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三版)-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3讲课件.ppt
《传播学(第三版)-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3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第三版)-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3讲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讲)讲)主讲人主讲人传传 播播 学学 概概 论论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第二章 传 播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人类传播史上发生的五次传播革命的性质及意义,了解传播模式的概念、功能、标志以及应用模式进行研究的三个原则,知道传播的特点和种类,掌握传播在组织和社会层面的功能以及传播者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只要人类对世界心存疑问,他们就一定会对人性的神秘充满好奇。传播,是人类发展史上最神秘、最富有人性的独特现象。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与人类朝夕相处,如影相随,居于人类生活的中心。这里我们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如何描述和阐释传播这一带有普遍性的人类体验。”传播概念
2、的传播概念的演变演变概念是知识积累的基础和传播研究的起点。对于“传播”的解释和理解,既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如果社会不能对“传播”的含义作出集体约定,传播学者就不能始终如一地使用这一意义,那么就无法正确地认识和探寻人类传播的状况和规律。“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传播”相近的词有“传”、“播”、“布”、“流”、“宣”、“扬”等。但是,这些词在用于描述人类信息交流的现象时,其义心和义位虽然相同和相近,而义体和义象却是各种各样。通常,“传”示纵横地传播,“播”示广泛地传播,“布”示伸展地传播,“流”示连续地传播,“宣”示庄重地传播,“扬”示宏大地传播。它们显得含义丰富而又
3、具有弹性,意蕴深厚而又不乏灵动。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 对于传播的代表性定义传播的代表性定义,我们将其分为五类:1 1.共享说共享说:就是使一个人或属个人所有的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2 2.影响说影响说:传播史某个人传递刺激以影响另一些人行为的过程。3 3.反应说反应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4 4.互动说互动说: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互动作用。5 5.过程说过程说: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传播概念的传播概念的演变演变传播的定义传播的定义 定义说明:定义说明:任何传播定义都具有突出和遮蔽的双重作用,即它必然只限于有选择
4、地强调和突出“传播”的某些方面,同时又回避和遮蔽了“传播”的其他方面,而不可能全面详尽地指称和列举它的具体情景和所有义项,从而使得任何高明的传播定义都有某种瑕疵。传播定义:传播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对于这个定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指的是什么?传播的特点传播的特点 传播是人类的表征,也是人类的特权。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是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有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促成了在不同的社会阶段
5、存在着不同性质的传播。传播的五个特点:传播的五个特点:1.社会性和阶级性;2.目的性和计划性;3.主动性和创造性;4.协同性和互动性;5.永恒性和历史性。为什么说为什么说“所有的传播都是创造性的所有的传播都是创造性的”?古人说:立言可使人死而不朽。这与传播的永恒性有何关系?古人说:立言可使人死而不朽。这与传播的永恒性有何关系?第二节 传播的特点传播类型的传播类型的多样性多样性 传播活动的普遍性决定了传播类型的多样性。对于传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站在不同的角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垂直性传播与水平性传播,隐蔽性传播与显明性传播,真理性传播、利益性传播与权威性传播,向下传播与向上传播,
6、传达性传播、解释性传播、劝服性传播与鼓动性传播、娱乐性传播,等等。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对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等予以简单描述和论析。1.内向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5.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第三节 传播的分类传播类型传播类型1、内向传播、内向传播 人际内传播,I&Me 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程性、思维性的特点。内向传播是一种最隐蔽、最自由的传播。通过它,个人既可以自我调适、避免错误、纠正缺点,也可能陷入懊恼、后悔的泥潭;既可以筑起一道与他人和外界沟通的桥梁,也可垒起一堵自我封闭的围墙。传播类型传播类型2、人际传播、人
7、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深层传播处于“熟人圈”中,他们彼此熟悉,时有来往;传播以单个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为主;信息的交流性强;适用于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人际传播功能: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统一社会态度、支配他人行动。传播类型传播类型3、组织传播、组织传播组织传播也称为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传播的特点:组织传播的特点:传播者是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讲话的;信息大多是指令性、训导性和劝服性的内容;具体活动是在组织有领导的情况下进行的;传播活动有一定的规模。
8、传播类型传播类型4、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传播者既是个体又是团体,传播个体大多受过一定的专门传播训练;传播对象面广量大,分布广泛;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松散的;传播媒介日益复杂化和现代化,具有大量生产和复制信息的能力;对对受传者的立场、观点、态度、行为、文化素养等方面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树立典范、统一规范、监视环境、确定议程、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传播类型传播类型5 5、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国
9、际传播更接近于我们常说的“跨国传播”,乃是以国家为核心单位,包括国际机构、地区集团、跨国组织等主体在内的跨国界传播。主要目的:塑造和美化国家形象;维护及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宣传本国的价值观念、方针政策;报道友好往来,加强彼此了解,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全球传播全球传播包含了更为多元的对象以及更为复杂的跨文化关系。那么在当今全球传播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跨国界的传播者总是或多或少地承载着其自身国家印象,成为国家的代言人;(2)全球传播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的传播总是建立在彼此全面、正确的了解基础上;(3)信息流通不平衡,媒介
10、地理不平坦,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信息交流中是不对等的;(4)西方媒介强国对欠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威胁,具有破坏性;(5)网络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流动和分配方式。人类很古老人类很古老传播很年轻传播很年轻 卡尔塞根(Carl Sagan)有句名言:宇宙很古老,人却很年轻。他将宇宙从“一声巨响”开始到今天的150亿年,比作一个只有365天的“宇宙年”。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恐龙,那么它应是宇宙年历的12月24日,而人类则“诞生”于宇宙年历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模仿卡尔塞根教授的“宇宙年”的假设,将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而
11、后比作只有24小时的1天来计算,从而描绘了人类传播发展轨迹的时刻表“传播学时钟”。套用卡尔塞根教授的话说:“人类很古老,传播很年轻。”什么叫什么叫“传播学时钟传播学时钟”?为什么说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为什么说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第四节 传播的革命 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的起因、过程和意义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的起因、过程和意义1 1.语言传播革命语言传播革命。巴甫洛夫(I.P.Pavlov)说:“没有东西可以比语言更能使我们成为人类。”莱布尼茨(GWLeibniz)说:“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纪念碑。”2 2.文字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
12、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许慎说文解字叙)论及文字的产生,埃及人归功于智慧之神,巴比伦人归功于命运之神,希腊人归功于奥林匹斯的传令官和使者赫耳墨斯,只有中国人将文字发明的功劳归之于人自己仓颉。3 3.印刷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印刷术的发明,不仅给中国,也给欧洲和整个世界的文明带来了曙光。4 4.电子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自己能有两只“顺风耳”、一对“千里眼”,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子传播革命实现了。5 5.网络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在这一次的传播革命中,计算机、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各种新媒体软件和设备将逐渐成为人们综合处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跨国传播
13、乃至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五次传播革命历次传播革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命的反思与总结总结 从五次传播革命的历程所呈现的形态看,我们认为有四种状态从五次传播革命的历程所呈现的形态看,我们认为有四种状态应引起传播学界的重视:应引起传播学界的重视:1.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状态发展;2.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始终呈叠加状态发展;3.叠加性状态又导致了整合性状态;4.信息和知识的增长与积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历次传播革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命的反思与总结总结 从五次传播革命所形成的结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从五次传播革命所形成的结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
14、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1.语言传播是人类的重要特征。它拯救了人类,使人类可以发展思维、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积累知识,从而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2.文字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语言是流动的历史,文字则是凝固的历史。3.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促进了知识与思想的扩散,使人类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播。5.网络传播是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将人类由工业社会
15、带进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和社会运作的“核能”。革命历程呈革命历程呈现的形态现的形态 从五次传播革命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来看,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从五次传播革命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来看,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每一次传播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拓了新的空间;2.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不可避免的形成所谓“信息沟”或“知沟”,形成新的传播或接受信息和知识的不公平,出现精神世界里的“富人”和“穷人”。3.人类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而且步调一致,在步幅和步频上基本上成正比例关系。4.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
16、,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5.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面前,弱小国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传播模式的传播模式的概念概念模式(model),是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对相对简单状况所做的象征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设想,拥有同原始的客观体系相同的结构属性。”模式是历史的产物,现实的抽象,原物的映现,理论的简化形式。任何传播模式对于现实传播活动的相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反映现实、描述现实、分解现实的方式是否合理和科学,而具体的认识对象人类传播就是借助于这种方式而被抽象出来的。因而,
17、传播模式就成了我们正确认识传播现象的一把金钥匙。第五节 传播的模式优秀传播模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式的功能 在传播学研究中,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常具有下列五种功能:在传播学研究中,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常具有下列五种功能:(1)(1)构构造功能。造功能。它能揭示传播过程中各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先后次序、排列方式、结构形态以及与外界的种种联系,可以使我们在观照、分析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时能获得整体的形象,认识到这一要素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及互动图景。(2)(2)解释功能。解释功能。即传播学者可用它来观察和分析信息传播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用来回答和解决信息沟通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并能够以一种简洁的方式和清晰的
18、描述将结果或答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优秀传播模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式的功能(3)(3)引导功能。引导功能。即引导研究者、决策者以及实际操作人员密切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其关系,从而积极主动地干预之,调控之,使自己的工作能始终沿着一条比较正确的轨道前进。(4)(4)简化功能。简化功能。即接受该研究模式的传播学者的研究工作,不再需要从起码的原则和基础开始,他可以跳过一些要素,简化一些步骤,集中精力和时间深入到这门学科最微妙、最深奥的理论前沿去寻金觅宝。(5)(5)预示功能。预示功能。也就是说,它可以对某一项将要进行的传播活动的进程或者结果进行预示和预测。至少,它能够为估算信息传播的各种不同结果可能
19、发生的概率提供依据,传播研究者因而可以据此建立假说,提出增强传播效果的可行性建议。优秀传播模优秀传播模式的标准式的标准(1)(1)呈现性。呈现性。就是用语言文字或符号、图形等方法对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部联系的主要特征进行有意的、十分简明的呈现,让人一目了然。(2)(2)整体性。整体性。就是所采用的观照、审视的角度,能够鸟瞰和反映出传播活动的整体形貌和全部过程,有助于以最经济的方法揭示出传播的内部机理和本质规律,达到预定的目的。(3)(3)超陈性。超陈性。就是模式设计者的思维弹动超越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构架的束缚,以富有批判的勇气和创造的精神,提出了新的深刻的见解。(4)(4)启发性。启发性。
20、优秀的传播模式不仅可以解释或回答已存的传播现象或传播问题,而且还具有启发性,即可以充分地发挥传播学者的智能和潜力。(5)(5)实用性实用性。即它不仅能反映出传播过程中信息互动的真实面貌和整体态势,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效用。即好的模式可以应用于特定场合,防止某些事件发生,为预定的目的服务。优秀传播模优秀传播模式的标准式的标准 优秀的传播模式并不意味着就是完备的和永恒的传播模式。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人的认识的反映传播模式,也必然要随着认识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要随着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甚至更换。任何优秀的传播模式都不可避免地留有时代的印记、标明认识的间隔,同时存在着某种残缺性、
21、暂时性、模糊性和简单化等缺点。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永恒不变的传播模式是不存在的。传播模式的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典范与评介/单向传播单向传播模式模式单向传播模式:单向传播模式:“五五W W模式模式”,“数学模式数学模式”,S-M-C-RS-M-C-R模式模式拉斯韦尔(HLasswell)最先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 (1948)一文中提出了“五五W W模式模式”:忽视了反馈因素是一大缺陷忽视了反馈因素是一大缺陷传播模式的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典范与评介/单向传播单向传播模式模式香农和韦弗(Shannon and Weaver)在通讯的数学原理(1949)一书中提出了传播的“数学模式数学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学 第三 概论 高教 讲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