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基础精选PPT.ppt
《汽车维修基础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维修基础精选PPT.ppt(1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维修基础汽车维修基础1第1页,此课件共172页哦4.1 汽车零件的失效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u失效的概念 汽车零部件失去原设计所规定的功能称为失效。失效不仅是指完全丧失原定功能,而且还包含功能降低和有严重损伤或隐患、继续使用会失去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零部件。u失效的基本形式 汽车零部件按失效模式失效模式失效模式失效模式分类可分为磨损磨损磨损磨损、断裂断裂断裂断裂、腐蚀腐蚀腐蚀腐蚀、变形变形变形变形、老化老化老化老化等五类;一个零件可能同时存在几种失效模式。2第2页,此课件共172页哦4.1.14.1.1磨损磨损 汽车或机械运动在其运动中
2、都是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相接触、或与其周围的液体或气体介质相接触,与此同时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阻碍运动的效应,这就是摩擦。由于摩擦,系统的运动面和动力面性质受到影响和干扰,使系统的一部分能量以热量形式发散和以噪音形式消失。同时,摩擦效应还伴随着表面材料的逐渐消耗,这就是磨损。磨损是摩擦效应的一种表现和结果。“磨损磨损是构件由于其表面相对运动而在是构件由于其表面相对运动而在承载表面上不断出现材料损失的过程。承载表面上不断出现材料损失的过程。”据统计有75%的汽车零件由于磨损而报废。因此磨损是引起汽车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
3、法3第3页,此课件共172页哦1.摩擦分类 固体摩擦 在汽车上,一般将摩擦副表面间完全没有润滑油或其他润滑介质时的摩擦。在固体摩擦条件下,摩擦表面直接接触,产生强烈地阻碍摩擦副表面相对运动的分子吸引和机械啮合作用,消耗较多的动力,并将其转化为有害的摩擦热。同时,固体摩擦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摩擦副表面磨损。流体摩擦(流体润滑)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表面间不直接接触,而被一层厚2.5微米以上的润滑油膜完全隔开的摩擦;摩擦系数很小通常为0.0010.008。建立条件:在零件摩擦副处形成逐渐收敛的楔形间隙。才可能出现并维持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楔形润滑油膜;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
4、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4第4页,此课件共172页哦 边界摩擦(边界润滑)是指相对运动表面间被极薄的一层(通常只有几个分子直径厚)具有特殊性质的润滑膜所隔开的摩擦。这时,润滑膜不遵从流体动力学定律,且两表面之间的摩擦不是取决于润滑剂的粘度,而是取决于两表面和润滑剂的特性。边界摩擦中,存在于相对运动表面间的极薄的且具有特殊性质的油膜,称为边界膜。依膜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将其分为,吸附膜和反应膜;边界摩擦的摩擦系数不取决于润滑剂的粘度,而是取决于两表面和润滑剂的特性,一般在0.030.05之间,且通常与载荷和相对滑动速度无关u半固体摩擦u半流体摩擦u长时间停车后重新启动的汽车发动机气缸壁与活塞环在开始启
5、动的最初时刻(尤其是气缸上部)、发动机运转正常;混合摩擦 在汽车零件摩擦副的工作中,固体摩擦、流体摩擦和边界摩擦这三种或其中两种摩擦是混合存在的称为混合摩擦。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5第5页,此课件共172页哦2.磨损的分类 磨损与零件所受的应力状态、工作与润滑条件、加工表面形貌、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以及环境介质的化学作用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按表面破坏机理和特征,磨损可分为磨料磨损、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等;前两种是磨损的基本类型,后几种磨损形式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
6、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6第6页,此课件共172页哦 磨料的来源;粒度为20m30m的尘埃将引起曲轴轴颈、气缸表面的严重磨损,而1m以下的尘埃同样会使凸轮挺杆副磨损加剧;定义:物体表面与硬质颗粒或硬质凸出物(包括硬金属)相互摩擦引起表面材料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料磨损;在各类磨损形式中大约占磨损总消耗的50%;危害最为严重的磨损形式;磨料磨损及其失效机理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7第7页,此课件共172页哦磨料磨损的失效机理(假说)以微量切削为主的假说;塑性金属同固定的磨料摩擦时:磨屑呈螺旋形、弯曲形等;在金属表面内发生塑性挤压、形成擦痕
7、;切削金属,形成磨屑;以疲劳破坏为主的假说:金属的同一显微体积经多次塑性变形,小颗粒从表层上脱落下来。不排除同时存在磨料直接切下金属的过程。滚动接触疲劳破坏产生的微粒多呈球形。“备注”以压痕为主的假说:对塑性较大的材料;磨料在压力作用下压入材料表面,梨耕另一金属表面,形成沟槽,使金属表面受到严重的塑性变形压痕两侧金属已经破坏,磨料极易使其脱落。以断裂为主的假说针对脆性材料,以脆性断裂为主;磨料压入和擦划金属表面,压痕处的金属产生变形,磨料压入的深度达到临界深度时,随压力而产生的拉伸应力足以使裂纹产生。裂纹主要有两种形式,垂直表面的中间裂纹和从压痕底部向表面扩展的横向裂纹。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
8、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8第8页,此课件共172页哦 总之,磨料磨损机理是属于磨料的机械作用,这种机械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磨料的性质、形状及尺寸大小、固定的程度及载荷作用下磨料与被磨表面的机械性能有关。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9第9页,此课件共172页哦(2)粘着磨损及其失效机理u定义:摩擦副相对运动时,由于固相焊合作用的结果,造成接触面金属损耗的现象称为粘着磨损。u 是缺油或油膜破坏后发生干摩擦的结果;是指一个零件表面上的金属转移到另一个零件表面上,而产生的磨损。u 气缸套与活塞、活塞环,曲轴轴颈与轴承、
9、凸轮与挺杆、差速器十字轴和齿轮等;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10第10页,此课件共172页哦形成机理:由于表面存在微观不平,表面的接触发生在微凸体处,在一定载荷作用下,接触点处发生塑性变形,使其表面膜被破坏,两摩擦表面金属直接接触形成粘结点(固相焊合);摩擦热产生使接触点处熔化和熔合(热磨损);由于粘着点与摩擦副双方材料机械性能的差别,当粘着部分脱离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外部粘着;粘着点的结合强度比摩擦副双方材料的强度低时,从粘着点分界面脱离,机体内部变形小,没有明显粘着现象。气缸壁与活塞环润滑不良时,将或多或少产生此种磨损;内部粘着;粘着
10、点的结合强度比摩擦副的一方强度高,此时脱离面发生在原子结合力较弱的金属内部,大块磨粒从基体被撕裂后而导致粘着磨损。发动机的拉缸、抱瓦等;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11第11页,此课件共172页哦防止粘着磨损应遵循的原则引起粘着磨损的根本原因是摩擦区形成的热u一是设法减小摩擦区的形成热,使摩擦区的温度低于金属热稳定性的临界温度和润滑油热稳定性的临界温度。u改善摩擦区结构;改变摩擦区的形状尺寸;配合副的配合间隙,采用合适的润滑剂及表面膜。二是设法提高金属热稳定性和润滑油的热稳定性。在材料选择上应选用热稳定性高的合金钢并进行正确的热处理,或采用热
11、稳定性高的硬质合金堆焊。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12第12页,此课件共172页哦粘着磨损影响因素a.材料性质的影响u选用不同种金属或互溶性小的金属以及与非金属材料组成摩擦副;u脆性材料比塑性材料的抗粘着能力强;微量合金元素C、S对金属及合金的粘着有阻滞作用;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13第13页,此课件共172页哦粘着磨损影响因素b.工作条件的影响载荷的影响;加载不要超过材料硬度值的1/3,减小载荷,并尽量提高材料的硬度;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
12、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滑动速度的影响 在载荷一定的情况下,粘着磨损随滑动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当达到某一极大值后,又随着滑动速度的提高而减少。有时随着滑动速度的变化磨损类型由一种变为另一种。14第14页,此课件共172页哦c.滑动速度的影响u在滑动速度不太高的范围内,钢铁材料的磨损量随着滑动速度、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u氧化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u进一步提高滑动速度,则又出现粘着。这时因摩擦而产生的高温,促使磨损量急剧增加。称为高温磨损15第15页,此课件共172页哦 接触压力的变化并不会改善磨损量随滑动速度而变化的规律,但
13、随着接触压力增加其磨损量也增加,而且粘着磨损发生的区域移向滑动速度较低的区间。也就是说重载低速运行容易产生粘着磨损的条件。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16第16页,此课件共172页哦d.温度的影响u应注意区分摩擦面的平均温度与摩擦面实际接触的温度;(局部接触点的瞬时温度称为热点温度或闪点温度);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对磨损量的影响主要是热点温度改变而引起的,当摩擦表面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轻者破坏油膜,重者使材料处于回火状态,从而降低了强度,甚至使材料局部区域温度升高至熔化状态,将促使粘着磨损产生。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
14、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17第17页,此课件共172页哦 大约温度在300左右时,比磨损量有极大值。总的来说,随着热点温度的变化,磨损类型和磨损量也发生较复杂的变化。热点温度在250以下为氧化磨损,磨损量很小;由250开始转变为粘着磨损,在300附近粘着磨损出现极大值。而高于300400时,随着温度上升而磨损量减小,这又是氧化磨损,故磨损量为最小;当热点温度进一步升高,摩擦面局部接点形成的粘着现象就从热源向摩擦副每一元件传入而形成体积热场,使摩擦面平均温度显著升高,此时粘着现象不只是发生在个别点上,而是在较大面积上形成“烧结”,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高温磨损。例如曲轴与轴承之间的烧瓦现象。热
15、点温度300零件磨损量最大,粘着磨损转变为氧化磨损;热点温度400零件磨损有极小值,氧化磨损转变为粘着磨损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18第18页,此课件共172页哦(3)表面疲劳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定义:两接触表面在交变接触压应力的作用下,材料表面因疲劳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称为表面疲劳磨损。表面疲劳磨损一般多出现在相对滚动或带有滑动的滚动摩擦条件下;如齿轮副的轮齿表面、滚动轴承的滚珠和滚道以及凸轮副等;滑动摩擦时,也会出现疲劳破坏,如巴氏合金轴承表面材料的疲劳剥落。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
16、法19第19页,此课件共172页哦 失效原理:表面疲劳磨损是疲劳和摩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失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疲劳核心裂纹的形成;疲劳裂纹的发展直至材料微粒的脱落。对表面疲劳磨损初始裂纹的形成,有下述几种理论:u最大剪应力理论 裂纹起源于次表层;u油楔理论 裂纹起源于摩擦表面;(滚动带滑动的接触)u裂纹起源于硬化层与芯部过度区;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0第20页,此课件共172页哦最大剪应力理论 裂纹起源于次表层;u裂纹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切应力作用下因塑性变形而引起。u纯滚动时,最大剪切应力发生在表层下0.786b(b为接触宽度之半)处
17、,即次表层内,在载荷反复作用下,裂纹在此附近发生,并沿着最大剪切应力方向扩展到表面,形成磨损微粒脱落,磨屑形状多为扇形,在“痘斑”状坑点。u当除纯滚动接触外,还带有滑动接触式,最大剪切应力的位置随着滑动分量的增加向表层移动,破坏位置随之向表层移动。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1第21页,此课件共172页哦油楔理论裂纹起源于摩擦表面(滚动带滑动接触)u在滚动带滑动的接触过程中(如齿轮啮合面),由于外载荷及表层的应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引起表层或接近表层的塑性变形,使表层硬化形成初始裂纹,并沿着与表面呈小于45的夹角方向扩展。u形成油楔,裂纹内壁承
18、受很大压力,迫使裂纹向纵深发展。裂纹与表面层之间的小块金属犹如一承受弯曲的悬臂梁,在载荷的继续作用下被折断,在接触面留下深浅不同的麻点剥落坑,深度0.10.2mm。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2第22页,此课件共172页哦裂纹起源于硬化层与芯部过度区;表层经过硬化处理的零件(渗碳、淬火等),其接触疲劳裂纹往往出现在硬化层与芯部过渡区。这是因为该处所承受的剪切应力较大,而材料的剪切强度较低。试验表明,只要该处承受的剪切应力与材料的剪切强度之比大于0.55时,就有可能在过渡区形成初始裂纹。裂纹平行于表面,扩展后再垂直向表面发展而出现表层大块状剥
19、落。硬化层深度不合理、芯部强度过低、过渡区存在不利的残余应力时,容易在硬化层与芯部过渡区产生裂纹。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3第23页,此课件共172页哦影响因素 表面疲劳磨损与零件材料(含有非金属夹杂物,特别是脆性夹杂物氧化铝、硅酸盐、氮化物等;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热处理的金相组织、表面粗糙度、接触精度以及润滑(润滑油粘度)状态有关;零件的硬化层(渗碳层、氮化层等)要合理,使最大剪切应力在硬化层内,能提高抗疲劳磨损的能力。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4第24页,此课件共172页哦(4
20、)腐蚀磨损及其失效机理 u1定义:零件表面在摩擦过程中,表面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因而出现物质损失的现象成为腐蚀磨损。u腐蚀磨损是腐蚀和摩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现的状态与介质的性质、介质作用在摩擦表面上的状态以及摩擦材料的性能有关。u腐蚀磨损通常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的腐蚀磨损、穴蚀及氢致磨损。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5第25页,此课件共172页哦氧化磨损:氧化磨损是最常见的一种磨损形式,曲轴轴颈、气缸、活塞销、齿轮啮合表面、滚珠或滚柱轴承等零件都会产生氧化磨损。与其它磨损类型相比,氧化磨损具有最小的磨损速度,有时氧化膜
21、还能起到保护作用;影响因素:影响氧化磨损的因素有滑动速度、接触载荷、氧化膜的硬度、介质中的含氧量、润滑条件以及材料性能等。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6第26页,此课件共172页哦滑动速度和接触载荷对氧化磨损的影响u氧化磨损量随滑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滑动速度变化时,磨损类型将在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之间相互转化。u当载荷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其磨损类型也由氧化磨损转化为粘着磨损。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7第27页,此课件共172页哦u介质含氧量直接影响磨损率,
22、金属在还原气体、纯氧介质中,其磨损率都比空气中大,这是因为空气中形成的氧化膜强度高,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的关系。介质含氧量对氧化磨损的影响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8第28页,此课件共172页哦u润滑油膜能起到减磨和保护作用,减缓氧化膜生成的速度。u但油脂与氧化反应生成酸性氧化物时则会腐蚀摩擦表面u生产中有时利用危害性小的氧化磨损来防止危害性大的粘着磨损。如汽车后桥采用双曲线齿轮传动,因双曲线齿轮副接触应力较大,极易产生早期粘着磨损。在润滑油中加入中性极压添加剂,使油膜强度提高;润滑条件对氧化磨损的影响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
23、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29第29页,此课件共172页哦u定义:摩擦副与酸、碱、盐等特殊介质作用生成各种产物,在摩擦过程中不断被磨去的现象;u其磨损机理与氧化磨损相似,但磨损速度较快,磨损率随介质的腐蚀性增大而变大。u结构致密,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的钝化膜或保护膜的生成速度大于腐蚀速度,则磨损率不随介质的腐蚀性而变化。3.特殊介质腐蚀磨损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30第30页,此课件共172页哦 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产物中含有碳、硫和氮的氧化物、水蒸气和有机酸如蚁酸(CH2O)、醋酸(C2H4O2)等腐蚀性物质,可直接与缸壁起
24、化学作用是化学腐蚀,也可溶于水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缸壁前者称为化学腐蚀,后者称为电化学腐蚀,其腐蚀强度与温度有关。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31第31页,此课件共172页哦uTk是在一定压力下水蒸气凝结的露点,在温度低于Tk的区内为电化学腐蚀,腐蚀强度很高。温度高于Tk时,主要是化学腐蚀,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强度逐渐增高,随后又加剧。在Tk附近有一个腐蚀最小的理想区TkTn,腐蚀强度最小。气缸壁温度与腐蚀强度关系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32第32页,此课件共172页哦 润滑油氧化时将产生有
25、机酸,对轴承材料中的铅、镉有很大腐蚀作用,开始时在轴承表面形成黑点,并逐渐扩展成海面状空洞,在摩擦过程中呈小块剥落,应严格控制润滑油中的酸值。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33第33页,此课件共172页哦u定义:穴蚀是当零件与液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时,零件表面出现的一种损伤现象。u柴油机湿式缸套的外壁与冷却液接触的表面、滑动轴承在最小油膜间隙之后的油膜扩散部分(由于负压的存在),都可能产生穴蚀;4气蚀(穴蚀或空蚀)第第 4 章章 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汽车零件失效、检测及常用修复方法34第34页,此课件共172页哦u是由于冲击力而造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维修 基础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