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四章计划与决策.ppt





《【教学课件】第四章计划与决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四章计划与决策.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计划与决策管理学原理14.1计划概述4.1.1 计划的含义“计划”具有双重语义l作为名词对未来活动所作的事前安排、预测和应变处理。l作为动词为未来设立目标,以及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详细步骤,包括日程安排和指导方针,并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的过程。我们有时用“计划工作”表示动词意义上的计划内涵。一个简单的结论:计划即涉及目标(做什么),也涉及达到目标的方法(怎样做)2计划包括: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3计划的“5W1H”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词意义上,计划内容都包括“5 w 1 H”,计划必须清楚地确定和描述这些内容:lWhat
2、 做什么?目标与内容lWhy 为什么做?原因lWho 谁去做?人员lWhere 何地做?地点lWhen什么时间执行、完成?时间lHow 怎样做?方式、手段44.1.2计划工作的特征目的性各种计划及其所有支持性计划,应该有助于完成企业的目的和目标纲领性计划工作的具有领先地位普遍性计划工作是全体管理人员的一项职能效率性看这个计划对目的和目标的贡献前瞻性解决明天的问题5计划工作的领先地位计划工作牵涉到制定整个集体努力去完成的必要目标制定计划可以了解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关系、需要什么样的人、如何领导、如何控制等6计划作为管理的基础7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控制把计划同结果相比较纠正的行动纠正的行动始料未及始料未及
3、的偏差的偏差没有始料没有始料未及的偏差未及的偏差计划和控制的关系84.1.3计划工作的任务计划工作的任务l明确组织目标l预测环境的变化l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协调组织的各项活动l合理分配资源l提高效率计划工作的要求l计划的科学性和先进性l计划的民主性和群众性l计划的严肃性94.1.4计划工作的作用为组织的未来预测变化,减少冲击;为组织成员指明方向,协调组织活动;减少重叠和浪费性的活动;有利于控制104.2计划的类型按照计划的广度划分 l战略计划和运营计划按照计划的时间框架划分l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照计划的特殊性划分l方向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按照计划的使用频率划分l一次性计划和持续性计划11计划的其
4、他分类按计划形态分类l宗旨、使命、目标、策略(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 按计划层次分类l战略计划、战术计划、行动计划(执行性计划)按计划职能分类l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124.3计划工作方法4.3.1 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机会认识到机会确定目标确定组织以及下属部门的机会拟定前提条件计划实施时的预期环境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出可行方案评价和选择方案从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编制并下达执行计划包括辅助计划、预算实施结果的评估与反馈13目标的设立目标提供了所有决策和行动的方向,以及对实施结果的度量标准。传统的目标设立过程首先设立组织的最高层目标,然后将其分解为每一个组织层次的子目标;目标管
5、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s)14目标的多样性一种目标的不同侧面的反映,或者一种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全面的反映l获得一定的利润;l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l重点研究和开发适当的产品;l达到行业中占优势的地位;l资金筹措和偿债能力加强;l成本控制;l逐步打开国际市场;l适当时候公开上市15目标分解图16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概念l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地转换为各级组织,直至个人的具体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绩效评定的依据。l目标管理是一种明确的规定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个人的职责范围,并用这些措施来进行管理、评价和决定
6、对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成员的贡献和奖励报酬等一系列系统化的管理方式。l MBO不是用目标来控制下级,而是用它来激励下级。17作为重要激励因素的目标的设定要求目标必须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实现后应有相应的报酬相配合目标的表述必须明确清楚,切忌含糊不清目标最好是自己首先提出来的目标应符合组织的宗旨本单位、本部门以及个人的目标应与其它方面和成员的目标相协调与配合目标应易于考核评价18目标的层次性以及分解或展开19目标管理的特点明确目标:MBO中目标应具体、明确,如,降低成本7%等。参与决策:MBO用参与的方式决定目标,上级和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和对如何实现目标达成一致意见。反馈绩效:不断将实现
7、目标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以便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行动。也包括正式的评估会议,上下级共同回顾和检查进展情况。规定期限:每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如3个月、6个月或一年。20目标的有效设定目标设定的准则l定性目标向定量目标转化l长期目标短期化l目标实施的资源配合21目标设定过程的具体问题目标本身的覆盖范围是否适当目标分解后上下前后是否协调有无相互矛盾的目标函数目标评判的标准是否已经确定分解的目标有无相应责任和授权组织成员自定的目标是否过分夸张22目标管理的优缺点优点:形成激励有效管理明确任务自我管理有效控制缺点:强调短期目标目标设置困难无法权变234.3.2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决定计划
8、类型的条件是什么?三种权变因素:l组织的层次l环境的不确定性l投入的持续时间244.3.3网络计划技术1、网络计划技术概念用网络形式来表达一项计划中各个工作(任务、活动、过程、工序)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接着通过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践,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最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25几个基本的概念网络图;工作(活动、工序),用“箭线”表示;事项(事件):前面一个或几个工作的结束、允许后面一个或几个工作开始,用“节点”表示;线路:从原始事项到结束事项之间的任何一条通道2623工作名称时间2
9、3前面工作4后面工作624135ABCDEFGHI事项始点事项中间事项终点事项27网络图的绘制网络图是有方向的,一律由左向右,不可出现回路;网络图中每一项活动箭头节点的编号必须大于其箭尾节点的编号,且每个编号只能使用一次;网络图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箭线;网络图中必须也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源)和一个终点事项(汇)。28几种错误的画法(1)624135ABCDEF29几种错误的画法(2)624135ABCDEFGHI30几种错误的画法(3)2413ABCD2513ABCD4E31几种错误的画法(4)5624CDE3HFG5624CDE3HFG1AB7IJ322、网络时间参数计算(1)作业时
10、间的确定单一时间估计法;三种时间估计法:|最乐观的时间ta|最保守的时间tb|最可能的时间tm当作业时间服从分布时,期望作业时间和方差为:33(2)节点的时间参数计算节点最早开始时间TE(j)某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从该节点开始的各项活动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它也表示以该点为结束的各项活动均已完成的最早时间;从网络始点事项开始按节点编号计算各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始点事件的最早开始时间通常规定为034节点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若用TE(j)表示节点j的最早开始时间,则其中:k=1,2,n(k为进入节点j的箭线数);tik,j为活动ik-j的作业时间(ikj)35节点的时间参数计算节点最迟结束时间TL(
11、i)某节点的最迟结束时间是指进入该节点的各项活动最迟必须完成的时间;从网络终点事项开始反箭向按节点编号计算各节点的最迟结束时间;终点事项的最迟结束时间通常为项目规定的完工时间。36节点最迟结束时间的计算若用TL(i)表示节点i的最迟结束时间,则其中:j=1,2,n(n为从点i的箭线数);ti,jk为活动i-jk的作业时间(ij)37(3)活动的时间参数计算活动最早开始时间TES(i,j)某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该活动的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它等于该活动的箭线的箭尾事项节点的最早时间,即:38活动的时间参数计算活动最早结束时间TEF(i,j)某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是指该活动的最早可能完成的时间,它等
12、于该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活动的作业时间之和,即:39活动的时间参数计算活动最迟结束时间TLF(i,j)某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是指该活动最迟必须完成的时间,它等于该活动的箭线的箭头事项节点的最迟结束时间,即:40活动的时间参数计算活动最迟开始时间TLS(i,j)某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指该活动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它等于该活动最迟结束时间与作业时间之差,即:41活动的时间参数计算工序总时差R(i,j)工序在不影响整个项目工期的前提下的机动时间,也是该工序能推迟开工的最大时间限度42举例253423422760002555788104514814810161016160002555788102536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四 计划 决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