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5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下面是 2015 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的具体内容: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到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反映 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开展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医理论(包括民族医药)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中药联合用药和特殊人群用药等合理用药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中药不良反应知识,以
2、及中药调剂、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各种必要知识和技能;在开展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中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可靠的医药学信息,并用于与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指导合理用药。大单元小单元细 目要 点(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1.整体观念(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1)症、证、病的区别一 中医基础理论(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辨证论治(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2-(1)心的生理功能(2)肺的生理功能(3)脾的生理功能(4)肝的生理功能 1.五脏的生理功能(5)肾的生理功能(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4)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四)藏象2.五
3、脏之间的关系(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3-(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8)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9)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10)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4.六腑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5.奇恒之腑(2)脑的生理功能及
4、与五脏的关系-4-(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1)气的生成(2)气的分类与分布(3)气的功能1.气(4)气的运行(1)血的生成(2)血的运行(3)血的功能2.血(4)气与血的关系(1)津液的生成(2)津液的代谢(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津液(3)津液的功能(1)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络系统的组成(2)经脉和络脉的组成(1)走向和交接规律(六)经络2.十二经脉(2)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5-(1)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3.奇经八
5、脉(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4.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1)体质的构成要素1.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2)体质的分类(1)指导养生防病(七)体质2.体质学说的应用(2)指导辨证治疗(1)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7)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六淫(8)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八)病因2.七情内伤(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6-(1)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的致病特点3.饮食与劳逸失常(2)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1)痰饮的形
6、成4.痰饮(2)痰饮的致病特点(1)瘀血的形成5.瘀血(2)瘀血的致病特点1.发病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病机(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1)阴阳盛衰的病机特点(2)阴阳互损的病机特点(3)阴阳格拒的病机特点3.阴阳失调病机(4)阴阳亡失的病机特点(1)气失调的病机特点(2)血失调的病机特点(九)发病与病机4.气血津液失调病机(3)津液失调的病机特点(1)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1.预防(2)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十)预防与康复2.康复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1)主要内容(一)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要点(2)基本原则二 中医诊断基础(二)四诊1.望诊(1)望神、失神
7、、假神、神乱的临床表现和意义-7-(2)白、黄、赤、青、黑五种病色的临床意义(3)望形体、头面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舌质、舌笞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1)语声、呼吸异常及咳嗽、呃逆、嗳气 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2.闻诊(2)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1)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2)表证辨汗、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4)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5)大便和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6)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7)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的临床意义3.问诊(8)月经
8、与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1)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2)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4.切诊(3)按肌肤、按脘腹的要点和临床意义(1)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三)辨证1.八纲辨证(2)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8-(3)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4)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1)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及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及燥热犯肺、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4)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
9、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5)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6)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脏腑辨证(7)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1)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血虚、血瘀、血热、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气血津液辨证(4)津液不足证、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1)
10、治标与治本的运用1.治病求本(2)正治与反治的运用三 常见病辨证论治(一)治则与治法2.扶正与祛邪(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9-(2)扶正祛邪的运用3.调整阴阳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的区别及临床应用(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4.三因制宜(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时行感冒、体虚感冒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1.感冒(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热壅肺、肺肾阴虚的症状、治法
11、、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2.咳嗽(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风寒闭肺、痰热郁肺、肾不纳气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喘证(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瘀痹阻、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二)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4.胸痹(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0-(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心火炽盛、肝气郁结、阴血亏虚、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5
12、.不寐(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寒凝气滞、饮食停滞、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6.胃痛(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食伤肠胃、湿热内蕴、脾胃气虚、脾肾阳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7.泄泻(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热结肠胃、气滞郁结、津亏肠燥、阳虚寒凝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8.便秘(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
13、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半身不遂: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语言不利:风痰阻络、肝阳上亢、肾精亏损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9.中风(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0.头痛(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11-(2)辨证论治(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肝火上扰、气血亏虚、痰浊上蒙、肝肾阴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1.眩晕(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
14、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阴虚燥热、脾胃气虚、肾阴亏虚、阴阳两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2.消渴(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热淋、石淋、劳淋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3.淋证(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膀胱湿热、湿热瘀阻、肾阳衰惫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4.癃闭(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惊恐伤肾、心脾两虚、肾阳不足、肝郁不舒的症状、治法、方剂应
15、用和中成药选用)15.阳痿(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2-(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肝气郁结、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6.郁证(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7.虚劳(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行痹、痛痹、虺痹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着痹的症状、治法和方剂应用)18.痹证(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
16、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阳暑、阴暑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9.中暑(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热毒蕴结、湿毒瘀结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疮疖(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三)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2.乳癖(2)辨证论治(肝郁痰凝、冲任失调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13-(3)用药注意和健康指导(1)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的西医学疾病(2)辨证论治(肺经风热、胃肠湿热、痰湿瘀滞的症状、治法、方剂应用和中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药师 考试 大纲 中药学 综合 知识 技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