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3、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培育想象实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教学难点:欣赏精彩文句,培育想象实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预习提示 作者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
2、诗人。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诗歌格律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需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重点字词 沧海cng碣石ji竦峙sngzh浅草qin潮平cho归雁yn沙堤d啄zhu春泥 萧瑟s枯藤tng澹澹dn 一、导读观沧海 一题解: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二熟识诗歌。教正读音。重点强调“碣“澹
3、“茂的字形。 三理解字词。 沧: 临: 碣石: 何: 澹澹: 竦峙: 萧瑟: 行: 若: 星汉: 绚丽: 幸: 至: 以: 咏: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探讨回答主旨: 五欣赏诗歌。探讨回答 1、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的?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概? 4、诗中交代观海地点的诗句是?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概,也是诗人宽广的
4、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美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二、导读次北固山下 一题解: 1、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2、讲授古代诗歌常识。 二熟识诗歌。 三理解字词。 次: 客路: 行舟: 潮平: 风正: 悬: 残夜: 乡书: 达: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探讨回答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主旨: 总结: 首联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说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
5、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敞;“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就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缓缓升起,带来了温和的气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虽然有奇妙的江南景色可观赏,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见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虽然末句
6、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 五欣赏诗歌 1、次北固山下中的千古名句是: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 三、主题归纳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是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美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理想。 次北固山下诗人即景抒情,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四、写作特色 观沧海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意境开阔,气概雄浑。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调。次北固山下 1、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2、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五、布置作业: 1、默写与背诵观沧海、
7、次北固山下。 2、熟读背诵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出来。 其次篇: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七年级的古代诗歌四首是怎么样的呢?相关的教案又应当如何写呢?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探究诗词中的情趣,体会诗歌的不同风格。 1.酷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育高尚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2.欣赏气吞山河的雄壮丽、叙事写景的哲理美和侧面点染的烘托美。 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怎样鉴赏精彩的诗句。 教学方法:通读每首诗,感知诗句的节
8、奏、韵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精通全诗,理解诗的意境;鉴赏精彩语句,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尝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本课目标: 1.赏析前两首诗,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各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格律诗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溢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驾驭确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日,我们学习四首古代诗词,主要
9、是领悟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整体感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出征乌桓时所作。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姨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壮丽的诗篇。诗人描写了沧海的壮美景色,表现了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宏伟理想。 2.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说明?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调,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3.老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4.理解内容。 、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状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说明?(交代了作
10、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根据开头推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到“洪波涌起为止。) 、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气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绽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转变,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概。“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 5.分析韵律: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6.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1、导入:这
11、首诗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有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诞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2、读读讲讲问问。 (1)、串讲: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潮平,指潮与岸齐,因此两岸显得宽敞,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
12、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2)、整体把握。 (3)、名句分析。“海日两句 3、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悟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目光去觉察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奇妙事物的追求,并且信任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如今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4、布置作业 5、教后反思 第三篇: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
13、教案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确定都接触过一些运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教学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学问。 品尝语言,体会诗词意境。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娴熟地背诵。 启发学生酷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尝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珍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
14、设计 观沧海 曹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如今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退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假如再以优势兵力去歼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清静。他将自己宏伟的理想、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老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15、 全诗以哪个字绽开来写的?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表达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沟通学习,全班探讨明确: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绽开,写登山所见。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特殊质朴,“观字领全篇。 其次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屹立动静相衬托,显示了大海的宽敞和威历。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气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异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
16、若字可以看出。 最终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勉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索以下问题: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哪些诗句干脆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敞;“风正
17、,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白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干脆表达思乡之情。全诗覆盖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假如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探讨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
18、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缺乏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秀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合。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老师正音,思索以下问题。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哪句诗说明诗人已沉醉在奇妙的
19、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颂;燕是春的信使,已起先衔泥筑巢,一片生气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万紫千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缺乏,是因为看缺乏,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最爱湖东行缺乏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沉醉在这奇妙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
20、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探讨明确: 诗人对四周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醒悟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万紫千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西江月 辛弃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尝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会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日,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会农村夏夜的清爽景色。辛弃疾,
21、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夫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始终重视农业生产,怜悯民间疾苦,因此才写出了这样轻开心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索以下问题。 问题组: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突然变得光明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充满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逝,天涯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15 古代 诗歌 教案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