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骶髂关节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骶髂关节课件骶髂关节课件主要内容如下:主要内容如下:骶髂关节介绍骶髂关节相关解剖骶髂关节错位介绍按摩正骨治疗拉伸治疗针灸治疗病例和总结骶髂关节介绍骶髂关节介绍骶髂关节: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骶骨的耳状面在上位3个骶骨的侧部,朝向后外,其前面较后面宽。髂骨的耳状面朝向前内。相对的关节面之间间隙很小,关节面粗糙不平,二者之间的结合十分紧密(这样,使两关节面密切相嵌,使关节面稳定性进一步加强)。骶髂关节面上覆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借以稳定关节。骶髂关节的前后侧有长短不等的韧带保护,在髂骨粗隆与骶骨粗隆之间有骶骨间韧带加强。骶髂关节活动范围极小,是人体躯干向下肢传递重量与
2、支撑的关节,而双足或两侧坐骨结节所受的外力,也必须通过骶髂关节才能传到躯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骶髂关节是基座,由于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上可导致脊柱内外平衡上可导致脊柱内外平衡的失调而引起全身多种疾病,下可引起臀部与下肢的疼痛与不适,的失调而引起全身多种疾病,下可引起臀部与下肢的疼痛与不适,并可造成盆腔脏器的功能紊乱,而这些疾病可通过整复骨盆的错位而得到治愈。骶髂在力量传导的过程 由第5腰椎承受的上身的力量P,均匀的沿着骶骨翼,通过坐骨结节传向髋臼。对应于重力的地面反作用力,通过股骨颈和股骨头传到髋臼。另外一小部分力通过耻骨联合与对侧里力到达平衡。上半身的力和下半身的力在骨盆和骶髂关节的
3、作用下达到平衡,才能达到人体的正常状态。如果在此处任何一处平衡被打破,就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并患有行走或坐立的不变。骶髂关节介绍骶髂关节介绍骶髂关节相关解剖骶髂关节相关解剖骶髂关节相关解剖骶髂关节相关解剖骶髂关节由髂骨内侧缘与骶骨的两翼组成,关节面的轮廓呈新月形。骶骨关节面的纵轴为一凸起弯曲的骨嵴,骨嵴的两侧为凹陷的沟槽;骶骨关节面表面与骶骨关节面吻合在空间上高度吻合,沿骶骨纵轴分布着凹陷的沟槽,两侧对应髂骨沟槽处为隆凸的骨嵴,彼此镶嵌成稳定的结构。骶髂关节相关解剖骶髂关节相关解剖骶髂前韧带:位于关节前面连接骶骨骨盆面的侧缘与髂骨的附关节沟之间骶髂后短韧带:起自髂粗隆、髂骨耳状面后部和髂后下棘,
4、斜向内下方,止于骶外侧嵴和骶关节嵴骶髂骨间韧带:连接髂骨粗隆与骶骨粗隆之间,由纵横交错的短纤维构成填充与关节囊的上方和下方。髂腰韧带、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均有稳定骶髂关节的作用。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有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有0.20.4毫米可变性的错动位移毫米可变性的错动位移,轻微的上轻微的上 下及前后运动下及前后运动.骶髂关节韧带1.骶髂韧带上束骶髂韧带上束2.骶髂韧带下束骶髂韧带下束3.骶棘到s1横结节的韧带4.骶髂后韧带5.骶髂韧带前部分6.骶棘韧带7.骶结节韧带骨盆后面解剖骨盆后面解剖骨盆前面解剖骨盆前面解剖1.骶髂韧带上束骶髂韧带上束2.骶髂韧带下束骶髂韧带下束6.骶棘韧带7.髂结节韧带8
5、.骶髂前韧带前后束9.骶髂前韧带前下束右侧骶髂关节右侧骶髂关节A髂骨内侧面髂骨内侧面B骶骨外侧面骶骨外侧面9.骶髂前韧带骶髂前韧带8.骶髂前韧带骶髂前韧带5.骶髂后韧带骶髂后韧带6.骶棘韧带7.骶结节韧带骨盆的运动是在腰骶关节和髋关节之间进行的前倾:骨盆在矢状面上绕额状轴向前转动,耻骨联合向前下转动,骶骨背面向上转动后倾:骨盆在矢状面上绕额状轴向后转动,耻骨联合向前上转动,骶骨背面向下转动侧倾:骨盆在额状面上绕矢状轴向左(或右)转动,一侧髂嵴升高,另一侧髂嵴降低旋转:骨盆在水平面上绕垂直轴转动骨盆的运动骨盆的运动骶髂关节错位介绍骶髂关节错位介绍骶髂关节紊乱即骶髂关节的损伤与错位,又叫“骶髂关节
6、滑膜嵌顿”骶髂关节错位的病因:骶髂关节错位的病因:正常的骶髂关节活動微弱,約1-2mm.错位实际上是髂骨围绕着骶骨的错位。可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1.如骨盆呈女性型、中年人、2.体态肥胖、肌肉韧带松疏者、妇女妊娠期及分娩后3.女性骨盆内疾患、4.瞬间或长时间反复受外力冲击,剧烈跳跃或摇摆身体、5.长期从业重体力(如搬、扛、抬等)劳动、长时间从事转体的工作或睡软床等都可破坏骶髂关节的结构,韧带松弛,导致骶髂关节错位。临床症状临床症状疼痛部位下腰正中、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处,臀上方、梨状肌处、股后外侧、腹股沟部。病史较长的患者,疼痛部位多变,界限模糊不清。疼痛性質可呈现持续性钝痛或针刺痛,
7、也可有酸胀沉重感,偶向下肢窜痛或有麻木感。患者痛苦万般,呈屈髋屈膝状,坐卧不安。考虑为骶髂关节错动后牵拉或损伤了其周围走行的肌肉、神经而致其它系统相关表現:消化功能障碍:腹胀痛、腹泻、便泌等;盆腔淤血综合证:慢性盆腔炎、外阴营养不良性萎缩,增生、瘙痒、痛经等妇科病症患者大多见于剧烈体育活动、外伤或久坐后,少数患者可无明显外伤史,急性发作期,在下腰部一侧可出现疼痛,大多较为严重,放射至臀部或腹股沟区;但一般不会放射到坐骨神经的小腿分布区。患者常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翻身时疼痛加剧。拒绝站立或是下肢取屈曲姿势。步行时,患侧常呈臀沟下垂状跛行步态。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下腰痛的致病因素复杂,双下肢长短不等、足
8、趾及跟痛久治不愈、一些原因不明的颈肩腰背痛尾骨痛、膝及髋关节原因不明的疼痛、腰肌劳损等都可能与骶髂关节错位引起全身力学结构异常或肌肉张力失衡有关,确切诊断较难 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变韧带损伤、腰椎肥大综合征上述经药物和手术治疗后疗效不佳时,应建议考虑骶髂关节错位的因素急慢性腰腿痛病史,并有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盆腔脏器功能紊乱、骶髂关节炎的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一、外伤或劳损、多产史、青年女性多见二、下腰痛、股外、腹股沟、大小腿或坐骨神经痛三、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状四、骶髂关节炎症状、疼痛或压痛五、体征:急性歪臀跛行、骨盆脊柱倾斜、患
9、侧骶棘肌痉挛、骶髂关节压痛并向同侧下肢放射。六、特殊检查:4字试验阳性,骶髂关节定位试验阳性,床边试验阳性,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骨盆分离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腹卧伸髋试验阳性.腰骶部叩击试验:喜轻扣七、X线检查: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两髂嵴不等高等。八、反射:膝跟腱反射同时减弱或消失一般临床分析方法骶髂关节错位主要是用骨盆正位X光片和骨盆矢状位X光片来分析。正常骨盆1.左右侧大小对称,骶骨居中2.髂嵴连线与坐骨结节连线平行3.骶骨中轴线与两线垂直4.垂线左右侧距离相等。(一)X光片观察要点1、双侧骶骨形态,大小比较2、双侧闭孔形态、大小比较3、双侧耻骨支对称性,大小比较,有否上下或前后移位
10、。4、双侧髂嵴是否等高,其连线是否经过第4腰椎体。5、骶骨中轴线是否与耻骨中心线,尾椎尖重合,各部位有否偏移、旋转。6、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是否等宽,正常骶髂关节间隙为3mm之内。有否边缘模糊,密度增高。7、双侧股骨大粗隆是否等高,与髂骨旋转错位有关。8、骨盆入口两侧骶髂关节的结合处曲线平滑,流畅性,如有上下移位,则视为骶髂关节错位。9、注意排除骨盆骨折,先天畸形,骨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严重骨质疏松、肿瘤等。(二)骶髂关节错位的方向分析骨盆错位主要是以骶骨为轴心的髂骨运动1.前或后错位,2.内或外向错位,3.顺或逆时针转动,4.旋前或旋后5.骶骨的前翻(前上方向)或后仰(后下方向)的矢状面运动
11、。骶髂关节顺时针或逆时针错指骨盆以骶骨为轴心在额状面上旋转,使骶髂关节错位。错位时骨盆正位X光片显示双侧髂嵴、坐骨结节、耻骨支高度不等,骶骨中轴线与耻骨联合的中心线互成夹角,不相重合,临床表现双腿长短不一。前上、后下方向髂骨錯位前上、后下方向髂骨錯位前上髂骨錯位的運動方式 前上髂骨錯位:比较两侧髋骨的相对长度,短的一侧即为前上髂骨。在侧面观察时,髂骨在前上方向上移位时,髂骨移位是在一个前、上方向的弧形线上,其上下长度值变小。髂骨的前上、后下错位的髂骨的前上、后下错位的x线改变线改变前上髂骨错位,该侧髋骨长度比较对侧缩短。長側为後下髂骨錯位观察时测量髋骨时,主要是描绘髂嵴顶端和坐骨的最下缘的平行
12、线之間距離。髋骨测量要首先由建立的脊柱基线来确定,称作股骨头线。这两个测量数据中的较小者表示前上髂骨,数据较大者则表示后下髂骨。前上、后下方向髂骨错位的表现前上髂骨前上髂骨1 1位于短髋骨侧位于短髋骨侧2 2投影闭孔较小投影闭孔较小3.3.腰脊柱前凸减小腰脊柱前凸减小4 4股骨头高度升高股骨头高度升高5 5在骶髂关节后下缘引起海绵在骶髂关节后下缘引起海绵样水肿样水肿髂后上棘位置高,髋膝关节屈曲困难髂后上棘位置高,髋膝关节屈曲困难。后下髂骨后下髂骨1 1位于长髋骨侧位于长髋骨侧2 2形成较大的投影闭孔形成较大的投影闭孔3.3.引起腰部脊柱前凸加大引起腰部脊柱前凸加大4 4股骨头高度降低股骨头高度
13、降低5 5在骶髂关节后上缘引起海绵在骶髂关节后上缘引起海绵样水肿样水肿髂后上棘位置低,髋关节后伸困难髂后上棘位置低,髋关节后伸困难。按摩正骨治疗按摩正骨治疗骶髂关节的按摩治疗 常规的按摩,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也就是放松局部肌肉,顺便放松下腰肌。这些很简单在这里我就不多做说明了,谁不会,可以下来找群里的高手学习。在这里我们主要说下代偿椎也就是由于骶髂关节的问题产生的失稳引起的一些代偿椎体的治疗。颈椎:环枢关节的改变。颈椎的5.6.7 的棘上韧带,和棘突旁有明显痛点。肩:在斜方肌中部,有痛点。肩胛内上角有痛点。胸椎:胸椎的4.5.6棘突旁有痛点。并在胸椎的6.7.8的棘上韧带也会有痛点。腰椎:腰椎
14、的4.5的两侧肌肉上有痛点,腰椎的3.4横突附近有明显痛点。当然骶髂关节附近痛点和髂后上棘附近痛点更明显,这些痛点一定要治疗,有的时候不正骨单独刺激这些痛点,并叫患者活动下肢,就会明显改善,换句话说,肌肉韧带的恢复,机体在运动时肌肉韧带会自我纠正错位。按摩正骨治疗按摩正骨治疗骶髂关节的正骨治疗在这里我们主要讲如何治疗骶髂关节的前上错位,后下错位。下面我主要以视频为主,为大家讲解错位如何安全正骨。目的:整复错位。治则:理筋、整复。手法:扳法、牵拉法、压法、等一仰卧一仰卧单膝膝压腹法腹法(一)体位:仰卧,健(一)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下肢屈髋屈膝。双手置于腹部屈膝。双手置
15、于腹部(以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以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二)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二)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部将膝部压向向对侧季肋部季肋部方向,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三)适(三)适应征:骶征:骶髋关关节半脱位之前脱位。半脱位之前脱位。二俯卧足跟二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屈膝跟臀法)臀法)(一)体位:患者俯卧,患(一)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接近臀部。屈膝,足跟接近臀部。(二)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二)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
16、侧骶骶髂关关节,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在操作向臀部。在操作过程中,程中,可握住踝部将可握住踝部将髋关关节同同时内旋、下内旋、下压或外旋、下或外旋、下压,此,此时常可常可闻及骶及骶髂关关节复位声或手下有复位声或手下有滑滑动感。感。(三)适(三)适应症:骶症:骶髂关关节半脱位之后脱位。半脱位之后脱位。我制作的一个视频,大家可以一笑而过的!拉伸的治疗方法:拉伸的治疗拉伸的治疗针灸,多选取与急性腰扭伤的穴位,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直接说穴位名了,大部分都是运动针法。具体方法如下,刺入穴位后,找到针感,叫患者开始运动,在开始运动的同时提高针感(提插,捻转,甚至滞针)。一般活动
17、5-10分钟为度,一般取针后疼痛消失。作用原理个人理解的是,第一提高集体的痛阀值,第二痛点转移,叫患者感觉不到局部疼痛,只感觉针下疼痛。活动局部使疼痛的部位在活动中关节自我复位。至于麻痹神经等也是存在的。具体穴位如下:手三里,后溪,水沟,飞扬穴(对侧取穴),委中,中平穴(对侧取穴),腰痛穴,伏兔穴,臀疼穴,外关穴,神门穴,悬钟穴,养老穴等。以上的这些穴位,大部分都可以单独治疗!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5-7天一次,3次一疗程。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骶髂关节损伤与寰枢关节紊乱骶髂关节损伤与寰枢关节紊乱 这两个遥遥相望,看上去似乎不沾边的疾病,临床上却是经常同时出现。骨盆压揉矫正法认为:以骶髂关节损伤为主要病变的骨盆病可以引起腰胸颈椎疾病甚至全身疾病,此是由下而上的疾病发展模式。临床中我们发现,寰枢关节紊乱可引起颈胸腰骨盆病变,此是病变由上而下发展的规律,并且寰枢关节紊乱发生的更早。有不少发病可追溯到婴幼儿、儿童时的跌跤、游戏中的翻跟头等等造成颈部扭伤,更有甚者在胎儿通过母亲骨性通道,尤其是难产时就已经发生了寰枢关节错位。长大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积累性劳损、明显的外伤史,皆可引起寰枢关节紊乱。我们习惯于将骨盆比作基座,脊柱比作中轴,骨盆倾斜就会引起脊柱S状弯曲,以致影响到头项活动的枢纽而出现寰枢关节紊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