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透视画法》PPT课件.ppt
《《点透视画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透视画法》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方体与画面、地现平行,并与视线成垂直状态者。亦即立方体的三组棱线中的两组与画面、地面平行,另一组棱线则消失于视心,此种图法称为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所示:由A面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图,则共有九种,如图图中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心位置,这是一点透视图的基本构图。这种构图可以表示五个面,因此建筑物的室内透视图常使用此一方式。图中2、3、9是视点在物体下
2、方的例子,要描画比眼睛更高位置的物体时,这种构图最实用。而图中4、8、1,视点位在眼睛的高度,当物体往左或往右移动时,这种构图最适合使用。袖点在物体上方,即物体在眼睛高度下方时,最适用的构图为图中5、6、7。一点透视足线法一点透视足线法连接物体与立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此连接线称为足线。而利用足线绘成透视图的方法,称为足线法。物体各图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这些图面可以描画出透视图。而从图2可知,各图面的长、宽、深尺寸是相同的。一般而言,描画透视图时,就依这些图面(正面图、侧面图、平面图)而导出物体的形状。图3为说明图,描画顺序如图所示图4在纸面上画出相当于物体底部的基线,然后从基线测出眼睛高度
3、的缩小尺寸,再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水平线。再从基线测物体高度加余白部分(随意尺寸),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线,这就是画面线。图5:以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成平行的状态,将平面图配置于画面线(P.L)上方。并以和基线(G.L)相接的状态描绘出物体的侧面图。把平面图的深度线AD.BC延长到基线,再从侧面图水平移动物体的高度,如此可求出abba的物体正面图。图6:先决定视点(E.P)。对物体平面图的AB面来说,中心视线(EE)呈垂直,所以物体平面视点位置最好决定在作图者视野60度的范围内。而中心视线和基线的交点就是基点(G.P)。基点到视点的距离,即为物体和作图者间的距离。连接视点(E.P)和平面图的A
4、BCD.图7:中心视线(EE)和水平线(H.L)的交点为消点(V.P),如果是一点透视图,就会和视心相叠。把正面图点abba,和消点连结。图8:平面图点ABCD和视点的连结线,能和画面线(P.L)相交ABCD,从ABCD向基线画垂直线,又能和正面图点abba和消点的连结线,产生交点ABCD,此图形为物体的平面透视图。图9:将画出来的平面透视图,移动到物体的高度线ab,则可得ABCD的透视图。图10:实际上从平面图和侧面图所求出来的透视图,就是夹在ABCD和ABCD平面透视图间的立体图形。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出来的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平面图的时候,离开画面线,所描画出的透
5、视图也会离开基线。因此,以下介绍其他不同的情况:A图:由于配置时平面图的一边AB与画面线相接,因此,所画出来的透视图一边AB就会和基线相接。B图:平面图部分在画面线下方的情况。在作透视图时,无论时画面线上方或下方的点,在和视点连接时,都必须先求得投影在画面线上得点,再作垂直线,以求得透视图。若欲求得更大得透视图,可将平面图配置于画面线下方,其高度可由基线放大来求出。C图:这是利用足线法完成得室内透视图。其宽度、深度可由视点(E.P)连接平面图上的点求出,而高度则须由基线上的立面图延伸线条求出。作业作业1-方体的一点透视方体的一点透视1张张要求:要求:1、A32、铅笔手绘、铅笔手绘3、保留所有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点透视画法 透视 画法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