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山东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教师在班级里每个月会根据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观点举行一次小型的辩论会,如“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B.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C.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D.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答案】
2、B2、在学习了杜甫的望岳之后,教师准备给学生另外推荐几首五言律诗进行赏析阅渎,以下不合适的是()。A.李白月下独酌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王维使至塞上D.王绩野望【答案】A3、阅读茶馆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A.该案例中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课堂B.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力C.教师根据自己经验得到的分析与解读可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D.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产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但无法使学生加深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和体验【答案】A4、某教材设置了“民俗风情”专题,下列作品中适合被选人的是()。A.朱自清背影B.曾朴孽海花C.戴望舒雨巷D.贾平凹秦腔【答案】D5
3、、某教材必修(2)第四单元选文为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这个单元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是()A.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B.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C.注意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其深刻透彻的说理方法D.体会作品的情感力量,揣摩其中的感情、语气和表达技巧【答案】B6、学习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给父母听,对喜欢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模仿本文的写景方法,尝试写夏景、秋景或者冬景。根据兴趣选做其中一项。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A.体现该教师追求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理念B.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出民主
4、的学习氛围C.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D.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答案】D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生发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迁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学生思维品质B.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了有机联系,将读和说两种能力要求合理整合。将课堂知识积极向课外拓展延伸C.反复提到“和原文衔接”“和原文一致”“和原文中心思想吻合”等要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D.教师通过教学小结将学生思维发散开来、既巩固了当堂课的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答案】C8、阅读以下材
5、料,回答问题。A.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拓展,其目的是为能领会同一题材的文章的特点B.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C.通过这一专题活动,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拓宽了视野。扩大了积累D.引导学生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自主选择阅读,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的阅读与鉴赏要求【答案】A9、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有一道“研讨与练习”题,第一题是“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 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从语文教材的构
6、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助读系统D.范文系统【答案】B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A.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抓住了“老爷”这个包含着丰富意蕴的词语大做文章,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言文字素养B.找对语言点后。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两次引入相关经验或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体现了教师强调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教学意识C.“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园为老爷呢”是铺垫性问题,打开了学生准确理解文中侍萍对周朴园称呼的巨大变化的原因大门D.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侍萍执意要拉开距离的怨愤心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现了教
7、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一教学技巧【答案】C11、阅读游褒禅山记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习的探索精神B.引导学生主动从文本中获取知识C.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D.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进而相互学习【答案】D12、在学习完丑小鸭一课后,学生对这种寓有哲理性的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篇进行阅读以下教师的推荐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海的女儿B.卖火柴的小女孩C.农夫和蛇D.小海蒂【答案】C13、在古代诗词鉴赏课上,教师讲解诗词的题材内容分类时,了解到学生对咏史诗非常感兴趣。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教师给出
8、了一些示例,请学生说出与诗句相关的历史人物。下列学生的回答中,错误的是()。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B.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岳飞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D.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西施【答案】B14、阅读下面的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答题。A.课堂提问和练习都要着眼于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B.应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C.语文教学要巧于设疑引导学生思维D.倡导从课堂生成中开发动态的课程资源【答案】B1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某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采用了很多方式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下列教师行为不适合
9、的是()。A.教师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B.教师鼓励学生以批判的视角阅读、理解国外倡导个性主义的文化经典C.教师让学生自己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D.教师展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样化评价【答案】B16、教学最后的常青藤叶时,教师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朗读课文,理解小说宣扬人性美的内涵,理解欧亨利小说中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以及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对于这一教学目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课文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所以理解小说宣扬人性美的内涵这一目标是适宜的B.合理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10、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了教学目标C.与作品内容相符,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D.目标行为动词设置不恰当,不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答案】D17、教师在讲授红楼梦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时,下列情节不相关的一项是()A.探宝钗黛玉半含酸B.埋香冢飞燕泣残红C.林潇湘魁夺菊花诗D.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答案】D1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A.积累整合B.感受鉴赏C.应用拓展D.发现创新【答案】C19、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11、,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如下:掌握“负”“幸”“引”“顾”等多义词及“以”“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怀”“归”等词的活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句式,并能准确翻译;体会本文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漩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写法;学习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该教学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准确B.教师对本文特有的写作手法给予足够重视C.教师把握好节奏。教学目标可一课时完成D.教师关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答案】C20、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
12、”“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A.篆书B.行书C.楷书D.隶书【答案】B21、期末复习时,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定语后置的相关知识,下列属于该类句式的是()。A.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A22、阅读下面的兰亭集序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文言文教学应该打破先“言”后“文”模式B.文言文教学不宜采用讲授法,应“以读代讲”C.文言文教学不宜“解经”,逐句翻译D.文言文教学教师应注重借助文言词句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感悟鉴赏【答案】D23、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A.课后练习
13、的设计有它的必要性和目的性,随意改变不利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连贯性B.学生在这些讨论中,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这篇课文所蕴含的生活哲理C.教师的练习比教材中的更有深度和思辨性D.讨论问题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答案】A24、教师在教学诗词意象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诗词实例,理解并总结意象“酒”所表达的情感。下列诗词名句中,意象“酒”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是()。A.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答案】A25、初中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中国文学作品之最,学
14、生做了以下笔记。其中无误的一项是()。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史记B.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班超的汉书C.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刘勰的文心雕龙D.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答案】C26、阅读以下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将小说主题交给学生,继而让学生在小说中找线索,过渡简明直接,应该提倡B.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将小说主题交给学生,学生缺乏自我构建主题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解读C.教师让学生根据“祥林嫂在春天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条线索去读课文,减轻了学生自己构建主题的负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D.教师在将“找依
15、据”的任务交给学生时,学生可以从信息检索中,体会到自我阅读、构建主题的趣味【答案】B27、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教师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夕阳”在古诗词中渲染意境、表达情感的作用,下列诗词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B.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C.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D.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答案】C28、学习文言文句式时,有一位学生对宾语前置句进行了整理。下列不应出现在其整理结果中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B.古之人不余欺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答案】D29、教师在讲授完庄暴见孟
16、子中“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中“乎”字的用法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为其举了以下例子,其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日食饮得无衰乎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答案】A30、阅读某教师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A.应直接取消学生发言环节,以免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进度B.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冬天,对课文内容学习毫无帮助C.学生回答的答案无论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进行表扬鼓励D.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不应怕浪费时间而进行“满堂灌”【答案】D3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 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A.视
17、频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B.配乐朗读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C.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D.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感【答案】D32、教师讲解文言文专题时,要求学生搜集并整理省略句式。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B.而今安在哉(赤壁赋)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D.虽才高于世(张衡传)【答案】A33、阅读荆轲刺秦王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设定的情境氛围中去B.从文章题目人手。引入对课文的学习C.以旧引新,自然过渡,激起学生好奇心D.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为课文内容打下情感基础【答案】C34、学生喜欢水浒传中的故事,教
18、师推荐这类课文供学生阅读,下列适合的是()A.智取生辰纲B.范进中举C.三顾茅庐D.刘姥姥进大观园【答案】A35、教学某版教材语文必修(3)第 12 课动物游戏之谜时,以下选项中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将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中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B.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注意说明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C.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D.讲解时要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枯燥的知识讲解【答案】A36、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师结语:我们学习了本文精彩的情节、动人的细节,感受到人物生动的形象。形象的塑造,还离不开特定的环境。(PPT 展示“草
19、料场火光冲天。天空中大雪纷飞,山神庙血流满地。完成性格与命运蜕变的英雄提枪而东”的画面)课文是小说中最具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环 境描写极具魅力,我们留待下节课学习。对该教学环节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对下节课满含期待B.对本课时内容的概括,一语见地、简洁精当C.多媒体画面的插入,使结束语时间长。显得拖沓D.教师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延伸【答案】C37、阅读某教师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A.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B.教师与学生平等讨论并没有效果C.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深入的讨论可以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D.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讨论后形成的共识一般更容易被学生接
20、受【答案】B38、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看到学生为诗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所动容,于是趁机组织学生开展“古代诗词中的爱情”主题研究,并给出了一些示例。下列诗句中不符合爱情主题要求的是()。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B.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答案】B39、学习复句的基本类型,教师选取了一些语句作为并列复句学习的例句,下列句子适合的是()。A.他进入这个世界,便奉献给这个世界以真诚B.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观花C.她不是要人装傻,而是要人保留一份纯真D.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答案】C4
21、0、某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课程设置了“阅诸子百家之作,悟先贤圣人之道”的课外研习活动。下列作品中,不适合选人推荐作品的是()。A.晋灵公不君B.齐桓晋文之事C.有无相生D.秋水【答案】A41、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人的是()A.莎士比亚奥赛罗郭沫若屈原夏衍春寒B.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契诃夫嫁妆C.关汉卿望江亭曹禺北京人易卜生玩偶之家D.汤显祖牡丹亭莫里哀伪君子老舍二马【答案】C42、下面是某教师执教故乡一课的教学片段。A.能够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B.多渠道开发文章内容,多途径质疑、设疑C.能够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发现问题D.能够使学生用不同
22、的方法发现问题【答案】B43、阅读下面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下面的问题。A.“表白与抒情”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言语形式,本案例围绕这一口语交际能力。以“为照片中的表情作描述”这一种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B.本案例组织了“丰富的表情”这一训练素材,让学习者运用间接描述和直接描述的方法练习如何表白情绪,使活动目标针对性强,组织有序C.案例中的照片属于“结构性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开放的想象、开放的表达D.案例中的学生人情入境,在熟悉的表情的感召下,激发内在情感,对于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答案】A44、在学习了戏剧单元后,有许多学生对悲
23、剧剧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悲剧剧作的认识,鼓励学生搜集其他悲剧。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A.莫里哀伪君子B.关汉卿窦娥冤C.纪君祥赵氏孤儿D.莎士比亚麦克白【答案】A45、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发现创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B.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C.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D.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
24、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答案】B46、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虚词。下列学生所梳理的虚词“而”的用法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B.吾尝终日而思矣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答案】B47、教师教学过秦论时提及秦孝公有“并吞八荒之心”的雄心壮志,强调“八荒”所指的地域范围。以下词语中,与“八荒”所指地域范围相差较大的一项是()。A.六合B.四海C.海内D.中原【答案】D48、学生学习孔雀东南飞中“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一句时,向教师请教古代计时方式以及“五更”所指向的时段。以下和“
25、五更”对应的现在的时间正确的一项是()。A.02:0003:00B.03:0005:00C.04:0005:00D.03:0004:00【答案】B49、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A.教师授之以“渔”,着重锻造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B.以王蒙对课文内容的评点为范例,让学生从典型性的评点中逐步掌握了评点的方法和要求C.本节课着重以小组讨论探究分析人物形象、性格,以此达成教学目标D.以教材为例,让学生学习小说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答案】C50、古代诗歌鉴赏课上,教师指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所运用的是比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自测 题库 精品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