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精选PPT.ppt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精选PPT.ppt(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第1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是有关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决定国际贸易总量、构成、方向即贸易模式等的系统说明,它是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国际贸易纯理论第2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早期贸易思想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重商主义的贸易观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第3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分工思想色诺芬柏拉图管仲 小结第4页,此课件共111页哦色诺芬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5年)在经济论一书中就提到了劳动分工问题。他说:“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这种观点在他的另一书居鲁士的教育中阐发得更加明白:在小市镇上,一个工人要制造床、门、犁和桌子,甚至要造房
2、子,即使这样,也还不易谋生。一个人做这样多的工作,要想做好,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在大城市中,一个人只要从事一种手工业,就可以维持生活了,有时甚至还不用做一种手工业的全部。只做一种最简单工作的人,当然会把工作做得很好。第5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为,每个人只有从事一种劳动的能力,可人的需要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就产生了个人需要和个人能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相互联合起来,建立城市,实行分工。柏拉图还认为,在社会分工中,每一个人应该从事哪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都取决于各人的秉性,是由先天决定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也意识到,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取决于人们拥有什么
3、样的土壤,适合种植什么样的作物。这些思想都是后来贸易理论中的自然差别决定生产比较优势思想的最初表达。第6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管仲管仲是春秋前、中期改革派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人们按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民,主张四民分业定居,禁止他们相互杂居,并且要求各业子孙世代继承祖业,不得随意改变自己的职业。这就是“同业相聚,父子相承”的“四民分业”政策。其实,“四民分业”理论反映了管仲的劳动分工思想。同业相聚的好处是从业人员互相切磋技艺,有利于交流生产经验,对于提高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不同业分处的优点则是可以减少相互干扰,也可避免因各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收入贫富等差别而产
4、生不平衡心理,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父子相承和职业世袭的优势更为显而易见,后代可以利用前辈在生产技术、劳动工具和其它生产条件等方面的优势,父子朝夕相处,安心持业,也可以使弟子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具体劳动操作工序与技术,使生产技术和经验世代相传。这在当时广大劳动者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条件下,无疑是一种好办法。第7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小结上述思想都认识到劳动分工对于促进劳动者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改进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第8页,此课件共111页哦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第9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形成和发展15世纪以后,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西欧各国封建
5、自然经济不断衰落,商品货币经济则迅速发展。于是,一方面,当时充当交易媒介货币的唯一形态贵金属在西欧各国供不应求,造成普遍的金银荒。在强烈的“黄金渴望”支配下,欧洲殖民主义者通过对外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和其他卑劣手段到海外攫取金银,积累货币资本,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由干生产的扩大和国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缩小之间的尖锐矛盾。促成了到世界市场去解决商品实现问题,以换回货币和原材料。贸易的迅速发展,使GwG(GG)这种现象太诱惑人了,以致于人们认定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攫取金银货币。重商主义应运而生。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
6、商主义(或称为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从16世纪下中叶至17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或称为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第10页,此课件共111页哦主要观点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早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和政策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和政策第11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基本观点第一,认为世界的资源是一定的、有限的,因此本国商人、制造业和航运业为获得更大的利润而扩大业务时,或迟或早必然会同其他国家发生冲突。政府为了支持和保护本国商人、制造业和航运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就必须保持国家的强大。增强国家实力主要表现于陆海军武装力量的壮大。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积累大量的财富,并由国家统治整个经济活动。第二,认为财富和货币是完全统一的,
7、财富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 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一个国家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它就越富有。第三,认为剩余价值只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只有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才是利润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量,从而增加国家财富。第四,在国内商业与对外贸易关系上,认为,国内商品生产应当服从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应鼓励工场手工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对外贸易上奉行“多卖少买”的原则。第12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早期重商主义基本观点政策主张第13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早期重商主义基本观点一是在货币与商品的关系上,将二者绝对地对立起来,要求在对外贸易中绝对地多卖少买,使金银流入国
8、内。二是在对待货币的态度上,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千方百计要把侥幸得到的货币保存在国内并把它窖藏起来。马克思把这种认识称为货币主义。恩格斯说它“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妒嫉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他们不择手段地骗取那些和本国通商的民族的现钱,并把侥幸得来的金钱牢牢地保持在关税线以内。”正是基于上述两种观点,早期重商主义总是力图在国内把货币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起来,从而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差额论。第14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早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一是严禁金银出口政策,认为贵金属一旦进口以后,就应留在国内。这一政策在西班牙执行得最久,也最严格
9、,凡输出金银币或金银块者可以判处死刑。二是在禁止金银输出的同时,制定政策想方设法吸收外国金银,规定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所得到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三是实行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的政策。例:如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纪实行的贸易。第15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晚期重商主义基本观点政策主张第16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晚期重商主义基本观点一是在货币与商品的关系上,与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的早期重商主义不同,认为货币与商品具有统一性,“有了商品的人是不可能会缺钱的”。二是在对待货币运动的态度上,不主张将货币窖藏起来,因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并认为,投入流通中的货币
10、愈多,带来的利益越大,但投入流通的范围应当是发展对外贸易,因为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对外贸易中,不一定要对每个国家和每笔贸易都是顺差,只要在对外贸易总额中,出口大于进口,就能使更多的货币流入本国,国家就会富足。基于这种认识,晚期重商主义总是力图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输入,从而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贸易差额论。第17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晚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晚期重商圭义的政策主张,有些是早期重商主义政策的延续和发展,如贸易垄断政篱、保护关税政策。有些则是与早期重商主义政策不同的,如在货币政策上,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则是反对禁止金银出
11、口的禁令,寓对货币的追求于贸易顺差的追求之中。晚期重商主义政策主张主要表现为:奖出限入政策;国内产业发展政策;本国航运发展政策。第18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奖出限入政策奖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津贴;减低或免除出口关税,或退回进口原料时征收的关税;鼓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设立独占经营的殖民地贸易公司,在殖民地经营独占贸易,使殖民地成为本国制成品的市场;国家用现金奖励在国外市场上出售本国产品的商人。但对重要原料的出口则加以限制。限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外某些商品,特别是奢侈品禁止进口;对进口货基本无一例外地征收重税,税负之重往往使人们无法购买进口货;允许在殖民地取得廉
12、价的原料,并运回本国,条件是将其加工成制成品,然后高价向殖民地或其他国家出售。第19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国内产业发展政策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发展本国的农业和工业,从而增加可出口的商品,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以便实现贸易顺差。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若干法令限制谷物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农业的发展,如英国的谷物法;给工场手工业者发放贷款和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为了给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奖励人口繁殖,高薪聘请外国工匠,禁止熟练技术工人外流,充裕劳工来源;实行低工资,以降低劳工成本;鼓励原料和半成品输入,以发展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制定工业管理条例,加强质量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本国产品在
13、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持出口优势。第20页,此课件共111页哦航运发展政策建立强大的商船队和渔船队;禁止外国船只从事本国沿海航运和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航运,如1651年英国通过重要的航海法案,该法案规定,一切输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用英国船载运或原出口国船只装运,亚洲、非洲及北美的贸易必须利用英国或殖民地的船只。第21页,此课件共111页哦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包括自由贸易。重农学派对农业的过分重视和
14、对商业的轻视使得他们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没有太多贡献,但他们的自由经济思想对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亚当斯密)有很大的影响。第22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绝对优势理论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绝对优势贸易模型第23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斯密贸易思想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绝对优势理论第24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绝对优势理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基于他对分工的认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绝对优势理论。第25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斯密分工思想认为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是社会分工的结果。首先,分工能使分工者的熟练程度增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分工使每人专门从事某项作
15、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再次,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分工者比较容易改良生产工具和工艺。因此,亚当斯密认为:既然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第26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技术绝对差别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比购买别国产品的成本要高;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进,或者说具有绝对优势。因为该国用同样的资源可以比别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第27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原文亚当斯密在他的
16、国富论中所写的:“如果一件东西去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也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缝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为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为自己缝衣服,他们都感到应当把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更有利。”斯密进而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指出,“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对一个国家来说就很少是荒唐的了,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国家的总劳动既然总是同维持它的产业的资本成比例,
17、就决不会因此减少,正如上述工匠的劳动并不减少一样,只不过听其随意寻找最有利的用途罢了。要是把劳动用来生产那些购买比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那一定不是用得最为有利按照假设,向外国购买这种商品,所费比国内制造来得便宜。所以,如果听其自然仅以等量资本雇用劳动,在国内所生产商品的一部分或其价格的一部分,就可把这商品购买进来。”第28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绝对优势理论内容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也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
18、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第29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形成各国商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基础是各国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即各国先天所有的地理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地、矿产、人口等),以及后天所有的生产条件(如资本、技能、劳动生产率等)。第30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基本假设生产和贸易模式贸易所得理论评价第31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
19、:劳动。(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5)规模报酬不变。(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7)无运输成本。(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第32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绝对优势的衡量(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可用 来表示,其中Q是产量,L是劳动投入。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l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单位产品
20、的生产成本(劳动使用量)可用 表示。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第33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案例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两种可贸易品:大米和小麦。生产要素:劳动。劳动总量:100人。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表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50美国80100第34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Q/L)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L/Q)大米(人均产量)小麦(人均产量)中国1.00.5美国0.81.0大米小麦中国1.02.0美国1.251.0第35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生产和贸易模式根
21、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国应该专门生产大米(100吨),然后用其中的部分去跟美国交换小麦。美国则应专门生产小麦(100吨),然后用一部分小麦去交换中国的大米。第36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封闭经济下的产出假设每个国家都将自己的劳动资源平均分布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中国和美国在封闭经济下的产出水平大米产量(吨)小麦产量(吨)中国5025美国4050第37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开放经济下的产出中国和美国在开放经济下的产出水平中国和美国在开放经济下的消费水平(假设中国大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为1:1)大米产量(吨)小麦产量(吨)中国1000美国0100大米消费量(吨)小麦消费量(吨)中国5050美国50
22、50第38页,此课件共111页哦贸易利益开放经济下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利益中美两国的消费都增加了,都达到封闭经济下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大米(吨)小麦(吨)中国0(=50-50)25(=50-25)美国10(=50-40)0(=50-50)第39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理论评价理论贡献理论局限性第40页,此课件共111页哦理论贡献“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第41页,此课件共111页哦零和博弈所谓零和游戏或者零和博弈(“zero-sumgame”),是指输
23、的一方所输的钱等于赢的一方所赢的钱,输赢相加等于零,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赌博。第42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局限性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例: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50美国150100第43页,此课件共111页哦葡萄牙应生产所有产品吗?李嘉图案例生产成本表按照斯密理论,葡萄牙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无法决定分工方式李嘉图认为,分工是可能的呢绒酒英国100120葡萄牙9080第44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第45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比较优势论的产生 李嘉图比较优势论
24、的产生与“谷物法”有关。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家都处于劣势,但它们在同种产品生产上的优、劣势程度是不相同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第46页,此课件共111页哦比较优势论的结论 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第47页,此课件共111页哦贸易模式优势国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较小的产品。劣势国家出口劣势较小的商品,
25、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与斯密基本相同,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第48页,此课件共111页哦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相对差异。(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5)规模报酬不变。(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7)无运输成本。(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分工 理论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