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与维生素》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酶与维生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与维生素》PPT课件.ppt(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酶与维生素酶与维生素3.1酶的概述酶的概述3.2酶催化作用的特性酶催化作用的特性3.3酶的组成酶的组成3.4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3.5酶分子的活性中心及其催化作用机制酶分子的活性中心及其催化作用机制3.6酶促反应动力学酶促反应动力学3.7同工酶同工酶3.8酶活性的调控酶活性的调控3.9酶活力测定酶活力测定3.10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分离、纯化3.11酶制剂与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酶制剂与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12辅酶与维生素辅酶与维生素3.1酶的概述酶的概述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掌握酶的概念掌握酶的概念掌握酶的分类(按酶促反应分为六大类)掌握酶的分
2、类(按酶促反应分为六大类)了解酶的命名方法。了解酶的命名方法。酶(酶(enzyme)是活细胞内产生的在细胞内外)是活细胞内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具有催化功能和活性的生物分子,又称为均具有催化功能和活性的生物分子,又称为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除少数具有催化功能的除少数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和和DNA外,外,绝大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多数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成分的酶是酶的。蛋白质成分的酶是酶的主体。主体。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可以说进行的,可以说没有酶就没有生命没有酶就没有生命。3.1.1酶酶具有催化功能的具有催化功能的RNA称为称为核酶核酶
3、;具有催化功;具有催化功能的能的DNA称为称为脱氧核酶脱氧核酶。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促反应Enzymaticreaction。被酶的催化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被酶的催化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底物物substrate。与非酶催化剂相比的几点共性:与非酶催化剂相比的几点共性:A.催化效率高,用量少(在细胞中含量低)催化效率高,用量少(在细胞中含量低)B.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C.降低反应活化能降低反应活化能D.反应前后自身结构不变反应前后自身结构不变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使反应通过一条催化剂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使反应通过
4、一条活化能比原途径低的途径进行。催化剂的效应只反活化能比原途径低的途径进行。催化剂的效应只反映在动力学上,不影响反应的热力学。映在动力学上,不影响反应的热力学。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按照酶促反应的性质,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按照酶促反应的性质,把酶分为六大类:把酶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合成酶类3.1.2酶的分类酶的分类六大酶类的总结记忆:六大酶类的总结记忆:O2+H2H2O氧转水,裂亦合。氧转水,裂亦合。氧化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主要包括脱氢酶主要包括脱氢酶(dehydrogen
5、ase)(dehydrogenase)和氧化酶和氧化酶(Oxidase)(Oxidase)。如,乳酸如,乳酸(Lactate)(Lactate)脱氢酶催化乳酸的脱氢反应。脱氢酶催化乳酸的脱氢反应。(1)氧化氧化-还原酶类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例如,例如,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2)转移)转移(移换移换)酶类酶类Transferases水解酶催化底物的水解反应。水解酶催化底物的水解反应。
6、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例如,脂肪酶例如,脂肪酶(Lipase)(Lipase)催化的酯的水解反应:催化的酯的水解反应:(3)水解酶类)水解酶类hydrolases裂合酶催化从底物分子中移去一个基团或原子而裂合酶催化从底物分子中移去一个基团或原子而形成双键的反应及其逆反应。形成双键的反应及其逆反应。主要包括醛缩酶、水化酶(脱水酶)及脱氨酶等。主要包括醛缩酶、水化酶(脱水酶)及脱氨酶等。例如,例如,苹果酸裂合酶即延胡索酸水合酶催化苹果酸裂合酶即延胡索酸水合酶催化的反应。的反应。(4)裂合(裂解)酶类)裂合(裂解)酶类Lyase异构酶催化各种
7、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异构酶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即底物分子内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即底物分子内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例如,例如,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催化的反应。异构酶催化的反应。(5)异构酶类)异构酶类Isomerases合成酶,又称为连接酶,能够催化合成酶,又称为连接酶,能够催化C-CC-C、C-OC-O、C-NC-N 以及以及C-SC-S 键的形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与键的形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与ATPATP分解反应相互偶联。分解反应相互偶联。A+B+ATP+H-O-H=AB+ADP+Pi 例如,例如,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的反应。催化的反应。丙酮酸丙酮酸+CO
8、2+H2O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6)合成酶类)合成酶类LigasesorSynthetasesATP酶的命名方法主要分为酶的命名方法主要分为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和和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一般按照底物加反应类别来命名:蛋白水解酶、乳酸脱氢一般按照底物加反应类别来命名:蛋白水解酶、乳酸脱氢酶等;酶等;有些有些直接以底物来命名直接以底物来命名:蔗糖酶、胆碱酯酶、蛋白酶;:蔗糖酶、胆碱酯酶、蛋白酶;有些在底物名称前冠以酶的来源:唾液淀粉酶、血清谷有些在底物名称前冠以酶的来源:唾液淀粉酶、血清谷-丙丙转氨酶。转氨酶。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为避免一种酶有几种名称或不同酶用同一名称而提出。为
9、避免一种酶有几种名称或不同酶用同一名称而提出。根据酶的分类进行系统编号,包括酶的系统名和根据酶的分类进行系统编号,包括酶的系统名和4 4个阿拉伯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编号。酶的数字表示分类编号。酶的ECEC编号由编号由4 4个数字组成,中间用个数字组成,中间用“”“”隔开,每一个数字表示不同的含意。隔开,每一个数字表示不同的含意。3.1.3酶的命名酶的命名乙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EC1.1.1.1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EC1.1.1.27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第一个数字表示反应类型:氧化还原第一个数字表示反应类型:氧化还原第二个数字表示反应基团:醇基第二个数字表示反应基团:醇基第三个数字表示电子受体
10、:第三个数字表示电子受体:NAD+或或NADP+第四个数字表示酶的底物:乙醇、乳酸、苹果酸第四个数字表示酶的底物:乙醇、乳酸、苹果酸3.2酶催化作用的特性酶催化作用的特性学习要求: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理解并掌握酶促反应酶促反应的的专一性、高效性、可专一性、高效性、可调节性调节性以及以及酶活性的不稳定性酶活性的不稳定性。3.2.1酶具有高度专一性酶具有高度专一性酶的催化专一性表现在对催化反应和底物有严格的选酶的催化专一性表现在对催化反应和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择性。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结构专一性包括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结构专一性包括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只能催化一
11、种底物进行一定的反应,称为绝对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底物进行一定的反应,称为绝对专一性可催化一类化合物或化学键,称为相对专一性。可催化一类化合物或化学键,称为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立体异构(旋光异构旋光异构)专一性:酶对底物立体构型的)专一性:酶对底物立体构型的特异识别。特异识别。3.2.2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酶是高效生物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效率高酶是高效生物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效率高1071013。酶是通过酶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的。来加速化学反应的。例如:过氧化氢分解例如:过氧化氢分解2H2O22H2O+O2用用Fe3+催化,效率为催化,效
12、率为610-4mol/mol.S,用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为用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为6106mol/mol.S。转换数(转换数(turnovernumber)的概念:每秒钟每个酶分的概念: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能转换底物的分子数,用子能转换底物的分子数,用kcat表示。表示。如果没有酶的作用,呼吸一次的效果下降如果没有酶的作用,呼吸一次的效果下降107倍,呼倍,呼吸一次的效果靠扩散需要吸一次的效果靠扩散需要1年多;而消化一餐简单的年多;而消化一餐简单的午餐需要午餐需要50年。年。3.2.3酶活性的可调节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调节酶的活力:别构调节、酶的共价修饰。调节酶的活力:别构调节、酶的共价修饰。酶浓度
13、调节:酶的合成、降解等。酶浓度调节:酶的合成、降解等。调控机制保证了酶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有序的调控机制保证了酶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有序的催化作用,使生命活动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有条不紊,催化作用,使生命活动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有条不紊,协调一致。协调一致。3.2.4酶活性的不稳定性酶活性的不稳定性对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促反应时在比较温和的对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促反应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条件下进行的。蛋白质易变性,这就可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丧失。蛋白质易变性,这就可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丧失。3.3酶的组成酶的组成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掌握酶的化学本质掌握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也主要是蛋白质,
14、也有有DNA和和RNA。掌握概念:简单酶类、全酶、辅酶、辅基。掌握概念:简单酶类、全酶、辅酶、辅基。理解酶的辅助因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理解酶的辅助因子对酶活性的影响。按酶的化学组成分类按酶的化学组成分类简单蛋白酶简单蛋白酶仅由蛋白质组成。仅由蛋白质组成。结合蛋白酶结合蛋白酶除了蛋白质,结构中还有非蛋白质成除了蛋白质,结构中还有非蛋白质成分。分。全酶全酶=酶蛋白酶蛋白+辅助因子辅助因子 辅助因子包括辅酶、辅基。辅助因子包括辅酶、辅基。辅酶: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可透析除去。辅酶: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可透析除去。辅基: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如:以共价键结合)。辅基: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如:以共价键结合)。多数酶
15、需要有辅助因子参与才能发挥其催化功能。多数酶需要有辅助因子参与才能发挥其催化功能。体体内内酶酶的的种种类类很很多多,辅辅因因子子种种类类不不多多。因因此此一一种种辅辅因因子子往往往往与多种酶蛋白结合组成催化功能不同的全酶。与多种酶蛋白结合组成催化功能不同的全酶。3.4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掌握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的概念。掌握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的概念。理解多酶复合体在代谢中的高效性及调控理解多酶复合体在代谢中的高效性及调控的便利性的便利性根据酶的分子结构特点分类根据酶的分子结构特点分类单体酶:由一条或多条共价相连的肽链组成单体酶:由
16、一条或多条共价相连的肽链组成的酶分子。的酶分子。寡聚酶寡聚酶:由由2 2个或个或2 2个以上亚基组成,亚基间个以上亚基组成,亚基间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亚基间以次级键缔合。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亚基间以次级键缔合。如:苹果脱胱氢酶(鼠肝),如:苹果脱胱氢酶(鼠肝),2 2个相同的亚基个相同的亚基 琥珀酸脱氢酶(牛心),琥珀酸脱氢酶(牛心),22个亚基个亚基n多酶复合体多酶复合体-multienzymecomplex:由几种由几种酶靠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其中每一个酶酶靠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其中每一个酶催化一个反应,所有反应依次进行,构成一催化一个反应,所有反应依次进行,构成一个代谢途径或代谢途径的一
17、部分。个代谢途径或代谢途径的一部分。n有利于提高催化效率,同时利于对酶的调控有利于提高催化效率,同时利于对酶的调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三种酶组成:由三种酶组成:丙酮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E2)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总分子量:总分子量:560万万3.5酶分子的活性中心及其催化作用机制酶分子的活性中心及其催化作用机制3.5.1酶分子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的活性中心活性中心: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结合底物并起催化作用的少数氨基酶分子中结合底物并起催化作用的少数氨基酸残基,包括酸残基,包括底物结合部位、催
18、化部位。底物结合部位、催化部位。底物结合部位与底物结合,底物结合部位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决定酶的专一性;催化部位;催化部位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变化,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变化,决定酶的催化能力决定酶的催化能力。频率最高的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频率最高的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天冬氨酸(天冬氨酸(AspAsp)、)、谷氨酸(谷氨酸(GluGlu)、)、丝氨酸(丝氨酸(SerSer)、组氨酸(、组氨酸(HisHis)、半胱)、半胱氨酸(氨酸(CysCys)、赖氨酸()、赖氨酸(LysLys)、苏氨酸()、苏氨酸(TyrTyr)。)。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以外的功能基团在:活
19、性中心以外的功能基团在形成并维持酶的空间构象上也是必需的。形成并维持酶的空间构象上也是必需的。3.5.2酶的催化作用机制酶的催化作用机制锁与钥匙学说(锁与钥匙学说(18941894年年Emil FischerEmil Fischer)lock and keylock and key或模板学说(或模板学说(temolatetemolate):认为整):认为整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是具有刚性结构的,酶表面个酶分子的天然构象是具有刚性结构的,酶表面具有特定的形状。酶与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具有特定的形状。酶与底物的结合如同一把钥匙对一把锁一样,形状正好互补。对一把锁一样,形状正好互补。可以解释酶的立体异
20、构专一性、酶与底物的结合可以解释酶的立体异构专一性、酶与底物的结合和催化。和催化。无法解释酶的多底物现象、酶对无法解释酶的多底物现象、酶对正反可逆反应正反可逆反应的的催化。催化。中间产物学说中间产物学说酶酶(E)与与底底物物(S)先先络络合合成成一一个个中中间间复复合合物物(ES),然然后后ES进进一一步步分分解解成成产产物物(P)和和酶酶(E)。中中间间产产物物不不稳稳定定,较较难难获获得得,但但是是实实验验已已经经证证明明了了ES复合物的存在。复合物的存在。K4诱导契合学说诱导契合学说_induced fit_induced fit酶表面并没有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固定形状,酶表面并没有一种与底
21、物互补的固定形状,而只是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质而只是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质受底物分子诱导,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结受底物分子诱导,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楔合,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楔合,进行反应。进行反应。3.6酶促反应动力学酶促反应动力学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速度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各种影响因素的科学。包括酶浓度、底物各种影响因素的科学。包括酶浓度、底物浓度、浓度、pH、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研究某一因素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时,要研究某一因素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时,要使酶催化系统的其他因
22、素不变,并保持严使酶催化系统的其他因素不变,并保持严格的反应初速度条件。格的反应初速度条件。酶促反应速度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酶促反应速度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3.6.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当底物浓度当底物浓度远大于远大于酶的浓度时,酶促反应速度酶的浓度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与酶浓度呈正比。v=kEv-反应速度反应速度k-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E-酶浓度酶浓度把酶促反应分为两个阶段:把酶促反应分为两个阶段:酶底物结合阶段酶底物结合阶段、催化反应阶段催化反应阶段。3.6.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3、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在在低底物浓度低底物浓度时时,反应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表现为一级反应特征。表现为一级反应特征。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V Vmaxmax),此时再增加),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应。应。米氏方程米氏方程V-V-反应速度,反应速度,VmaxVmax-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速度S-S-底物浓度底物浓度K Km m-米氏常数。米氏常数。当当K Km m及及V Vmaxmax已知时,即可确定酶催化反应速度与底已知时,即可确定酶
24、催化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物浓度的关系。米氏方程米氏方程因此因此,KmKm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Km的单位为的单位为mol/Lmol/L。当当SSKmKm时,时,v=VmaxS/Kmv=VmaxS/Km当当SSKmKm时时,v=Vmax,v=Vmax当当SS=Km=Km时时,v=Vmax/2,v=Vmax/2关于米氏常数关于米氏常数KmKm的几点说明的几点说明a.Km是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常数是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其浓度无关,不同的酶具有不同与其浓度无关,不同的酶具有不同Km值。值。b.K
25、m值只是在固定底物、固定条件(值只是在固定底物、固定条件(T和和pH)下测定的,)下测定的,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Km值。值。c.Km可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同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可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同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个几个Km值,其中值,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最适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底物或天然底物。(Km值可近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值可近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Km值大表值大表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Km值小表示亲和程度值小表示亲和程度大大,酶的催化活性高。)酶的催化活性高。)K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酶与维生素 维生素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