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地球的运动规律(62张幻灯片).ppt
《专题五 地球的运动规律(62张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 地球的运动规律(62张幻灯片).ppt(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五地球的运动规律专题五地球的运动规律考情报告考情报告专题五专题五 考情报告考情报告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备考引擎专题五专题五 考情分析预测考情分析预测 专题五专题五 考情分析预测考情分析预测 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专题五 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 【答案答案】特殊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运动太阳运动时差时差昼夜长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地球及其运动规律中的地球及其运动规律中的“对称对称”法则探法则探究究1在同一天,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相同纬度在同一天,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相同纬
2、度的夜长;反之则亦然。的夜长;反之则亦然。如:夏至日这一天,北极圈上昼长如:夏至日这一天,北极圈上昼长24小时,小时,南极圈上夜长南极圈上夜长24小时;北回归线上昼长小时;北回归线上昼长14小时、夜长小时、夜长10小时,南回归线上夜长小时,南回归线上夜长14小小时、昼长时、昼长10小时。小时。2一年中,在同一纬度的地方,都有相互一年中,在同一纬度的地方,都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其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对应的日期,其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出、日落的时刻相同。图51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春分日春分日夏至日夏至日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这一时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
3、年。在这一时段内,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均有相互对应的日期段内,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均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如图如图51上图中的上图中的A日与日与B日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纬线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纬线上的日期上的日期(如图如图51下图中的下图中的M日与日与N日日)。秋分日秋分日冬至日冬至日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在这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在这一时段内,以冬至日为对称中心,也有相互对应的日期一时段内,以冬至日为对称中心,也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如如图图51上图中的上图中的C日与日
4、与D日日)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日落时刻均相同。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往返直射同一条纬线上的日期纬线上的日期(如图如图51下图中的下图中的P日与日与Q日日)。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3一年中,在同一纬度的地方,也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其一年中,在同一纬度的地方,也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其昼夜状况完全相反。昼夜状况完全相反。冬至日冬至日春分日春分日夏至日,这一时段夏至日,这一时段内,以春分日为对称中心,均有相互内,以春分日为对称中心,均有相互对应的日期对应的日期(如如52上图中的上图中的A日与日与D日日)昼夜状况
5、完全相反,即昼夜状况完全相反,即A日的日的昼长等于昼长等于D日的夜长、日的夜长、A日的夜长日的夜长等于等于D日的昼长。其对应的日期应日的昼长。其对应的日期应是太阳直射纬线距赤道是太阳直射纬线距赤道(以春分日以春分日为对称中心为对称中心)距离相同的日期距离相同的日期(如如图图52下图中的下图中的M日与日与Q日日)。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4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图图53正午太阳高度对应相等的纬度示意图正午太阳高度对应相等的纬度示意图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
6、例例1201012010 四川卷四川卷 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地方时)随随纬度变化图,图中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纬度变化图,图中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问题。曲线,回答问题。若图表示若图表示6月月22日状况,则南纬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地区的夜长约为()A15小时小时16小时小时20分分B17小时小时19小时小时20分分C19小时小时20分分21小时小时20分分D22小时小时40分分23小时小时20分分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A【解析解析】6月月22日,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即日出时间为日,
7、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即日出时间为0时,所以可排除最下面一条曲线;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夏时,所以可排除最下面一条曲线;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增加的速度越快,可以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增加的速度越快,可以确定正确的曲线为最上面一条曲线。北确定正确的曲线为最上面一条曲线。北(南南)半球的昼长与南半球的昼长与南(北北)半球的夜长是对称的。图中北纬半球的夜长是对称的。图中北纬40的日出时间约为的日出时间约为4时时30分,昼长约为分,昼长约为15小时;北纬小时;北纬50的日出时间约为的日出时间约为3时时50分,分,昼长约为昼长约为16小时小时20分,故南纬分,故南
8、纬4050的夜长约为的夜长约为15小时小时16小时小时20分。分。【点评点评】本题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判断三条曲线中的本题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判断三条曲线中的正确曲线,然后结合试题材料信息,充分运用地球形状的特正确曲线,然后结合试题材料信息,充分运用地球形状的特点和地球运动的相关规律,特别是利用有关对称性的原理来点和地球运动的相关规律,特别是利用有关对称性的原理来分析。所以善于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发现、总结规律对分析。所以善于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发现、总结规律对解决相关问题十分必要。解决相关问题十分必要。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图图55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
9、化,乙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乙地是甲地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回答地是甲地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回答(1)(2)题。题。(1)判断图中判断图中n与与y的关系的关系()Ay12nBy24nCy36n Dy48n(2)夏至日乙地日出日落时分别为夏至日乙地日出日落时分别为()AyxBnmC12x12yDn12m12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1)C(2)D【解析解析】第第(1)题,根据题干材料知,题,根据题干材料知,m、n之之间和间和x、y之间的时间差分别是甲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之间的时间差分别是甲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同一个地点,夏至昼长等于该地冬至的夜长,即夏至日的白同一个
10、地点,夏至昼长等于该地冬至的夜长,即夏至日的白昼与冬至日白昼长度之和为昼与冬至日白昼长度之和为24小时。即小时。即2(y12)2(n12)24,从而可求得,从而可求得y36n。第。第(2)题,夏至日南北半球题,夏至日南北半球相同纬度昼长之和为相同纬度昼长之和为24小时,因为甲地与乙地是关于地心的小时,因为甲地与乙地是关于地心的对称点,所以地方时相差对称点,所以地方时相差12小时,甲地日出与乙地日落应该小时,甲地日出与乙地日落应该是同时进行的。是同时进行的。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点拨探究点一点拨】探点探点地球表面的对称现象是指由于受地球形状和运动地球表面的对称现象是指由
11、于受地球形状和运动特点的影响,地球表面上的点、线和时间等地理现象所呈现特点的影响,地球表面上的点、线和时间等地理现象所呈现出的一一对应关系。出的一一对应关系。认知认知地球表面的对称性除了有点、线地球表面的对称性除了有点、线“空间空间”对称和对称和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时间时间”对称外,还有例如自转、对称外,还有例如自转、公转的速度对称及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对称等。公转的速度对称及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对称等。关键关键理解地球形状特点,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和意义,理解地球形状特点,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和意义,是理解地球表面对称性的基础;结合练习,不断强化落实是是理解地球表面对称性的基础
12、;结合练习,不断强化落实是提升解答对称性问题能力的关键。提升解答对称性问题能力的关键。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昼夜长短的判断探究点二昼夜长短的判断判读昼夜长短要注意把握两点:判读昼夜长短要注意把握两点:第一,明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第一,明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秋分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最大为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最大为2326。与晨昏线相切的纬。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上为极昼或极夜;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线圈上为极昼或
13、极夜;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某一纬线圈某一纬线圈上位于昼半球的部分上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夜弧、夜弧(某一纬线圈上位于夜半球的部分某一纬线圈上位于夜半球的部分)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比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比情况。情况。第二,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首先是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第二,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首先是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其次,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其次,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
14、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再次是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再次是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例例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据此。据此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2)若若地为北京,则此时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地球公转速
15、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1)B(2)C【解析解析】第第(1)题,三地纬度的高低取决于昼夜题,三地纬度的高低取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即昼长长短的变化情况,即昼长(或夜长或夜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差值与赤道昼长的差值,差值越大,纬度越高越大,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现象地区除外极昼、极夜现象地区除外)。根据表中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得出得出地当日昼长为地当日昼长为14小时,其与赤道昼长差值为小时,其与赤道昼长差值为2小时。同小时。同理得出理得出地的当日昼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为地的当日昼
16、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为38分钟,分钟,地为地为1小时小时8分钟。所以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分钟。所以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第(2)题,根题,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地的昼长大于地的昼长大于12小时,可判断小时,可判断地地(北北京京)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再比较表中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再比较表中次日与当日昼长可知,昼长渐长,此时应为春分到夏至之间,次日与当日昼长可知,昼长渐长,此时应为春分到夏至之间,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全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全球昼夜长短相差越来越大。此时地球公转趋向远日点
17、,速度球昼夜长短相差越来越大。此时地球公转趋向远日点,速度逐渐变慢。逐渐变慢。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点评点评】本题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直接考查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本题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直接考查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但每个小题都要利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判断,这但每个小题都要利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判断,这无疑增大了考查的知识范围,使习题综合性更强。所以复习无疑增大了考查的知识范围,使习题综合性更强。所以复习时教师在引领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第二轮阶段要更加时教师在引领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第二轮阶段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联系性和综合性。注重知识的联系性和综合性。专题五专题五 重
18、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题。1)两地所在的半球是两地所在的半球是()A地在北半球,地在北半球,地在南半球地在南半球B地在南半球,地在南半球,地在北半球地在北半球C同在北半球同在北半球D同在南半球同在南半球(2)北京、北京、三地纬度高低关系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排列正确的是()A北京北京 B北京北京C北京北京 D北京北京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1)D(2)D【解析解析】第第(1)题,由图示知北京昼弧大于题,由图示知北京
19、昼弧大于180,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弧小于夜长,南半球昼弧小于180,从而可判断,从而可判断同在南半球。同在南半球。第第(2)题,根据南北半球的对称性可知,与北京纬度相同的题,根据南北半球的对称性可知,与北京纬度相同的南半球的地点昼弧为南半球的地点昼弧为140,结合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结合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知,变化规律知,纬度高于纬度高于,那么三者比较可得出,那么三者比较可得出北京的结论。北京的结论。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二点拨探究点二点拨】探点探点昼夜长短是指在一个太阳
20、日内,昼长和夜长的对昼夜长短是指在一个太阳日内,昼长和夜长的对比关系。比关系。认知认知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是产生昼夜的前提,黄赤交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是产生昼夜的前提,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根本。根本。关键关键计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关键是看其所在纬线昼计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关键是看其所在纬线昼弧或夜弧的长短。弧或夜弧的长短。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三探究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实践意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实践意义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确定地方时。当
21、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点。点。2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反之越长,且日
22、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其他地理特征。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5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并计算影长。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
23、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若当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为角应为90H。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
24、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例例3 20113 2011安徽卷安徽卷 图图57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图,完成(1)(2)题。题。(1)该地可能是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地区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户、
25、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日照面积逐渐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 BC D专题五专题五 重点要点探究重点要点探究(1)D(2)C【解析解析】第第(1)题,看图可知冬夏正午太阳都题,看图可知冬夏正午太阳都位于该住宅的正南面位于该住宅的正南面(也可根据图中冬夏正午太阳高度的差也可根据图中冬夏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值4652 确定该地位于回归线至极点之间,再结合冬夏正确定该地位于回归线至极点之间,再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地球 运动 规律 62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