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标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标准.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标准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高职院校医药营销专业专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以药理学为其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药物作用与作用机制基础上,了解各系统解剖生理、疾病分类;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掌握药物的药效学以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与具体药物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心理及遗传特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药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面对作用相似的同类药物和临床表现相似的同类疾病,学会运用循证医学等科学思维方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对病人实施个体化治疗;使得学生在将来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能够协助临床医师把好合理用药关,保证临
2、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同时也为他们做好向消费者提供用药知识咨询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达到促进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开拓和发展的目的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新药临床评价;药动学基本参数计算和运用;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别及监测方法;药物相互作用机理;疾病对药效学及药动学的影响;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各章节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各系统疾病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原则等。本课程的难点:各系统疾病的发生机理;治疗药物作用机理;给药方案设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和药物相互作用机理;疾病引起的受体-受体后效应机制的改变;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和步骤;细菌耐药性
3、及合理用药等。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未开设教学实验和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四、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1、姜远英主编.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7月2、芮耀诚主编.临床药物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年4月3、周宏宇主编.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4、陈一岳主编.临床药物治疗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理论课部分采取闭卷考试,分值占总成绩的70%;课堂练习和考勤占总成绩的30(二) 教学内容第一章 概论教学要求 了解药物治疗学的学科任务和研究内容。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1、重点药物治疗学
4、的内容和任务。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 药物治疗学定义:是一门研究药物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交叉学科.它的任务是运用药学相关学科(药理、生物药剂、临床药理)基础知识,针对疾病的病因和临床发展情况,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心理和遗传特征,研究在疾病临床治疗实践中药物合理应用的策略,以实现对特定病人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2。 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研究影响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实现给药个体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第二章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教学要求 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熟悉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步骤,了解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1
5、、重点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 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药物治疗的临床地位,药物治疗的利弊权衡,药物治疗的适度性原则。2.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只有在患者的实际获益大于药物可能带来的损害的前提下,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才有意义。5. 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是药物治疗的前提,影响药物安全性的原因。6。 药物治疗的经济性:以消耗最低的药物成本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药物经济性的内涵和意义。7. 药物治疗的规范性:针对某一具体患者,首先必须考虑相关指南的严肃性,也要注意个体化的灵活性。8。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
6、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确定合适的疗程,结合适当的非药物治疗。第三章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教学要求 掌握给药方案设计与调整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熟悉需向病人提供的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了解药物治疗的过程和处方学基本知识。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1、重点根据药动学参数设计给药方案。2、难点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的计算。教学时数 3。5学时教学内容1. 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明确诊断,确定治疗目标,确定治疗方案,开始治疗,评估和干预。2。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药物选择,给药方案的制定。3. 根据药动学参数设计给药方案: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根据平均稳态浓度设计给药方案,根据峰、谷浓度设计
7、给药方案,静脉滴注方案。4。 治疗方案调整:某些情况下必须对方案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根据特殊药物的特点调整给药方案举例.5。 治疗药物监测:目的与内容,需要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6. 药物处方的书写:处方的结构与书写要求,处方类型,处方常用缩写字。7。 病人的依从性和用药指导:病人不依从的表现、常见原因及后果,改善病人依从性的措施,用药指导内容.第四章 药物不良反应教学要求 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识别和监测方法,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原则,了解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基本概念。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1、重点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防治.2、难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机理。
8、教学时数 2。5学时教学内容1。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不良事件、非预期不良反应的概念,药品不良反应典型事件及典型案例介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现状及危害。2。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A型药物不良反应,B型药物不良反应。3.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机理:原因,A型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理,B型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理。4.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ADR分析和关联性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度,药品不良反应的程度分级.5.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监测内容,上市前药品临床安全性评价存在局限性,不良反应不同监测方法的概念和优缺点.6.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预防原则,治疗原则。第五章 药物相互作
9、用教学要求 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与机理.熟悉药物相互作用的常见实例,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1、重点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及机理。2、难点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药物相互作用的流行病学,药物相互作用分类(按发生机理分类,按严重程度分类,按相互作用发生的概率大小分类)。2药物相互作用机理: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3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与临床对策: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对策(详细记录用药史,掌握重要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机理,借助计算机化的药物相互作用警示系统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
10、检查,尽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第七章 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教学要求 掌握:疾病改变药物作用的主要方式,了解疾病影响药动学、药效学的典型实例及主要脏器病变情况下的用药原则。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1、重点疾病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2、难点疾病引起受体数目、受体-效应机制及受体后效应机制的改变,肾功能减退时给药剂量的调整。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 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疾病引起受体数目改变,疾病引起受体-效应机制改变,疾病引起受体及受体后效应机制的改变.2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对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的影响.3疾病状态的临床用药原则:肝脏疾病时临床用药,肾脏疾病时临床用药,
11、心功能衰竭时临床用药。第八章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教学要求 掌握孕妇、小儿和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熟悉致畸药的概念与常见致畸药物,小儿药物治疗中的常见问题,了解哺乳期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小儿剂量计算。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1、重点孕妇、小儿和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2、难点 目前FDA妊娠用药的分类及小儿药物剂量计算。教学时数 5学时教学内容1。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药动学特点,妊娠期临床用药,哺乳期用药。2小儿用药: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小儿常用治疗药物应用注意,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法.3老年人用药:老年人生理特点及用药特殊性,老年人药动学方面的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药物 治疗学 课程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