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课件.ppt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冯丽娟 现任职: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职 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学 历:西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工作起止时间:2001年7月至今2008年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19941994年中共中央年中共中央加强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1995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普通高校德育大纲19991999年年6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1999年年8
2、 8月教育部月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20012001年年3 3月教育部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2002年年5 5月教育部月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20022002年年8 8月教育部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32003年年12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20042004年年6 6月教育部
3、召开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20042004年年1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育的意见 近年来政府与教育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近年来政府与教育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教育部教育部1999年年8月月13日颁布日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来人才
4、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才的重要环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等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小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预防中小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预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小学生自杀危机的
5、干预中小学生自杀危机的干预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1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2 2、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针对性: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针对
6、性: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整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个体性:关注个别差异个体性:关注个别差异个体性:关注个别差异个体性:关注个别差异3 3、几个结合、几个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
7、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4 4、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8、,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生人格的健全发展。5 5、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对少数有
9、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教育能力。教育能力。6 6、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
10、的针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
11、养身心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7 7、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树立
12、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小学阶段主要包括:小学阶段主要包括:智能智能智能智能训练:认
13、识训练:认识训练:认识训练:认识智力的本质,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进智力的本质,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进行训练。行训练。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学习心理指导:指导:指导:指导: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情感情感情感情感教育:学会教育:学会教育:学会教育:学会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有效控制、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
14、练。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导:指导:指导:指导: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健全人格健全人格健全人格的培养:培养的培养:培养的培养:培养的培养:培养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初中阶段主要包括初中阶段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帮助学生适应适应适应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中
15、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法。法。法。把握把握把握把握升学升学升学升学选择的方向。选择的方向。选择的方向。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16、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沟通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挫折的挫折的挫折的耐受能力。耐受能力。耐受能力。耐受能力。高中阶段主要包括高中阶段主要包括学习学习学习学
17、习: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
18、兴趣和社: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人际人际人际人际: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待和异性伙伴的交
19、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应和体验。应和体验。应和体验。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8 8、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注意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注意的问题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
20、,而不是一种结果心理健康强调的是一种和谐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强调的是一种和谐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强调的是一种和谐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强调的是一种和谐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帮助每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帮助每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帮助每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个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个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个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二、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二、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 1、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
21、意的适应,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世世界界心心理理卫卫生生联联合合会会也也曾曾明明确确提提出出了了心心理理健健康康的的四四个标志:个标志:1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
22、能谦让。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 3有幸福感。有幸福感。有幸福感。有幸福感。4 4在在在在工工工工作作作作和和和和职职职职业业业业中中中中能能能能充充充充分分分分发发发发挥挥挥挥自自自自己己己己的的的的能能能能力力力力,过过过过高高高高效率的生活。效率的生活。效率的生活。效率的生活。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一书一书中提出了中提出了1010条标准:条标准:1.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能充分的
23、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3.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生活理想切合实际;生活理想切合实际;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8.能
24、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10.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2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有正常的心
25、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2)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3)能正视现实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概述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