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渔业经济效益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渔业经济效益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渔业经济效益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二章 渔业经济效益渔业经济效益第一节第一节 渔业经济效益的概念、内容和理论渔业经济效益的概念、内容和理论依据依据 一、渔业经济效益的一般概念渔业经济效益的一般概念一、渔业经济效益的一般概念一、渔业经济效益的一般概念指人们在从事渔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所谓投入,不仅包括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而且包括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劳动消耗是指实际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劳动与资源的占用,对渔业生产来说,就是渔业劳动力、渔用资金以及水产资源和水域资源的占用。所谓产出,是包括一切使用价值形式或价值形式的生产成果。如何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就是用尽量少的劳动、
2、渔业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水产品来。一是尽量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合理利用渔业自然资源(包括水产资源和水域资源。)二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的水产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三是水产品要符合社会需要。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规格、花色品种上也要符合社会需要。二、渔业经济效益的内容二、渔业经济效益的内容(一)个量经济效益或个别经济效益指个别单位(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在使用价值上符合社会需要,在价值上大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它表现在总产值、净产值和盈利等指标上。亦称为微观经济效益。二、渔业经济效益的内容二、渔业经济效益的内容(二)总量经济效益或整体经济效益 指
3、整个渔业部门或地区的经济效益。由于不同的个别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不同,会出现三种情况:(1)产出大于投入 有经济效益或正经济效益(2)产出等于投入 没有经济效益或零经济效益(3)产出小于投入 无效(二)总量经济效益或整体经济效益E=(e+)+(e0)+(e-)E-总量经济效益e+-正经济效益的个别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果。e0-零经济效益的个别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果。e-负经济效益的个别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果。在统计时,对第(1)种情况作为经济效益统计数字;其他两种情况作为渔业中生产成果的统计数字,分别统计这两类性质不同的数字,可以起到监督、纠正,从而克服渔业经济管理中,只注重追求总产值、总产量的高
4、指标和渔业经济发展速度,而不讲求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渔业的发展。三、理论依据三、理论依据(一)节约时间规律马克思说过:“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提高渔业经济效益,表现了渔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时间的节约和节约程度。(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评价渔业经济效益的原则评价渔业经济效益的原则和指标和指标一、原则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2、当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相结合 3、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相结合4、经济效益要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二、渔业经济效益指标二、渔业经济效益指标(一)反映渔业资源利用程度及水域环境保护效果的指标 1、水域环境保护效益率治理水域污染增产
5、率=(治理水域污染后的产量/未治理水域污染前的产量-1)100%该指标反映了水域环境保护的程度。2、渔业资源利用系数=渔业资源可捕量/渔业资源总量该指标反映了渔业资源利用程度。3、可养水面利用率=(实际养殖面积/宜养殖面积)100%该指标反映对江、河、湖泊等自然水面的利用程度。4、水面生产率=水产品产量/放养面积该指标反映放养水面的经济效果。与这一指标相类似的有水面净产率及水面盈利率。(二)反映渔业劳动消耗、资金占用与生产成果关系的指标1、劳动生产率=水产品产量(产值)/平均劳动人数(全员或渔业劳力)它反映生产单位水产品需要消耗的活劳动量或每一活劳动量能提供的水产品数量(产值)。(工业的)劳动
6、生产率=净产值(增加值)/平均劳动人数它主要反映新创造价值的劳动生产率。2、生产费用出产率=水产品产量(产值)/水产品生产费用反映单位物化劳动消耗与出产的水产品产量的关系。这一指标还可以用其倒数表示,即生产单位水产品所消耗的生产费用,如吨鱼耗油量、饵料系数等。3、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水产品总成本100%反映消耗全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所带来的利润。是衡量渔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这一指标考核十分重要。4、资金利税率=(利润总额+税金)/全部资金平均占用额100%反映资金占用的经济效果,是评价渔业经济效益的中心指标。5、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指一年内流动资产周转的次数,反映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及资金利用情
7、况。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年产品销售收/流动资金全年平均占用额(三)反映渔业投资收益的指标 1、投资回收期2、投资利润率3、净现值4、内部报酬率具体介绍在水产养殖企业长期投资决策章节中。第三节第三节 评价渔业经济效益的方法评价渔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一、一、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评价渔业经济效益时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它是将调查、研究、实验与设计中得到的数据加以分析、对比,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简单、直观)采用此法,最关键的在于指标的可比性,要求比较的单位度量相一致;价格要一致;时间上也要相一致;比较分析法的指标,可以是单个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比较的方法。可以用实际与计划比,与历史上最好水平比,也可以与
8、国内外同行比。举例:P233 表11-1、表11-2(动态)二、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 也称连锁替代法也称连锁替代法假定某一经济现象是由相互联系的三个因素组成,分别以a,b,c代表,则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三个因素综合影响如下式:N0=a0b0c0,N1=a1b1c1 N0代表计划期,N1代表实际期。N1-N0即为实际期与计划期的差额,由a、b、c三因素影响,可先变动a,然后变动b,再变动c。例 某养殖场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有如下差异,并找出受三个因素影响程度。指标单位计划实际差异放养水面亩 150 148-2每亩产量 公斤500560+60公斤单价元3.53.8+0.3亩产值元262500314
9、944+52444先分析a,由于放养水面变动对产值影响:(a1-a0)b0c0=(148-150)5003.5=-3500(元)然后分析b,由于每亩产量变动对产值影响:(b1-b0)a1c0=(560-500)1483.5=31080(元)最后分析c,由于每公斤售价变动对产值影响:(c1-c0)b1a1=(3.8-3.5)560148=24864(元)最后将三个因素相加即是-3500+31080+24864=52444(元)例:P237-238采用因素分析法时要注意在分析某一因素时,以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同时一般是安顺序排列,先数量,后质量指标,顺序替代。四、线性规划法四、线性规划法(一)概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渔业 经济效益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