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doc





《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山东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能力能力提升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在教学完高中语文课文氓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A.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深刻理解氓的表现手法B.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诗经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C.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扩大对诗经不同主题篇章的理解D.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比较阅读,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答案】B2、某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包含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学习完这些课文后,学生对这种文学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求教师再为其推
2、荐几篇这样的文章,以下不满足推荐要求的一项是()。A.高老头B.茶馆C.伪君子D.赵氏孤儿【答案】A3、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答案】C4、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 年版)后,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看法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3、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B.为了教育公平,要尽可能地统一全国学校的课程资源C.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D.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答案】B5、阅读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A.教师以陶渊明的饮酒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B.教师用学生推荐的形式让学生书写和朗读,说明课堂上要完全听从学生的意愿C.教师随文教授字词的读音,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D.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朗读做出恰当的、适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答案】B6、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依春夏秋冬
4、时序排列,下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C7、某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 年版)后,关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做了如下笔记。下列笔记内容说法不恰当的是()。A.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校本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B.可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也可融入社会活动,开发社区资源C.课程资源的利用,不仅要考虑多数学生的共性情况,还要考虑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D.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对语文学习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答案】A8、阅读下面的教学思路“读与品”,按要求回答问题。A.学生在该教师的巧妙点拨下,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乡野生活的气息B.教师的提
5、问太过表面化,不利于锻炼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C.该教师变换了“讲析”的角度,设置了非常充分的“课中活动”,让学生的活动充分而又热烈D.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课中活动”,以便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答案】B9、在进行“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个综合性学习时,老师给大家讲几个以吝啬鬼形象出现的小说人物,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A.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B.泼留希金(死魂灵)C.严监生(儒林外史)D.聂赫留朵夫(复活)【答案】D10、阅读某教师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教学时,许多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概念认知不清,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总有一些点顾及不到。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课堂形
6、式,第一,它要求学生要有主人公意识,要有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发挥指导作用。第二,综合性学习应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协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索,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第三,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第四,综合性学习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充分开发并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上述教学论文(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综合性学习可由学
7、生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师在旁边进行辅助指导B.综合性学习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C.无论是跨领域学习还是跨学科学习,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D.网络资源丰富多元,网络教学方便快捷,学生和教师都可直接从中获益【答案】D1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A.感受鉴赏B.思考领悟C.应用拓展D.发现创新【答案】C12、教师教学“有趣的对联”时。为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了乾隆和纪晓岚给一位老叟所写
8、的一副对联“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A.120 岁B.121 岁C.140 岁D.141 岁【答案】D13、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答案】C14、某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谈及朱自清的散文有“抒情型”与“叙事型”的区分。下列不属于其“抒情型”散文的是()。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绿C.
9、背影D.歌声【答案】C15、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备课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陈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B.陈老师的做法关注学生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精神的活动和生命的活动C.张老师把新闻知识作为教学的引子,把阅读文本作为解释和印证新闻写作的范本,这种做法比较好D.陈老师这样处理语言教学更实在【答案】C16、阅读背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A.运用这样的导入,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于课文感情基调的了解B.导入体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的教学理念C.导人中互动较多,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见解,但不够简洁D.学生通过导人环节,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答案】C17、
10、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和平的祈祷”主题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沉思战争灾难,珍爱和平,理解世界人民和平的愿望”。下列不适合选人的作品有()。A.这里的黎明静悄悄B.兵车行C.静静的顿河D.边城【答案】D18、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请学生举出一些与“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诗句。下列学生所举示例不合适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B.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南歌子词)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答案】C1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三十年前”这个时间
11、有丰富的意蕴,同时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个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现了教师对戏剧精妙语言的准确把握B.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才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奇感,表现出对知识的新奇感,故也总是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品出个中滋味来C.找对语言点后.教师适时引入补充资料,体现了教师充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D.若全让学生品味“三十年前”,则学生会因为资料的匮乏很难品出什么,而教师巧妙地引入“人物关系表”,恰当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链接的材料补充了文中的空白,为学生的理解搭了桥【答案】B20、教师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发现学生对民族风情有浓厚的兴趣,准备给学生推荐关于各地不同风情
12、的文章。下列不适合的是()。A.沈从文云南的歌会B.琦君春酒C.萧乾吆喝D.魏明伦变脸【答案】D21、某教师将要教学“泰戈尔诗选”专题,课前教师向学生推荐预习篇目,下列不合适的是()A.吉檀迦利B.飞鸟集C.惩罚集D.园丁集【答案】C22、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某专题设置了儒学飞人澳星风险发射两篇文章,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所属的系列是()。A.小说与戏剧B.诗歌与散文C.新闻与传记D.语言文字运用【答案】C23、阅读孔雀东南飞的教学思路,按要求答题。A.这位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B.读完诗歌后立即让学生看课文情
13、景的投影,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C.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孔雀东南飞,体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D.该堂课采用形式多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气氛活跃,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无一处弊端【答案】D24、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如下:掌握“父”“幸”“引”“顾”等多义词及“以”“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怀”“归”等词的活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文句式,并能准确翻译;体会本文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漩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写法;学习廉颇、蔺相如机智
14、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该教学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准确B.教师对本文特有的写作手法给予足够重视C.教师把握好节奏,教学目标可一课时完成D.教师关注了情感目标的达成【答案】C25、某教师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包括“新闻手法”A.诗歌与散文B.新闻与传记C.语言文字应用D.文化论著研读【答案】B26、某教材设置了“满怀豪情,放声高歌走进宋词豪放派”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人该专题的是()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C.秦观鹊桥仙纤
15、云弄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朱敦儒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A27、古代文学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记忆文言文作品。下列作品中,出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唐雎不辱使命B.曹刿论战C.邹忌讽齐王纳谏D.触龙说赵太后【答案】B28、下面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作业练习,阅读并回答问题。A.第一题意在让学生归纳矛盾冲突的发展脉络、了解林冲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B.第二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C.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D.第四题意在扩展学生阅读量,让学生在
16、课文阅读中丰富知识,增加积累【答案】D29、教师在教授某版初中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为学生设置了以下作业:A.第一项作业指向对课文主旨的深入理解,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B.第二项作业旨在促进读写结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特征,通过对课文写作方法的借鉴,提高写作能力C.第三项作业旨在建立写作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作业难度较大,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D.第四项作业属于拓展题类作业,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揭示事物本质,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答案】C30、在学习北京的胡同时,教师为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出的“京昧儿”,播放了北京胡同的纪录片和老北京的小贩
17、儿的吆喝声儿。对于这一教学资源分析不恰当的是()A.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内容,能够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B.再现了文章中的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C.真实的教学情境没有给学生的想象留下充足的空间D.有效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进步【答案】C31、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答案】C32、阅读某教师
18、有关苏武传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回答问题。A.突出了本文人物的形象特点,准确地抓住了本文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B.以文章人物形象为切人点,能够让学生围绕人物展开讨论,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C.四个问题,体现了层层深入的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领略文学作品在选材和表现上的艺术手法,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拓展、迁移D.整个阅读教学课堂以“高贵”为中心串联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阅读中心明确,提高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答案】B33、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语言知识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B.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整理”比“积累”重要C.“有效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
19、知识体系D.“有效积累”的是模糊的、个别的、散漫的知识【答案】C34、教学赤壁赋后,教师提出中国古代诗文有“穷而后工”的说法,并让学生讨论这种现象,从古代文学家中找出更多相类似的例子。对这一做法,分析准确的是()A.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B.意在让学生理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C.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写作素材D.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答案】B35、阅读祝福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体现该教师追求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理念B.让语文回归生活,改变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C.作业由易到难、有启发性D.作业形式多样、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答案】D36、某高一年级语文教
20、师集体讨论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A.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B.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C.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D.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答案】A37、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以“斗折蛇行”为例讲解词类活用的现象。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不合适的是()。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D.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答案】D38、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揣摩人物
21、性格,教师组织了一场分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对于该教学活动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教学方法的选取符合本文教学内容的特点B.角色扮演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本C.角色扮演的形式有效促进了本文教学重难点的解决D.角色扮演的形式有效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答案】B39、阅读某写作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A.发挥学生的独特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认真思考辨析作文立意,学会在作文中使用正反事例C.传统意义上的作文立意,并不完全都属于正确的立意D.将严谨思维运用于写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创新立意【答案】D40、某教师上作文课时,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学生面前,然后拿出一支
22、烟,慢腾腾地抽起来。学生都看傻了,沉默不语。三分钟后,教师熄灭烟头说:“请同学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当教师犯错时。”对这一情境创设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A.形象的语言B.新奇的游戏C.模拟的行为D.真实的事物【答案】C41、教学祥林嫂时,课堂上出现了一段小插曲:A.课堂上我们阅读的是规范的文本,使用的也应该是规范的语言B.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挂了”这一幽默的语言来调动课堂气氛,值得夸奖C.对这位学生的积极发言应予以肯定,但对其缺点也不必避讳D.一句“老公就挂了”将整篇文章的悲剧气氛扫得一干二净,这是值得深思的【答案】C42、学习故都的秋后,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收集描写景色的成语,下列不正确的是()A.
23、云蒸霞蔚B.阳春白雪C.虎踞龙盘D.鸟语花香【答案】B43、学习囚绿记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内涵?教师提问后,教室内很安静,没有学生回答此问题。教师继而又提出了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又“放绿”?“放绿”之后又为何“怀绿”?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讨论,最终总结出文章内涵并有条理地表述出来。下列针对教师以上教学行为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教师在首次提问无人回答后,应对学生行为及时给出正面评价,以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B.教师之后所提的三个问题是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控,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C.后三个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有助于
2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理解文意D.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讨论,体现出教师对学生适时、适度的引导作用【答案】A44、教学师说时,教师给学生随文介绍了古代论说文的文体知识,对于教师的这一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介绍文体知识,可以让学生整体认知古代论说类议论文的特点B.随文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C.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学科的文体知识D.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答案】C45、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春风何处好、别
25、殿饶芳草C.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答案】B46、阅读以下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B.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D.在具体教学时,教学方式需要尽可能地多样化【答案】D47、学习雨巷一课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戴望舒作品的忧郁气息,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推荐了几篇诗作。以下不属于戴望舒作品的诗歌是()。A.等你,在雨中B.追梦者C.偶成D.我用残损的手掌【答案】A48、以下教师对 7-9 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提升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