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控制系统》PPT课件.ppt
《《杂控制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控制系统》PPT课件.ppt(1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 4 4 章章 复杂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简简单单控控制制系系统统是是过过程程控控制制中中最最基基本本、应应用用最最广广的控制形式,约占全部控制系统的的控制形式,约占全部控制系统的80。但是:。但是:q随随着着生生产产过过程程的的大大型型化化和和复复杂杂化化,操操作作条条件件更更加严格,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加严格,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q有些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比较特殊。有些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比较特殊。q随随着着技技术术发发展展,对对工工艺艺的的控控制制目目标标多多样样化化,如如产量、质量、节能、环保、效率等。产量、质量、节能、环保、效率等。为此,设计出各种复杂控制系统。为此,设计出各种
2、复杂控制系统。4.1 串级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当当对对象象的的滞滞后后较较大大,干干扰扰比比较较剧剧烈烈、频频繁繁时时,采采用用简简单单控控制制系系统统往往往往控控制制质质量量较较差差,满满足足不不了了工工艺上的要求,这时,可考虑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艺上的要求,这时,可考虑采用串级控制系统.4.1.1串级控制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串级控制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串级控制是在简单控制系统基础上的改进。串级控制是在简单控制系统基础上的改进。FC进料进料塔底采出塔底采出12蒸汽蒸汽方案方案2:控制蒸汽流量恒定:控制蒸汽流量恒定TC进料进料塔底采出塔底采出12蒸汽蒸汽方案方案1:控制塔釜温度恒定:控制塔釜温
3、度恒定单回路控制的局限性单回路控制的局限性单回路控制的局限性单回路控制的局限性目标:目标:控制塔釜温度稳定控制塔釜温度稳定方案方案1优点优点:将所有对温度的干扰都概:将所有对温度的干扰都概括在控制回路内。括在控制回路内。缺点缺点:当蒸汽压力波动较大时,:当蒸汽压力波动较大时,由于温度对象滞后较大,控制质由于温度对象滞后较大,控制质量不理想。量不理想。方案方案2:控制蒸汽流量恒定控制蒸汽流量恒定优点优点:能及时克服蒸汽压力的干:能及时克服蒸汽压力的干扰对温度的影响扰对温度的影响缺点缺点:不能克服进料流量、物料:不能克服进料流量、物料温度等其他因素对温度的影响。温度等其他因素对温度的影响。例例 管
4、管式式加加热热炉炉是是炼炼油油、化化工工生生产产中中的的重重要要装装置置之之一一,它它的的任任务务是是把把原原油油加加热热到到一一定定温温度度,以以保保证证下下道道工工艺艺的的顺顺利利进进行行。因因此此,需需要要控控制制原原油油加加热热后后的的出出口口温度。温度。问题:问题:控制通道容量滞后控制通道容量滞后很大,控制缓慢。很大,控制缓慢。燃料压力或燃料燃料压力或燃料的热值变化的热值变化 影响炉膛温度影响炉膛温度 热传导给原料热传导给原料 影响出口温度影响出口温度15min3min原料出口温度原料出口温度1(t)原料原料T1CT1T燃料燃料管式加热炉管式加热炉若用简单温控系统:若用简单温控系统:
5、炉膛温度炉膛温度变化变化T2T、T2C回路先改变燃料量回路先改变燃料量T1T、T1C回路再改回路再改变燃料量变燃料量出料温度出料温度变化变化解决措施解决措施:在影响出口温度的通道:在影响出口温度的通道中,加测炉膛温度的变化,提前控制。中,加测炉膛温度的变化,提前控制。燃料压力燃料压力变化变化3min原料出口温度原料出口温度1(t)原料原料T1CT1T燃料燃料管式加热炉管式加热炉T2CT2T下图为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框图为:下图为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框图为: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调节阀调节阀x1炉膛炉膛原料油原料油f3、f4f1、f2管管壁壁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1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
6、器2副控制器副控制器x2(t)2(t)1(t)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执行器执行器副对象副对象主对象主对象主变送器主变送器副变送器副变送器副控制器副控制器 主变量主变量副变量副变量给定给定干扰干扰标准框图为:标准框图为:结构特点:结构特点:q系系统统有有两两个个闭闭合合回回路路,形形成成内内外外环环。主主变变量量是是工工艺艺要要求求控控制制的的变变量量,副副变变量量是是为为了了更更好好地地控控制制主主变量而选用的辅助变量。变量而选用的辅助变量。q主主、副副调调节节器器是是串串联联工工作作的的,主主调调节节器器的的输输出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执行器执行器副对象副对
7、象主对象主对象主变送器主变送器副变送器副变送器副控制器副控制器 主变量主变量副变量副变量给定给定干扰干扰控制过程分析:控制过程分析:1燃料压力燃料压力f3(t)、燃料热值、燃料热值f4(t)发生扰动发生扰动干扰进入副回路干扰进入副回路进入副回路的干扰首先影响炉膛温度,副变送进入副回路的干扰首先影响炉膛温度,副变送器提前测出,副控制器立即开始控制,控制过程大器提前测出,副控制器立即开始控制,控制过程大为缩短。为缩短。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调节阀调节阀x1炉膛炉膛原料油原料油f3f4f1、f2管壁管壁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1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2副控制器副控制器x2(t)2(t)1(t)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调
8、节阀调节阀x1炉膛炉膛原料油原料油f3、f4f1、f2管壁管壁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1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2副控制器副控制器x2(t)2(t)1(t)2原油流量原油流量 f1(t)、原油入口温度、原油入口温度 f2(t)发生扰动发生扰动干扰进入主回路干扰进入主回路 对进入主回路的干扰,虽然副变送器不能提前对进入主回路的干扰,虽然副变送器不能提前测出,但副回路的闭环负反馈,使对象炉膛部分特性测出,但副回路的闭环负反馈,使对象炉膛部分特性的时间常数大为缩短,则主控制器的控制通道被缩短,的时间常数大为缩短,则主控制器的控制通道被缩短,控制效果也得到改善。控制效果也得到改善。3干扰同时作用于副回路和主回
9、路干扰同时作用于副回路和主回路主副回路干扰的综合影响有两种情况:主副回路干扰的综合影响有两种情况:(1)主副回路的干扰影响方向相同。如:)主副回路的干扰影响方向相同。如:燃料压力燃料压力f3(t)炉膛温度炉膛温度 出口温度出口温度 副控制器开始调节副控制器开始调节原油流量原油流量f1(t)出口温度出口温度主副控制器共同调节主副控制器共同调节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调节阀调节阀x1炉膛炉膛原料油原料油f3、f4f1、f2管壁管壁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1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2副控制器副控制器x2(t)2(t)1(t)(2)主副回路的干扰影响方向相反。如:)主副回路的干扰影响方向相反。如:燃料压力燃料压力f3
10、(t)炉膛温度炉膛温度 出口温度出口温度 副控制器开始调节副控制器开始调节原油流量原油流量f1(t)出口温度出口温度主控制器反向调节,使主控制器反向调节,使副控制器调节量减小。副控制器调节量减小。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调节阀调节阀x1炉膛炉膛原料油原料油f3、f4f1、f2管壁管壁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1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2副控制器副控制器x2(t)2(t)1(t)4.1.2串级控制系统特点及其分析串级控制系统特点及其分析将串级控制系统等效成单回路控制系统讨论。将串级控制系统等效成单回路控制系统讨论。Gc1(s)Gv(s)X1(s)1(s)Go2(s)F3(s)、F4(s)Go1(s)Gc2(s)X
11、2(s)2(s)F1(s)、F2(s)Gm2(s)Gm1(s)F3(s)、F4(s)G*o2(s)Go2(s)X2(s)2(s)将副环等效为:将副环等效为:4.1.2.1 改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改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 控制通道等效副对象的传函:控制通道等效副对象的传函:设:设:则:则:T02 T02K02 1/Km2Gc1(s)X1(s)1(s)G*o2(s)F3(s)、F4(s)Go1(s)Go2(s)2(s)F1(s)、F2(s)Gm1(s)G*c1(s)Gv(s)X1(s)1(s)Go2(s)F3(s)、F4(s)Go1(s)F1(s)、F2(s)Gm1(s)串级控制等效串级控制等效真正
12、的单回路控制真正的单回路控制 T02 T02,说明主环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说明主环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缩短,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缩短,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同理,通过对系统振荡频率的推导可知:同理,通过对系统振荡频率的推导可知:副回路的引入,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也副回路的引入,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也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从系统特征方程:从系统特征方程:1+Gc1(s)Go2(s)Go1(s)Gm1(s)=0可求出系统的工作频率可求出系统的工作频率cGc1(s)X1(s)1(s)G*o2(s)F3(s)、F4(s)Go1(s)Go2(s)2(s)F1(s)、F2(s)Gm1
13、(s)4.1.2.2 抗干扰能力增强抗干扰能力增强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串级控制和单回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串级控制和单回路控制前向通道的区别:路控制前向通道的区别:真正的单回路控制真正的单回路控制Gc1(s)X1(s)1(s)G*o2(s)F3(s)、F4(s)Go1(s)Go2(s)2(s)F1(s)、F2(s)Gm1(s)G*c1(s)Gv(s)X1(s)1(s)Go2(s)F3(s)、F4(s)Go1(s)F1(s)、F2(s)Gm1(s)串级控制等效串级控制等效干扰通道的传函:干扰通道的传函:设:设:则:则:T02*T02K02*K02 K02*K02 说明干扰通道的影响力降低;说明
14、干扰通道的影响力降低;T02*T02 说明干扰通道时间常数缩短,即副回路说明干扰通道时间常数缩短,即副回路的控制速度快。的控制速度快。真正的单回路控制真正的单回路控制Gc1(s)X1(s)1(s)G*o2(s)F3(s)、F4(s)Go1(s)Go2(s)2(s)F1(s)、F2(s)Gm1(s)G*c1(s)Gv(s)X1(s)1(s)Go2(s)F3(s)、F4(s)Go1(s)F1(s)、F2(s)Gm1(s)串级控制等效串级控制等效Gc1(s)X1(s)1(s)G*o2(s)F3(s)、F4(s)Go1(s)Go2(s)2(s)F1(s)、F2(s)Gm1(s)串级控制等效串级控制等效
15、G*c1(s)Gv(s)X1(s)1(s)Go2(s)F3(s)、F4(s)Go1(s)F1(s)、F2(s)Gm1(s)真正的单回路控制真正的单回路控制对于进入主回路的干扰,串级控制和单回路控制对于进入主回路的干扰,串级控制和单回路控制闭环回路的区别:闭环回路的区别:T02 T02K02 T02 T02,说明主环通道时间常数被缩短,加说明主环通道时间常数被缩短,加快了系统的控制速度。快了系统的控制速度。Gc1(s)X1(s)1(s)G*o2(s)F3(s)、F4(s)Go1(s)Go2(s)2(s)F1(s)、F2(s)Gm1(s)串级控制等效串级控制等效4.1.2.3对负荷和操作条件变化的
16、适应能力增强对负荷和操作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有些生产过程的工艺条件经常变化。而在不同的有些生产过程的工艺条件经常变化。而在不同的工艺点,对象的放大倍数往往不同。如果是单回路控工艺点,对象的放大倍数往往不同。如果是单回路控制,这会导致控制质量下降。制,这会导致控制质量下降。G*c1(s)Gv(s)X1(s)1(s)Go2(s)F3(s)、F4(s)Go1(s)F1(s)、F2(s)Gm1(s)真正的单回路控制真正的单回路控制K02 1/Km2对于串级控制,部分对象被包含在副回路中,对于串级控制,部分对象被包含在副回路中,其放大倍数被负反馈压制。因而工艺负荷或操作条其放大倍数被负反馈压制。因而工
17、艺负荷或操作条件变化时,调节系统仍然具有较好的控制质量。件变化时,调节系统仍然具有较好的控制质量。Gc1(s)Gv(s)X1(s)1(s)Go2(s)F3(s)、F4(s)Go1(s)Gc2(s)X2(s)2(s)F1(s)、F2(s)Gm2(s)Gm1(s)4.1.2.4 系统的稳健性(系统的稳健性(Robust)由于实际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当生由于实际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或者运行时间较长后,被控过程特性产工艺发生变化或者运行时间较长后,被控过程特性会发生变化,其传递函数的变化将会导致控制器的参会发生变化,其传递函数的变化将会导致控制器的参数不再
18、是数不再是“最佳的最佳的”,系统的控制性能必然会变差。,系统的控制性能必然会变差。一般用一般用“稳健性稳健性”来描述系统控制特性对参数变化的敏来描述系统控制特性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感性。“稳健性稳健性”又称为又称为“强壮性、稳健性强壮性、稳健性”。系统的控制品质。系统的控制品质对对象特性变化越不敏感,称系统的对对象特性变化越不敏感,称系统的“稳健性稳健性”越好。越好。由于串级控制系统存在副回路,它对副回路中的由于串级控制系统存在副回路,它对副回路中的各个环节的参数变化显得不敏感,从这个角度看,各个环节的参数变化显得不敏感,从这个角度看,副回路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副回路具有一定的稳健性。通常说主回
19、路对副回路中特性具有稳健性,但副通常说主回路对副回路中特性具有稳健性,但副回路本身却没有稳健性,副回路中各环节特性的回路本身却没有稳健性,副回路中各环节特性的变化依然敏感地影响副回路。变化依然敏感地影响副回路。另外,主回路对副回路的反馈通道没有稳健性。另外,主回路对副回路的反馈通道没有稳健性。串级系统特点总结:串级系统特点总结: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很强的克服能力;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很强的克服能力;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对进入主回路的干扰控制效果也有改善;频率;对进入主回路的干扰控制效果也有改善;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自
20、适应能力。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自适应能力。调节效果比较调节效果比较串级控制串级控制单回路控制单回路控制ty具体体现:具体体现:(1)从从系统结构系统结构来看,串级控制系统有主、来看,串级控制系统有主、副两个闭合回路;有主、副两个控制器;副两个闭合回路;有主、副两个控制器;有分别测量主变量和副变量的两个测量有分别测量主变量和副变量的两个测量变送器。变送器。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是定值控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制系统,而副回路是随动控制系统。(2)在串级控制系统中,有两主、副两个变量。在串级控制系统中,有两主、副两个变量。主变量是反映产品质量或生产
21、过程运行情况的主主变量是反映产品质量或生产过程运行情况的主要工艺变量。要工艺变量。控制的目的在于使这一变量等于工艺规定的给定控制的目的在于使这一变量等于工艺规定的给定值。值。(3)从系统特性来看,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副回路的从系统特性来看,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副回路的引入,改善了对象的特性,使控制过程加快,具引入,改善了对象的特性,使控制过程加快,具有超前控制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克服滞后,提高有超前控制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克服滞后,提高了控制质量。了控制质量。串级控制适用范围串级控制适用范围 当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当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而且频繁、负荷变化大,简单扰作用强而且频繁、负
22、荷变化大,简单控制系统满足不了控制质量的要求时,控制系统满足不了控制质量的要求时,可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可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引入一个闭合的副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引入一个闭合的副回路,不仅能迅速克服作用于副回路的干扰,而回路,不仅能迅速克服作用于副回路的干扰,而且对作用于主对象上的干扰也能加速克服。且对作用于主对象上的干扰也能加速克服。副回路具有先调、粗调、快调的特点;主回副回路具有先调、粗调、快调的特点;主回路具有后调、细调、慢调的特点,并对于副回路路具有后调、细调、慢调的特点,并对于副回路没有完全克服掉的干扰影响能彻底加以克服。没有完全克服掉的干扰影响能彻底加以克服。因
23、此,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主、副回路因此,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主、副回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了控制作用,大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了控制作用,大大提高了控制质量。大提高了控制质量。4.1.3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1主回路设计主回路设计定值控制定值控制 主回路设计与单回路控制系统一样。能直接或主回路设计与单回路控制系统一样。能直接或间接地表征生产过程质量的参数都可以作为控制系统间接地表征生产过程质量的参数都可以作为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的被控变量。Gc1(s)Gv(s)X1(s)1(s)Go2(s)F3(s)、F4(s)Go1(s)Gc2(s)X2(s)2(s)F1(
24、s)、F2(s)Gm2(s)Gm1(s)2副回路的选择副回路的选择副回路设计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副回路的被控副回路设计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副回路的被控参数(串级系统的副参数)。副参数的选择一般应参数(串级系统的副参数)。副参数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下面几个原则:遵循下面几个原则:主、副变量有对应关系主、副变量有对应关系副参数的选择必须使副回路包含变化剧烈的副参数的选择必须使副回路包含变化剧烈的主要干扰,并尽可能多包含一些干扰主要干扰,并尽可能多包含一些干扰副参数的选择应考虑主、副回路中控制过程副参数的选择应考虑主、副回路中控制过程的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的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共振”的发生的发生应注意
25、工艺上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应注意工艺上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3主、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主、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 在串级系统中,主参数是系统控制任务,副参在串级系统中,主参数是系统控制任务,副参数辅助变量。这是选择调节规律的基本出发点。数辅助变量。这是选择调节规律的基本出发点。主参数是生产工艺的主要控制指标,工艺上要主参数是生产工艺的主要控制指标,工艺上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主调节器通常选用求比较严格。所以,主调节器通常选用PI调节,或调节,或PID调节。调节。控制副参数是为了提高主参数的控制质量,对控制副参数是为了提高主参数的控制质量,对副参数的要求一般不严格,副参数的要求一般不严格,允许有静差允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杂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