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费下载.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费下载.wps(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书法与汉字:书法与汉字:2.1 什么是书法:“以用笔为形式,以结字为内容的文字书写的艺术,叫书法。”“中国书法艺术是以中华汉字为表现主体,利用特制书写工具,整合个性创作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再创造的一种造型艺术。”书法,就是文字的书写法则。2.2 关于汉字:2.2.1 汉字的起源:关于文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2.2.2 汉字六书:象形日、月、山、
2、水、木、刀、车、人;指事上、下、本、末、刃;会意武,休,明,涉,从,森;形声芬,吩,氛,纷,汾,份,盆;假借自、莫;转注老考。2.2.4 汉字的艺术特质:汉字是迄今唯一尚存的常用表意文字;汉字的构成元素是线条;汉字的形体基本上是呈方块形;汉字是一种展开于空间的静态形体。3 先秦书法:先秦书法:3.3 自由的书写: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自为政,文字的地方色彩更为浓厚,自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的文字异形的现象。一个字的写法,往往齐楚有异,秦燕不同,地域性差别十分明显。3.3.5 自由书写的背后:先秦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周公之礼;孔孟之儒;老庄之道;韩非之法。4 汉代书法:汉代书法:4.1 汉代
3、概况:国力强盛。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第一次征服世界的新鲜感和恢宏气度。亢奋的社会心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整的社会统治思想。经学的学术模式。4.1.1 汉代书法概况:汉承秦制,初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东汉进入鼎盛时期。草书(章草)在汉代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一种字体;楷书与行书也开始萌发。石刻和简帛是汉代书法的主要载体。4.1.4 汉代砖文和瓦当文:汉代瓦当文是篆书的一朵奇葩。善于随形布字,将文字简化或夸张,具很强的装饰性。汉代砖刻与瓦当相似,更为大胆雄放,形简而意远。4.2 隶书之由来:汉隶又称今隶,也称“佐书”、“史书”,是在秦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来的,大
4、约在西汉中期已经成熟。即是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符号化,具笔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金文、篆书都属于古文字的范畴,而隶书和楷书,则属于今文字的范畴。4.3 隶书的特点: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和圆笔兼用。4.3.1“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书体,“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4.3.2“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即带有挑脚的横画)的形状与隶书笔画的写法步骤。写波横时先用力向
5、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形状就像蚕虫的头;随即笔稍为提起,使笔毫至中锋向右运笔,这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锋收笔,亦有尚未露锋即缓缓的收住的处理。写挑横时要注意,采用“提引”的写法。这样,笔势才舒展自然。“笔必三折”是说写隶书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不要横扫直抹一滑而过、“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基本方法。4.3.3“雁不双飞,蚕无二色”: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面,只能把一笔写成波横,其佘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而“蚕无二色”是指起
6、笔蚕头的写法基本相同,但蚕头的形状可以有微小的变化。4.4 汉隶碑刻经典:4.4.1 汉三颂:石门颂、西峡颂、郙阁颂。4.4.2 孔庙三碑: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4.4.3 曹全碑:东汉中平二年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书写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4.4.4 张迁碑: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用笔棱角分明,具有齐、直、方、平
7、的特点。4.5 汉简隶书墨迹:简帛两种。由于服从于实用的目的,较之于碑刻,书写更为自由、随意,因而也更为灵动。武威仪礼简:4.6 汉代草书:章草。基本可看作是隶书的草体。具有隶书的渊雅静穆,又有草书的灵动活泼,气息古朴高远。是极具审美价值的一种字体。4.6.1“草圣”张芝:5 魏晋南北朝书法:魏晋南北朝书法:5.1 魏晋南北朝概况:全国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民族矛盾尖锐。士族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社会思想自由活跃,各种学说同时并兴。道教与玄学兴盛。5.1.1 魏晋南北朝书法概况:楷、行、草书在广泛的应用中得到迅速完善。出现了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书家。最重要的书法作为
8、艺术的许多基本概念被揭示出来,且指导书法实践。5.1.2 隶、篆的发展:隶书程式化的风格。“三绝碑”。为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字,谓之三绝,即文表绝,书法绝,镌刻绝,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篆书奇异化的风格。5.2 皇象:急就章。为章草体的正宗。此帖点画简约、凝重,亦较含蓄,又多隶书笔意。结字工整,法度森严。整篇观之,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对喜爱章草的人来说,是学习章草的优秀范本。5.3 钟繇: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
9、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5.3.1 宣示表:较钟繇其他作品,此帖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所具备的点画法则、结体规律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因此,钟繇宣示表可以说是楷书艺术的鼻祖。5.7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快雪时晴帖: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芒,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情态,明代
10、鉴藏家詹景凤以“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初月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频有哀祸帖: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姨母帖:古貌磅礴,无楷书提按之笔势,亦无后世行书跌宕之意态,光芒尽敛,火气全无,或顿或曳,与隶体也不相同,得知羲之以古拙胜,而不专尚姿致。黄庭经: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
11、熟的楷书之作。5.9 其他书法家:5.9.1 王珣伯远帖: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三希堂”之一。另二为: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6 隋唐书法:隋唐书法:6.1 隋唐概况:经济的高速发展。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各种文化的交融汇合。统治阶层组成的多元化。思想统治的相对宽松。“明书”取士。6.1.1 隋唐书法概况:隋唐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继魏晋时期的又一个高峰。在其鼎盛时期,各体书都得到了社会重视,都出现了专门家,建立了崭新的艺术风格,整体上呈现出富有开拓性、包容性的品格,代表性书风雄强豪迈、大气磅礴,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成就是楷书与草书。6.2 初唐
12、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九成宫醴泉铭: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其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尤其在划末重收,笔至划尾便稳稳提起。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世模范,是欧阳询晚年代表之作,故后人学习楷书往往以此碑作为范本。卜商帖:用墨浓重,行气淹贯,下笔锋利如斩钉截铁。楷书中的瘦劲典雅,在这里转化为锋锐的笔痕,似乎还残留着北派书法中的方劲笔法。但是墨气却极为鲜润,笔画饱满丰腴,起笔简截而少婉约之势,是与当时流行的王羲之或王献之书风大不一样的。6.4 唐代草书: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
13、的艺术创作。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文断碑、古诗四道,怀素僧自叙帖等等,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6.4.2 张旭: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
14、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6.4.3 怀素: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但于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6.5 颜真卿: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
15、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7 宋代书法:宋代书法:7.1 宋代概况:高度集权。成熟的文官制度。军力疲弱。经济发展。城市和商业的兴盛。科举完备。文人依赖性增强。思想禁锢。理学。内转。自觉依附。南渡后社会心理的低落。7.1.1 宋代书法概况:书法成为“载道”的一种工具;另一方面,他们又视书法为适意的雅玩活动,弱化
16、对书法技巧形式的斤斤计较,而追求书法在表现个人情趣上的特有功能,从而将书法引向一个个人性色彩较为浓重的空间,形成所谓“尚意”书风,开书法艺术的新局面。宋太宗淳化三年刊刻的淳化阁帖,在法帖传播方式上是巨大的进步。阁帖所收,大多为文人较为常用的行、草和小楷墨迹,而非篆、隶、楷书碑刻,加上宋以后印刷的兴起、碑刻风气的衰弱,行、草书形式丰富、变化空间大,尤其适合个人情趣的发挥,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篆、隶、楷书在一定程度上的沉寂和行、草、小楷的流行,形成宋代书法活动的突出特色。7.2.1 苏轼:苏轼倡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推求”、“书初无意佳乃佳”的创作观念,推崇自然本色的审美创造,以“出新
17、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为最高的审美准则,掀起了“尚意”的旋风。不规行矩步,依靠杰出的依靠杰出的天份、丰富的学养和豪放的胸襟,信手挥洒,触处成妙,气质雍容,即使不合法度处亦自具一种风流妍媚的风韵,姿质天成,其形质容或有憾,而神致绝不庸俗,每每令人得意外之喜,所谓“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者”,实际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合法”,甚至是“创法”。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全篇起伏跌宕,宛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或蜿蜒盘曲、徘徊沉吟,或奔腾直下、激荡咆哮,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震撼力。7.2.2 黄庭坚:与东坡同气连声,共同倡导“尚意”书风的观念。他极力标举“学养”、“胸襟”、“不俗”和“有韵”,“随人
18、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为书法进一步走向文人生活的空间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楷行根源东坡,又融铸瘗鹤铭,形成独特的辐射式结构和振动笔法;而主要精力则在狂草。7.2.3 米芾:在书法方面,他极力反对造作、强调自然,但又绝不自是,而采用“集古字”的方法学习、领会经典,经过长期的陶冶、融汇,最终自成一家。米芾是宋代学习古典最为深入的书家之一,又是最能够从古典中突破出来的书家之一。米书特点:一方面,点划和结构造型非常合理并且丰富,与古典传统若合符节;另一方面,一切形式似乎又都出自他的创造,没有任何拘谨、模仿或迟疑的地方。因而总体看去,只觉得随意挥洒而无不如意,酣畅淋漓,正如苏轼所说的“风樯阵马,沉
19、着痛快”。成为宋代行书影响于后世的最重要的一种风格。8 元代书法:元代书法:8.1 元代概况:汉化的异族统治。民族压迫:“四等人制”。民族掠夺性质的经济形态“贫极江南,富夸塞北。”重视商业:“元以功利诱天下”。城市兴盛:如大都、苏、杭等。思想开放:理学首次成为官学,但流于形式。科举轻忽:进士为小吏。8.2 赵孟頫:赵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晋唐学习的方式,在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新建立严谨的法度,树立古典风格的权威价值,从而矫正了南宋书法学时风、轻法度的巨大缺陷,使书法发展迈入一条较为健康的轨道。他自己的书法,行书深入右军堂奥,风神雅致,潇洒流美,楷书融唐铸晋,既端庄朴实又流畅婉丽,形成
20、独特的体势,获“赵体”之称。他的书法思想、风格,不仅主宰了整个元代的书法,甚至直接影响了明代前中期书法的发展。胆巴碑:为赵氏晚年楷书的代表作。笔法秀媚,苍劲浑厚,独具风格,于规整端严处见潇洒,点画顾盼有致,用笔沉着峻拔,充分体现了赵氏书法的风韵和神采。吸收众家之长,又参以李北海笔意,辅以行草笔法,因而庄重而不失流媚,严谨而富于生机,是大楷书的新进展。9 明代书法:明代书法:9.1 明代概况:空前的独裁统治。胡惟庸案、蓝玉案。闭关锁国。“片板不许下海”。严厉的思想控制。高启案。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后期思想新见层出。王守仁、祝允明、李贽。9.1.2 明代书法概况:明初书法,先承元朝而下,
21、基本继承的是元代的典型书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培养了一批御用书家,遂使台阁书风兴起。明中叶,江浙一代经济逐渐发展,成为书法的核心地区。一些文人成为具有一定职业化特征的书画家,以出售书画为生。“文人化”的清雅气息逐渐有所减弱,而好异尚奇之风逐渐兴起。晚明时期,从心学中衍生的个性解放思想蓬勃发展,而外来的军事压力也渐渐增大,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书法领域因之也出现了一次重大变革,狂放书风成为书法发展的主流。9.2 明初书法:“三宋二沈”:宋克、宋璲、宋广、沈度、沈粲。9.3 明中期书法:明代中期,江苏苏州一代出现了一批前后传承的书家,他们中有许多人并未进入政治中心,而是在当时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支
22、持下专以书画文章为业。由于艺术成就显著,影响很大,甚至超越了处于政治中心的艺术家,而成为这一时期书法的主要力量,这就是“吴门书派”。由前后三代书家组成,其中前两代处于明中期。9.3.1 沈周:学黄庭坚行书,用笔较黄庭坚柔和,结构也稍加平淡,去其拗峭,益以清雅,书卷气甚浓。9.3.3 祝允明书法号称无所不学。小楷主要师法锺繇,古朴简劲;行书或出自米芾、跌宕恣肆,或渊源赵孟頫、端正妍雅;还能写较为地道的章草书。他使得古代的各种典范风格重现于书家面前,从而彻底地突破了前此书法风格相对单一的面貌,一定程度上重振了古典传统。最为成功的一体是他的狂草,出入黄庭坚,兼取张旭、怀素、章草的长处,更巧妙地融入小
23、草,善于穿插、布点,使狂草书在点划形态、节奏变化、布白丰富方面有了明显拓展。9.4 明晚期书法:从万历年间开始,书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首先,激越奇崛代替了端重雅正,成为主旋律,名义上宗法古代,而实际上多出己意,极有创新精神;其次,长轴大幅成为主要的创作形式;其三,书法风格的形成往往有非常明确的形式上和思想意识上的构想。9.4.1 徐渭:行草书似从宋代黄、米入手,却绝无固守。用笔纵逸奔腾,用墨一如写意绘画,结构貌似散乱,而细看来总是自有其意外之趣。由这种笔法、墨法、字法而生成的章法,更是前所未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达到了韩愈所赞赏将“种种不平之气”“一寓于书”的艺术创造的境界。在唐代张旭、颜真卿
24、和宋代苏轼以后,象他这样的艺术家是罕见的。9.4.2 董其昌:小楷以颜真卿为宗,但结构稍向右上耸拔以增益动感,化其雄强端穆为平和疏秀,笔法参用徐浩、智永,又融汇魏晋楷法和行书笔意,故典雅而不失朴实、清和而不乏严密,且饶有生趣,平易简淡而有出尘之意,格调很高。代表作品有三世诰命卷、法华经、洛神赋册等。行书最能体现他艺术观念的独特性,学习上可谓遍临百家,不拘泥于形貌,而注重精神意蕴的领悟熔铸,使他能够“化古为我”,始终依据自己的性情、趣味来吸收古人的精华,最终融合为一体。10 清代书法:清代书法:10.1 清代概况:极端的专制。军机处、南书房。腐败严重。捐纳制度。统治阶层竞为奢靡,贪于享乐。思想桎
25、梏。以朱学为则。文字狱。庄廷鑨明史稿案、戴名世南山集案、吕留良诗文案。考据风行。“乾嘉之学”。10.1.1 清代书法概况:陷入异族统治下的知识分子,开始倡导通经致用,实学逐渐兴起。在实学学风中成长的金石、考据学,让人们重新发现了秦汉、北朝书法的艺术价值,从而形成清代书法发展的新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清代是我国书法史上的转型和总结时期。10.2 清前期书法:清代前期,国势初平,百废待兴,尚无力过多关心书法,因此这时期基本上延续的是晚明书风,大体可以看作三线发展:一是晚明行草书风的新发展,二是传统书风,三是篆隶初兴。10.2.2 传统行草书风:这一风气的形成,既是董其昌影响的自然延续所致,也与清初
26、几位皇帝的引导有关。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酷爱董其昌书风;乾隆在位六十年,喜欢赵孟頫书风。由是,整个清朝前期的朝廷官员书法,多数都受董、赵书风的笼罩。10.3 清中期书法:乾隆、嘉庆前后,董、赵的影响渐弱,文人们向古代传统的追寻逐步深入,这使得篆隶书法的复兴步伐加快了,对晋唐宋元明传统的学习范围也大大扩展,由此成为两股基本的力量。10.3.2 远追秦汉:经过书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篆隶的审美价值不断得到深入的认识,许多杰出人才投身于此,从而使篆隶领域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和突破,对北碑的学习也开始起步。涉足这一领域的艺术家中,有“扬州八怪”的郑燮、金农、汪士慎等人,他们疏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而与市民阶层有
27、较密切的联系,艺术思想、创作倾向带有一定的叛逆性。在书法上,对晋唐以来传统采取一种比较主动的反叛姿态,而对秦汉传统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而成为秦汉传统复兴的一批重要力量。10.4 清晚期书法:嘉庆、道光前后,阮元、包世臣倡兴碑学,从理论上鼓吹秦汉北碑传统在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系统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时显学。但深入实践的许多书家,并未完全舍彼取此,而是各取所长,自觉不自觉地寻求融合之道,使两大传统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10.4.6 何绍基:他的书法,早年从颜真卿入手,后来融会道因法师碑,精研数十年,深得其妙,以后又肆力于篆、隶以及北碑,无不用功深至,是以篆、隶、楷、行皆冠绝一世。又以绝大天分和匠心,探求各体精神的融会,因而其各体的面目,都与传统的面目形成了很大的差异,然而又无不以传统的面目为依归,真可谓帖意碑神,草情篆韵,一体而兼收之,中国书法史上开出了奇葩,为书法的未来发展拓出了一条崭新的大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