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语文夏日绝句教案.docx
《2023年六年语文夏日绝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六年语文夏日绝句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六年语文夏日绝句教案 第一篇:六年语文夏日绝句教案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精妙。3在古诗教学中将困难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化理解诗句的含义。 4学习李清照崇高宏大的爱国精神,培育学生酷爱祖国、奋勉图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精妙。在古诗教学中将困难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化理解诗句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诗题 师:孩子们,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来读一读好吗?
2、特殊棒!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知道你们将来长大了也确定会成为中国的脊梁!那同学们知道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出如今语文书第四单元的什么地方?对,单元导读,那么通过这段话你知道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吗?特殊聪明!民族之魂,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将相识几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学习他们的品质,2了解作者 那么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杰出的人物,她是李清照学习她的一首古诗夏日绝句。板书,夏字在书写时要留意,横下面是自己的自,不要写错了。 师:对于李清照,有同学了解她吗?2生。师介绍李清照。 二、读准夏日绝句 1.初读古诗。要求:轻声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说到这里,那同学们想不想读读这首诗?请你轻声读、读
3、准字音、读出节奏。2.指名读 师:谁想给大家读读这首诗?3生,评价字音,节奏、韵味3.齐读,师生合作读 师:老师也想读读,要不咱们合作读怎么样?谁想跟我合作?老师读一三句,你们来读二四句。我有要求,我的节奏就是你的节奏。行吗?谁还想跟我合作?孩子你读的太棒了!谁想和他合作试试?咱们一起来一遍行吗? 4.男女生赛读,齐读 师:读的有味道了!比一比行吗?女生男生比比,看谁读的有节奏有韵味。读得都不错!真棒!齐读确定更好!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评价语预设:字音、节奏驾驭得很好、有点韵味、有小诗人的感觉。有自己的感悟等等 三、读懂夏日绝句 1默读,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古诗不仅要读出韵律,读出节
4、奏,更要读出情感,人们都说,声能传情,那么情从何来呢?让我们接着走进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刚刚这首诗我们读了很多遍了吧,那么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呢?请你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想好了与同组的小伙伴沟通一下。出示小组合作提示2小组内沟通古诗意思 师:刚刚我看到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同学们都能做到自学认真,合作有序,特殊棒!好,读明白了吗?真的吗?那谁来代表你们小组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3汇报诗意 学生探讨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愿逃回江东。大家说对吗?还有想说的吗?说明的很完好了。 四、悟夏日绝句 1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你们最宠爱哪一句? 出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思索:从字面上看,你有什么觉察? 生:“生与“死是一组反义词。“人杰和“鬼雄 师:“生与“死、“人杰与“鬼雄,就是这样的对比,构成了对偶句,同学们,中华古诗词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珍宝,它短小精悍,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而且像这样的对偶,让我们感受到诗句工整,富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我们学过的诗句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孩子们,中华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它呢?我们再来读一读
6、。生再读这两句诗,体会其语言美。 师:通过这两句我们了解作者用什么词来赞颂项羽? 2.“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师:那么项羽是谁呢?,谁能介绍一下他? 生介绍项羽。 师:那么老师有个疑问:楚汉斗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 学习方法提示:结合历史背景、抓住关键词 师: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盼望,“不愿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行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读本诗的后两句李清照
7、借用项羽乌江自刎的事务来表达项羽的至死不屈,与当时南宋的统治者形成显明的对比,作者运用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挖苦了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偷生,逃跑妥协。同学们,古诗中借用历史人物,历史事务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把它叫做运用典故,简称用典,那么用典有什么好处呢?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比方杜牧的这首泊秦淮。课件出示杜牧的泊秦淮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四周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到达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深刻而精辟。李清照借用项羽乌江自刎,就想要到达借古讽今的艺术效果。 3.了解古诗创作背景,
8、感受了解古诗创作背景的意义。 师:我们在介绍李清照时,说过她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我们今日学的这首诗是她的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呢? 生回答后期作品 师:李清照在后期为什么创作这首诗呢?这与她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同学们,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学过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我们知道宋代有一段屈辱的历史,那就是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当时宋朝北方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复原中原,那么,作者就生活在这样*的年头,历史背景介绍那么同学们,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了解,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悲愤、激扬。你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指名根据自己所感悟的感情基调来朗读。 从你理
9、解了李清照的哀痛,你真是李清照的知音,你走进了她的内心等去评价 师:所以这确定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在学习中,通过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有助于关心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以诗引读,学生朗读训练 师:孩子们,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复原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面对金兵,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学生接诗句,“祖国的大好河山已失,百姓的奇妙家园已毁,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项羽那样学生接诗句。 师: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
10、师又一年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苦痛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希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悲观。他们想说学生接诗句。 师:他的示儿有这样期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在陆游诞生后的其次年,金国占据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他八十六岁去世,在这八十多年的时间里,还是没有统一中原,他也更想说学生接诗句。 师:可就是这样,南宋的统治者却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我们想说学生接诗句。 师:我们都知道宋朝有个抗金英雄,他就是岳飞,这是他的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满江红,就是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抗金英雄,最终也含冤而死,这件
11、事虽然发生在李清照之后,但是假如李清照知道,她也确定会说学生接诗句。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探讨: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师;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酷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 师: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仰慕,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六、好书举荐:介绍李清照和她的词 1.世人评价李清照 师:同学们,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其实李清照让人佩服的不只是这些,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我们
12、看看世人对她的评价。课件出示世人对李清照的评价。2.好书举荐 师:李清照文辞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华精神文明史声的一座丰碑,我们前面说过她的作品分为前后期,比方:课件展示李清照的词,她的前后期作品正是当时历史背景的产物,也是她人生阅历,性格的写照,那么老师在这节课的最终举荐同学们一本书李清照词,盼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去领会不同时期不一样的李清照!好,下课! 六、拓展李清照的诗词 其次篇: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节选自冀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夏日绝句豪迈大气,慷慨激扬,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向社会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引导学生吸纳优秀人物的正义感,接受高尚情
13、操的熏陶。 1、学习古诗夏日绝句,驾驭相应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故事,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 课前准备:了解诗人写作古诗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李清照和项羽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一、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清照吗?谁能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沟通搜集到的资料。 老师总结归纳: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其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部分篇章感石咏怀,情辞慷慨。 二、板书课题 老师:今日,我们来学习的这首古诗就属于“感时咏怀,情辞慷慨之类,她抒发
14、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老师板书课题,指导读题目。强调“夏里面有两横 三、读通诗文 1、学生自学古诗 学习提纲: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读通诗句,读熟全诗。 2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 3将读懂的在小组内沟通,不懂的问题登记来; 2、检查指导 1学生自学时,老师巡察指导;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老师留意强调、指导项、雄是后鼻音及亦、鬼的书写。3指名读诗,稳固认读生字。 4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班组织探讨、探讨。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赞扬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
15、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独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战胜,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三、理解内容: 1这首诗讲解并描述了中国的哪个历史人物?是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你知道有关项羽的哪些成语故事呢?拔山盖世、破釜沉舟 2“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讲解并描述了有关项羽的什么故事呢?乌江自刎,阅读课后资料 项羽的力大无比,威猛非凡,至死不屈,决不苟且偷生,你们能从这首古诗中找到表达项羽英雄气概的词语吗?人杰、鬼雄指名说一说对“人杰、鬼雄的理解。3配乐朗诵古诗,读出项羽的英雄气概。 4老师:楚汉斗争中,项羽以失败告终,
16、宋朝的女词人李清照为什么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 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北宋末年,外族侵略者入侵中原,腐朽昏庸的北宋朝廷东渡南逃,在“江东建立南宋。可他们照旧纸醉金迷、寻欢作乐。老百姓包括李清照一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苦痛。公元1129年,李清照途径当年西楚霸王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对比宋朝官员的贪生怕死,不行抵抗,她对项羽至死不屈,被装好慢的英雄气节更加尊敬和赞许,于是悲愤地写下了这首夏日绝句,呼喊南宋王朝能够涌现出项羽那样的英雄,早日渡江,与敌死战,复原河山。 前两句诗人抒写对待人生应有的看法,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正大的襟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
17、物项羽为例,有力地挖苦了只顾逃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 结合“人杰“鬼雄“不愿等重点语句进行探讨:诗人借项羽不愿过江东的事例想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 老师主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意思,指导品读。 4齐读这首诗。 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五、学问拓展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示儿 三万里河东入海,死去元知万事空,五千仞岳上摩天。 但悲不见九州同。遗民泪尽胡尘里,王师北定中原日,南望王师又一年。 家祭无忘告乃翁。 五、指导书写:绝、杰、亦、鬼 第三篇:夏日绝句语文教案设计写写帮整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67页28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相识7个
18、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古诗的精练,宠爱读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项羽至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 1、背诵自身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2、揭示课题,简介诗人 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会读 (1)同学自由读 (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留意订正字音 (3)请生读,其余同学评一评,老师相机指导 (4)听示范朗读 2、我会认 (1)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 (2)考考同桌 (3)汇报学习状况,玩耍: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 3、我想问 同学自由质疑,感知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六年 语文 夏日 绝句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