下腭神经、下唇神经。2、胸腹部周缘神经、胸腹部周缘神经第312对神经节的前后两端各向左右伸出两条神经。前端伸出的较长,分布在背肌和体壁上,后端伸出的两条较短,主要分布于腹肌、胸腹足及体壁上。第13对神经节从后部两侧各伸出3条神经,内侧
7、的一对神经相当于神经索,外侧的两对相当于其它神经节上分出的周缘神经,分布于直肠、肛门及尾角等处。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指由中枢神经分出,分布于各内脏器官上的神经,其中分布于消化管上的最多。交感神经也称内脏神经或自主神经,主要控制内脏及腺体,但仍受中枢神经调节。1.头部交感神经头部交感神经指由额神经节向前、后各伸出的一条神经。向前的小神经称前额神经前额神经,分布在咽喉、口腔及前部丝腺的背面,控制吞咽动作。向后伸出的一条较粗,称回回神经神经,它通过脑的下面,沿着咽喉的背面向后延伸,到食道前段又分为两条:一条分布在食道和中肠前段控制消化吸收,另一条分布在背血管上。2.咽侧交感神经咽侧交感神经是指由脑两侧
8、的后缘,向后各伸出一条神经,沿咽喉侧壁后行,连接在心侧体、咽侧体上。由心侧体发出的神经,内侧的分布在背血管和咽喉上;外侧的分布在上腭收肌上,其中一个分支与SG相连;由咽侧体分出的神经分布到涎腺和食道上。3.胸腹部交感神经胸腹部交感神经是指由胸腹部各神经节的后部各伸出一条神经,沿神经索向后方纵走,至下一神经节的前方,分向左右成水平枝状,主要分布到气门开闭装置和背血管。腹部的交感神经对气门开闭和背血管的搏动有控制作用。胸腹部交感神经和次一个神经节间有和气管相互交叉呈网状的神经,叫交感神经网交感神经网,从胸部到腹部第7神经节共10对。二、成虫的神经系统二、成虫的神经系统成虫也由中枢、周缘、交感神经组
9、成,但与幼虫相成虫也由中枢、周缘、交感神经组成,但与幼虫相比有不少差异。比有不少差异。Br Br和和SGSG特别大。特别大。3 3、4 4、5 5对神经节靠得很近(胸部)。对神经节靠得很近(胸部)。腹部神经节减少为腹部神经节减少为4 4对,分布在对,分布在3 3、4 4、5 5、6 6腹节,腹节,其中最后一对神经节最大,呈椭圆形,其神经索也其中最后一对神经节最大,呈椭圆形,其神经索也变得粗短。变得粗短。102 神经的组织构造神经的组织构造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是细胞,神经系统也不例外,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但习惯上把神经细胞称“神经原”。神经原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和机能单位。一、神经原一、神
10、经原一个神经原包括一个细胞体和由此而分出的突起构成。(突起也称神经纤维)细胞体细胞体内含有一个球形的核,周围充满细胞质。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由细胞体上伸出的突起,故称神经神经突突,它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二种:由细胞体发出的短而分枝多的突起,称树树突突。由细胞体发出的较长的神经突,称轴突轴突。每个细胞体上只有一条,其上常有一个侧枝,侧枝和轴突的末端有许多短的分枝,称端丛端丛。单极神经原单极神经原:只有一个轴突,没有树突。双极神经原:双极神经原:除轴突外,还有一个树突。多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除轴突外,还有两个以上树突的。(一一)神经原因突起数目不同,可分为:神经原因突起数目不同,可分为:(二二)神经原
11、按其功能可分为神经原按其功能可分为1.感觉神经原:感觉神经原:又称传入神经原,通常为双级或多极神经原,其作用是将感觉器感知的信号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神经原的细胞体位于蚕体周缘的体壁底膜下或肠壁上,其树突分布到感觉器、体壁细胞、肠壁细胞或内脏器官上,其轴突都以端丛端丛在神经节内与联络神经原或运动神经原的端丛相接近,形成突触突触。2.运动神经原运动神经原:又称传出神经原,通常为单极神经原。其作用是:将中枢神经的兴奋传至反应器官(如肌肉、腺体)。运动神经原的细胞体位于神经节内,它的轴状突伸向肌肉或腺体等反应器官。3.联络神经原:联络神经原:通常也是单极神经原。其作用是:联络感觉神经原和运动神经原
12、。联络神经原的细胞体位于神经节内,其轴突和侧枝的端丛分别与感觉神经原和运动神经原联系。二、神经节二、神经节神经节实际就是神经原的集合体,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构成,其中有运动神经原的细胞体、侧枝;感觉神经原的轴突及联络神经原的细胞体和突起。神经节由外向内依次为:神经鞘神经鞘、周皮层、髓质部髓质部(一)(一)神经鞘:神经鞘:l外层为非细胞组织,称神经外膜神经外膜,由胶原蛋白和中性粘多糖组成,能限制粒子的流速。l内层为细胞层,称神经束膜神经束膜,对各种离子具有选择透性。(二)周皮层(二)周皮层神经髓的四周是皮质部,由许多神经原的细神经髓的四周是皮质部,由许多神经原的细胞体组成。运动神经原的细胞体较大
13、,细胞胞体组成。运动神经原的细胞体较大,细胞质均一,偏于内侧,而联系神经原的细胞体质均一,偏于内侧,而联系神经原的细胞体较小,细胞质极少,偏于外侧。较小,细胞质极少,偏于外侧。另外,还有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分泌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分泌细胞。围膜围膜轴突轴突分泌颗粒分泌颗粒(三)髓质部(三)髓质部突触联系中心,其内充满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的联系中心,突触联系网位于其内。充满轴突、端丛、联络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侧枝,相当于高等动物之大脑皮层。另外,在周皮层的内外两侧,还有不规则的神经胶细胞分布。三、神经三、神经神经发源于神经节的髓质,神经发源于神经节的髓质,由轴索和神经鞘组成。由轴索和神经鞘组成。
14、轴索轴索轴索轴索由神经纤维集合而成,由神经纤维集合而成,其内的神经纤维以神经胶细其内的神经纤维以神经胶细胞联系成束。每根神经纤维胞联系成束。每根神经纤维的表面有一层轴膜,其内为的表面有一层轴膜,其内为轴浆,轴浆中含有细粒体。轴浆,轴浆中含有细粒体。神经鞘:神经鞘:神经鞘:神经鞘:同神经节,也分为同神经节,也分为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两层。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两层。四、神经终末四、神经终末外周神经到达各组织器官的终点,称神经终末。神经终末因承受的组织而有不同:在肌肉上呈盘状或圆锥状的终盘,称杜氏锥;在毛原细胞上的神经进入刚毛的内部;在底膜上形成神经网,其末梢终于真皮或底膜上。103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神
15、经的兴奋与传导一、神经的反射活动:一、神经的反射活动:当蚕的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首先引起神经元兴奋,这种兴奋随即由感觉神经原的轴突传递给联络神经原,再进一步传给运动神经原,最终传给反应器官,引起一定的反应。这种神经刺激从边缘到中心,再由中心到边缘所经过的通路,称反射弧反射弧。二、神经纤维和动作电位二、神经纤维和动作电位神经原兴奋时,可把兴奋沿着轴突传导出去,这种能够传到的兴奋,称冲动。1.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K+K+K+Cl-Cl-A-A-A-K+电场力 膜内Na+Na+Na+K+K+C l-Cl-浓度差 K+膜 外 极化:极化:神经轴突膜内外离子不同,形成电位差,
16、这种状态叫。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可达90mV。静息电位: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止状态(K平衡电位),其膜外存在正电荷,膜内存在负电荷,膜的内外处于正负粒子相等的极化状态,这时膜内外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差(约7090毫伏)。Na+Na+Na+K+K+C l-Cl-浓度差 K+膜 外 K+K+K+Cl-Cl-A-A-A-K+电场力 膜内Na+Na+Na+K+K+C l-Cl-浓度差 K+膜 外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当神经受到刺激时,Na+内流,从而产生可传导的局部的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可达120mV。测定?去极化:去极化:发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少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十 神经系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