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林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
《2023年---林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林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doc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林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第一篇:-林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支配 *林发202351号 回顾过去,展望将来,“十一五期间,*县的林业各项工作,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全面实行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进展确实定中发9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进展确实定云发9号文件精神,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林业建设投入力度,森林覆盖率由45.5%增加到48.65%,林业总产值由1亿元增加到1.2亿元,为实现全县林业的可持续进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一五
2、工作回顾 一完成的主要任务 自然林爱惜工程 自然林爱惜工程,自2000年实施以来,制定了*县自然林爱惜暂行方法和*县自然林林管员护林员管理方法,聘用护林人员475人,实行定岗、定人制度,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签定天爱惜林人员管护责任书,严格考核和严格奖惩。由于管护措施有力,191万亩自然林管护效果明显。经过十年的工程实施,中心和地方共投入4962.46万元,使水土流失面积由1153.02平方公里下降到1025.66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由260万立方米增加到313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爱惜和进展。 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自然林爱惜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19.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4万亩,封山育林1
3、0.5万亩,成活率、保存率均到达项目检查验收要求。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项目2023年实施以来,完成退耕还林11.9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4万亩,荒山还林5.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国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388万元,惠及12067户、48221人,户均收益6551元,人均增收1740元。 近五年来,为稳固退耕还林成果,进展种植业2.42万亩,新建沼气池831口,新建节能灶2783眼,太阳能199套,开展技术培训800人次。通过实行有力措施,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目标管理,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工作经费到位、宣扬发动到位、服务指导到位、政策兑现到位,着力提高退耕农户的自我进展
4、实力,促进了农夫增收。宽阔退耕农户赞扬退耕还林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富民工程。2023、2023年到期的退耕地还林,通过国家林业局的阶段性验收,各项指标全部到达检查验收标准。 德援项目 中德合作云南省*县造林项目是中德两国政府签署的财政合作造林项目。1995年正式实施,项目分布在菱角、盘江、大坡三个乡镇,项目投入799.8381万元,其中德方援款560.6942万元。完成造林面积1808.86公顷,封山育林1884公顷,节能改灶3600眼。项目于2023年结束并通过德方验收。 德援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森林植被,提高了森林覆盖率,项目区有林地覆盖率由25.4%,提高到45.1%,更为重要
5、的是为全县的森林管理和其它项目实施供应了有益的借鉴。 义务植树 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建“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要求,把义务植树与退耕还林、自然林爱惜等国家重点项目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以义务植树为中心,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建设为载体,按部就班,有规模有实效的义务植树活动,推动全县造林绿化事业的全面开展。 五年来,全县义务植树适龄公民完成义务植树575万株;投入经费45万元,建义务植树基地2块,造林面积776亩,植树39万株。 自然爱惜区建设 珠江源和海峰两个省级自然爱惜区建立后,通过大力进展沼气池,开展天保及退耕还林等工程,增加了森林资源、抑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特别是
6、海峰湿地自然爱惜区通过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调整湿地的水位,增加湿地的功能,从而改善各类水禽的栖息环境,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衍供应优越的环境条件。爱惜区爱惜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五年来,在海峰湿地爱惜区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一是聘用自然林爱惜工程护林员91名进行森林巡护;二是在爱惜区内新建沼气池895口;三是围绕湿地四周栽柳植树3000株;四是抓好候鸟禽流感疫情的防控监测工作;五是完成了总投资为2710.90万元的云南海峰自然爱惜区喀斯特湿地复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得到国家林业局立项批复;六是完成总投资为578万元的湿地爱惜与复原工程;七是进行小
7、型水利设施建设,调整了湿地的水位;八是投入近300万元征用湿地核心区农耕地,扩展了湿地面积。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加快推动配套改革 我县的林改工作,自2023年8月13日全面启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以落实“四权为核心,以群众满足为前提,以林农广泛参与为基础,以方案制定为重点,以责任落实为措施,以林权证发放为落脚点,以生态得到爱惜、林业得到进展、农夫得到实惠为目标抓主体改革;以机制创新、抓配套改革;围绕农夫增收、抓产业进展。三年来,完成确权村委会113个,村民小组750个,占改革数的100%;确权面积235.15万亩,确权率99.41%;在确权面积
8、中,自留山18.66万亩,责任山12.05万亩,均山40.96万亩,均股118.57万亩,集体统管34.33万亩,其它方式承包10.2万亩,其它方式流转0.38万亩,确权到户率99.31%,合格率96%。完成宗地勘测58683宗,发放林权证31300本,股权证7.5万本,占已确权宗地数的100%。排查各种林权纠纷203起,调结197起,调处率97%。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县林业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阅历,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改革工作。逐步成立林权交易中心、林权评估中心、林权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林业经营体系、林业服务体系、支
9、持林业进展的公共财政制度、林业金融服务体系,为“十二五林业进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政资源管理 严格执行限额采伐、支配采伐、凭证采伐制度。五年来,共依法办理林木采伐答应证185份,批准采伐林木蓄积量56672.04立方米,其中商品材37286.2立方米,农夫自用材4798.3立方米。没有出现超限额、超支配采伐的现象。 严格监督管理木材经营、加工市场。刚好办理木材经营加工答应证,保证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正常的木材经营、加工秩序。 加强木材运输管理,严格凭证运输。共办理木材运输证726份,运输木材 7005.8立方米。 加强野生陆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依法维护养殖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我县特
10、种养殖业的进展。先后给5户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答应证,9户办理了经营利用答应证。养殖野猪950多头,七彩山鸡35000多只,蓝孔雀200多只。为陆生野生动物训养繁殖积累了阅历,为特种养殖业进展探究了新路子。 林业综合执法 五年来,查处各类涉林案件543起,其中刑事案件36起,林业行政案件507起,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爱惜了森林资源的平安,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工作,通过狠抓“思想相识、组织机构、防火宣扬、火源管理、专兼职扑火队、靠前指挥、平安扑救等方面的落实。坚持在“严字上抓管理,在“火字上堵漏洞,强化森林防火意识,组建了县级专业扑火队和乡镇扑火应急分队。各级
11、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及早支配部署。林业部门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一系列超常措施,真抓实干。全县上下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团结拼搏,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亲热协作。主动争取国家、省、市支持,2023年争取到国家120万元的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大大提高了我县的防扑火实力。实现了建县以来连续十三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好成果。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我县的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防工作,依据“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综合治理、确保健康的方针,认真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普查工作,每年对全县191万亩有林地加大监测的预报工作,并在春秋两季进行重点普查,为防治工作供应科学决策。
12、二是开展以纵坑切梢小蠹、松叶蜂为主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完成纵坑切梢小蠹防治14.07万亩,松叶蜂防治1.5 万亩,三是结合林业有害生物“利剑行动,主动开展检疫工作,四是认真做好核桃等苗木的检疫和病虫监测及防治工作。五年来完成木材检疫6971.4立方米,种子检疫10.055吨,各种苗木检疫1200万株。 农村能源建设 五年来,建沼气池15548口,改灶15353眼。通过沼气池建设、节能改灶工程和太阳能建设,使农夫以煤、柴为主的用能习惯得到了转变,森林资源得到爱惜,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公益林生态补偿 全县有126.19万亩林地列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49万亩列入省级地方公益林,2023
13、年启动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总投入285万元,其中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启动8万亩40万元,省级49万亩245万元。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后,将使重点公益林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监测实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整气候、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大幅提升;对削减水土流失,降低自然灾难损失,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优化经济进展环境将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核桃产业建设 省委、省政府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核桃产业,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新进展优质核桃2000万亩的目标,*县被列为省级核桃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支配用3至5年时间完成造林40万亩。2023年核桃产业支配面积
14、63600亩,实际栽植面积65400亩;2023年支配栽植面积15万亩,实际栽植16万亩;2023年核桃新植8.11万亩,三年共计完成30.6万亩。但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难2023年的雨雪冰冻、2023年的晚霜冻及今年的百年一遇干旱,给核桃产业带来灭顶之灾,损失巨大,补植任务繁重。 建设项目用地 为全县各类建设项目办理征占用林地和临时占用林地手续57件,依法供应各类建设项目运用的林地面积为256.3公顷3884.5亩,共收缴森林植被复原费2100多万元。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奉献。 抗灾救灾 2023年的冰冻雨雪、2023年的强霜冻和今年100年不遇的严峻旱情,都给我县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特
15、别是今年的严峻旱灾,林业受灾面积52.7769万亩,经济损失15021.61万元。其中:核桃损失8225万元;新造林损失400万元;中幼林损失4400万元;苗木损失988.2万元;新建采穗核桃圃损失34.5万元;森林虫害损失800万元;森林火灾损失173.91万元。 通过多方争取资金,确保森林防火和抗旱保苗工作有力开展。全县森林防火和抗旱救灾资金共投入776.4万元,其中省投入19万元,市投入29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48.2万元;县乡两级林业部门自筹78.2万元,乡(镇)政府、村、组及群众投入431.4万元(含劳务投入);整合资金70.6万元。全县林业抗旱累计投入设施和设备4千台套次、人员3.
16、6万人次、抗旱浇灌面积3万亩。一是依据能保一片是一片,能保一亩算一亩,能救一棵救一棵的原则,想方设法找水浇苗,如西平的六公里、德泽富冲等核桃种植地块,通过艰苦努力,抢救活了大批核桃苗木。二是实行有效措施,抢救造林种苗。为了确保中低产林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在九龙山苗圃、白水苗圃和大觉寺苗圃实行打井抽水浇苗和补育苗木等有效措施,保住和补育了近500万株苗木,基本满意2023年造林用苗。 中低产林改造 全县23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有50万亩中低产林急需改造。2023年,在统筹考虑海拔、气候、土壤、交通、水利等条件下,制定了*县中低产林改造总体规划及2023年中低产林改造7.7万亩的作业设计,坚持“
17、生态优先、爱惜和改造并重,分类指导、分类经营,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突出重点、先易后难,依法实施、有序推动的原则,明确评判标准、改造范围、改造对象及改造方式。2023年规划改造7.7万亩,涉及8个乡镇48个村委会269个作业小班,实行树种更替、林分抚育、补植补造、封山育林4种改造方式,实际完成中低产林改造8.24万亩,涌现了西平青山、白水马场、菱角摆依河、大坡老马街子、德泽富冲、播乐水田等大连片大规模的示范点,为省、市两级中低产林改造现场会议供应了现场,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确定。 为保障2023年中低产林改造的苗木供应,9月份及早下达九龙山苗圃及各乡镇林业站育苗支配800万株,其中川滇桤木
18、600万株,华山松100万株,滇朴50万株,杉木10万株,金银花10万株,圣诞30万株。2023年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启动林木良种补贴试点,我县九龙山苗圃被列入首批补贴对象,争取到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170万元,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补贴30万元。林木良种补贴工作的启动必将推动我县林业产业进展。 建设资金 “十一五期间,自然林爱惜、退耕还林、核桃产业和中低产林改造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7800多万元,平均每年1560多万元。为*的林业建设工作正常开展供应了资金保障。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林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复原和进展,但制约着*林业进展的许多不利因素照旧存在,其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一
19、是*县森林资源虽有确定数量,但林分质量不高,生态压力大,林业底子薄,林业经济进展的互补性差,严峻制约着林业的跨越式进展步伐; 二是森林资源爱惜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护林意识不浓,非法侵占林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威胁大; 三是林业科技投入严峻缺乏,正在实施的林业几大重点工程没有相应的科技投入项目,生产力进展水平低,制约着工程建设的顺当实施; 四是林业产业进展严峻滞后,缺乏支撑林业产业进展的龙头企业。归纳起来,集中反映了*县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效益及林业进展的科技含量、经营水平、人才培育等在内的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县将来林业建设和进展的主要课题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是
20、*县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十二五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深化实行科学进展观和中心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党中心和省、市各级确立的新形势下林业的新定位、新使命、新任务,围绕发呈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进展的林业进展总体思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生态与产业、爱惜与利用三大关系,依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确立以生态优先、生态建设与产业进展并重的林业可持续进展道路,主动推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进展林业产业,提倡和激励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旺盛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实现
21、林业跨越式进展,做到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夫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进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林分质量显著改善。通过大力进展林业产业,林业总产值到达2亿元以上;推动中低产林改造,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优质、丰产、高效的森林资源,接着保持森林生长量大于消耗量;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立支持集体林业进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健全林业社会服务体系;重点地区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进展相适应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和初
22、具规模、特色显明的林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具体目标 *县在“十二五期间将接着建好自然林爱惜工程、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争取启动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珠江源自然爱惜区建设、*海峰自然爱惜区建设、林果基地建设、中低产林改造、石漠荒漠化综合治理等。 在建项目 1、自然林资源爱惜工程,第一期工程2023年到期,其次期将以公益林建设和中幼林抚育等项目为主主动开展总体方案规划并组织实施。 2、退耕还林工程 一是接着完成4.4万亩退耕地政策补助。第一轮退耕地粮食及就医就学补助共260元/亩.年,其次轮退耕地生活补助费等共125元/亩.年,“十二五期间将发放政策补助2993万
23、元。二是主动争取新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万亩、封山肓林6万亩,项目总投资为15520万元。三是完成稳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2938万元的投资,其中建设基本口粮田2.4万亩、农村沼气池5835口、太阳能757户、种植业10.27万亩等。 3、农村能源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进展,推动农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省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需新建17500口沼气池3500口/年;推广节能灶25000眼;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000套。依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引进推广适合农村利用的能源项目。农村能源建设实行农户投资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林业局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