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二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2 2)商业实质的判断;)商业实质的判断;(3 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取得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取得非货币性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损益的确认;入账价值的确定及损益的确认;(4 4)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下取得的非货币性资)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下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产入账价值的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
2、无形资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即补价)。补价)。(二)货币性资产(二)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债券投资等。收票据以及债券投资等。【思考】债券投资是否属于货币性资产?【思考】债券投资是否属于货币性资产?【解析】如果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则其可收回
3、解析】如果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则其可收回金额是不固定的,不属于货币性资产;金额是不固定的,不属于货币性资产;如果划分为可如果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能属于货币性资产,也可能属于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能属于货币性资产,也可能属于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如果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其可如果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其可收回的金额是确定的,属于货币性资产。收回的金额是确定的,属于货币性资产。(三)非货币性资产(三)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四)非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资产的区别(四)非货币性资产与货币性资产的区别二者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资
4、产在将来为企业带二者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否是固定的或可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否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确定的。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固定或可确定的,则该资产是货币即货币金额是固定或可确定的,则该资产是货币性资产;反之,则为非货币性资产。性资产;反之,则为非货币性资产。二、涉及补价的交易性质的判断二、涉及补价的交易性质的判断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的比例低于例低
5、于25%作为参考。作为参考。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即为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即为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中最大的公允价值最大的公允价值。(一)收到补价的企业(一)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收到的或:收到的补价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收到的补价)25%(二)支付补价的企业(二)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支付或:支付的补价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25%n注意:注意:在计算上述比例时,分子和分母在计算上述比例时
6、,分子和分母均不含增值税均不含增值税,即补价为不含增值税的补价。即补价为不含增值税的补价。补价比例高于补价比例高于25%(含(含25%)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属于货币性资产交换,按按企业会计准则第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号收入收入等相关规定处理。等相关规定处理。【提示】根据准则,一般在判断是否非货币性资【提示】根据准则,一般在判断是否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指标计算公式中,如果换入或者换出产交换的指标计算公式中,如果换入或者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分母必须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分母必须为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使用账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使用账面价值。但是,根据
7、财政部会计准则讲解:如面价值。但是,根据财政部会计准则讲解:如果换入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则果换入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则可以采用账面价值进行交易类型的判断可以采用账面价值进行交易类型的判断。商业实质的判断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下列条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商业实质: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未来现金流量产出模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未来现金流量产出模式不同)。式不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
8、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值相比是重大的。【提示】商业实质判断的两个条件,第一个侧重定性的判断,第二个侧重定量的测算。注意:不满足上述任何一项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交易,通常认为不具有商业实质。【结论】【结论】(1)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质,)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质,应当着重关注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应当着重关注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2)非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非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质,应当着重关注关联方之间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质,应当着重关注关
9、联方之间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换。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判断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判断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地计量:(1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该)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2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应当
10、以同类或类似资产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3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可比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必须符合以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视为能够可靠计量:下条件之一,视为能够可靠计量: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区间很小。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
11、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结论】可以使用估值技术,并不等于公允价【结论】可以使用估值技术,并不等于公允价值一定能够可靠计量。值一定能够可靠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一)(一)同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够可靠地计量。(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原则(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原则 应当以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
12、成本(除非能证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为换入资产的成本(除非能证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靠),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益。【提示】【提示】公允价值模式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拆分为公允价值模式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拆分为两个环节:两个环节:出售和购买出售和购买 1.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本的基础;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
13、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应当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可靠的,应当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这种情况入资产的成本。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非货币性资产多发生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存在补价的情况交换存在补价的情况,因为存在补价表明换入资,因为存在补价表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相等,一般不能直接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相等,一般不能直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2.2.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的处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的处理:(1 1)换出资产为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作为)换出资产为存货、投资性房地产
14、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销售处理,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的成本。(2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3 3)换出资产为)换出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提示】【提示】具体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方法参照
15、出售参照出售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的会计处理。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的会计处理。比如:发生的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或无比如:发生的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处置的应交营业税等均应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者形资产处置的应交营业税等均应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者抵减营业收入;抵减营业收入;同时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本公同时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本公积的结转等积的结转等(三)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三)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1.1.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
16、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应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但有确凿证据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或:换入资产成本或: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2.2.交易损益的确认交易损益的确认 交易损益交易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产账面价值-处置相关税费处置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不
17、含增值税)。3.3.相关税费的处理(下同)相关税费的处理(下同)(1 1)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计入与出售资产相关的损益,如换出固定资产支计入与出售资产相关的损益,如换出固定资产支付的清理费用、换出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计入营付的清理费用、换出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计入营业外收支,换出投资性房地产应交的营业税计入业外收支,换出投资性房地产应交的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营业税金及附加等。(2 2)与换入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计入与换入资产)与换入资产有关的相关税费计入与换入资产相关的成本,如换入资产的运费和保险费计入换相关的成本,如换入资产的运费和保
18、险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等。入资产的成本等。(3)关于增值税的问题。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作为换出应税资产的一方要计入销项税额,作为换入应税资产的一方如果可以抵扣要作为进项税额处理,因此,对增值税的处理单独考虑、单独支付,增值税的处理单独考虑、单独支付,不影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处理不影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处理。【小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账务处理的步骤:1.认定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计量模式选择;3.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确定;4.损益计量;5.会计分录。【例1】211年5月1日,甲公司以209年购入的生产经营用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甲公司换入的钢材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公司换入的设
19、备继续用于生产钢材。甲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52.5万元,公允价值为140.4万元,甲公司此前没有为该设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此外,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0.15万元。乙公司钢材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140.4万元,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乙公司此前也没有为该批钢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解析】整个资产交换过程没有涉及收付货币性资产,因此,该项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以固定资
20、产换入存货,换入的钢材是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乙公司换入的设备是生产用设备,两项资产交换后对换入企业的特定价值显著不同,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条件。因此,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相关损益。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换出设备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40.417%23.868(万元)换入钢材的成本140.40140.4(万元);换出设备的损益=140.4-(150-52.5)-0.15=42.75(万元)借:固定资产清理975000累计折旧525000贷:固定资产设备1500000借:固
21、定资产清理 1500贷:银行存款1 500借:原材料钢材 140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38680贷:固定资产清理976500营业外收入427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8680乙公司的账务处理:(1)换出钢材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40.417%23.8680(万元)(2)换入固定资产成本140.4+0=140.4(万元)(3)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140.4-120=20.4(万元)借:固定资产设备 140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38680贷:主营业务收入钢材 140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8680借:主营业务成本钢材1200000贷:
22、库存商品钢材1200000(四)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四)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1.1.支付补价支付补价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注】【注】支付或收取的银行存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支付或收取的银行存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称为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称为“补价补价”;二是增;二是增值税的差额(税差)。值税的差额(税差)。或者:换入资产成本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
23、费+支付的含税的补价2.2.收到补价收到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成本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收到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的补价或者:或者: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成本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收收到的含税的补价到的含税的补价【提示】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对于支付补价方【提示】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对于支付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资产 交换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