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酸树脂》PPT课件.ppt
《《醇酸树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醇酸树脂》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醇酸树脂 李 静 2009061614 王 顺 2009061628 张淑芹 2009061638醇酸醇酸树脂脂概述醇酸树脂的应用醇酸树脂的合成醇酸树脂的改性醇酸树脂的发展前景2.1概述概述 醇酸树脂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Kienle于1927年提出的,它是以多元醇、多元酸以及脂肪酸为主要原料,通过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种聚合物。自开发以来,醇酸树脂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涂料分支,可制成清漆、磁漆、底漆、腻子等,而且还可以与很多种树脂并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和改善涂料产品品的某种性能。2.1.2 醇酸树脂的分类醇酸树脂的分类一、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1)干性油醇酸树脂干性油
2、醇酸树脂:由高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制备的醇酸树脂,可以自干或低温烘干,溶剂用200号溶剂油。该类醇酸树脂通过氧化交联干燥成膜。干性油漆膜的干燥需要很长时间,原因是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需要多步反应才能形成交联的大分子。(2)不干性油醇酸树脂不干性油醇酸树脂:不能单独在空气中成膜,属于非氧化干燥成膜,主要是作增塑剂和多羟基聚合物(油)。用作羟基组分时可与氨基树脂配制烘漆或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双组分自干漆。(3)半干性油醇酸树脂半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在干性油、不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之间。长油度醇酸树脂 二、按醇酸树脂油度分类 短油度醇酸树脂 中油度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的应用醇酸树脂的应用 醇酸树脂是
3、涂料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醇酸树脂主要用作涂料,在金属防护、家具、车辆、建筑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也可以用作漆包线的绝缘层,制成油墨大量应用于印刷业,此外也用于制造模压塑料。用于涂料时,醇酸树脂作为涂料用于合成树脂中用途最广的一种,它可以制成清漆、色漆;工业专用漆、一般通用漆及中低档的地坪涂料。方法原料配方设计原理合成2.3醇酸树脂的合成醇酸树脂的合成 醇酸树脂的合成原理 醇酸树脂是二元酸及其衍生物与多元醇进行的加成消除反应。甘油和苯酐的摩尔比按23投料,则该体系的的平均官能度为:(2332)/(23)2.4,其Crothers 凝胶点为Pc2/2.40.833,因此,若官能团的反
4、应程度超过凝胶点,就生成体型结构缩聚物。其结构可表示如下:这种树脂遇热不融,亦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具有热固性,不能用作成膜物质。上述大分子链中引入了脂肪酸残基,降低了甘油的官能度,同时也使大分子链的规整度、结晶度、极性降低,从而提高了漆膜的透明性、光泽和柔韧性和施工性。若使用干性脂肪酸(或干性油),则在催干剂的作用下,可在空气中进一步发生氧化聚合、干燥成膜。制造醇酸树脂时先将甘油与脂肪酸酯化或甘油与油脂醇解生成单脂肪酸甘油酯,使甘油由3官能度变为2官能度,然后再与2官能度的苯酐缩聚。此时体系为22线型缩聚体系,苯酐、甘油、脂肪酸按1:1:1摩尔比合成醇酸树脂的理想结构为:主要原料主要原料:(1)
5、多元醇)多元醇 甘油是合成醇酸树脂中最常用的多元醇。季戊四醇也时常用的一种多元醇。季戊四醇与乙二醇或丙二醇混用可降低成本,则可与甘油混用。其他可用来合成醇酸树脂的多元醇和三甲醇乙烷、新戊二醇等。(2)二元酸)二元酸 邻苯二甲酸酐和间苯二甲酸是最常用的二元酸。间苯二甲酸由于不会进行分子间的环化,可以值得高分子量、高粘度的醇酸树脂,与以邻苯二甲酸酐合成的醇酸树脂相比,具有染色快、柔韧性好、耐热和耐酸性好的特点。但间苯二甲酸熔点高,需要很长时间和高温才能溶解在反映的混合物中,因而容易导致副反应。油的组成油的组成 油(主要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脂。脂肪酸是一系列同系物的总称,结构中含有双键
6、的称不饱和脂肪酸。油的种类油的种类 根据干燥性和碘值,用于制备醇酸树脂的植物油可以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不干性油三大类。干性油的碘值在140以上,油分子中的平均双键数超过6个,这种油在空气中易氧化干燥成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加热不软化的油膜。常用的干性油有桐油亚麻油梓油和苏子油。半干性油碘值约为100140以上,平均双键数子46之间,常见的食物油如豆油玉米油葵花油和棉籽油等属于这一类油,这类有在空气中能干燥成膜,但速度慢,漆膜软,加热时可软化及熔融,交易溶于有机溶剂中。不干性油的碘值在100以下,平均双键数在4个以下,在空气中不能氧化干燥成膜。蓖麻油是最重要的不干性油,在醇酸树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7、其主要成分是蓖麻油酸(3)油类)油类 油的质量油的质量 为了保证醇酸树脂的质量,必须对油料的性质进行检查。油料的主要特性常数如下。a.外观。应为清澈透明的浅黄色至棕红色液体。禁止使用酸败变质油料。b.酸值。中和1g油料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它表示油中游离酸的含 量,是鉴定油脂的主要质量指标。c.碘值。100g油所能吸收碘的质量,它是测定油类不饱和键的主要 指标,也是表征油料干燥速度的重要参数。d.密度:油比水轻,大多数都在0.900.94 g/cm 之间。e.粘度:植物油的黏度相差不大。但是桐油由于含有共轭三烯酸结构,黏度 较高;篦麻油含羟基,氢键的作用使其黏度更高。配方的设计 合成醇酸树脂
8、的反应是很复杂的。根据不同的结构、性能要求制备不同类型的树脂,首先要拟定一个适当的配方,合成的树脂既要酸值低、分子量较大、使用效果好,又要反应平稳、不致胶化。配方拟定还没有一个十分精确的方法,必须将所订配方反复实验、多次修改,才能用于生产。目前,有一种半经验的配方设计方案,程序如下。(1)根据油度要求选择多元醇过量百分数,确定多元醇用量。不同油度干性油醇酸树脂多元醇基过量数见表不同油度干性油醇酸树脂多元醇基过量数见表 多元醇用量酯化1摩尔苯酐多元醇的理论用量(1多元醇过量百分数)使多元醇过量主要是为了避免凝胶化。油度约小,体系平均官能度越大,反应中后期越易胶化,因此多元醇过量百分数越大。油度
9、与苯酐酯化过量羟基数 甘油 季戊四醇 6560655560505540503040 001010 1515 2525 35 55 1515 2020 3030 40(2)由油度概念计算油用量 L(油度)=(WoWR)100 Wo为改性油的用量;WR为醇酸树脂的理论产量。WR=WP+WG+WA-W水 如果用WP,WG和 WA分别代表邻苯二甲酸酐、甘油和酸的用量,W水代表生成水的理论产量。则短、中,长油度的区分见表 项目油度类型短 中 长短中长长极长油度/%334343484853535959747484油量油度(树脂产量生成水量)(3)由固含量求溶剂量(4)验证配方。即计算Pc。pc=n0/nA
10、式中n0为反应原料总的物质的量;nA表示羧基的物质的量。令K=(n0/nA)为醇酸树脂常数,简称工作常数。当反应程度达到100时,K=1。在实际配方设计中,为便于控制反应,可使K稍偏大于1.利用K值可以分析比较配方,推测所设计的醇酸树脂配方是否合理。对于一个新的树脂配方,也应首先计算K值。小于工作常数,则树脂将提前凝胶化,大于工作常数,则树脂性能又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啊。根据经验,对于苯酐型反应体系,K=1.046_0.014;而对于苯二甲酸体系,K=1.046_0.008 对于不同的原料,由于分子结构不同,用于醇酸树脂制备时,其醇酸树脂常数需加调整才能成为工作常数.醇酸树脂常数调整幅度醇酸树脂常
11、数调整幅度原料K值调整数一元酸豆油酸、亚麻油酸、松江油酸不动十碳酸、椰子油酸减0.01松香减0.03脱水蓖麻油酸加0.02桐油酸按二元酸考虑二元酸苯二甲酸酐加0.01间苯二甲酸加0.05多元酸甘油、季戊四醇、乙二醇不动三羟基丙烷减0.01例1 现设计一个60油度的季戊四醇醇酸树脂(豆油:梓油9:1),醇过量10,固体含量55。200号溶剂汽油:二甲苯91。已知工业季戊四醇的当量为35.5。计算其配方组成。解 以1摩尔苯酐为基准。工业季戊四醇的用量为:2(10.1)35.578.1(g)1摩尔苯酐完全反应生成水量:18g 由油度概念可得:油脂用量60%(苯酐量季戊四醇量生成水量)/(160)=6
12、0%(14878.118)/(160)312.15(g)因此:豆油用量312.1590280.94(g)梓油用量312.151031.22(g)理论树脂产量苯酐量季戊四醇量油脂量生成水量 14878.1312.1518520.25(g)溶剂用量(155)520.25/55425.66(g)溶剂汽油用量425.6690383.09(g)二甲苯用量425.661042.57(g)配方核算主要是计算体系的平均官能度和凝胶点。此时,应将1摩尔油脂分子视为1摩尔甘油和三摩尔脂肪酸的量。将配方归入下表:原料用量(g)相对分子质量摩尔数官能度豆油豆油中甘油豆油中脂肪酸梓油梓油中甘油梓油中脂肪酸工业季戊四醇苯
13、酐280.9431.2278.1148.08798461421480.3190.31930.3190.03690.036930.03690.5501.000313142配方中羟基过量。故平均官能度为:2(30.31930.036921.000)/(0.319+30.319+0.0369+30.0369+0.550+1.000)2.0632 pc 2/2.0630.969 1在多官能团体系中,f2时,pc1,就有不能凝胶化。合成方法合成方法 醇酸树脂主要是通过脂肪酸、多元酸和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制备的。根据使用原料的不同,醇酸树脂的合成有醇解法和脂肪酸法;若从工艺过程上区分,则有溶剂法和熔融法两
14、种。醇解法的工艺简单,操作平稳易控制,原料对设备的腐蚀性小,生产成本也较低。而溶剂法在提高酯化速度、降低反应温度和改善产品质量方面均优于熔融法。因此,在醇酸树脂的工业生产中,仍以醇解法和溶剂法为主。(1)醇解法)醇解法 所谓的醇解法就是将油先与甘油进行醇解,形成甘油的不完全脂肪酸酯,再与苯酐酯化制备醇酸树脂的方法。其中醇解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目的是使油的成分改组,形成甘油的不完全脂肪酸酯(最主要的是甘油一酸酯),以便能与苯酐进行均相酯化,制成成分均匀的醇酸树脂。醇解反应原理是如下:醇解过程是在油相内完成的,催化剂的类型及用量、反应温度、油的品质、甘油在油中的溶解度和醇解体系的气氛均对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醇酸树脂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