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练习新人教版(1).doc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练习新人教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练习新人教版(1).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515 诫子书诫子书0101 积累运用积累运用 1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f) (2)淫慢(yn) (3)遂成枯落(su) 2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静以修身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明确、坚定 (4)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达到 (5)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增长才干 (6)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放纵 慢:懈怠 励:振奋 (7)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轻薄 治:修养 (8)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3 3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夫/君子之行,静
2、/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品 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5 5填空。 (1)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3、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 诫子书等。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 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并包含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无以成学。 (4)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 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6 6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
4、积极 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 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严家训时时记,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 (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 6 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 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儿地往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 了。 ”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示例一不同意。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示例二同 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0202 课内精读课内精读 7 7文中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作者从做人和学习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8 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 刻苦学习。 9 9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 “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 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 思, “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 “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5 子书 练习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