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学第一章精选PPT.ppt
《流通经济学第一章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通经济学第一章精选PPT.ppt(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流通经济学第一章第1页,此课件共89页哦原始社会交易图原始社会交易图第2页,此课件共89页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理解深刻理解分工、交换、流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与历史演变;了解了解流通与其他相关用语的区别;流通方式发展演变的过程;全面理解全面理解流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第3页,此课件共89页哦4第一节第一节分工与交换分工与交换本节学习的基本逻辑是:分工交换能力交换成本交换制度商品流通;即财富的增加源自分工,分工的程度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交换能力依赖于交换成本,节约交换成本依赖于交换制度,商品交换的制度变迁形成商品流通。商品流通起因于分工,形成于交换制度变迁,本质是
2、商品交换。第4页,此课件共89页哦5一、分工与分工经济一、分工与分工经济1 1、分工的概念、分工的概念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专门化。指在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中专门化。指在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中,为了为了合理的劳动而使劳动专业化的过程。合理的劳动而使劳动专业化的过程。首先是生产的分工首先是生产的分工,其次是交换的分工其次是交换的分工首先是首先是自然分工自然分工,其次是其次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性别的分工性别的分工;天赋差异的分工天赋差异的分工;第5页,此课件共89页哦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分工的分工的分工的分工
3、非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的分工的分工的分工的分工社会具体管理领域社会具体管理领域社会具体管理领域社会具体管理领域社会服务领域社会服务领域社会服务领域社会服务领域商业贸易领域商业贸易领域商业贸易领域商业贸易领域物质生物质生物质生物质生产劳动产劳动产劳动产劳动精神生精神生精神生精神生产劳动产劳动产劳动产劳动工业工业工业工业 农业农业农业农业 运运运运输业输业输业输业同一生产领域同一生产领域同一生产领域同一生产领域不同生产部门不同生产部门不同生产部门不同生产部门政治领域政治领域政治领域政治领域科学研究领域科学研究领域科学研究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文化教育领域文化教育领域文化教育领域文化教育
4、领域按不同种类、内容按不同种类、内容第6页,此课件共89页哦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 按其本身的按其本身的形成过程形成过程形成过程形成过程和和内在属性内在属性内在属性内在属性,劳动分工可以分为自劳动分工可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工自然分工自然分工自然分工是由于纯生理差别或自然禀赋的生产条件不是由于纯生理差别或自然禀赋的生产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同而形成的分工;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由于生产主体(个人或组织)自主选择的是由于生产主体(个人或组织)自主选择的不同而形成的分工。不同而形成的分工。这两种分工的这两种分工的区别区别区别区别在于在于在自然分
5、工中在自然分工中,生产主体对于分工是被动的生产主体对于分工是被动的,没有选没有选择的权力;择的权力;在社会分工中在社会分工中,生产主体对于分工是主动的生产主体对于分工是主动的,可以相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或安排生产方式对自主地选择或安排生产方式第7页,此课件共89页哦自然分工是如何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分工是如何形成社会分工的?第8页,此课件共89页哦自然分工通过交换而形成社会分工自然分工通过交换而形成社会分工自然分工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产品逐渐变成商品商品。产品和商品的区别?产品和商品的区别?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
6、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即社会分工,也就是说,“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第9页,此课件共89页哦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因果关系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分工自然分工 产品生产产品生产 产品交换产品交换 社会分工社会分工 商品生产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商品交换 建立在自然分工基础上不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产品生产;建立在自然分工基础上不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产品生产;以产品生产的剩余品进行的交换就是产品交换;以产品生产的剩余品进行的交换就是产品交换;产品交换引致社会分工;产品交换引致社会分工;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商品生产;建立在社
7、会分工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商品生产;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就是商品交换;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就是商品交换;由商品生产引致的社会分工是更高层次的分工由商品生产引致的社会分工是更高层次的分工,依此循环下去。依此循环下去。第10页,此课件共89页哦1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同时商品交换也促进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三次社会大分工2 2、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第11页,此课件共89页哦第12页,此课件共89页哦13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
8、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游牧部落出现后,它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而且种类也不同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次大分工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畜牧业和农业成为相互畜牧业和农业成为相互独立的产业门类独立的产业门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13页,此课件共89页哦14 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
9、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成为相互独立的产业门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成为相互独立的产业门类类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
10、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14页,此课件共89页哦15商业与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商业与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商人阶级的出现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又一次推动了商
11、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第15页,此课件共89页哦16社会分工发展社会分工发展提高了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率,增进增进了每个部门的了每个部门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和规和规模效益模效益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这种依赖依靠这种依赖依靠商品交换来实现商品交换来实现社会分工发展的效果社会分工发展的效果:第16页,此课件共89页哦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第一次分工第一次分工第二次分工第二次分工第三次分工第三次分工畜牧业畜牧业手工业手工业商商 业业简单商品流通简单商品流通发达商
12、品流通发达商品流通物物交换物物交换商商品品流流通通商商品品交交换换第17页,此课件共89页哦3、分工的经济性、分工的经济性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并因此而增加国民财富。这种由于分工而引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及福利的增加,可称为分工经济。分工与专业化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效率的提高;二是生产成本或资源的节约。分工的经济性使其成为经济分析的起点,第18页,此课件共89页哦分工经济产生的原因分工经济产生的原因亚当亚当斯密的解释斯密的解释是:“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
13、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巴比奇巴比奇是提出分工可以避免重复学习费用的最早人之一。马歇尔、罗森、贝克尔马歇尔、罗森、贝克尔也曾指出,分工可以通过避免每个人重复学习每种生产过程,使学习和训练的投资利用率得到提高。第19页,此课件共89页哦4、分工理论、分工理论亚当斯密马克思杨格杨小凯第20页,此课件共89页哦斯密定理:分工受交换能力的限制斯密定理:分工受交换能力的限制专业化分工研究的起点专业化分工研究的起点: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分工的程度分工的程度,因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
14、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的限制。”在斯密看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劳动分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工的日益深化和不断演进,而新的劳动分工的深化取而新的劳动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决于市场范围的扩大。斯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而且更深刻地指出,技术变技术变迁以分工加速知识积累的形式迁以分工加速知识积累的形式,成为报酬递增永不枯成为报酬递增永不枯竭的源泉。竭的源泉。第21页,此课件共89页哦以斯密为代表的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基本逻辑的基本逻辑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
15、进步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报酬技术进步产生报酬递增递增,而进一步的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大。而进一步的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所体现出的就是的过程所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报酬递增机制。因此因此,专业化和分工应该成为研究经济增长和社会专业化和分工应该成为研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发展的出发点。第22页,此课件共89页哦马克思分工理论马克思分工理论马克思在把斯密的思想作为自己的一个理论来源,对分工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分工理论。马克思和思格斯才第一次站在彻
16、底唯物辩证的立场上,对分工做了系统科学的考察,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第23页,此课件共89页哦马克思分工理论马克思分工理论 强调分工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分工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分工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分工的极端重要性,并区分了分工的不同形态并区分了分工的不同形态并区分了分工的不同形态并区分了分工的不同形态。他说他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程度。”他把分工分为两大类他把分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即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工又分为两种形态工又分为两种形态,即即(1)(1
17、)在纯粹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性别分工和在纯粹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性别分工和(2)(2)由自然地理因素决定的地域分工。社会分工也可以进一步分由自然地理因素决定的地域分工。社会分工也可以进一步分为为“一般的分工一般的分工”“”“、特殊的分工、特殊的分工”和和“个别的分工个别的分工”三种形态。三种形态。理清了劳动分工与简单协作的关系理清了劳动分工与简单协作的关系理清了劳动分工与简单协作的关系理清了劳动分工与简单协作的关系,指出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一种集指出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一种集指出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一种集指出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一种集体力形式的生产力。体力形式的生产力。体力形式的生产力。体力形式的生产力。
18、与亚当与亚当斯密不同斯密不同,马克思把分工提高劳动生产马克思把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归结为分工组织所产生的协作力。力的原因归结为分工组织所产生的协作力。揭示了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了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了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了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联系和区别。将分工与生产组织结合起来加以认识将分工与生产组织结合起来加以认识将分工与生产组织结合起来加以认识将分工与生产组织结合起来加以认识,认为分工不仅是单个企认为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业的生产组织制度,也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也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
19、织制度。第24页,此课件共89页哦专业化分工研究的偏离专业化分工研究的偏离:关注资源配置问题的关注资源配置问题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1890 1890 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该书主要关注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中的价格理论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的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并将外部规模经济等同为报酬递增。边际分析与规模报酬递减成为主要的分析工具第25页,此课件共89页哦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回归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回归:杨格定理杨格定理 杨格杨格杨格杨格19281928年年的经典论文的经典论文的经典论文的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
20、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代表了当时研代表了当时研究分工问题和报酬递增的最高成就究分工问题和报酬递增的最高成就,他重视分工、交易费用和市场范围的关系他重视分工、交易费用和市场范围的关系他重视分工、交易费用和市场范围的关系他重视分工、交易费用和市场范围的关系,重新阐发了斯密关于分重新阐发了斯密关于分重新阐发了斯密关于分重新阐发了斯密关于分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被后人概括为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被后人概括为“杨格定理杨格定理杨格定理杨格定理”:(1)(1)(1)(1)有保证的收益递增依赖于渐进的劳动分工有保证的收益递增依赖于渐进的劳动分工
21、有保证的收益递增依赖于渐进的劳动分工有保证的收益递增依赖于渐进的劳动分工;(2)(2)(2)(2)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相互作用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相互作用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相互作用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相互作用,彼此增进彼此增进彼此增进彼此增进;(3)(3)(3)(3)需求和供给是劳动分工的两个侧面。需求和供给是劳动分工的两个侧面。需求和供给是劳动分工的两个侧面。需求和供给是劳动分工的两个侧面。针对马歇尔就纯粹生产者和纯粹消费者绝对分离的论点针对马歇尔就纯粹生产者和纯粹消费者绝对分离的论点,他他强强强强调了分工中所有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对称地位调了分工中所有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对称地位调了分工中所
22、有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对称地位调了分工中所有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对称地位,每个人的需每个人的需每个人的需每个人的需求都是由其供给决定的求都是由其供给决定的求都是由其供给决定的求都是由其供给决定的,杨格称之为杨格称之为杨格称之为杨格称之为倒数需求律倒数需求律倒数需求律倒数需求律。他用三个概念来描述分工他用三个概念来描述分工他用三个概念来描述分工他用三个概念来描述分工,分别是个人专业化水平、间接生产分别是个人专业化水平、间接生产分别是个人专业化水平、间接生产分别是个人专业化水平、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种类数。链条的长度、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种类数。链条的长度、此链条上每个
23、环节中产品种类数。链条的长度、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种类数。为了全面解读杨格的有关思想为了全面解读杨格的有关思想,还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还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第26页,此课件共89页哦(1)动态均衡动态均衡静态均衡静态均衡杨格认为杨格认为,产业的运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随着产业的运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随着分工的不断演进分工的不断演进,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分工链条不断分工链条不断加长加长,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相互协调会带来最终产品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相互协调会带来最终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交易的增加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交易的增加,进而促进市场进而促进市场范围的扩大范围
24、的扩大,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又进一步推进专业化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又进一步推进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上述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并逐渐深入的上述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并逐渐深入的,是内在的是内在的动态均衡动态均衡,而不是静态均衡。而不是静态均衡。分工的发展会带来经济中的报酬递增正是源于分工水分工的发展会带来经济中的报酬递增正是源于分工水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正反馈效应,或者说分或者说分工的网络效果。因此工的网络效果。因此,专业化经济与劳动分工才是经专业化经济与劳动分工才是经济进步的最重要的源泉。济进步的最重要的源泉。第27页,此课件共89页哦(2)专业化经济专业化
25、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按照按照杨格的观点杨格的观点杨格的观点杨格的观点,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出现础上才能出现,不进行专业化分工不进行专业化分工,仅有生产要素仅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单个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扩张并投入的增加或单个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扩张并不会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报酬递增是真实经济中的动态经济现象报酬递增是真实经济中的动态经济现象报酬递增是真实经济中的动态经济现象报酬递增是真实经济中的动态经济现象,是由全社是由全社是由全社是由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会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会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会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通 经济学 第一章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