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十二).docx





《2023年《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十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十二).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十二) 第一篇:2023经济法基础学问点(十二) 2023经济法基础学问点 十二劳动合同的效力 第一单元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效力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其次单元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一、必备条款与商定条款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确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实施前(2023.1.1)的工作年限。 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应当自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起先计算。 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下述
2、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严峻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峻失职,假公济私,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本钱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峻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运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支配的工作的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供应的赐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
3、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行政复议确定 行政复议确定 1.行政复议的方法 行政复议原则上实行“书面审查的方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状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看法。 2.行政复议确定的期间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确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状况困难,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确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多不得超过30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扰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
4、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行政复议确定的类型 (1)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根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确定维持。 (2)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确定其在确定期限内履行。 (3)具体行政行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确定予以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其违法: 主要事实不清、证据缺乏的; 适用根据错误的;违背法定程序的;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4.行政复议确定书的生效 行政复议确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行政诉讼范围 行政诉讼范围 1.可以受理的情形
5、 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以下行政诉讼: (1)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撤消答应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惩处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3)申请行政答应,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答应的其他确定不服的;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疆等自然资源的全部权或者运用权确实定不服的;(5)对征收、征用确定及其补偿确定不服的;(6)申请行政机关履行爱惜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
6、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7)认为行政机关侵扰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8)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解除或者限制竞争的;(9)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10)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11)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依据商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12)认为行政机关侵扰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根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
7、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进行审查。 2.不予受理的情形 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以下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确实定、叮嘱;(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确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确定不服,既不能提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其次篇:2023经济法基础学问点(八) 2023经济法基础学问点 八特殊的劳动合同 第三单元 特殊的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是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8、的以劳动酬劳、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平安卫生、保险福利等为主要内容的书面协议。包括专项集体合同、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1.集体合同的通过程序 (1)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探讨。 (2)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2/3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方获通过。(2/3+1/2)(3)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2.集体合同的生效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3.集体合
9、同的法律救济 用人单位违背集体合同,侵扰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担当责任。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 1.基本概念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 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被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 2.适用范围 劳务派遣用工是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帮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 帮助性工
10、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供应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 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缘由无法工作的确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3.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的义务 (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必备的条款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状况。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2)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3)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支付酬劳;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
11、单位应当依据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酬劳。 (4)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酬劳。 (5)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4.用工单位的义务 (1)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2)用工单位运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订立劳动合同的人数+派遣用工的人数)的10%。 (3)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4)用工单位也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5.劳动者的权利 (1)
12、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2)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四单元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1.劳动合同的履行 (1)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劳动合同商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刚好足额支付劳动酬劳。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酬劳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用人单位未依据劳动合同的商定或者国家规定刚好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酬劳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
13、%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3)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背劳动合同。 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指责、检举和控告。 (4)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5)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状况,原劳动合同接着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接着履行。 (6)劳动规章制度 合法 合法有效的劳动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法律约束力。 告知 用人单位应当将干脆涉及劳动者
14、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确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假如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未经公示或者未对劳动者告知,该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生效。 2.劳动合同的变更 (1)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对原合同内容的修改、补充或者删减,而不是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样,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商定的内容。(3)变更劳动合同,应当接受书面形式。 (4)变更劳动合同未接受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劳动合同“超过1个月,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当事人以未接受书面形式为由主见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3年10月,张某到甲公司工作。2023
15、年11月,甲公司与张某口头商定将其月工资由原来的4500元提高至5400元。双方实际履行3个月后,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新任法定代表人认为该劳动合同内容变更未接受书面形式,变更无效,确定仍按原每月4500元的标准向张某支付工资;张某表示异议,并最终提起诉讼。关于双方口头变更劳动合同效力的以下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双方口头变更劳动合同且实际履行已超过1个月,该劳动合同变更有效 B.劳动合同变更在实际履行3个月期间有效,此后无效 C.因双方未实行书面形式,该劳动合同变更无效 D.双方口头变更劳动合同但实际履行未超过6个月,该劳动合同变更无效 A 变更劳动合同未接受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
16、了口头变更的劳动合同超过1个月,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当事人以未接受书面形式为由主见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三篇:经济法基础学问点概述 学问点概述: 用人单位超过一年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补订的状况: (1)假如是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商定条件,造成劳动者不愿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上是用人单位单方擅自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按照规定,未对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样看法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擅自变更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可以拒绝单位的变更要求,要求接着依据原先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商定的酬劳来签订书面合同并履行,假如用人单位
17、仍不同意,甚至干脆缺乏额支付劳动酬劳的,那么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2)假如用人单位是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的商定条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情愿签订的,那么事实上是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状况,此时不能获得经济补偿。 以上两种状况下,之前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2倍工资赔偿金还是要支付的。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订立后,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因出现法定的情形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商定的情形,一方单方通知或双方协商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劳动合同解除确定会涉及到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的意思表示,要么是单方的意思表示的结果,要么是双方的
18、意思表示一样的结果。并可以因此将劳动合同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意定解除,法定解除又分为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和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因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需做出相应的意思表示即通知对方,意思表示到达对方时,解除生效。 劳动合同终止则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因出现某种法定的事实,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自动归于歼灭,或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接着履行成为不行能而不得不歼灭的情形。劳动合同终止主要是基于某种法定事实的出现,其一般不涉及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实出现,一般状况下,都会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歼灭。 学问点 七、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
19、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询问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4.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5.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比照执行。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学问点 五、个人所得税来源确实定 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义务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3.劳动酬
20、劳所得,以纳税义务人实际供应劳务的地点,作为所 得来源地。 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运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7.特许权运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运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学问点概述: 1、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 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另外:在“终止劳动合同以及“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
21、纳社保,劳动者解除合同的状况下,经济补偿的计算,不包括08年之前的工作年限。 2、赔偿金: 就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不过在计算“年限时,即使是在“终止劳动合同以及“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解除合同的状况下,也是从“用工之日起计算,即包括2023年之前的工作年限。 学问点概述: 票据挂失止付的情形: 假如票据丢失,持票人是找代理付款人去申请挂失止付,能够找到的那就可以挂失止付,假如找不到那就是规定不能挂失止付的状况,所以没有填明代理付款人,无从挂失止付。 未填明“现金字样的,就是“转账票据,转账票据只能转账,不能支取现金,这种状况下背书转让后很难确定代理付款人,挂失止付通知无法送达,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基础 2023 经济法 基础 知识点 十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