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课题课题 1 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答案:答案: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原子 的种类、数目、质量 (4)原子种类 (5)原子个数 (6)原子质量 (7)元素种类 (8)元素 质量 (9)总质量 (10)化学式 (11)质量比 (12)个数比1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红磷 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与问题探究与讨论解答 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吸收红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防 止锥形瓶炸裂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 上,天平是否平衡平衡实验中不用气球,直接用瓶塞塞紧锥 形
2、瓶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热量,使 瓶中气体膨胀,容易将瓶塞冲开红磷燃烧实验表达式是什么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铁钉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与问题探究与讨论实验现象是什么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液体变为浅绿 色 反应前后,天平是 否平衡?说明了什 么问题平衡,说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实验如何表达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2)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 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问题结论与解释 碳酸 钠与 盐酸 反应实验现象是
3、什么?反应完成后 天平是否平衡?如何解释上述 现象有气泡产生,白色粉末逐渐消 失;不平衡;反应产生的 CO2 逸出,导致反应后总质量变小镁条 燃烧实验现象是什么?反应后所得 固体和石棉网的质量之和与原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 体,放出热量;不相等;镁条2来镁条和石棉网的质量总和是 否相等?如何解释上述现象燃烧时,空气中的氧气参加反 应,生成的氧化镁中包含了氧 气的质量,导致反应后的总质 量变大 以上实验说明,探究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应注意:反应中是否有气体生成;反应中 是否有外界物质进入。 辨误区辨误区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什么 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设计实验验 证 反应前后遵循质量
4、守恒时,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例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的质量一定与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100 g 酒精和 100 g 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 200 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氢气和氧气形成的混合 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解析:解析: A煤燃烧生成 CO2气体逸出,致使煤渣质量小于煤的质量 B镁带燃烧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镁带质量与氧气质量总和 C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氢气和氧气混合,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答案:B (3)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化
5、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过程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 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分子新物质分裂重新组合聚集成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 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例 1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解析:解析:化学反应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元素种类不变,物 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答案:答案:D 2
6、化学方程式 (1)概念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角度: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微观角度: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质量角度: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例如: 2H2 O2 2H2O=点燃微粒个数比:2 1 2 质量 比:212 1622(1216) 即 4 32 36 点技巧点技巧 计算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方法 计算各物质质量比时,应先将相对分 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再将乘积相比,一定不要漏乘化学 计量数。各物质的质量比一般不用约成最简比。【例 21】下列关于 2H2O2H2O2
7、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通电3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C每 2 个水分子分解生成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 D每 2 g 水分解生成 2 g 氢气和 1 g 氧气 解析:解析:A、B、C 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解释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都是正确 的。 答案:答案:D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碳在空气中燃烧为例:CO2CO2=点燃宏观角度读作: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微观角度读作:每 1 个碳原子与 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分子。 从质量的角度读作:每 12 份质量的碳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44
8、 份质量的二氧 化碳。【例 2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 式 4P5O22P2O5读法正确的是( )=点燃A4 个磷加上 2 个氧等于 2 个五氧化二磷 B每 4 个磷原子和 2 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C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D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等于五氧化二磷 解析:解析:A 项加号表示“和” ,等号表示“生成” ,同时没指明条件,故 A 项错误;B 项从 粒子角度:可读为每 4 个磷原子与 5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要注意“每”字,B 项错误;D 项从物质角度:可读为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 五氧化二磷,故 D
9、 项错误。 答案:答案:C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什么 (1)正确理解“参加反应”的含义 不能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理解成“反应物” 。化学反应中往往存在“反应物过量”问 题。 (2)不要漏掉气体或沉淀 很多化学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 三种状态的物质。讨论质量守恒定律时,各状态均要一起讨论,不能遗漏。也不能因为生 成了气体,而误认为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明确普遍性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的普遍规律,没有一个化学反应例外。 (4)明确适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如 1 g 水加热后变成了 1 g 水蒸气, 这
10、一变化虽然前后质量相等,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例 31】(综合应用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B1 L 芝麻和 1 L 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 2 L C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解析: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对象是化学变化,而上述四个选项中只有 D 是化学变化,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描述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其余均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 来描述。 答案:答案:D 【例 3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个数等于反应生成的分子个数 B化学方程式不仅表
11、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还可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4量关系 C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D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跟反应生成的固体的质量相等 解析:解析:A 中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不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例如 2H2O2=2H2O;C 中物质之间的反应是按一定的质量比来进行的,并不是按等质量来进行 反应的,D 中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一定相等,如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B 中表明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正确的。 答案:答案:B4化学反应前后有六个“不变” ,两个“改变” ,一个“可能变”Error!1六个 不变Error!2两个 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
12、子总数可能改变 【例 41】(创新应用题)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 容量为锂电池的 10 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AO2 BCO CCO2 D H2 解析: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比较反应前后原子 的个数,即可确定 X 的化学式。 经比较,3X 中共含有 6 个 O 原子,则 X 的化学式为 O2。 答案:答案:A 【例 42】成语“点石成金” ,本意为 古代的一种法术,即能把石头变成黄金;现比 喻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五 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 质量 守恒定律 习题 新版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