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认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认识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认识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陈鹤琴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 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形成了完整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活教育”理论体系, 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在此文中,从教学目的、课程论、教学 论、师生关系等不同的方面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活”进行了阐述,以为更多 的人认识陈鹤琴先生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活教育 做 游戏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他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经过不断的理论创
2、新和实践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思想体系,即“活教育”。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活”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活的教育目的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何谓“做人”?我们都知道,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即一个真正的人的存在是脱离不了社会的.陈鹤琴认为“做人包含两个要求:其一,热爱人类;其二,热爱真理。前者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重视和珍惜,后者则体现了对人类共同生活准则的认可和维护。在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时期,正是中国的黑暗期,社会动荡混乱,民风日下,人情冷漠,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们信仰观念也处于一个混沌迷乱的阶段,何
3、处是真理,哪里又还有真理.很明显,对于当时扭曲的社会扭曲的人来说,先学会“做人”是非常必要的。何谓“做中国人”?这是活教育的深一层目的,带有明显的民族性,陈鹤琴希望通过教育来挽救危难之中的祖国,而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时的社会大众已经变得思想麻木,在帝国主义的摧残与军阀混战的折磨下,民族意识已经淡薄,即便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开始后,广大有志青年虽然义愤填膺,但也只有一部分人才能真正认识到民族意识的内涵,许许多多中国青壮年还是做了日伪军、汉奸,所以,从小开始让幼儿明白怎样“做中国人”是促进民族觉醒的有效选择.何谓“做现代中国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先生认
4、为“现代中国人”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这是“活教育”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基于“做人”、“做中国人”实现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的。中国遭受了近百年的殖民压迫和破坏,虽然做出了一些努力去改变落后面貌,比如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及制度,并且也进行了数十年的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但社会和大众的落后面貌仍未改观。因此,陈鹤琴先生希望培养更多的现代中国人,通过救国图强和科学民主启蒙去改变这种现状。从“做人”到“做中国人,再到“做中国人”,这是一个内涵的逐渐深入,“活在陈鹤琴先生目的论的体现之一也在于此,即它是一个动态的富有灵活性的的界定,完全是根
5、据社会时代的现实发展与需要而制定。其二,与清末培养服务于封建统治人才的“死教育”目标完全相反,它要培养的正是能宣扬民主科学,反对封建反对殖民主义,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现代中国人”。 (二)“活”的课程论陈鹤琴先生对“活教育”的课程论表述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可以了解到,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具有很明显的针对性。传统的教育课程是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千百年来,尊孔崇儒在社会大众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即便是鸦片战争后新的思想传入中国,但四书五经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对于幼儿,人们只重视其在学堂或私塾里对“之乎者也”摇头死记,而忽略了幼儿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鲁迅先生笔下的“三
6、味书屋”及“那片高墙围起来的四四方方的天正是旧社会中国学前教育的真实写照。陈鹤琴先生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与传统“死教育”相比,陈鹤琴课程论的活表现在:第一,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固定不变的,而大自然、大社会却是动态的,时时在变,处处在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第二,在学堂或私塾里,孩子们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思想、行为完全被限制了,而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周围的世界,随着自然的变化而改变探索方式,或者玩游戏进行竞赛,或仔细观察,不仅是空间范围的扩大,更重要的
7、是思想的舞台也变得无限宽广。当然,陈鹤琴虽然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知,但他并未绝对强调经验,否定书本。陈先生认为书本知识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可以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幼儿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只要恰当地作参考资料,书本还是有用的。总之,陈鹤琴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对于“活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陈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即以儿童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为内容的“五指活动”,这相对于传统按学科组织体系,也体现出了“活的特点,突出了儿童生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三)“活”的教学论 陈鹤琴先生对“活教育
8、”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表述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一个“做”,诠释了陈鹤琴关于“活教育”教学论的所有主张,它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活教育”的灵魂所在.陈鹤琴提出的17条“活教育”原则,也是以“做”为中心的,老师鼓励并指导儿童主动的去做,这种指导不是干预,而是有启发性的暗示指导,儿童的做也是完全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展开的自主行为。陈鹤琴还归纳出了“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其次,陈鹤琴主张以“游戏”为幼儿园活动,即“做”的主要形式。陈鹤琴认为“喜好游戏”是幼儿心理的突出特点,也是
9、“儿童的本性”.所以他说:“儿童既然有这种强烈的本性,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动机去教导他”。他不仅认为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儿童的身体。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而且认为幼稚园的课程都应该游戏化所以教育者“不要随意终止儿童的游戏”要给儿童提供游戏的机会,指导儿童游戏。 相比传统的“死教育”,陈鹤琴“活教育”教学论的“活”表现在:第一,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传统教育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抹杀;第二,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传统教育更加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习得,是一种死板的间接经验;第三,强调教师的启发性指导而不是完全地限制与刻板地传授;第四,重视幼儿游戏而不是对幼儿游戏一
10、味消极地否定。 (四)“活”的师生关系 在幼儿园师幼关系上,陈鹤琴主张应当建立一种平等、互动、合作、自主、和谐的新型关系.至于如何建立这一新型师生关系,陈鹤琴认为一是应以儿童为中心,二是应以“做”为基础.在集体劳动中,陈鹤琴自封为“老狮子,并亲切地称其他教师为“大狮子”,学生是“小狮子”,打破了师生界限。通过共同劳动,“老狮子”“大狮子”与“小狮子”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老狮子陈鹤琴更是名副其实,处处成为“大狮子”、“小狮子们的表率。在陈鹤琴的号召下,学校成立了由“大狮子和“小狮子共同组成的“幼狮团。“幼狮团主要进行各类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文体活动,既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
11、也加深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反观封建传统教育,老师始终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学生不能反驳,师生之间也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礼节,这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僵化,产生了观念上的隔阂,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陈鹤琴先生打破了这种繁文缛节的束缚,在欢乐的气氛中让幼儿放手去做,而自己则只做必要的指导,真正实现了学生与老师“亦师亦友”的目标,他与儿童之间流露出来的融洽亲密也正是其“活”的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但他不是一味地传授,而是根据时代背景与现实国情进行创新,很好地实现了本土化。同时“活教育思想作为一个符合实际的教育理论成果,科学地指导了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其中,很多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任然富有启发。参考文献: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李世宏重温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J上海教育2006(09B)3张传燧、杨文“ 陈鹤琴教学法” 体系建构尝试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