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包装设计概述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包装设计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包装设计概述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绿色包装设计概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通过学习学习绿色设计简述以及对绿色包装设计简述的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绿色包装设计。第一节 绿色设计简述 第二节 绿色包装设计简述第一节第一节 绿色设计简述绿色设计简述绿色设计,是绿色设计,是20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兴起的设计思潮之一。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兴起的设计思潮之一。从整个从整个2020世纪设计发展的脉络来看,它总体上属于理性主义设世纪设计发展的脉络来看,它总体上属于理性主义设计理想中的一环。其思想起源,与人们重新审视和批判西方工计理想中的一环。其思想起源,与人们重新审视和批判西方工业社会价值观的社会思潮相关联。从业社会价值观的社会思潮相关
2、联。从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起,在欧美年代起,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率先形成声势,继而向世界各国延伸;经历了工业发达国家率先形成声势,继而向世界各国延伸;经历了8080年代的活跃与发展之后,逐渐与年代的活跃与发展之后,逐渐与“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健康设计健康设计“以及以及“非物质主义设计非物质主义设计”等新主张相汇台。等新主张相汇台。绿色设计的主张,具有包豪斯理想主义设计观的思想基础,也具有更为现代的社会责任感的色彩。一、绿色设计的含义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由于其涵义与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
3、r Environment)、生命周期设计(Life Cycle Design)或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al Conscious Design)等概念比较接近,都强调生产与消费需要一种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因而在各种场合经常被互换使用。它是当今世界的“绿色环境”命题,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狭义理解的绿色设计,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工业产品设计。广义的绿色设计,则从产品制造业延伸到与产品制造密切相关的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及产品营销各环节,并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的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文化意识等。就绿色产品设计的含义而言,它关系到“绿色产品”的概
4、念描述,“绿色材料”的选择与管理:“绿色产品”的可拆卸性结构设计、可回收性设计等等。概而言之,绿色设计意味着,产品环境属性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成为主要的设计目标,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功能目标,并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寿命等。二、绿色设计面临的问题城市在急速地膨胀。城市在急速地膨胀。英国每日电讯报于2011年1月25日公布了一份2011年全球超级大城市排行榜。在该榜单中,共有25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入选,其中有三座城市来自中国。日本东京市以3420万的人口总量稳居第一,而中国的广州市则以2490万的人口总量位列第二,排名第
5、三的是韩国的首都首尔,人口总量为2450万。除了广州之外,中国另外两座上榜的城市是排名第10的上海和第20的北京。城市人口过度密集之后,将导致居住环境过一步恶化、食品供应紧缺、卫生设施与社会治安、废弃物处理等等方面的问题。农农耕耕地地面面积积急急剧剧减减少少。城市的过度开发造成占用农耕地过多的严重问题,在今天的世界上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农耕地末受到农业衰退的影响,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预计将受到破坏,森林而积也在急速地减少,这一负增长所面对的恰恰是人口急剧增多的现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现代科技文明在急速地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等前沿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一旦未来人类居住方式如现代美
6、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那样,由信息网络组织起来的工作人口将不需要统一的办公地点,人们会重新选择居住方式,最大的可能是从喧闹肮脏的城市逐渐向幽雅恬静的乡村分散,使人口趋向均匀分布,其恶果必然是农耕面积进一步地被蚕食:那些至今尚能残留的森林、空地、野生动物、植物群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 漫延了拉丁美洲的十分之一面积、亚洲的五分之一面积、非洲的五分之一面积和澳大利亚的四分之一面积。人们下大力气试图在沙漠上植树以改善环境,但是收获甚微。水质污染。水质污染。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污、水脉劣质化与城市饮用水管理失控。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但现在尼罗河两岸变成了寸草不
7、生的大沙漠;中国的黄河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现在已经成为一条空中悬河,每年都有40亿吨的黄土经由黄河流入大海,黄河流域今日成为中国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经济发展也很落后的地区之一。而城市缺水更是困扰着世界众多国家。1994年夏季的高温造成包括日本东京等国际大城市的大向积断水或缺水:中国目前的严重缺水城市达110多个。在在森森林林减减少少、耕耕地地剧剧减减的的同同时时,地地球球上上的的动动植植物物生生态态系系统统发发生生了了极极大大的的动动荡荡。生物学家预测目前已有2.5万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的威胁:当然,有些动物或植物能灭绝是必然的,但问题在于它们的灭绝预示着一种生物链、一种生态秩
8、序的破坏,而这些秩序不仅是对于动植物,对于人娄是同样有效的。三、绿色设计的发展从“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到“绿绿色设计色设计”的思想潮流提出“绿色设计”思想的前奏与认识基础,都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与社会发展理论有关。早在1948年,一位名叫费尔德奥斯本的美国学者,就写过一本书,书名为被掠夺的星球。书中写道:“美国近百年来在对待森林、草场、野生动物和水资源方面任意破坏的历史,确实是整个文明史上最粗暴和最有毁灭性的时期。”把科学家的警告首次变成世界范围内的实际行动的,当首推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这次大会在提示工业活动对于自然资源的影响,促进人类正确认识生态问
9、题,号召各国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共同行动等方面起了十分重要作用。该次会议制定的“行动计划”提出了如何在不破坏环境、不影响发展的条件下保护环境;第一次从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统一起来的角度提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当代的科学术语明确提出并给予系统阐述。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参加了这一大纲的起草工作,这一文件虽然主要是针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出的,但其涉及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自然资源保护领域,把保护与发展看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且,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及其
10、实现前景和途径。1981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推出了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件一一保护地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任何自然事物可以无休止地、持续地增长。在这一纲领性的文件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改进人类的生话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在产品设计领域,绿色设计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化的新思潮与新方法。绿色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的产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创造的产品既能满足传统产品的要求,又能满足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求。产品从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处置的各个阶段
11、,涉及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在绿色设计的视野之内。在具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中,绿色设计既是一种价值现的集中体现,一种设计技巧的天才发挥,也是一系列新技术指标的集成。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到“绿色设计”理论的形成,可以说是产品生产领域的设计理性进一步成熟、责任意识产生新的质变的标志。一批设计师与设计理论家对于“绿色设计”思潮的兴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早存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部设计理论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因为其新颖而富于针对性的思想与观点,引起过极大争议。该书强调
12、设计工作的社会伦理价值,认为设计师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巴巴纳克还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在包装及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创造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当时能理解他观点的人并不多直到20 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能源危机”爆发,证实了他的“有限资源论”,才使他的提醒得到普遍的认同。菲 利 浦 斯 塔 克 是“简 约 主 义”(Minimalism)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尽管绿色设计并不注重美学表现或规定狭义的设计语言,但它强调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重视再生材料使用的原则,从而使得“少就是美”、“少就是多”在绿色设计中也有了新的含义。
13、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简约主义作为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这种风格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从而产生与传统产品迥然不同的新外观,深得新一代产品消费者的喜欢。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世界著名设计鬼才,法国巴黎人。主要从事立体的产品造型设计,他的设计涵盖了建筑、室內设计、机车、家电、家具领域,从食品、刀叉餐具、厨房用品、沙发座椅、摩托車,一直到餐要、宴会展示场和建筑他的主要工作中正在引导着使物与人关系变得更融洽的一种方式。几乎囊括了所有国际性设计奖项,其中包括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大奖赛的国家德拉创造工业公司和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奖和哈佛卓越设计奖等等。他认为自己是“
14、一位日本建筑师,美国的艺术总监,德国工业设计师,法国艺术总监,意大利家具设计师“。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一项极为紧迫的课题,“绿色设计”必然会在重建人类良性的生态家园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绿色设计”作为一个时代的设计命题的形成,它所涉及的已不仅仅是设计形式的本身,在这场设计观念根本变革的背后,是更为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四、绿色设计的方法以往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单纯地是以满足人的使用需求为中心,以功能形式、功能结构、功能输出的宜人化目标为满足,却忽视了产品使用中与使用后的能源、环境诸问题。因此,在现代设计观念中,产品的“设计制造一一流通一一消费弃置”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15、过程,整个生产流、物流、资金流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一个“能量流”的合理配置关系问题。绿色设计针对传统设计的种种不足而提出,全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防止污染、保护资源的战略自觉集成到产品开发中,是物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其宜人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主动方法,(一)绿色设计特征作为一种设计思潮与方法论,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关键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以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为宗旨的习惯,而将设计变革的重心真正放到功能的创新、材料与工艺的创新、产
16、品的环境亲和性的创新,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态度与意识去创造最新的产品形态,用更社学、合理的造型结构使产品真正做到物尽其材,材尽其用,并且在不牺牲产品使用性能的舒适与完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周期。简而言之,绿色设计方法体现着“环境亲和性”、“价值创新性”、“功能全程性”的基本特征。1 1、环境亲和性、环境亲和性所谓环境亲和性,是指产品开发与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对于人类生态环境与资源环境的有益性尺度。为了达到这样的亲和程度,绿色设计必须“从开始就要想到终结”、从产品的襁褓阶段就一直设想到它“寿终正寝”的设计,并且遵循一定的系统化设计程序,如:环境规章的评价、环境污染的鉴别,环境问题的提出,减少污染
17、、满足用户要求的替代方案;替代方案的技术与商业评估等。设计人员必须将这样的问题与产品的性能、造型设计等问题共同考虑。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弃物是什么,有毒成分的可能替代物是什么,报废之后的产品将如何管理,结构设计对产品的回收性能有何影响,用户怎样有效地、安全无误地使用产品等。特别是在产品零部件设计策略方面,绿色设计在关心传统设计所关注的功能目标之外,更注意防止影响环境的废弃物产生;注意良好的材料管理。要避免废弃物产生,就要注意用再造加工技术或废弃物管理方法协调产品设计,使零件或材料在产品达到寿命周期时,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再生值回收并重复利用。2 2、价值创新性、价值创新性在这样一种设计方法的
18、指导之下,绿色设计意味着产品的价值形态起了新的变化。传统的产品设计注重于产品的直接使用价值,忽视产品价值与环境价值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影响,忽视由于环境影响导致的产品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而绿色设计思想要求将所有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因此为标准来权衡产品的价值创新问题。绿色设计是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价值创造过程,其创造与设计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即在结构与零部件设计中体现的结构技术与产品设计的层面,有材料与工艺选择中体现的污染防范技术与产品设计的层面,有人与环境整体关系中体现的创新设计、提高产品总体价值的层面。综上所述,绿色设汁的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创造性内涵,是价值创新性的设计。3 3、功能
19、全程性、功能全程性绿色设计是将这种新的功能认识与价值认识贯彻到产品开发直至废弃全过程的设计思想与策略。与传统设计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绿色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构思的开始阶段就要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再生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的要求列为同等重要的设计目标,并保证在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因此而拓展了产品生命周期。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只包括从“产品制造到投人使用”的各个阶段,即“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而绿色设计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延伸到了“产品使用结束后的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的阶段,即“从摇篮到再生”的过程。(二)绿 色 设 计 的 原 则绿色设计所要解决的根本
20、问题,就是如何减轻由于人类的消费而给环境增加的生态负荷。这里所谓的生态负荷包括:生产过程中能量与资源消耗所造成的环境负荷,由能量的消耗过程所带来的排放性污染的环境负荷,由于资源减少而带来的生态失衡所造成的环境负荷,由于流通与销售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所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后还包括产品消费终结时废旧物品与垃圾处理时所造成的环境负荷。绿色设计将这一目标具体地归纳在三个“RE”之中。即:Reduce Reuse Recycling1 1、三、三“RERE原则原则 “Reduce”是“减少”的意思,可以理解成物品总量的减少、面积的减少、数量的减少;通过量的减缩而实现生产与流通、消费过程中的节能化。这一原则,可
21、以称之为“少量化设计原则”。“Reuse”是“回收”的意思,即本来已将脱离产品消费轨道的零部件返回到合适的结构中,继续让其发挥作用;也可以指由于更换影响整体性能的零部件而使整个产品返回到使用过程中。这一原则,可以称之为“再利用设计原则”。“Recycling”是“再生”的意思,即构成产品或零部件的材料经过回收之后的再加工,得以新生,形成新的材料资源而重复使用,这一原则可以称之为“资源再生设计原则”。以上三个“RE”的原则,可以简称为“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的“物尽其能三原则”。2 2、“少量化少量化”物尽其能的设计物尽其能的设计少量化设计的原则,已经在一些欧洲企业成功运用。如瑞士一家食品百
22、货超市连锁企业米格罗公司,长期贯彻运用“少量化设计原则”,取得优异的成果。在米格罗公司独创的经营方法“环境保全方法论”中,列举出的第一个工作环节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产品开发计划,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一切材料与物质尽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减少资源与能量消耗”。事实上,“物尽其能”的原则,是防止过度使用与过度生产而造成环境破坏的第一道防护线。“少量化”的设计原则,包含了从四个方面减少物质浪费与环境破坏可能的内容,这就是产品设计中的减小体量,精简结构生产中的减少消耗,流通中的降低成本,与消费中的减少污染。3 3、再利用化设计、再利用化设计再利用化设计是绿色设计中一项急待开发的新设计课题,在“物尽
23、其能”的三项设计原则中,这一原则的实现最需要设计思想的突破。再利用化设计包涵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即第一,产品部件结构自身的完整性。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每个部件,尤其是关键部分、易损部分的零部件结构自身的完整性对于再利用化有着关键的意义。第二,产品主体的可替换性结构的完整性。在实现了产品部件的结构完整性之后,意味着产品部件可以不破坏其结构从产品主体上拆除,但是这也要求产品主体的结构具有对部件的可替换性结构,如电池对于照相机的关系,电池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而如果相机本身不具备可装卸电池的空舱,则可更换电池的功能无法实现。第三,产品功能的系统性。在这里的系统性的涵义,是针对系统的可替换性特征而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包装 设计 概述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