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比较.doc
《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比较.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比较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比较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开展,各科纷纷推出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生物作为初高中学生的必修科目,也产生了新的课程标准。以下是我学习初高中两份生物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及对两者进行的比较.两份生物课程标准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前言部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三部分内容。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内容目标是对各自课程所包含内容的具体阐述.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教材编写建议四部分内容。一、 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
2、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两者均是生物课程,课程性质相同,不在叙述。课程理念初高中有些不同。初中生物课程的三个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在初中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理念。初中学习是高中学习的基础,高中学习则是初中学习的深化与提升。两者在理念上的统一是初高中学习良好衔接的表现.这四个理念的提出让我看到新课改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和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两个标准均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
3、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基本要求的提出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思想的体现,一直以来的精英教育牺牲了很多孩子,忽略了他们的学习需要和要求.基本要求则要求教师们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有余力再考虑“尖子生的需求。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中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生物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使得教学与时俱进,将教育与社会所需的能力切实结合起来,而不是脱离社会生产要求,闭门造车.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4、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主题和教师主导是比较倡导的方式,但一直依赖学生主体性并没有体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生物课程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5、。两者的设计思路有较大不同。初中生物课程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选取了10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高中生物课程由于学生自主选课的设计,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学生自主选课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在整个高中三年的学习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生物 课程标准 比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