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2023年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篇: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支配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学问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实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化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留意作好以前和今后学问的连接工作。我会实行多种方式策略,关心学生自己娴熟的应用所学过的学问。并要留意避开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学问的学习,实行玩耍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留意学生用力度、速度的转变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 2、欣赏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实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问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开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化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颂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到达多种技能训练或学问运用的要求,按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
3、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留意与新课标结合,并留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留意接受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进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溢学问性、趣味性、探究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学问,驾驭技能。并留意在课堂上实行确定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实力及创新实力。 5、主动和其他学科沟通,主动探讨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老师从中总结阅历。 一、西部风情 第一、二课时拉萨谣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
4、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留意歌颂的发声和吐字。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留意引导表达歌曲的心情,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颂。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心情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倾听之前,提示学生留意歌曲演唱形式和心情。听后引导学生简洁探讨。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老师订正、说明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唱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老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
5、首歌曲的熟识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唱曲的熟识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留意节奏的乐句。 C、在老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留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心情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留意运用气息的限制唱
6、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缺乏。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状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三课时欣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拉萨谣 3、倾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通过倾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育学生酷爱生活、酷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情。 四、教学过程
7、: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日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起先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倾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倾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老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倾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老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第四、五课时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目的:、让
8、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开心泼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化学生应酷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课时:共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玩耍: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确定、激励 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绚丽、幅员宽敞、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
9、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留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娴熟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留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好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 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留意:a、休止符b、装饰音。、引
10、导学生觉察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1)完好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留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好演唱此歌,(4)完全娴熟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转变。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转变。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其次单元 古诗新唱 第一、二课时 梅花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心情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状况下唱
11、? 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留意?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其次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请个别视唱其次段 、分组唱 、练习齐唱。 第三课时 静夜思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心情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状况下唱? 3、学唱曲谱 4、看谱,并听琴
12、音 5、找出旋律特点。 6、听琴音,学唱歌曲。 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8、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其次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9、练习齐唱歌曲。 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 11、学习4/4拍指挥式。 12、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 13、小结。 第四课时 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读唐诗。 、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爱好,知道诗与歌的联系。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 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 3、
1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6、小结。 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 第一课时 欣赏 天堂、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调画感受,培育学生想象力和创建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实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洁的旋律 方法:、师奏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细致倾听,并分析拍号。 、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师重复弹,生登记各音 、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刚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
14、听音导入:刚刚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 、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组第一条,其余的其次条。 、请个别生念念拍拍,留意:, 较难,后集体评议 、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比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方法:、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生自由练习 、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探讨: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其次次播放歌曲,探讨: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秀丽、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
15、赞美,其次部分高亢、充溢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酷爱,这种转变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转变。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其次课时 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育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接受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其次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16、?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倾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便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4/4 0 x 0 x 0 xx x x |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新颖。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奇异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育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日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视察旋律中哪个
17、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秀丽,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好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解并描述音乐学问“ 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说明“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1)师:我们完好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老师出示图谱 2、接受不同的形
18、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4、师:假如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第四单元 欢快的舞步 第一课时 欣赏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忱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探讨: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其次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忱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五 年级 音乐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