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ppt课件-第四章-社会认知.ppt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第四章-社会认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ppt课件-第四章-社会认知.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含义一、社会知觉的含义(一一)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应(包括视、味、听、嗅、触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体验。n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二二)社会知觉的含义社会知觉的含义n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是指通过他人外
2、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2)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3)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4)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在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知觉中对其因果关系的知觉。n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n(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二、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二、自我
3、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n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n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一一)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1、他人的反馈2、反射性的评价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4、社会比较(二二)自我概念的作用自我概念的作用n人们有一种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认识(三三)自我概念的测量自我概念的测量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2、自我描述问卷、和三、自尊及其测量三、自尊及其测量(一一)自尊的构建自尊的构建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3、自己的内部标准(二二)自尊的测量自尊的测量1、罗森伯格自尊量表2、得克萨斯社
4、交行为调查量表四、自我认同四、自我认同(一一)认同的含义认同的含义n认同理论主要有三大取向:生物取向、心理取向和社会取向。n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结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二二)自我认同自我认同(1)心理动力论。(2)社会学习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4)社会基模理论。(三三)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n李孟潮认为,个人的性别认同大约在18个月至3岁之间建立,然而这并不表示小孩已完全了解男性及女性的意义。(四四)自我认同的研究自我认同的研究1 1、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n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
5、、又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不同发展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学说”。2 2、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n认同发展中有两个心理社会指标:一是“危机”二是“承诺”(五五)自我认同的形成确立自我认同的形成确立n埃里克森提出了认同确立的三因素模式,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区分为个人的、集体的、相互的三大因素,每个因素中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n马西亚 在自我认同的成熟度上,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类:(1)认同成功(2)认同延缓(3)认同封闭(4)认同混淆第二节第二节 对人知觉对人知觉印象形成印象形成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
6、结构(一一)信息要素信息要素1、外表2、非言语线索3、行为(二二)印象的组织结构印象的组织结构二、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二、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式1 1、安德森的平均模型、安德森的平均模型n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2 2、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n人们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一种是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一种是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规律(一一)规律规律1 1、“中心特质中心特质”效应效应n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7、。2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n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n近因效应则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3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光环效应)n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4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对他人做正性评价n原因可能有:(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
8、仁慈。(二二)印象的作用印象的作用1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n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左右我们对后获得的信息的解释,从而保持原有印象的不变。2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的预言预言n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第三节第三节 对群体的知觉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刻板印象的形成一、刻板印象的形成1 1、个人的经验、个人的经验n当人们第一次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他们与一两个成员的互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2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ppt 课件 第四 社会 认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