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题专题 0606 质量和密度质量和密度一、单选题1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身边的物理量估测的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 手电筒中的电流大约为 3AB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 200gC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0CD 一般中学生的身高约 155mm【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德阳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故选 C。【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2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不吻合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
2、0kgB 一支钢笔的长度为 10dmC 一位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D 家里标有 220V,100W 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 0.45A【来源】2018 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一般为 100 斤,即 50kg 左右,故 A 与实际吻合;B、一支钢笔的长度约 10cm,即 1dm;故 B 与实际不吻合;2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符合实际,故 C 与实际吻合;D、标有 220V、100W 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故 D 与实际吻合;故选 B。【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
3、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3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 4N 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 取 10N/kg,水=1.0103kg/m3)则该木块( )A 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10NB 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 1103m3C 木块的密度是 0.7103kg/m3D 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 600Pa【来源】青海省西宁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由G=mg知道,木块的质量是:
4、m木=G木/g=6N/10N/kg=0.6kg,所以,木块的密度是:木 =m/V=0.6kg/1103m3=0.6103 kg/m3 ,故 C 错误;由于实心正方体木块的体积为 110-3 m3 ,所以边长是 0.1m,底面积是 0.1m0.1m=0.01m2;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放入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增大的压力等于增大的浮力,即F浮=4N,所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的是:p=F/S=4N/0.01m2=400Pa,故 D 错误,故选 B。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4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
5、,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h=0.5m 的容器底部(非密合) ,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5N,已知水的密度 水=1.0103kg/m3取 g=10N/kg。则( )A 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 2NC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 5104PaD 物体的密度为 1.25103kg/m3【来源】湖北省荆门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
6、液体的体积,分析解答;(2)利用二次称重法求出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则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其 2 倍;(3)已知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的深度和密度,利用计算压强;(4)根据求出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利用和 计算其密度。【详解】A、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 A 错误;B、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 G=5N,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示=3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故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故4B 错误;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
7、压强为:故 C 错误;D、根据可得,物体的体积:,则物体的密度为故 D 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浮力、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题目难度适中,关键是相关原理和公式的灵活运用。5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 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C 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D 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来源】湖北省荆门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
8、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水在温度低于 4时,密度最大,会热缩冷胀;(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详解】A、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做功,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 A 正确;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 B 错误;C、水在温度低于 4时,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变小,故 C 错误;D、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质量不会消失,故 D 错误。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原子核的组成、水的特点、质量的属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6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
9、的 st 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在 02s 内做变速运动B 物体在 24s 内运动速度是 5m/sC 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的速度相等D 物体在 6s 内运动速度是 2.5m/s【来源】2018-2019 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 1 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 02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由 st图象可知,在 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 0,故 B 错误; C. 物体在前 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5m,后 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
10、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 vst 可知,则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 C 错误;D. 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 正确。故选:D。【点睛】(1)由图象可知 02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 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 (4)根据v 可求平均速度。7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是 B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N6C 人正常步行速度 D 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 1000W【来源】2018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
11、【详解】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D、家用空调的工作电流在 5A 左右,功率在,接近故 D 符合实际。故选 D。【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8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 216 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 10 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A 60 米 B 600 米 C 2160 米 D 7776 米【来源】2018 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测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已知 v216km/h60m/s,由 v 得,隧道
12、长度 svt60km/h10s600m.故选 B.9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7B 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C 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D 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来源】2018 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测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 帆船正在行驶,相对于大地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C. 空中的雨滴正在下落,相对于帆船和牛,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 BC 错误;D. 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
13、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10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0.3m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C 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2AD 成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0.1s【来源】江苏省泰州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物理量的估测,需要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11将掉在地面上的一本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人对物理书做的功最接近于8A 0.02J B 0.2J C 2J
14、 D 20J【来源】江苏省盐城市 2018 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 200g,重约为:捡起来放在课桌上,高度约为 1m,则人对物理书做的功约为:。故 C 最接近。【点睛】除了做功公式的应用外,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2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500g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0.5 m D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 5V【来源】2018 年广西北部湾四市同城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故选 B。【点睛
15、】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3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9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运动的路程C 用电器的电功率D 物体所受的压强【来源】2018 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的质量,故A 正确;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故 B 正确;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故 C
16、 正确;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 F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故 D 错误。故选 D。10【点睛】考查了图像的解读,图像是直观的表示物理规律的有效方法,在考试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考点,注意多练习,熟练掌握从图像得到有用的信息。14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到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A 一支新的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18cmB 一支考试用的新水笔的质量约为 10kgC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面积约为 1.5m2D 一张草稿纸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00Pa【来源】2018 年江西省中考物
17、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A、一支新的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18cm,故 A 合理;B、一支考试用的新水笔的质量约为 10g,故 B 不合理;C、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长约为 50cm=0.5m,宽为 30cm=0.3m,面积为 0.5m0.3m=0.15m2,故 C 不合理;D、一张草稿纸的质量为 0.1N,草稿纸的长约 40cm、宽约 30cm,草稿纸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40cm30cm=1200cm2=0.12m2,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故 D 不合理。故选 A。【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
18、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5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 8:1 B 4:3 C 4:1 D 2:1【来源】2018-2019 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6.2 密度11【答案】A【解析】【详解】当体积为 V甲1cm3时,对应的 m甲8g,则甲的密度 甲8g/cm3,当体积为 V乙2cm3时,对应的 m乙2g,则乙的密度 乙1g/cm3,所以密度之比: .故选 A.【点睛】根据图象分别读出体积和质量,利用公式 分别求出甲乙的密度,然后再求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二、实验题16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1)他先将
19、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_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密度是_kg/m3.【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德阳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零刻度线 38.42.56103【解析】【详解】12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 1ml,水的体积为 30ml,水和石子的体积为 45ml,所以石子的体积为:;根据得石子的密度:。【点睛】重点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注意实验中的细节问
20、题,如调节天平的平衡、质量的读数,特别是游码读数应以左侧为准、量筒中液面的读数方法等,都是常考到的内容,注意多练习,多总结。17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2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_。(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
21、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_(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 _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 2018 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CAD=取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达到平衡所测液体的体积准确,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因为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导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因此所测液体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偏小。13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V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剩余液体的体积 V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2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解析】【详解】解:(1)根据密度公式,要测量液体的密度,正确的过程是
22、: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2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BCAD。(2)待测液体的质量 m=m1m2,则液体的密度。(3)由图知,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则应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适当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横梁平衡;【点睛】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误差分析,为了减小误差,不可把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否则会导致所测质量偏小,密度偏小;实验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实验步骤。18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4(1)将天平
23、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 )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 m1为_g。(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方案一: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2为 152.4g。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3为 165.2g。方案二: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物理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05 专题 06 质量 密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