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S地质实习实习报告提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3S地质实习实习报告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3S地质实习实习报告提纲.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3S地质实习实习报告提纲 第一篇:3S地质实习实习报告提纲 3S地质实习实习报告提纲一、二、封面实习报告封面已传至群共享第一章:实习概况高伟 1.实习地区概况:淮南地形概况、凤阳概况、寿县地区概况等。 2.实习目的;实习任务;实习留意事项。 3.实习基本状况;实习日程支配;实习具体地点;实习的组织形式 4.实习任务完成状况 三、其次章:区域地层陶安敏 1.震旦系:四顶山组、九里桥组、寿县组等等 2.寒武系:土坝组、徐庄组、毛庄组、馒头组、侯家山组、张夏组等等 3.奥陶系:马家沟组、肖县组等等 4.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等等 5.第四系:潘集组等等 6.三叠系:刘家沟组等等 7
2、.青白口系:刘老碑组、伍山组等等 注以上地层表达内容为:该地层主要特征、该地区主要岩性、该地层的发育状 况、该地层主要分布的岩石岩性、化石、该地层形成条件以及演化过程内容越 具体越好 四、第三章:构造杨伦泉 1区域构造: 2地质构造: 注以上内容可从i.熟识地层,利用地层上是否缺失、重叠、走向上是否连续进 行推断。ii.从地层产状转变进行分析。例如舜耕山的“飞来峰 五、第四章:野外矿物岩石的视察与相识胡桥 1.基本方法 2.淮南地区的矿物与岩石配图、定点坐标说明 注以上内容参照地质测量相识实习指导用书其次章 六、第五章:地质作用的视察王伟涛 1.风化作用 2.淮河的地质作用河漫滩、河谷等等 3
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上升泉、下降泉等等,需要绘出原理图 4.构造作用的相识与视察 注以上内容参考地质测量相识实习指导用书第四章 七、罗盘运用与GPS的运用孙俊 1.罗盘的原理与构造 2.罗盘的运用:测量倾向、倾角、走向、前方交会法等原理示意图 3.GPS的运用 4.GPS的坐标系转换与地质图件的交互运用 注以上内容参考地质测量相识实习指导用书第九、十章 八、地质地貌遥感图像处理与地质解译胡桥、陶安敏 1.运用稻歌软件结合GPS所定坐标在卫星影像上截图并标注出特征部位 注此部分内容最具技术含量,要求学会运用稻歌软件进行坐标转换、截图17 级、标注特征部位让后将结果打印出来贴在报告中。 九、结语胡桥
4、 1.主要内容是实习的收获与实习感想。 GPS数据整理陈恒智、张哲 其次篇:3S技术生产实习报告 3S“技术生产实习报告 第1章:实习目的与意义 3S“技术是英文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终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中已经涉及了其中的两方面内容,一是遥感方面,另一方面是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遥感概论的理论基础学习和资源环境遥感分析课程中相关软件的学习,以及相应的应用与分析,我们了解的遥
5、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相关的基础学问学习和GIS软件应用课程系统的学习软件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对于全球定位系统,是在实习相关的野外调查中学习和运用的。我们了解任何一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不是独立运用的,所以各种技术的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3S“技术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是旨在了解学习各科基础学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的实力,以适应现实中不同工作状况的要求。本次实习首先是对课本所学相关学问的验证,通过实践对理论概念加深和稳固,增加对学问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是通过实习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同学自身的各方面实力,包括视察分析实力、统筹支配实力、实践考察实力和团队
6、合作实力,还可以使学生驾驭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结合实际觉察问题、探讨问题,另外外出实习,不仅是在学习方面使同学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学问,还可以在学生的素养教化上起到确定的作用,在外实习可以培育同学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增加学生就业实力和竞争力。 第2章:实习地点与日期 3S“技术生产实习的主要实习地点分两方面。一是建筑工程学院三楼试验室,二是大庆市野外调查。 2023年7月4日2023年7月10日:全体同学在建筑工程学院三楼试验室进行土地利用分类; 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15日:部分同学在建筑工程学院三楼试验室进行个小组图形的整合、拓扑和添加属性;
7、 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13日:老师带着部分同学到大庆市进行外业调查。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汲取、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状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异。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汲取的光谱也各不相同。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推断。实习运用的基础底图是多谱段的TM遥感影像。 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
8、础学科,它是一种特定的特别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本次实习主要运用学习过的ERSI公司开发的ArcGIS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 本次3S技术生产实习是以大庆市域范围为探讨对象,基于TM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对大庆市域范围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类,并对TM遥感影像无法区分的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形成土地利用分析图,是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最终完成实习内容的一次综合性生产实习。 通过本次实习,我在了解学习各科基础学问的基础上,进一步
9、增加了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的实力。实习过程中,结合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运用ERDAS软件对多谱段的TM影像进行合成,挑战应用全英文版ArcGIS软件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每一项技术的运用都是存在联系的,所以我明白了各种技术的协作,取各项技术之优点,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内容,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还存在了一些问题,由于TM影像的区分率较低,所以有很多区域的用地类型不是很清晰,需要转换波谱进一步区分,并且需要进行野外的实地调查。 第三篇:地质实习报告 - 地质实习报告 学校:中国矿业高校 姓名: 王海林 一、实习时间 2023年6月23日2023年6月27日 二、实习地点 阳泉矿区。
10、主要路途为:水泉沟线;狮脑山线;娘子关线; 三、实习目的 在一般地质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普地相识学习,以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的视察,了解及地质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充溢课堂所学的地质基础学问,加深对地质学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为接着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通过实习,学会对典型地质现象视察,描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及实习报告的编写。培育学习独立思索,留意实践、综合分析的实力和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实习内容 1、实习区概况 本区位于太行山北段刘备山的南麓,由于地壳长期上升,侵蚀基准面下降,切割较深,沟壑纵横,形成了较为困难的中低山地貌。井田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
11、位于井田北部边界处,海拔1003.20m,最低点位于南部的桃河,海拔为752.00m最大相对高差为251.20m。 本区属于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区域北部东段曲折横亘的低山山脉为区域分水岭,岭南为桃河水系,岭北为温河水系,桃河从井田南边界外通过,桃河河床坡度平均为1%,流量平均为0.33m/s,夏秋季一般较大,可达2-3 m/s,干旱季节多干枯或仅有细流,雨季有洪流。 2、实习区地层特征: 通过水泉沟线和狮脑山线的视察,我把实习区地层总结如下: 区内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 埋藏于井田深部,为煤系地层之基底,由深灰色层状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中部夹角砾状石灰岩组成,厚度1
12、00m左右。2石炭系 中统本溪组(C2 b)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岩性为灰黑色,黑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灰色铝土质粘土岩及3层深灰色石灰岩组成。本组厚度36.00-45.00m,平均40.00m。 上统太原组C3b: 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根据本组沉积旋回特征可分为三段。 下段:为灰褐色中厚层细-中粒砂岩,灰黑色、黑色砂质泥岩、泥页岩、夹煤层。底部有一层灰白色细砂岩标记层K1,厚度1.61-2.44m,平均厚度2.03m。所夹煤层编号15、14号,其中15号煤层为可采煤层,14号为不行采煤层。本段厚度为28.64-29.85m,平均厚度为29.0
13、5m。 中段:为灰黑色、黑色粉砂岩、黑色砂质泥岩、泥页岩、夹三层青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和3层煤层。三层石灰岩为区内的标记层,自下而上为K2灰岩俗称“四节石灰岩、K3灰岩俗称“钱石灰岩,K4灰岩俗称“猴石灰岩。K2灰岩中一般有泥页岩夹层,厚7.19-14.20m,平均10.40m。K3灰岩位于K2灰岩之上约15m左右,厚度2.84-4.33m,平均3.87m。K4灰位于K3灰岩之上约19m,厚1.30-3.00m平均2.46m左右。煤层编号自下而上为13、12、11号,其中12号煤层为可开采煤层,其他煤层为不行采煤层。本段厚度48.80-53.20m,平均厚度51.04m。 上段:为褐色中厚细粒砂
14、岩、粉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页岩、夹煤层。煤层编号自下而上为9、8号,为区内可采煤层。本段厚度35.49-39.47m,平均38.22m。 本组厚度为112.90-128.56m,平均118.31m。3二叠系 下统山西组P1s: 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连续沉积于太原组之上。岩性为:灰白色细-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页岩、夹6煤层。底部以一层灰白色粗砂岩K2与太原组分界。煤层编号自下而上为6、5、4、3、2、1号,其中3、6号煤层为采区内可采煤层,其他煤层为不行采煤层。本组厚度52.27-56.33m,平均54.30m。 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连续沉积于山西组之上,厚度145.2
15、1-176.60m,平均161.00m,根据岩性和特征可分为二段: 下段P1x1:由灰黑色砂质泥岩及灰白色带绿色的砂岩组成。底部为一层灰白色的中-细粒砂岩K8,厚度5.00-8.00m,平均7.04m。中部一般为细粒砂岩有时相变为砂质泥岩,下部多为砂质泥岩含1-2层鲕粒粒和鳞片状的粘土岩夹菱铁矿结核,还出现2-3层煤线,上部多为粗粒砂岩。该段厚59m。 上段P1x2:由灰黑色砂质泥岩与黄绿中粗砂岩组成。底部为一层灰白色中-粗粒砂岩标记层K9,泥质胶结,疏松易风化,厚度6.20-12.90m,平均9.6m。上部由1-2层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和2-4层黄绿色的砂质泥岩及一层黄红色和灰白色的铝质粘土岩
16、组成。顶部为一层黄红色、灰白色的铝土泥岩K10,俗称“桃花泥岩,厚度5.10-8.30m,平均6.30m。可作为划分上下石盒子组的帮助标记。上段厚102.00m。 上统下石盒子组P2x 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之上。由黄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细粒砂岩组成。井田内上部地层均遭剥蚀,残留厚度130m左右。 4第四系Q 不整合履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大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平坦的山顶和平缓的山坡地带。 中上更新统Q2+3:红棕、红黄色、浅黄色粉砂土和亚粘土,富含钙质结核,孔隙较大,垂直节理发育。厚度0-30.00m。 全新统Q4:分布于桃河河床,由砂卵岩、碎石及粉砂组成。厚度0-5.00m。 3、实习区构造
17、特征 水泉沟一线视察及阳泉矿区多年开采可知,区内构造简洁,总体呈一宽的向、背斜组合构造,北部向斜,背斜轴向为EW或近EW。西南部背斜轴向为NE。北部测得地层倾角约14,南部较北部平缓,倾角为3-10。断裂构造不发育,目前尚未觉察有断层存在。但陷落柱较为发育,是影响开采的主要构造因素,尤其是井田中部为陷落柱密集区数量多,范围大。采掘揭露的陷落柱,其特征多呈圆形、椭圆形,剖面上呈下大上小的柱体形,呈群状分布。陷壁角一般多在70左右。 4、实习区煤层 区内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 山西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共含煤6层,编号自上而下为1、2、3、4、5、6号,其中3、6号煤层为井田内发育稳定,为稳定
18、可采煤层,其余为不稳定不行采煤层,本组地层平均厚度54.30m,煤层平均总厚5.59m,含煤系数10.29%。 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含煤7层,编号自上而下为8、9、11、12、13、14、15号,其中8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9、12、15号煤层为井田稳定可采煤层,11号煤层稳定不行采,13号煤层不稳定不行采。本组地层平均厚度118.31m,煤层平均总厚12.20m,含煤系数10.31%.各煤层特征见表1。 表一 含煤地层中煤层特征一览表 5、娘子关水文地质及岩溶地貌 娘子关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是山西的东大门,地处桃河与温河交汇处下游段,由11个泉眼构成。区内寒武系和奥陶
19、系石灰岩发育,构成主要的含水岩层。溶洞、石柱、钟乳石等随处可见。 6、阳泉矿区影响生产及平安的主要地质因素有: 1、大地构造对瓦斯生成的限制 本区在古生代时期地壳的沉降作用限制下,沉积了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太原组和山西组,形成了瓦斯的生气母岩煤层及瓦斯储气层。以往的探讨说明:在煤生成的泥炭化阶段生成的瓦斯大多放散与古大气中,煤层瓦斯主要是在煤变质阶段生成的。随着变质作用的发生,煤分子的芳香烃缩合度增高,失落的烃基、羧基慢慢增多,他们的结合便形成了瓦斯,所以煤层变质程度的增高,煤层生成的瓦斯量越大。 由于本区在古生代时期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的进展时期全区没有褶皱作用、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所以煤层的
20、变质作用主要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表现为随着煤层的埋藏深度的增加煤层的变质程度增高,因此生成的瓦斯量也越多,但是此阶段的煤层的变质程度不高,生成的瓦斯量也不太多。 中生代的燕山期岩浆活动和新生代第四纪玄武岩的多次喷发使本区的地温增高,煤质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热变质作用。因此,本区煤层瓦斯主要是区域热变质作用的产物。 2、区域构造对瓦斯赋存的限制 由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本区地层发生褶皱,太行山慢慢隆起。本区东部及北部的抬升使地表地层遭受剧烈的腐蚀,煤系地层中的瓦斯大量的逃逸。这种抬升作用使地下水的侵蚀基准面快速下降,煤系地层下部的奥陶系石灰岩溶蚀加快,娘子关泉系的雏态形成。限制本区地下水的娘子关泉
21、系的特征为北、西、南三面扇形补给,在东面的娘子关泄出。因此娘子关泉的水平面成为限制本区地下水活动重要的侵蚀基准面。它的上升或下降干脆限制着矿区地下水径流状态及侵蚀强度。 从娘子关地区奥灰岩受侵蚀的地质现象可以看出:自娘子关泉形成以来,由于受太行山深大断裂的影响,其东部的华北拗断始终在快速下降,由此引起娘子关泉水位的快速下降,从而造成阳泉矿区地下水向下侵蚀作用的不断加强。矿区东部、东北部及东南部,基本沿沁水煤盆地翘起的边缘地带,受地下水的影响作用较矿区西南部大。其影响表现为:一是地下水沿地层的断裂构造有剧烈溶蚀形成了大量的溶孔和溶洞,由于溶洞的不断扩大,上腹煤系地层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坍塌,形成了
22、陷煤柱,为瓦斯的逃逸增加了通道;二是地下水的流淌带动了瓦斯的运移,带走了溶于水的瓦斯;三是由于地下水吸附于裂缝外表减弱了煤层对瓦斯的吸附实力。 四、实习心得 短短五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学问灵敏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相识。实际视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相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稳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学问从感性相识升华到了理性相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确定的视察地质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地质 实习 报告 提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