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





《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山东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能力检测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A.广义的教育现象B.狭义的教育现象C.正规教育D.学校教育【答案】A2、在火情发生时,如果学生的衣服已经着火,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大声呼救B.让学生就地打滚C.跑开取水D.用手拍打学生衣服上的火焰【答案】B3、儿童在 3 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阶段。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虚拟自我【答案】B4、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
2、根本的原因是()。A.个人天赋B.社会分工C.国家性质D.教育水平【答案】B5、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答案】B6、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李教师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李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安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7、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准备律B.练习律C.实用律D.效果律【答案】C8、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A.B.C.D.【答案】A9、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答案】D10、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 4 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想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再背诵()。A.2 遍B.4 遍C.6 遍D.8 遍【答案】A1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C12、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答案】C13、“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部著作中()A.孟子B.论语
4、C.学记D.说文解字【答案】A14、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A.个人活动B.小组活动C.群众性活动D.班级活动【答案】C15、讲解“圆的面积和周长”时,运用“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思路,这属于数学思想中的()。A.数形结合思想B.可逆思想C.类比思想D.极限思想【答案】D1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答案】C1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直观性原则
5、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18、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答案】B19、小明犯错误后通过撒谎避免了父母的惩罚,此后小明学会了用谎言来逃脱惩罚。此处发生了()。A.正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消退【答案】C20、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C2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是要
6、培养意志品质的()。A.坚韧性B.自觉性C.果断性D.自制性【答案】D22、个儿童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答案】C23、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演示法C.读书指导法D.实习作业法【答案】D24、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
7、实战锻炼【答案】A25、下列情境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是()。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答案】A26、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的是()A.发展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自我评价【答案】A27、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以下哪三种?()A.B.C.D.【答案】C28、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方法是()A.经验
8、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答案】D2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A.参观法B.演示法C.情境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答案】D30、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说明其思维具 有()。A.指向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答案】C31、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个案研究D.经验研究【答案】B32、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
9、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33、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现阶段即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课程,又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A.综合性B.均衡性C.选择性D.时代性【答案】A34、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D35、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答案】A3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规定:小学第一学
10、段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第二学段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这要求该部分内容应采取的组织方式()A.直线式B.圆周式C.螺旋式D.横线式【答案】C3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二因素论D.环境决定论【答案】A38、1-4 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和自信心。A.写作能力B.写作兴趣C.写作技巧D.写作天赋【答案】B39、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的关系。A.特殊与普遍B.普遍与特殊C.包含与被包含D.综合与个性【答案】B4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答案】C41、
11、对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在实验室中进行B.有详细的观察计划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D.可局部控制【答案】D42、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路程=速度 X 时间”这一公式。这种学习属于()。A.符号学习B.辨别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答案】D43、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B.罗杰斯C.涂尔干D.沛 西能【答案】C44、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书目索引B.题录C.调查报告D.提要和文摘【答案】C45、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演示法C.读书指导法D.实习
12、作业法【答案】D46、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答案】B47、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第二、三学段的学段课程目标对写作的要求为()。A.写话B.写段落C.习作D.写记叙文【答案】C48、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主张的教育专著是()。A.大学B.中庸C.学记D.尚书【答案】B49、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根治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A.注意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B.住院治疗C.服用口服痢疾活疫苗D.切断传染源【答案】D50、从整体看,小学生身
13、体发育处于()发展阶段。A.失衡B.平稳C.第一高峰期D.第二高峰期【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 85 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 85 分,上次考试成绩 80 分。(2)期末考试成绩 85 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 83 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 87 分。(3)期末考试成绩 85 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 90 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
14、l00 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 8 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 8 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 40 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
15、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 70 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答案】(1)“期末考试成绩 85 分,上次考试成绩 80 分”,这体现了个体内差异评价;“期末考试成绩 85 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 83 分,上次考试成绩全班平均 87 分”,这体现了相对评价;“期末考试成绩 85 分,老师预期教学目标是90 分”,这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理念。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数学老师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这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
16、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2)从整个教学进程来看,材料二中“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 40 多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 70 多分了”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体现。这种评价是监控学生学习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对于那些在形成性评价中持续出现困难的学生,教师必须找准导致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救措施,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3)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
17、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
18、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问题:你从孔子教育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20 分)【答案】(1)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着差异。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不同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弄清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三、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
19、作答。语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注释: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用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9 分)(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重难点。(9 分)(3)谈谈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诗句的理解,并设计该诗句的教学过程。(22 分)【答案】(1)激发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创设诗歌教学情境;利用现代化的
20、教学手段。(2)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表达的情感,体会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了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寓意着红军险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句诗歌是颈联,它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2023 教师资格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检测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