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学_案例三则.pdf
《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学_案例三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学_案例三则.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刊专稿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学 案例三则 南京大学哲学系 郑毓信 作为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的学生和学术助手,笔者曾长期从事数学方法论的研究,更由亲身的实践深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方法论对于数学教学的特殊意义:这有助于我们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所谓”讲活”,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所谓”讲懂”,则是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所谓”讲深”,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学会领会内在的思维方法.但是,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达到上述目标呢?笔者以为,在此所需要的并不是某
2、种”事后诸葛亮”式的点缀,即如在别人的解题活动获得成功以后以”专家”的口吻做出如下的点评:”这是 方法”,”那是 方法”;恰恰相反,我们应当通过相关教学内容的”方法论重建”(或者说,”再创造”),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和”加以推广应用的”.当然,后者事实上也就表明了所说的”方法论重建”并不是对于某些现象法则的机械应用,而是一种创造性工作,更应充分体现”化难为易”和”化神奇为平凡”的重要特色.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以下就首先从中学数学教学中选取两个具体实例来加以分析,但是,由于笔者已脱离中学多年,对目前的中学教材就不很熟悉,因此这两个例子就不是从中学教材中直接选取的,而是选自上
3、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名师授课录(1992年);另外,最后一个实例则源于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案例之一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正如大家所熟悉的,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的证明应当说并不困难(图1),但从教学的角度看,我们则又显然应当考虑这样的问题,首先,这一结果是如何发现的?其次,我们又如何才能使得定理的证明对于学生来说成为十分自然的.因为,不可否认的是,CE这一辅助线的添加在此很像是波利亚所说的”从帽子中掏出来的兔子”.例如,大概也就是基于前一种考虑,顾泠沅和吴定一两位老师在自己所撰写的教案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载 名师授课录(初中版)第377385页)中就采取了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的做法.具体
4、地说,在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这一定理进行回忆以后,他们首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除平行线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几何图形能够获得成比例的线段呢?”进而,”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他们又采取了这样的具体做法,即首先指明”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可以分线段与已给两线段成比例”(后者是指ABAC=11,BDDC=11,从而就有ABAC=BDDC),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去探索:”对一般三角形来说,它的内角平分线是否也具备同样的性质呢?”例如,教师提出:”第一,请大家在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延长一条边,使AB和AC满足一定的比值,然后看一看这时 A的平分线使BD与DC之比起怎样的变化?能不能获得成比例线段?第二
5、,在这个例子的启发下,猜想一下一般三角形内角平分线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去发现相应的定理当然很好.但是,就以上的实际做法而言,笔者以为,这实在很难说是真正的”发现”,毋宁说,学生在此无须就各个具体情况(例如使ABAC=21或ABAC=31的情况)实际地去进行度量,就可由老师的”引导”直接猜想出老师所”暗示”的结果: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两条线段和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另外,教案中以等腰三角形作为一般三角形的特例,并希望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引出相应的结论,也实在有点勉强.因为,人们恐怕很少会将两条线段的相等写成11的形式,至于由ABAC=11和BDDC=11进而引出”等腰
6、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两条线段和两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则就更是”匪夷所思”了.与上述的做法不同,笔者以为,我们在此或许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由于我们刚刚引进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和中线,因此,这就是一个十分自然的问题:这三条线段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相信学生立即可以发现以下的结论:结论1 由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向其他两条边引垂线(图3),所得出的两条线段(图中的DE和DF)1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0年第6期相等;结论2 中线将三角形分成等积的两个部分(图4,SABM=SACM).进而,由结论2出发,我们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一问题显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何由顶点A出发引一线段A
7、 K将原来的三角形ABC分成具有指定比例值(例如32)的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学生确已理解了上述的结论2,这时自然也就容易找出以下的作法(图5).这时,我们又可提出如下的问题:如果指定的比例为ABAC,我们又应如何去作?由于学生刚刚解决了前一个问题,这时往往也就会采取类似的作法.但是,由于AB和AC都是现成的线段,因此,教师进一步提出以下的问题也就十分自然了:我们能否对先前的作法加以改进,也即充分利用现有的图形?当然,我们在此所希望的即是出现如图7所示的图形(其 中A H=AC,HCAD).最后,在进行多次的实践之后,如果学生尚未发现所作的AD就是原来的顶角A的平分线,教师则就不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8、对图7中各个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如:我们已经知道AD和HC是两条平行线,而平行线有很多性质,我们能否依据这些性质对图形中各个角的相互关系作出判断?当然,在学生发现AD就是角A的平分线以后,我们又应促使他们进一步去考虑:这一事实是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再则,这一事实是否可有利于我们更为简单地去解决原来的问题,即由顶点A引出一条线段A K将原来的三角形分成这样两个部分,使他们的比就等于ABAC.至此,主要结论的得出(也即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应当说已经水到渠成了;而且,所进行的探索活动也已为这一定理的证明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因为,我们在此所需要的无非就是将先前的思路逆转过去,即如并非是由A点去作HC的
9、平行线AD,而是由C点去作角平分线AD的平行线CH.显然,对照以上的做法进行分析,这也就不能不说是顾、吴两位老师教案的一个不足之处,即是未能对CE这一辅助线的添加做出应有的交代.最后,值得指出的是,遵循先前的思路,我们在此事实上还可给出主要结论的又一证明,而其特点则是完全不用添加任何辅助线.具体地说,为了说明ABAC=BDDC(其中AD为角A的平分线),我们可以促使学生首先考虑BDDC的几何意义.由于先前我们一直在从事面积的分割,这时学生自然会想到BDDC就等于 ABD与ADC的面积的比.这样,为了证明主要的结论,我们就只需进一步证明ABAC也等于 ABD与 ADC的面积的比.然而,后一结论显
10、然已不难证明的了,因为,在此只需将AB和AC分别看成 ABD和 ADC的底边,而由先前所已获得的结果(结论1)我们已经知道这两个三角形的高(图3中的DE和DF)是相等的.从而,这事实上也就可以看成笔者所建议的这一教法的又一优点,即是将发现与证明的过程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案例之二 点到直线的距离由于在先前的一篇文章(短评两则,载 数学教育学报1997年第3期)中,笔者已对现行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评论,在此就将主要围绕曾容老师的教案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载 名师授课录(高中版)第383388页)对此做出分析.事实上,曾容老师所设计的这份教案在很大程度上就可被看成对于数学方法论的一个自觉应用
11、,因为,设计者所希望的即是能通过这一实例”使学生了解运用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使问题得到一般性解决的全过程,以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具体地说,尽管学生在此”一般都能回答: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Q,PQ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图8),教师对于这一解决方法只作了简单的肯定,就立即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了以下的问题:”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不是一定要从点P来求呢?如果点P的坐标的数据很复杂,有没有可能把它 化简,换成另一个点?”进而,通过提出以下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吗?怎么求?”教师又引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过点P作直线l l,由于直线l 上的任
12、意一点到直线l的距离都等于点P到直线l的距离(图9),因此,点到直线的距离就可归结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这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把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转化为求两条平行线2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0年第6期l 与l之间的距离.”然后,为了解决怎样求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问题,教师提出:”还是要取点,归结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只是点可以自由选取.”通过分别列举出平面上的点(记为M)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各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即点在l 上;在l上;在l与l 之间;在l与l 的外侧),教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既然平面上任意取一点,都能算出平行线l与l 之间的距离(设点M到直线l与l 的距离分别为d和d,就上述的四种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方法论 教学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