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反应中间体课件.pptx





《有机反应中间体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反应中间体课件.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v在有机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一般先形成在有机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一般先形成活性中间活性中间体体,然后再由这些中间体迅速转变成反应产物。,然后再由这些中间体迅速转变成反应产物。活性中间体的寿命及其短暂,活性中间体的寿命及其短暂,C+仅有仅有10-10-6s,所以,所以,通常条件下很难分离和检测,但可以通过反应动力学、通常条件下很难分离和检测,但可以通过反应动力学、立体化学、光谱方法等获得的信息推测其存在。立体化学、光谱方法等获得的信息推测其存在。v研究有机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和过渡态,是研究有机研究有机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和过渡态,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核心。
2、反应机理的核心。v常见的活性中间体有:常见的活性中间体有: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卡宾、氮宾、苯炔基、卡宾、氮宾、苯炔等。等。(CH3)3C+一、碳正离子一、碳正离子v碳正离子化学是有机化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碳正离子化学是有机化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Nobel化学奖获得者化学奖获得者Olah在在1972年提出系统的碳正离子年提出系统的碳正离子概念。根据这个概念,所有的碳正离子可分为两类:概念。根据这个概念,所有的碳正离子可分为两类:三配位的碳正离子,中心碳原子为三配位的碳正离子,中心碳原子为sp2杂化,也叫做碳杂化,也叫做碳宾离子,即通常所说的经典碳正离子
3、或简称碳正离子。宾离子,即通常所说的经典碳正离子或简称碳正离子。也就是也就是含有带正电荷的三价碳原子的原子团。含有带正电荷的三价碳原子的原子团。如常见的如常见的CH3+、(CH3)3C+等,这类碳正离子在带正电的等,这类碳正离子在带正电的碳原子外有碳原子外有6个电子,形成个电子,形成3个共价键。个共价键。它们都是活性很高的活性中间体,具有亲电性能,易与它们都是活性很高的活性中间体,具有亲电性能,易与亲电试剂反应。亲电试剂反应。sp2-sp3bond(CH3)3C+CH3CH3CCH3五配位(或更高配位)的碳正离子,称为非经典碳五配位(或更高配位)的碳正离子,称为非经典碳正离子。正离子。如如CH
4、5+、C2H7+等,这类碳正离子在带正电等,这类碳正离子在带正电的碳原子处有的碳原子处有8个电子,但其中一对电子形成三中心个电子,但其中一对电子形成三中心键,人们称之为键,人们称之为卡鎓碳正离子卡鎓碳正离子。v一般是在超酸(如一般是在超酸(如HClO4、FSO3H、H2SO4SO3等)等)的存在下形成的。的存在下形成的。sp2-sp3bond(CH3)3C+的轨道结构的轨道结构+C sp2-sbondCH3+的轨道结构的轨道结构HHH1、碳正离子的结构、碳正离子的结构2、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的稳定性:(1)-p超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H轨道交盖在这里轨道交盖在这里空的空的 p 轨道轨道
5、CH33CCH32CHCH3CH2CH3a、烯丙型碳正离子:、烯丙型碳正离子:p-共轭共轭电子离域电子离域正电荷分散程度大正电荷分散程度大共轭体系的数目越多,碳正离子越稳定:共轭体系的数目越多,碳正离子越稳定:(2)共轭效应)共轭效应当共轭体系上连有当共轭体系上连有取代基取代基时,供电子基团使正碳离子时,供电子基团使正碳离子稳定性增加;吸电子基团使其稳定性减弱:稳定性增加;吸电子基团使其稳定性减弱:CH2CH2CH2环丙甲基正离子的结构:环丙甲基正离子的结构:空的空的 p 轨道与弯曲轨道的交盖轨道与弯曲轨道的交盖b、环丙甲基正离子、环丙甲基正离子比苄基正离子还稳定:比苄基正离子还稳定:中心碳原
6、子上的空的中心碳原子上的空的 p 轨道与环丙基中的弯曲轨道与环丙基中的弯曲轨道进行侧面交盖,其轨道进行侧面交盖,其结果是使正电荷分散。结果是使正电荷分散。随着环丙基的数目增多,随着环丙基的数目增多,碳正离子稳定性提高。碳正离子稳定性提高。c、直接与、直接与杂原子杂原子相连的碳正离子结构:相连的碳正离子结构:氧上未共有电子对所占氧上未共有电子对所占p轨道轨道与中心碳原子上的空的与中心碳原子上的空的 p轨道轨道侧面交盖,未共有电子对离域,侧面交盖,未共有电子对离域,正电荷分散。正电荷分散。类似地,羰基正离子:类似地,羰基正离子:d、乙烯型碳正离子:、乙烯型碳正离子:+C原子进行原子进行sp2杂化,
7、杂化,p轨道轨道用于形成用于形成键,空着的是键,空着的是sp2杂化轨道,使正电荷集中。杂化轨道,使正电荷集中。因此不稳定。因此不稳定。苯基正离子:苯基正离子:结构同乙烯型正碳离子,正电荷结构同乙烯型正碳离子,正电荷集中在集中在sp2杂化轨道上。杂化轨道上。此两类碳正离子此两类碳正离子稳定性极差稳定性极差。e、溶剂效应:、溶剂效应:1)溶剂的诱导极化作用,利于底物的解离。溶剂的诱导极化作用,利于底物的解离。2)溶剂使碳正离子稳定:溶剂使碳正离子稳定:空的空的 p 轨道轨道易于溶剂化易于溶剂化溶剂溶剂3)极性溶剂:溶剂化作用极性溶剂:溶剂化作用 强,利于底物的解离。强,利于底物的解离。3、碳正离子
8、的生成:、碳正离子的生成:1)直接离子化:直接离子化:通过化学键的异裂而产生。通过化学键的异裂而产生。2)间接离子化:间接离子化:正离子或极性分子与中性基质的反应正离子或极性分子与中性基质的反应 3)由其它正离子转化而生成:由其它正离子转化而生成:a、从其他正离子分解得到、从其他正离子分解得到b、用一个容易得到的碳正离子与中性基质作用制得、用一个容易得到的碳正离子与中性基质作用制得较难得到的正离子。较难得到的正离子。(4)重排产生重排产生:烷基、芳基或氢带着一对电子向正电:烷基、芳基或氢带着一对电子向正电荷中心移动,丢下另一个正电荷。荷中心移动,丢下另一个正电荷。常见的超酸常见的超酸 与与10
9、0H2SO4的酸性比较的酸性比较HSO3F(氟硫酸)氟硫酸)1000倍倍HSO3F SbF5(魔酸)魔酸)1000倍倍HFSbF5 1016倍倍叔丁醇在下列条件下完全转变成叔丁基正离子:叔丁醇在下列条件下完全转变成叔丁基正离子:很多正碳离子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研究都是在超酸介质中进行的。很多正碳离子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研究都是在超酸介质中进行的。5)在超酸中制备碳在超酸中制备碳正离子溶液正离子溶液比比100的的H2SO4的酸性更强的酸的酸性更强的酸超酸超酸(Super acid)4、非经典碳正离子、非经典碳正离子1)键参与的非经典碳正离子键参与的非经典碳正离子实验表明:实验表明:反反-7-原冰片烯基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 反应 中间体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