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个人所得税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0章个人所得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个人所得税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税法第十章税法第十章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主讲教师:杨萍主讲教师:杨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类型了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类型 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制度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制度 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税种概述税种概述纳税人与应税所得纳税人与应税所得税基与税率税基与税率税收减免税收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抵免税额计算税额计算10.1 10.1 税种概述税种概述10.1.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0.1.2 个人所得税的类型个人所得税的类型 10.1.3 个人所得税的产生与发展个人所得税的产生与发展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的
2、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所得是指财富的增加额,它等于一年内的消费所得是指财富的增加额,它等于一年内的消费所得是指财富的增加额,它等于一年内的消费所得是指财富的增加额,它等于一年内的消费支出额加上财富净值的变动额。支出额加上财富净值的变动额。支出额加上财富净值的变动额。支出额加上财富净值的变动额。注册书上的定义:注册书上的定义: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
3、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个人所得税的类型个人所得税的类型分类所得税分类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综合所得税 分类综合所得税分类综合所得税 依据征收模式,个人所得税分为三种模式:不同征收模式的优缺点不同征收模式的优缺点项目项目内容内容分类征收制分类征收制(我国)(我国)优点:对纳税人全部所得区分性质进行区别优点:对纳税人全部所得区分性质进行区别征税,能够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征税,能够体现
4、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易于控,易于控制。制。缺点:对纳税人整体所得把握得不一定全面,缺点:对纳税人整体所得把握得不一定全面,容易导致实际税负的容易导致实际税负的不公平不公平。综合征收制综合征收制综合征收制综合征收制优点:可以对纳税人的全部所得征税,从收优点:可以对纳税人的全部所得征税,从收入的角度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入的角度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缺点:不利于针对不同收入进行调节,不利缺点:不利于针对不同收入进行调节,不利于体现国家的有关社会、经济于体现国家的有关社会、经济政策政策。混合征收制混合征收制混合征收制混合征收制优点:集中了前两类的优点,即先分别,再优点:集中了前两类的优点,即先分别,再汇
5、总征收。因而,既汇总征收。因而,既可实现税收的政策性调节功可实现税收的政策性调节功能,也可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能,也可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缺点:税制更为复杂,管理要求较高。缺点:税制更为复杂,管理要求较高。个人所得税的产生与发展个人所得税的产生与发展国外国外 起源:英国起源:英国起源:英国起源:英国1799179917991799年的英法战争年的英法战争年的英法战争年的英法战争 目前:个人所得税遍及目前:个人所得税遍及目前:个人所得税遍及目前:个人所得税遍及140140140140多个国家多个国家多个国家多个国家国内国内 1980198019801980年年年年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
6、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主要适用于外籍人员。,主要适用于外籍人员。,主要适用于外籍人员。,主要适用于外籍人员。1986198619861986年年年年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 1987198719871987年年年年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1993199319931993年年年年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及其及其及其实施条例实施条例实施条例实施条例,设置了,设置了,设置了,设置了 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的个人所得税
7、。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的个人所得税。10.2 纳税人与应税所得纳税人与应税所得 10.2.1 纳税人纳税人 10.2.2 应税所得应税所得10.2.3 所得来源地所得来源地 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税的 纳税人纳税人基本规定基本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澳、也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澳、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的投资者。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按照
8、国际通常的做法,依据纳税人按照国际通常的做法,依据住所住所住所住所和和居住时间居住时间居住时间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并分别承担不同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并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的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区别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区别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判定标准判定标准判定标准征税对征税对征税对征税对象范围象范围象范围象范围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无限纳税(无限纳税义务)义务)(1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2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
9、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居住满居住满1 1年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即公历1 1月月1 1日起至日起至1212月月3131日止,下同)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365日。日。“临时离境临时离境”:对境内居住的天数:对境内居住的天数和境内实际工作时间新规定。和境内实际工作时间新规定。境内境内所得所得境外境外所得所得非居民纳税非居民纳税非居民纳税非居民纳税人人人人(有限纳(有限纳税义务)税义务)(1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2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在中国
10、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的个人。境内境内所得所得 10.2.2 应税所得应税所得应税所得项目体现了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目前共应税所得项目体现了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目前共应税所得项目体现了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目前共应税所得项目体现了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目前共 11111111项项项项。一、工资、薪金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
11、分红、津贴、补贴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免税奖金的范围在,免税奖金的范围在,免税奖金的范围在,免税奖金的范围在税法中另有规定。税法中另有规定。税法中另有规定。税法中另有规定。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1.1.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
12、生产经营所得,比照这个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这个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这个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这个税目。税目。税目。税目。2.2.2.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
13、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所得,依照所得,依照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项目计征个项目计征个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人所得税。人所得税。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个
14、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营或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
15、质的所得。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
16、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所得。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所得。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所得。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五、稿酬所得五、稿酬所得 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六、特许权
17、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七、利息、股息、红息所得七、利息、股息、红息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利息、股息
18、、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 包括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包括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包括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包括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九、财产转让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
19、证券、股权、建筑物、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十、偶然所得十、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质
20、的所得。质的所得。质的所得。十一、其他所得十一、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10.2.3 所得来源地的判断所得来源地的判断 所得来源地的判断决定着某项所得是否应当征收个人所得来源地的判断决定着某项所得是否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由于居民纳税人须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因此判断其所得税。由于居民纳税人须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因此判断其所得来源地问题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但非居民纳税人只就所得来源地问题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但非居民纳税人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税,因此判断其所得来源地就十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税,因此判断其所得来源地就十分重要。分重要。注意:注意:注意:注意:所得的来源地和所
21、得的支付地不是一个概念:来所得的来源地和所得的支付地不是一个概念:来所得的来源地和所得的支付地不是一个概念:来所得的来源地和所得的支付地不是一个概念: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内,也可能在境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内,也可能在境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内,也可能在境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内,也可能在境外;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外,也可外;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外,也可外;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外,也可外;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的支付地可能在境外,也可能在境内。能在境内。能在境内。能在境内。10.3 税基与税率税基
22、与税率 10.3.1 税基税基 10.3.2 税率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依照所得项目的不同,分别确定了个人所得税依照所得项目的不同,分别确定了个人所得税依照所得项目的不同,分别确定了个人所得税依照所得项目的不同,分别确定了两种类别的所得税税率,即累进税率和比例税。两种类别的所得税税率,即累进税率和比例税。两种类别的所得税税率,即累进税率和比例税。两种类别的所得税税率,即累进税率和比例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税率税率税率税率应税项目应税项目应税项目应税项目七七七七级超额累级超额累级超额累级超额累进税率进税率进税率进税率 工资工资工资工资、薪金、薪金、薪金、
23、薪金所得所得所得所得五级超额累五级超额累五级超额累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进税率进税率进税率 1.1.1.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2.2.2.2.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七级七级
24、七级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20%20%20%20%(8 8 8 8个个个个税目税目税目税目,其中其中其中其中有有有有4 4 4 4个税个税个税个税目有加成或目有加成或目有加成或目有加成或减征减征减征减征 )1.1.1.1.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对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对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对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对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20000200002000020000元以上元以上元以上元以上加成加成加成加成征收,即征收,即征收,即征收,即20000200002000020000元元元元至至至至5
25、0000500005000050000元,税率元,税率元,税率元,税率30%30%30%30%,50000500005000050000元以上,税率元以上,税率元以上,税率元以上,税率40%40%40%40%2.2.2.2.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减征减征减征30%30%30%30%,因而,实际比例税率为,因而,实际比例税率为,因而,实际比例税率为,因而,实际比例税率为14%14%14%14%(即:(即:(即:(即:20%20%20%20%(1 1 1 130%30%30%30%)。)。)。)。3.3.3.3.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住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个人所得税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