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学习心理概论第一节 学习概述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三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概述一、学习的概念1、心理学上“学习”的概念“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的比较持久持久的变化”2、学习的层次1)广义的学习专指与动物的学习行为相对应的人类的学习2)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二、学习的分类(一)加涅1977年的学习结果分类(二)奥苏贝尔按学习活动性质的分类(一)加涅1977年的学习结果分类1 1、言语信息的学习、言语信息的学习 言语信息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
2、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陈述出来。2 2、智力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 智慧技能作为一类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习得用符号对外办事的能力。3 3、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 在学习者不断地学习和发展智力技能及其他性能的过程中,他们也发展了用以调控其内部学习过程的方式,这便是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4 4、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指应用规则调控自身肌肉协调的能力,如体操技能、写字技能、作图技能、操作仪器技能等,它也
3、是能力的组成部分。5 5、态度的学习、态度的学习 态度的学习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所以也可以把态度定义为个体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行为选择倾向。加涅提出三类态度: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如音乐、阅读、体育锻炼等等;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如爱国家、关注社会需要和社会目标、尽公民义务的愿望等等。(二)奥苏贝尔按学习活动性质的分类(二)奥苏贝尔按学习活动性质的分类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按学习进行的方式,由此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接受学习中,所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
4、生,学生只需把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并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把知识提取出来加以运用。发现学习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换。观点辨析:发现学习优于接受学习,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发现学习为主?2、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因此可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是在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相反,它是学习者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非本质的、人为的联系
5、。观点辨析:意义学习优于机械学习,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意义学习为主?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二、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作用理论与华生 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生平2、桑代克的迷笼实验3、学习方式分类4、学习定律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1 1、桑代克的生平、桑代克的生平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1874年8月31日出生于美国麻省,父亲本来是律师 后来当了牧师。作为一个孩子,他其貌不扬,生性害羞、孤独,
6、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也特别有学习的天赋,高中的成绩一直处在前一二名。1891年,踏上了康涅狄格州米德尔顿的卫斯理大学,主修英文。1895年毕业时,获得了50年来最高的平均成绩。在他的自传中写道,在上大学三年级以前他不记得“听说过或见过心理学这个词”,当时他必须选一门必修课。在读了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之后,他才对心理学感兴趣。他去哈佛继续研究生工作,计划学习英语、哲学和心理学,可是,听了詹姆斯的两次课之后,他就完全迷住最后一门课程了。1896年,他在哈佛获得另一个文学士学位,1897年获硕士学位。尽管对詹姆斯非常尊敬,他却选择了一个非常没有詹姆斯特色的课题“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在后来的
7、生活中,他说,当初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获取学分和毕业文凭的需要当时明显没有对动物的特别的兴趣”。当时詹姆斯不再搞实验心理学,但他同意了这个选题,并把他家地下室里的一块地方提供给没有足够大实验室的桑代克作动物试验。1898年,桑代克追求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未果(后来桑代克与这位女士终成眷属),时值哥伦比亚大学聘请他为大学评议员,提供给他奖学金,他带着两只受过最好训练的小鸡到了纽约,在这个研究起来更方便的地方继续完成博士学位。指导教师是詹姆斯麦克金卡特尔,当时这位教授正在进行通过人体测验来测量智力的研究。桑代克尽管后来也进行过精神测验,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他只得继续进行自己的动物学习研究。他完成了
8、他著名的迷笼研究,因此获得博士学位。桑代克在1899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一位心理学讲师,根据卡特尔的建议,桑代克把他的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及年轻人,之后他越来越多的用人做测试对象,并把大量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心理测验等领域。除了用一年的时间去俄亥俄州克里夫兰西部保留地大学做教员之外,他成果颇丰的一生中的其余时间都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度过的。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共出五百零七种书、专论和学术论文,这创纪录的成就,后来的心理学家,可能除了皮亚杰之外,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主要著作主要著作动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3 1914)智力测验(1927)人类的学习(
9、1931)需要、兴趣和态度的心理学(1935)人类与社会秩序(1940)2、迷笼实验3、学习方式分类(1)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2)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3)分析或抽象(4)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4、学习定律(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是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你如何看待当前热议的“中小学生减负”问题?(3)效果律(Law of Effect)。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
10、体学习的效果。“集中并练习那些应结合的联结,并且奖励所想要的联结”桑代克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是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条件反应实验 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时意外发现的。用开刀手术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连接一导管,引出唾液,并用精密仪器记录唾液分泌的滴数。实
11、验时给狗食物,并随时观察其唾液分泌情形。在此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发现,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现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来的人员或铃声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1901 年将狗对食物之外的无关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现象,称之为条件反应。2、实验中的四个概念:1)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指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CS);2)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3)食物之外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4)食物之外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
12、ponse)。(二)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根据经典性条件反应原理做了一个恐惧实验2、华生提出学习的实质:有机体的学习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SR3、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定律1)消退律: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的强度会逐渐减弱乃至消失。但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出现,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恢复2)学习的泛化律:经典性条件作用一经形成,机体对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3)学习的分化律: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相似刺激,慢慢有机体就对其它相似刺激不作出条件反应,出现条件作用的分化三、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
13、件作用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一)操作性条件作用(二)强化(三)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一)操作性条件作用1、行为的分类:应答性行为由已知刺激引起操作性行为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2、根据上两种行为,其区分出了两种条件作用:应答性条件作用刺激性条件作用,强调刺激的重要性反应型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行为反应及后果斯金纳箱斯金纳箱小白鼠实验小白鼠实验(二)强化1、强化物: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2、强化类型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3、消退与惩罚3、消退与惩罚 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
14、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称为消退。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消退的作用:在强化中,无论是正强化的奖赏还是负强化的回避,其作用都在于增加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塑造行为的目的,而消退则不然。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不对其施与任何强化,从而降低该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在消退早期,在不施与任何强化时,行为频率会在短时间内忽然增加,之后频率减少,才是真正的消退。惩罚的
15、作用:惩罚与负强化和消退都有所不同,负强化是要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消退是不施与强化。但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使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生活中,一般的小朋友都喜欢以哭闹的方式来向父母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应如何纠正他们这种不好的行为?但是,动物实验表明,惩罚对于消除行为来说并不一定十分有效,厌恶刺激停止作用以后,原先建立的反应仍会逐渐恢复。因此,惩罚的效果一般不好,它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不能根除行为,而只能暂时抑制行为。与此同时,惩罚也可能会引起副效应,如攻击性行为。因此,惩罚要慎用,消退才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在非得给予惩罚时,一定要注意:第一,要注意使用
16、惩罚后的反应抑制期。也就是说,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不但要说什么不能做,也要说明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惩罚一定要在不良反应发生后立即给予,延迟的惩罚可能是无效的;第三,惩罚一旦决定实施,一开始就要选择强度大的,越来越强的惩罚不可取,因为会产生适应;第四,在可选择的情况下,与其给予厌恶刺激的惩罚,还不如不给奖励刺激的惩罚。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刺激增加奖励刺激减少厌恶刺激不施予呈现厌恶刺激目的增加反应概率增加反应概率减少反应概率减少反应概率应用塑造良好行为塑造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消除不良行为反应后呈现反应后消除奖励性刺激正强化惩罚(1)厌恶性刺
17、激惩罚(2)负强化4、强化程序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5、强化的应用 选择强化物时应遵循普雷马克原则(祖母原则),即投其所好,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三)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1、行为塑造2、程序教学1、行为塑造 斯金纳认为只要很好的利用强化程式,可以操作建立一个没有战争、犯罪、贫穷和污染的社会(沃尔登)。个体可以被塑造成具有人类美德的人:诚实、利他、有雄心壮志等等。所有这些愿望不仅能被实现,而且也应该要实现,这是斯金纳的坚定信念。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在斯金纳看来,教师要利用这些操作行为技术,塑造学生有意义的行为。所以好的教师应该具备行为塑造的能力。斯金纳认为反应的后果影响进一
18、步的行动,这些后果产生于外部环境,环境引起行为的变化,一个人将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他自己与众不同的强化和惩罚史直接决定的。儿童的操作行为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一个好的行为由于不断得到强化,变得越来越巩固,这就叫塑造。而一个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也可以运用强化规范行为、消退不良行为来使之消退。这就叫矫正。2、程序教学理论 原理 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使学生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内涵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
19、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原则小步子原则;主动参加原则;及时反馈。实施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生平阿尔伯特班杜拉(A1bert Bandura,1925):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1925年,出生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被选为西方心理学会会长1989年,任职于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阿尔伯特阿尔伯特班杜拉班杜拉(A1bert A1bert BanduraBandura,1925 1925)班杜拉认为 “行为主义专注于操作,而忽视认知功能是引起人们行
20、为的决定因素,人具有给自己提供某种自我指导力量的潜在能力;认知心理学虽然注意了对人的内部意识过程的研究,却又相对忽视了对人的外显行为的探讨”他试图走出一条既不同于传统行为主义,又不同于认知心理学的“中庸”之道理论观点理论观点(一)(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及其过程(二)(二)交互决定论交互决定论(三)自我效能原理(三)自我效能原理(四)评价(四)评价(一)(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及其过程1、什么是观察学习、什么是观察学习2、观察学习的特点及其类型、观察学习的特点及其类型3、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1、什么是观察学习 班杜拉“观察学习”: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
21、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观察学习即替代性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学习,与参与性学习相对应2、观察学习的特点及其类型、观察学习的特点及其类型观察学习的观察学习的特点特点 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不依赖直接强化不依赖直接强化 具有认知性具有认知性 不等同于模仿不等同于模仿观察学习的观察学习的类型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直接的观察学习 抽象性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3、观察学习的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对榜样知觉)(对榜样知觉)保持过程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示范信息的储存)动作复制过
22、程动作复制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记忆向行为的转变)动机过程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从观察到行为)1 1)动机过程中的)动机过程中的三种强化模式:三种强化模式:直接强化直接强化:当观察者正确重复了行为就直当观察者正确重复了行为就直接给予强化接给予强化间接强化(替代强化)间接强化(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观察者因看到他人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加产生同样行为他人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加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的倾向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当个体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当个体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以标准时,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
23、的过程2 2)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中什么样的榜样容易被模仿什么样的榜样容易被模仿 卓越卓越:在竞争中显得很突出的榜样在竞争中显得很突出的榜样 受人喜欢和尊敬受人喜欢和尊敬:受人喜欢,被别人尊重:受人喜欢,被别人尊重的榜样的榜样 类似类似:与自己相似的榜样与自己相似的榜样 强化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结果观察到榜样行为的结果(二)交互作用论个人决定论:个人决定论:认为个人内部因素决定人的行为,强调个体单方面的决定因素,忽视了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因素决定人的行为,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以控制人的行为互动论:互动论:认为环境和人彼此作为独立的因素,联合起来影响和决定行为。交互
24、决定论: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环境、行为三者是相互影响、交互决定的,三者互为因果关系,两两间具有双向的互动关系 个体个体行为行为环境环境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图示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图示 (三)(三)自我效能原理自我效能原理1、自我效能的含义 1977年,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2、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 行为的成败经验 替代性经验 言语劝说 情绪的唤起 情境条件(四)评价(四)评价贡献 提出了观察学习 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学习理论
25、的发展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 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结合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和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以人为被试的实验 概念和理论建立在丰富坚实的实验验证资料的基础上,实验方法比较严谨,结论比较有说服力局限性:缺乏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理论框架 忽视发展变量的影响 只是一般化地对认知机制进行分析,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领域重视不够第三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一、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二、托儿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四、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格式塔的顿悟一、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完形学习理论学习的认知
26、理论起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学习的认知理论起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理论。格式塔的德语名词是派的完形理论。格式塔的德语名词是GestaitGestait,含义是完形,指被分离的整体或,含义是完形,指被分离的整体或组织结构。格式塔心理学是以反对元素分组织结构。格式塔心理学是以反对元素分析、强调心理的整体组织为其基本特征的。析、强调心理的整体组织为其基本特征的。它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分离的整它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分离的整体,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完形。人脑对体,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完形。人脑对环境作整体组织的反应,提供一种组织或环境作整体组织的反应,提供一种组织或完形,即顿悟,其作用就
27、是学习。格式塔完形,即顿悟,其作用就是学习。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M.WertheimerM.Wertheimer)、科夫卡、克勒。)、科夫卡、克勒。柯勒 魏特默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冈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柯勒(柯勒(1887196718871967)在)在19351935年因公开批评纳粹政权而被迫移民美国之前,在学术年因公开批评纳粹政权而被迫移民美国之前,在学术上已功成名就,已担任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多年。他上已功成名就,已担任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多年。他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参与创建名列
28、心理学六大门派的格式塔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参与创建名列心理学六大门派的格式塔心理学派(心理学派(“格式塔格式塔”是德语是德语“整体整体”的音译,又译做完的音译,又译做完形心理学派),但是他最广为人知的研究成果是对黑猩猩形心理学派),但是他最广为人知的研究成果是对黑猩猩的思维能力的有趣实验。的思维能力的有趣实验。19131913年,柯勒前往南非的西班牙属地加那利群岛的特年,柯勒前往南非的西班牙属地加那利群岛的特内里费岛,担任普鲁士科学院设在那里的类人猿研究站主内里费岛,担任普鲁士科学院设在那里的类人猿研究站主任。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柯勒被困在了岛上,和任。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柯勒被困在了
29、岛上,和9 9只黑猩猩相伴,待了大约只黑猩猩相伴,待了大约7 7年。岛上有一个巨大的室外实年。岛上有一个巨大的室外实验场地,还有一些验场地,还有一些“玩具玩具”箱子、木杆、竹竿等。柯箱子、木杆、竹竿等。柯勒就用它们对黑猩猩做了一系列实验,并用电影记录下来。勒就用它们对黑猩猩做了一系列实验,并用电影记录下来。黑猩猩学习实验根据这类研究所观察到的事实,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他们对有机体学习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动的“形”,与之相应,有机体头脑里存在着与环境相应的一个“同形”,这样有机体能与环境保持平衡。有机体周围的情境发生变化时,有机体头脑中的完形就会出现缺口,这种情况下,有机体就会
30、重新组织知觉,通过这种组织作用,弥补缺口,产生与这个新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也就是获得了新的经验。有机体的这种组织活动就是学习,因此,学习的实质是组织或完形作用。关于学习本质的观点:1、从学习结果来看,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 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也不是侥幸的试误,而是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实现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顿悟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完形,即是组织、构造一种完形。2、从学习的过程看,学习不是简单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联结活动,而是头脑里积极主动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二、托儿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31、(一)生平简介(二)托儿曼关于学习问题的经典实验(三)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托尔曼(Edward C Tolman)1886-1959。出生在美国麻省纽顿的贵格会教徒的家庭,在麻省理工获化学学士,在哈佛获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始于行为主义,终于认知主义 。他对各派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以博采众家之长而著称。他既欣赏联结派的客观性和测量行为方法的简便,又受到格式塔整体学习观的影响。他的学习理论有很多名称,如符号学习说、学习目的说、潜伏学习说、期待学习说。早期曾被称为符号格式塔学说或期待学说,现在一般称为符号学习论或信号学习论。(二)托儿曼关于学习问题的实验1、位置学习实验、位置学习实验托尔曼
32、认识到,白鼠习得的不是一系列刺托尔曼认识到,白鼠习得的不是一系列刺激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形成了类似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形成了类似现场的一张地图现场的一张地图“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正是,正是这种认知地图指引了白鼠的正确行为。根这种认知地图指引了白鼠的正确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并据研究结果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并非形成简单的、机械的联结,而是学习达非形成简单的、机械的联结,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形成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形成“认知地图认知地图”。2、潜伏学习实验潜伏学习实验可见,表现某种新行为,既需要有知识可见,表现某种新行为,既需要有知识(通
33、过学习获得),而且要有要求(通过(通过学习获得),而且要有要求(通过强化形成),强化只是使有机体选择表现强化形成),强化只是使有机体选择表现出某种行为,该行为并非通过强化才习得,出某种行为,该行为并非通过强化才习得,学习并不是要通过强化才能实现。学习并不是要通过强化才能实现。3、奖励预期实验 托儿曼认为,个体的行为由对目标的期待来引导。该观点得到他人实验的证实。1)廷可波1928年的猴子实验2)爱略特1928年的猴子实验(二)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期望是托儿曼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个体依据已有经验建立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关于目标的认知概念2、
34、学习是整体性行为整体行为学说整体行为学说区分分子性行为和整体性行为 分子性行为:指个体所表现的局部性动作,如声、光刺 激所引起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的反应。整体性行为:指个体所表现的大单元或整体性行为,如动物跑迷津、儿童上学、打球等行为。整体行为特点:目的性: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总是设法获得或回避某些事物 认知性:为实现目标,总是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这是以对途径和工具的认知为前提的 最小努力原则:选择比较容易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可教性:不是机械、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3、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托儿曼认为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O),主张将行为主义
35、的公式改为SOR中介变量中介变量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决定行为的机体内部因素什么是什么是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指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因外界刺激而引指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内在变化过程。起的内在变化过程。行为的最初原因(自变量)和行为本身行为的最初原因(自变量)和行为本身(因变量)的关系:(因变量)的关系:B=f f x(S、P、H、T、A)B因变量(行为);因变量(行为);S环境刺激(环境情境);环境刺激(环境情境);P生理内驱力;生理内驱力;H遗传;遗传;T过去经验或训练;过去经验或训练;A:年龄:年龄S-RS-O-R自变量自变量 中介变量
36、的分类:中介变量的分类:早期分类早期分类:需求变量需求变量:指动机,包括饥饿、渴、安全等需求,决指动机,包括饥饿、渴、安全等需求,决定行为的定行为的动机动机,回答行为的,回答行为的“为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的问题 认知变量认知变量: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动作、技能等,决定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动作、技能等,决定行为的行为的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回答行为的,回答行为的“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的问题。晚期分类晚期分类:需要系统需要系统:指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内驱力等指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和内驱力等 行为空间行为空间:指有机体在某一时刻内感知到的,具有不指有机体在某一时刻内感知到的,具有不同地点、距离和方向的客体。同
37、地点、距离和方向的客体。信念价值动机信念价值动机:指个体将环境中的客体按照学习的结指个体将环境中的客体按照学习的结果而加以归类和分化,排出一个等级顺序。果而加以归类和分化,排出一个等级顺序。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杰罗姆布鲁纳 Jerome SeymourBruner1915,杰罗姆杰罗姆布鲁纳布鲁纳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1915),出生于纽约。1937 年获杜克大学学士学位。1938 年转哈佛大学主修心理学,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到盟军最高司令部艾森豪威尔总司令部担任心理福利事务工作。1945 年返哈佛大学,1952 年升任心理
38、学教授。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积极参加美国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指导工作。1960 年协助建立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65 年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2 年至1980年任英国牛津大学瓦茨实验心理学教授。1980年返回美国任纽约大学的人文学科新学院院长之职。主要著作主要著作 思维之研究(A Study of Think)(1956,与人合 作)教育过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论认识(On Knowing)(1964)教学理论探讨(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1966)认知生长之研究(Studies in
39、 Cognitive Growth)(1966,与人合作)教育的适合性(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1971)超越所给的信息(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1973)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Childs Talk:Learning to Use Language)(1983)心的探索(In Search of Mind)1984)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3、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对学习本身感兴趣4、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5、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得教
40、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6、提倡发现学习四、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戴维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1918),193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后先后在美国伊里诺斯大学教育研究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和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应用心理学系任教,1968年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曾在该校师范教育部任研究和评价的主管,后来又在该校的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工作过。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1、奥苏贝尔的学习观1)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41、2)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3)有意义学习的类型4)有意义学习的方式上位学习: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低于要学习的新 观念下位学习: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并列结合学习:用某些可以类比的观念来理解新观念2、教学设计的原则1)渐进分化原则 基于两个假设:下位学习比上位学习容易;学生认知结构中包摄性最广的观念占据 最高层次,下面依包摄水平下降而逐渐递减2)综合贯通原则3、先行组织者策略1)概念界定2)分类:说明性组织者说明性组织者(提供适当的类属者,与新的学习内容产生一种上位关系)比较性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促进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 基本类似观念的整合,并增加新旧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能否结合自己所学学科就先行组织者的应用举例?3)作用:a:使学生注意到认知结构已有的那些可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并把新知识建立其上b:为新知识的接受提供一种脚手架c:这种稳定和清晰的组织使学生不必采用机械学习的方式4、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1)认知驱力: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2)自我提高驱力:指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3)附属驱力:指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