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护理PPT教案课件.pptx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PPT教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疾病护理PPT教案课件.pptx(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n n心源性呼吸困难 n n心源性水肿n n胸痛n n心悸n n心源性晕厥学习内容学习内容n病情观察 n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观察n n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血氧饱和度、肺部呼吸音n n脉率、脉律,心率、心律n n血压病情观察病情观察n n评估心脏功能n n水肿、体重的变化n n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纳差、恶心、呕吐n n少尿及肾损害症状n n呼吸困难伴随的症状心电监护观察心电监护观察n n心电监护发现下列心电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n n频发室早、多源室早、成对室早、R-on-T型
2、室早n n陈发性或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速n n过缓的心率(45次/分)、窦性停搏、度型或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在心电监护中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在心电监护中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常n n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静止伴低血压。n n II 一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脏或脑缺血症状。n n心室率快的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n n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低血压。n n复杂性室性早搏。n n室性心动过速。n n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恶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 n n 当心律失常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或由于各种因素致心电不稳定,使某些原来并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心律失常进一步恶化。患者有严重症状,甚至危机生命,需要迅
3、速积极抢救治疗。n n动态监测表明,发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之前常出现心脏自律性或传导性异常.恶性心律失常常见类型恶性心律失常常见类型 n n危险性室性早搏,如:R-on-T型室早n n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 n n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n n严重传导阻滞n n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形室速多形室速阵发性室速阵发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窦性停搏窦性停搏ECG主要表现:主要表现:1、持续而显著的、持续而显著的窦缓窦缓,非药物引起,阿托品不易纠正,非药物引起,阿托品不易纠正2、窦性停搏窦性停搏(2秒)秒)3、窦房、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双结病变)传导阻滞,房室传导
4、阻滞(双结病变)4、慢慢-快综合征快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SSS)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block,AVB)ECGECG特点:特点:P-RP-R间期固定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可正常或延长 有有间歇性的间歇性的QRSQRS波脱落波脱落,常呈,常呈2121或或3232 QRS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亦可有形态异常波群形态一般正常,亦可有形态异常度度型(莫氏现象)型(莫氏现象)乏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乏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 (易发展为完全性)(易发展为完全性)听诊:亦有间歇性听诊:亦有间歇性
5、心搏脱落心搏脱落,但,但S1S1强度恒定强度恒定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block,AVB)ECGECG特点:特点:P-PP-P相等,相等,R-RR-R相等,相等,P P与与QRSQRS无关无关(房室分离房室分离)P P波频率大于波频率大于QRSQRS波频率(波频率(P-PP-P间隔间隔R-R75以上心脏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n n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时机为心脏停搏后04min n n大量实践表明,1min内复苏成功率接近100%n n4min内复苏成功率约64%n n46min复苏成功率10%n n超过6min者存活率仅4%n n10
6、min以上进行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2010新指南的主要改变新指南的主要改变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程序:A-B-C更改为更改为C-A-B生存链中添加第生存链中添加第5个新环节强调心脏骤停后治疗个新环节强调心脏骤停后治疗新增两个部分:新增两个部分:“心脏骤停后治疗心脏骤停后治疗”及及“培训、实施培训、实施和团队和团队”4123根据根据29个国家的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经过名复苏专家经过36个月的分析、讨论。个月的分析、讨论。对对277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411份科学证据的总结。份科学证据的总结。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
7、苏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20102010新新新新20052005旧旧旧旧u按压速率按压速率至少至少为为100次次/分分u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u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u 避免过度通气避免过度通气u以每分钟以每分钟大约大约100次次 的速率按压的速率按压更改的理由更改的理由n n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自主循环(自主循环(ROSC)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n n给予更多的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给予更多的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n n不仅强调
8、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的减少中断的时间和次数。的减少中断的时间和次数。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20102010新新新新20052005旧旧旧旧 成人胸骨按下成人胸骨按下至少至少5厘米;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 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 一(婴儿大约为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厘米,儿童大约为儿童大约为5厘米)厘米)成人胸骨按下成人胸骨按下约约4至至 5厘米;厘米;婴儿和儿童将胸部按下婴儿和儿童将胸部按下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或一半或一半更改的理由更改的理由n n如果给出
9、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如果给出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个建议的按压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个建议的按压幅度。幅度。n n研究表明,按压至少研究表明,按压至少5厘米比按压厘米比按压4厘米更厘米更有效。有效。n n05指南虽然建议指南虽然建议“用力按压用力按压”,但施救者,但施救者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新指南更强调胸外按压新指南更强调胸外按压20102010新新新新20052005旧旧旧旧u对经过培训以及未经对经过培训以及未经 培训的施救者,都要强培训的施救者,都要强 调胸外按压调胸外按压u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 施单纯
10、胸外按压的(施单纯胸外按压的(仅按压)心肺复苏仅按压)心肺复苏u医务人员仍建议同时医务人员仍建议同时 给予按压和通气给予按压和通气没有针对经过培训没有针对经过培训和未经过培训的施和未经过培训的施救者给出不同建议救者给出不同建议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程序:A-B-C更改为更改为C-A-B20102010新新新新20052005旧旧旧旧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评估呼吸评估呼吸开放气道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更改的理由更改的理由n n 绝大部分绝大部分CA发生于成人,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生于成人,各年龄段的患者中,CA存活率最高的均为有人目击存活率最高的均为有
11、人目击,且初期心律为心且初期心律为心室颤动(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在这些患者中,BLS的关键操作为胸外的关键操作为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按压和早期除颤。在在 A-B-C 步骤中,胸外按压往往会因施救者开步骤中,胸外按压往往会因施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取得保护装置等原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取得保护装置等原因受到延误。因受到延误。因此更改为因此更改为C-A-B 程序可以尽早开始胸外按压程序可以尽早开始胸外按压更改的理由更改的理由n n。更改更改后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后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实施实施CPR!胸外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胸外
12、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而确定头部而确定头部位置并进行口对口或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位置并进行口对口或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过程则需要一定时间。过程则需要一定时间。目前虽无证据证明先进行目前虽无证据证明先进行30次按压而不是次按压而不是2次通气可以提高存活率,但胸外按压可次通气可以提高存活率,但胸外按压可以产生血流。以产生血流。如有旁观者尝试胸外按压,比较不进行胸如有旁观者尝试胸外按压,比较不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外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取消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看、听和感觉呼吸”2010新新20052005旧旧旧旧取消程序中在开放取消程序中在开放气道后气道后“看、听和看、听和感觉呼吸感觉呼吸”一评
13、估一评估环节环节”“看、听和感觉呼看、听和感觉呼吸吸”用在开放气道用在开放气道后评估呼吸后评估呼吸更改的理由更改的理由n n通过采用通过采用通过采用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首先进行胸外按压首先进行胸外按压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会在的新程序,会在的新程序,会在的新程序,会在成人患者无反应且不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时实施心成人患者无反应且不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时实施心成人患者无反应且不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时实施心成人患者无反应且不呼吸或无正常呼吸时实施心肺复苏,从按压开始(肺复苏,从按压开始(肺复苏,从按压开始(肺复苏,从按压开始(C-A-B C-A-B C-A-B C-A-B 程序)。程序)。程序)。
14、程序)。n n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会快速检查呼吸;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会快速检查呼吸;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会快速检查呼吸;进行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会快速检查呼吸;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后,气道开放,施救者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后,气道开放,施救者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后,气道开放,施救者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后,气道开放,施救者进行 2 2 2 2 次人工呼吸并开始按压。次人工呼吸并开始按压。次人工呼吸并开始按压。次人工呼吸并开始按压。生存链中添加第生存链中添加第5个新环节个新环节成人生存链成人生存链l l1.1.立即识别立即识别立即识别立即识别CACA并启动急救系统并启动急救系统并启动急救系
15、统并启动急救系统l l2.2.尽早尽早尽早尽早CPRCPR,并强调胸外按压,并强调胸外按压,并强调胸外按压,并强调胸外按压l l3.3.快速除颤快速除颤快速除颤快速除颤l l4.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l l5.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培训、实施和团队培训、实施和团队主要讨论有关指导培训和学习复苏技术的最主要讨论有关指导培训和学习复苏技术的最佳实践、实施生存链以及治疗团队和系统的佳实践、实施生存链以及治疗团队和系统的相关最佳实践方面越来越多的正面证据。相关最佳实践方面越来越多的正面证
16、据。进一步强调进一步强调团队形式给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予心肺复苏 医务人员都以团体形式工作医务人员都以团体形式工作n n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由不同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由不同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由不同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由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例如例如例如例如:n n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n n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外除颤器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外除颤器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
17、外除颤器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AED)并求援,而并求援,而并求援,而并求援,而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迅速建立抢救小组迅速建立抢救小组 一般由一般由6 6人组成:人组成:第第1 1位位,负责整个抢救复苏的指挥工作,负责整个抢救复苏的指挥工作 第第2 2位位,负责施行胸外及胸内心脏按压及电击除颤等重要救,负责施行胸外及胸内心脏按压及电击除颤等重要救治措施治措施 第第3 3位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实施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吸,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实施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吸入或简
18、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入或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第第4 4位位,作专人护理,密切观察,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保,作专人护理,密切观察,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保证药品的顺利给入证药品的顺利给入 第第5 5位位,详细记录抢救过程、病情变化、患者,详细记录抢救过程、病情变化、患者T T、P P、R R、BPBP等等生命征的记录生命征的记录 第第6 6位位,负责联络、召集、调动急救人员参加抢救及配备有,负责联络、召集、调动急救人员参加抢救及配备有关急救设备等外勤工作关急救设备等外勤工作n n即使现场仅即使现场仅1 1人存在,也应立即实施复苏抢救,同时派人通人存在,也应立即实施复苏抢救,同时派人通知医生,切不可抛开
19、危险中的患者寻找上级医生或建立复苏知医生,切不可抛开危险中的患者寻找上级医生或建立复苏抢救小组后进行抢救,以致耽误抢救时间抢救小组后进行抢救,以致耽误抢救时间 负责指挥抢救气道管理胸外心脏按压液路管理生命征观察负责抢救车抽取药液记录抢救经过外勤联络人员召集仪器准备对实施抢救护士的要求对实施抢救护士的要求 1、必须切实掌握本病的诊断技术;2、必须熟悉抢救的各种步骤、有关药物的应 用及机制;3、必须有分析心电图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3个必须,才能担当起第一 救护者及初期复苏抢救工作的重任。简化成人简化成人BLS流程流程施救者应同时获得两点施救者应同时获得两点信息:患者有无反应以信息:患者有无反应以及
20、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及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正常如果医务人员在如果医务人员在10秒钟内秒钟内没有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没有触摸到颈动脉搏动,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施施救救者者应应同同时时获获得得两两点点信信息息电击治疗主要更改电击治疗主要更改20102010新新新新20052005旧旧旧旧对于婴儿(对于婴儿(1岁以下),岁以下),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需要儿科型剂量衰减需要儿科型剂量衰减AED。如二者都没有,可以如二者都没有,可以使用普通使用普通AED1-8岁儿童除颤应使用岁儿童除颤应使用儿科型剂量衰减儿科型剂量衰
21、减AED1岁以下婴儿不建议岁以下婴儿不建议使用使用AED提示:儿童使用提示:儿童使用AED(包括婴儿)(包括婴儿)更改的理由更改的理由n n无法确定为婴儿和儿童进行有效除颤的最无法确定为婴儿和儿童进行有效除颤的最低能量剂量和上限剂量。低能量剂量和上限剂量。n n研究证明研究证明4J/kg以上(最高以上(最高9J/kg)可以为)可以为在儿童心脏骤停中应用,无明显副作用。在儿童心脏骤停中应用,无明显副作用。n n已成功将相当高能量剂量的自动体外除颤已成功将相当高能量剂量的自动体外除颤器用于心脏骤停的婴儿,无明显副作用。器用于心脏骤停的婴儿,无明显副作用。电击治疗主要更改电击治疗主要更改201020
22、10新新新新20052005旧旧旧旧使用使用2-4J/kg的剂量作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为初始除颤能量为方便培训可使用为方便培训可使用2J/kg为首剂量。为首剂量。对后续电击能量应至少对后续电击能量应至少为为4J/kg并可考虑使用更高并可考虑使用更高能量,但不超过能量,但不超过10J/kg或成人最大剂量。或成人最大剂量。除颤的首剂量是除颤的首剂量是2J/kg。第二次及后续是第二次及后续是4J/kg。目前尚不确定最佳目前尚不确定最佳除颤剂量除颤剂量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体外除颤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体外除颤电极位置电极位置20102010新新新新20052005旧旧旧旧放置电极片或电极板
23、位放置电极片或电极板位置不要导致除颤延误。置不要导致除颤延误。应避免将电极片应避免将电极片直接放在植入装置上。直接放在植入装置上。放置的电极片应距离放置的电极片应距离该设备至少该设备至少2.5厘米。厘米。更改的理由更改的理由n n电极片过于靠近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电极片过于靠近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电极片过于靠近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电极片过于靠近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则在除颤后对应装置可能会出现故障。则在除颤后对应装置可能会出现故障。则在除颤后对应装置可能会出现故障。则在除颤后对应装置可能会出现故障。n n单极起搏的起搏器尖峰可能会使单极起搏的起搏器尖峰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循环系统 疾病 护理 PPT 教案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