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ppt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生产中心:李吉文2016年7月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法律法规规章劳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年国务院591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国务院549号令工伤保险条例 2011年国务院586号令仓库防火安全规则 公安部令1990年第6号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劳动部劳发199556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2005年第1号令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16483-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
2、 23011-1999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 23012-1999法定安全生产标准法定安全生产标准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1.坚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我国的安全生产管明确,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的方针。方针。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把保护人的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命安全放在第一位。2014年年8月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日
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的决定,自2014年年12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适用本法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基础知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3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2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1制定本法576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
4、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124主要负责人职责建筑施工金属冶炼矿山道路运输危险物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或从业人员 100+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从业人员 100-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设置设置设 置组织或者参与拟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组织或者参与安全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督促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
5、患,提出改进建议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组织或者参与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生产 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职责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有较大危险因素 的生产经营场所有关设施、设备上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354126从业人员权利知情权 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建议权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提出建议索赔权 因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除享有工伤社 会保险外,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批评、控告权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6、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拒绝违章权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 冒险作业停止作业权 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 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 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而降低 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从业人员义务在作业过程中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者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有权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纠正违法行为23有权对违章指挥等提
7、出解决建议4有权建议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5有权参加事故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1有权对“三同时”进行监督工会派遣 人员从业人员权利义务法律责任责 任 主 体违 法 行 为违 法 后 果生产经营单位个人经营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投资人未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主要负责人 给予撤职处分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未发生安全事故追究刑事责任投资人 处2万元以上 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资金逾期未改正责令生产经营单 位停产停业整顿未构成犯罪构成犯罪责 任 主 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违 法 行 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违 法 后 果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 任何生
8、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 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未发生安全事故未构成犯罪构成犯罪撤职处分追究刑事责任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责 任 主 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违 法 行 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违 法 后 果0%20%40%60%80%100%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上 一 年 年 收 入30%40%60%80%罚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主体违法行为违法后果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构成犯罪责令限期改正暂停或撤销其安全生产有关
9、资格 追究刑事责任责 任 主 体生产经营单位违 法 行 为1.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2.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3.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 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4.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5.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6.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7.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违 法
10、 后 果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改正,处五万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责 任 主 体生产经营单位违 法 行 为1.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2.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3.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4.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5.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 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
11、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6.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违 法 后 果处五万元以上 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一万 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 任 主 体生产经营单位违 法 行 为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违 法 后 果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 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拒不执行责任主体违法行为违法后果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生产经营单位
12、的从业人员构成犯罪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 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追究刑事责任责 任 主 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违 法 行 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 守或者逃匿的违 法 后 果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追究刑事责任1.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2.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构成犯罪未构成犯罪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 依据GB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和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
1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危险化学品定义危险化学品定义分类原则分类原则 危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
14、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行分类。第一类第一类 爆炸品爆炸品爆炸定义爆炸定义标志标志特点特点1 1)爆炸性强(如三硝基甲苯()爆炸性强(如三硝基甲苯(TNT)TNT),苦味酸等),苦味酸等)2 2)敏感度强)敏感度强3 3)其他)其他 譬如譬如:1.1.具有毒性;具有毒性;2.2.与某些化学药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与某些化学药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3.3.与一些与一些重金属重金属(铅、银、铜等铅、银、铜等)及其化合物的生成物,其敏感度更高;及其化合物的生成物,其敏感度更高;4.4.受光照
15、易于分解;受光照易于分解;5.5.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受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受潮或遇湿后会降低爆炸能力,甚至无法使用。潮或遇湿后会降低爆炸能力,甚至无法使用。第二类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定义定义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 a临界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低于5050,或在,或在50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的压缩或液化气体;b b温度在温度在21.1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2
16、75kPa,或在,或在54.4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715kPa的压缩气体;的压缩气体;或在或在37.8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标志标志第三类第三类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 定义定义 本本类类化化学学品品系系指指易易燃燃的的液液体体、液液体体混混合合物物或或含含有有固固体体物物质质的的液液体体,但但不不包包括括由由于于其其危危险险特特性性已已列列入入其其他他类类别的液体。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别的液体。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61。所所谓谓闪闪点点,
17、即即在在规规定定条条件件下下,可可燃燃性性液液体体加加热热到到它它的的蒸蒸气气和和空空气气组组成成的的混混合合气气体体与与火火焰焰接接触触时时,能能产产生生闪闪燃的最低温度。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很多属于石油化工产品。标志标志特性特性1 1)高度易燃性;)高度易
18、燃性;2 2)易爆性;)易爆性;3 3)易积聚电荷性;)易积聚电荷性;4 4)高度流动扩散性;)高度流动扩散性;5 5)受热膨胀性;)受热膨胀性;6 6)忌氧化剂和酸;)忌氧化剂和酸;7 7)毒性)毒性.第四类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1 1、易燃固体、易燃固体定义定义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标志标志
19、特性特性(1)(1)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2)(2)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而发生燃烧爆炸。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而发生燃烧爆炸。(3)(3)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4)(4)有些易燃固体与酸类有些易燃固体与酸类(特别是氧化性酸特别是氧化性酸)反应剧烈,会发生燃烧爆炸。反应剧烈,会发生燃烧爆炸。(5)(5)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有腐蚀性。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
20、有毒或有腐蚀性。2 2)自燃物品)自燃物品定义定义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标志:标志:3 3)遇湿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1.1.定义定义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标志标志 第五类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定义定义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
21、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较敏感。有有机机过过氧氧化化物物系系指指分分子子组组成成中中含含有有过过氧氧基基的的有有机机物物,其其本本身身易易燃燃易易爆爆,极极易易分分解解,对对热热、震震动动或或摩摩擦擦极极为为敏感。敏感。氧化剂标志氧化剂标志特性与储存、运输(略)特性与储存、运输(略)有机过
22、氧化物标志有机过氧化物标志特性与储存、运输(略)特性与储存、运输(略)第六类第六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1 1)毒害品)毒害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这类物品具有强烈的毒害性,少量进入人体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这类物品具有强烈的毒害性,少量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毒品分为
23、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毒品分为剧毒品剧毒品和和有毒品有毒品。凡生物实验半数致死量(。凡生物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LD50)在)在5050毫克毫克/公斤以下者均公斤以下者均称为剧毒品。如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砒霜)、二氧化汞、硫酸二甲酯等。有毒品如氟化钠、一氧化铅、四氯化碳、三氯称为剧毒品。如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砒霜)、二氧化汞、硫酸二甲酯等。有毒品如氟化钠、一氧化铅、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甲烷等。具体指标:具体指标:经口:经口:LD50500 mg/kgLD50500 mg/kg(固体)。(固体)。LD502000 mg/kgLD502000 mg/kg(液体)。(液体)。经皮:经皮
24、:LD501000 mg/kg(24hrLD501000 mg/kg(24hr接触接触)。吸入:吸入:LC5010 mg/LLC5010 mg/L(粉尘、烟雾、蒸气)。(粉尘、烟雾、蒸气)。标志标志2)感染性物品)感染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本类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储存与运输储存与运输1 1、有毒品必须储存在仓库内,不得露天存放,应远离明火、热源。库房通风应良好。、有毒品必须储存在仓库内,不得露天存放,应远离明火、热源。库房通风应良好。2 2、严禁将有毒品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混储混运。、严禁将有毒品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
25、混储混运。3 3、有毒品一般不得和其他种类的物品、有毒品一般不得和其他种类的物品(包括非危险品包括非危险品)共同储运,特别是与酸类及氧化剂应严格分开。共同储运,特别是与酸类及氧化剂应严格分开。4 4、储存和运输有毒品,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凡包装破损的不予运输。、储存和运输有毒品,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凡包装破损的不予运输。5 5、搬搬运运有有毒毒品品应应轻轻装装轻轻卸卸,严严禁禁摔摔碰碰、翻翻滚滚,防防止止包包装装容容器器破破损损,并并应应禁禁止止肩肩扛扛、背背负负。作作业业人人员员应应穿穿戴戴防防护护服服、口口罩罩、手手套套(禁禁止止徒徒手手接接触触有有毒毒品品),必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知识 培训教材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