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之松辽盆地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之松辽盆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之松辽盆地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班级:勘探勘探1001班班制作人:王文诚制作人:王文诚 张欢张欢 杜忠琦杜忠琦 吉小强吉小强 买振买振 张康张康 崔雁虎崔雁虎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中国含油气盆地中国含油气盆地松辽盆地松辽盆地 一、盆地概况一、盆地概况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跨越黑龙江、辽宁、跨越黑龙江、辽宁、吉林和内蒙四省。西北、吉林和内蒙四省。西北、北、东及东南分别被大北、东及东南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及
2、长白山所围。广才岭及长白山所围。南面与辽西山地和辽北南面与辽西山地和辽北丘陵连接。丘陵连接。北北东向展布。北北东向展布。2.2.规模规模:长:长750km750km,宽宽330-370km330-370km,面积约,面积约2626万万kmkm2 2。大大兴安小岭兴安岭张广才岭 3.3.勘探历程勘探历程 (1)1955-1964 (1)1955-1964 石油普查阶段石油普查阶段 1959,9.26,1959,9.26,大庆长垣高台子构造带上的松基大庆长垣高台子构造带上的松基3 3井喷油井喷油,28,28日,扶余日,扶余3 3号构造上的扶号构造上的扶2727井或工业油流。井或工业油流。大庆油田,
3、扶余油田大庆油田,扶余油田 (2)1965-1975 (2)1965-1975 油田开发及外围勘探阶段油田开发及外围勘探阶段 开发为主的阶段。隐蔽油藏进行了勘探。开发为主的阶段。隐蔽油藏进行了勘探。扶余油层、萨尔图油层、黑帝庙油层等工业油流扶余油层、萨尔图油层、黑帝庙油层等工业油流 红岗、新立、木头和新北油田红岗、新立、木头和新北油田 (3 3)1976-1990 1976-1990 新层系、新领域勘探阶段新层系、新领域勘探阶段 深部层系、外围盆地深部层系、外围盆地 “二次勘探二次勘探”现已发现现已发现3737个油田,个油田,1010个气田,个气田,19961996年产量达年产量达 5600
4、5600万吨,天然气万吨,天然气2323亿立方米。亿立方米。二、基底和深部结构1.基底结构基底结构(1)岩石组成:古生代不同)岩石组成:古生代不同变质程度的变质岩和花岗变质程度的变质岩和花岗岩(加里东、华力西、燕岩(加里东、华力西、燕山期)组成。花岗岩占山期)组成。花岗岩占1/3,华力西期最为广泛。,华力西期最为广泛。(2)构造单元划分)构造单元划分 三个复背斜、两个复向斜;三个复背斜、两个复向斜;从西北向东南褶皱轴逐渐从西北向东南褶皱轴逐渐由北北东转为北东向。花由北北东转为北东向。花岗岩多分布于复背、向斜岗岩多分布于复背、向斜的轴部附近。的轴部附近。(3)基底性质)基底性质 前古生界结晶基底
5、前古生界结晶基底 大庆(1)地壳厚度 松辽盆地总体位于地壳厚度减薄区,深部上地幔发生隆升。盆地地壳厚度一般在34km之内。33km莫霍面埋深线大体与现今盆地边界吻合。中央坳陷区地壳厚度仅为29km。盆地中部存在一条北北东-近南北向的地壳厚度减薄带,向东西两侧增厚,西部增厚快,东部慢。2.2.深部地质结构深部地质结构 大庆(2)地热场)地热场 今地热场:今地热场:高地温梯度、高大地高地温梯度、高大地热流值。盆地中央高,周边低;热流值。盆地中央高,周边低;地温梯度与莫霍面形态相似。主地温梯度与莫霍面形态相似。主要生(产)油区平均地温梯度要生(产)油区平均地温梯度3.8-4.2/100m。大地热流值
6、平均为。大地热流值平均为1.70HFU。古地温场:古地温场: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地温梯度。为地温梯度。为5.6/100m。在盆地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古地温有明显演化的不同阶段,古地温有明显的变化。的变化。K1d/K1q间变化较大;有间变化较大;有两次热高潮期两次热高潮期J2-3-K1d、K1q-K2n;随时间变新,显示热衰减的趋势。随时间变新,显示热衰减的趋势。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K1三、盆地演化与地质构造特征盆地的演化可分为裂陷、坳陷和萎缩三个阶段。(一)裂陷阶段(一)裂陷阶段(J2
7、-3K1dJ2-3K1d)正断层活动强烈,控制了地层厚度和沉积相带展布,影响着白垩纪大型盆地的演化和二级构造带的发育。地层厚度变化较大,2000-3000m;沉积速度最快,247-400m/Ma,平均296m/Ma;地热场较高,地温梯度为3.7/100m。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1.早裂陷阶段(中晚白垩世早裂陷阶段(中晚白垩世-早白垩世营城期)早白垩世营城期)基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一系列相对分基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一系列相对分隔、呈簸状或地堑式小型断陷群。隔、呈簸状或地堑式小型断陷群。岩性以河流岩性以河流-
8、滨浅湖相的砂砾岩、砂岩和滨浅湖相的砂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夹有多层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泥岩为主,夹有多层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东部(营城早期)以中酸性火山喷发;西部东部(营城早期)以中酸性火山喷发;西部(火石岭期)以中基性火山喷发为主。(火石岭期)以中基性火山喷发为主。受基底断裂控制的受基底断裂控制的孤立小凹陷;火山作孤立小凹陷;火山作用由西向东迁移、强用由西向东迁移、强度逐渐减弱;由断陷度逐渐减弱;由断陷中部向边部依次出现中部向边部依次出现深湖深湖-半深湖半深湖滨浅湖滨浅湖冲积扇相。冲积扇相。断裂方向:北北东、北东、北断裂方向:北北东、北东、北西、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大西、近南北向、近东西向,
9、大断裂多为切割基底断裂。断裂多为切割基底断裂。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有有64条基底大断裂,条基底大断裂,其中其中4条切割地壳深大断裂,条切割地壳深大断裂,8条区域大断裂。条区域大断裂。北东及北北东向北东及北北东向 26 J3-K11北西及北北西向北西及北北西向 20 K1-K21 相互交错,形成一、二级构造分相互交错,形成一、二级构造分界线界线近南北向近南北向 11 控制控制J-K11地层范围地层范围近东西向近东西向 7 分割地层作用分割地层作用 由北向南:断陷分布增多;地层厚度由北向南:断陷分布增多;地层厚度增大增大 200030004000 6000m;正;正常沉积地层和煤层减少火山岩增多。
10、常沉积地层和煤层减少火山岩增多。2.晚裂陷阶段(早白垩世登楼库期)晚裂陷阶段(早白垩世登楼库期)形成了中隆侧陷的构造格局,形成了中隆侧陷的构造格局,构造线以北北东向为主;构造线以北北东向为主;中央隆起带逐渐变为水下隆起,中央隆起带逐渐变为水下隆起,盆地开始向整体坳陷发展。盆地开始向整体坳陷发展。一个与周边差别较大、相对一个与周边差别较大、相对对立的沉积盆地开始显现。对立的沉积盆地开始显现。西部主裂陷带:长380km,宽40-90km。走向北北东的三个凹陷组成。厚度可达2000m。中央断隆带:长400km,宽40km。相对较稳定。缺失J-K1d1-2。东部次裂陷带:北东走向;厚度可达1000m。
11、(二二)坳陷阶段坳陷阶段(早白垩世泉头期早白垩世泉头期-晚白垩世嫩江期晚白垩世嫩江期)1.总体特征 K1 泉头组、K2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 为大型坳陷发育的鼎盛时期,盆地的主要沉积期。为大型坳陷发育的鼎盛时期,盆地的主要沉积期。为大型坳陷发育的鼎盛时期,盆地的主要沉积期。为大型坳陷发育的鼎盛时期,盆地的主要沉积期。盆地以不均一、较快速的整体稳定沉降为主。沉积范围逐渐扩大,向盆地边缘层层超覆。青一段和嫩一二段两次主沉降期。总沉积厚度3500m,沉积速度较小,为78m/Ma,具有由早到晚逐渐变小的特点。构造运动:不均一的整体沉降。构造运动:不均一的整体沉降。构造运动:不均一的整体沉降。构造运动
12、:不均一的整体沉降。盆地中部在前期断陷基础上继续沉降,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堆积中心三位一体。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1)总体特征-沉积 沉积相由湖盆中部向外依次为深湖沉积相由湖盆中部向外依次为深湖-半深湖半深湖-浅湖浅湖-滨湖滨湖-三角洲三角洲-河流冲积相河流冲积相;相带顺盆地;相带顺盆地长轴较宽,岩性变化慢,垂直长轴相带较窄,长轴较宽,岩性变化慢,垂直长轴相带较窄,变化快。具有陆相盆地多物源和近物源沉积的变化快。具有陆相盆地多物源和近物源沉积的特征。岩性以河湖相砂泥岩为主的碎屑岩,生特征。岩性以河湖相砂
13、泥岩为主的碎屑岩,生物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和油页岩在部分层段物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和油页岩在部分层段发育。发育。纵向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纵向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动报批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制止、汇报并处理各类违纪行为或突发事件。西部:大面积的东倾斜坡,地层倾角平缓,一般小于1,部分鼻状构造和小幅度构造。东部:凹凸相间的平缓褶皱,短轴背斜和鼻状构造为主。中部为深坳陷。发育延伸短、断距小的断层,断距一般小于120m。深大断裂仍对后期沉积具有影响。该期末的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轻微褶皱,出现逆冲断层。(2)总体特征-构造2.2.各组地质特征各组地
14、质特征(1)泉头组:岩性以红色为主,宗红色、灰绿色块状泥岩,灰白色、粉砂岩、砂岩组成,边缘有砾岩。向上颜色由暗红变为砖红,顶部出现绿色泥岩。岩石组分复杂。以粉砂和细砂为主,长石含量大于石英,岩屑含量较高。分为四段,最大厚度可达1500-2200m。泉一、二段为低水位泉一、二段为低水位体系域。中部沉降较大,体系域。中部沉降较大,厚度大。以河流相和滨湖厚度大。以河流相和滨湖相为主,南北为主要物源相为主,南北为主要物源区。区。泉三、四段逐渐成为统一泉三、四段逐渐成为统一坳陷。沉积范围扩大,坳陷。沉积范围扩大,6大沉积体系汇聚盆地中央。大沉积体系汇聚盆地中央。(2)青山口组:以黑色泥岩为主,自下而上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 地质学 课程设计 盆地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