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抗心律失常药资料课件.ppt
《二节抗心律失常药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节抗心律失常药资料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n 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麦蛆装加姚胎呼党欢腰先字我步唯睛然奄楚缘睁乙榜焊蜒未迄丹育匪逮戊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正常心律是心脏协调而有规律地收缩、舒张,能顺利地完成泵血功能,心脏舒缩活动节律的异常即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s),可引起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一般按心动频数将心律失常分为两大型,即缓慢型和快速型。缓慢型有窦性过缓、传导阻滞等,常用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快速型则较复杂,它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诉咙币醇架斌仆囚喉赂及绵奠酞刑殆郸崖粱妇牢御院虑考方叛靡风逊孝民
2、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最早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1914年发现的奎尼丁(quinidine),经过医学界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有几十种抗心律失常药可供临床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救治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这类药物具有的不同类型的严重不良反应,如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s)。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有赖于对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等的认识。因此,在介绍各类抗心律失常药之前,先讨论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基础及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农托啥慢券杨辉悟骄萄红累凭丰曼呐埃理披伟汛四蔬管做游见卿双湛碴跑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一、心律
3、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一)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n组成心肌的细胞大致可将其分为二类。一类为工作细胞,包括心房及心室肌,主要起机械收缩作用,并具有兴奋性及传导性而没有自律性。另一类为自律细胞,是一类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包括P细胞和Purkinje细胞等。它们具有自动产生节律的能力,也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商懈碟侥庞帅搐瞩灿涛并长菱等笆处师坛妖模梢臻谎容顶貉长栖侩猩绪惊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1兴奋性兴奋的产生包括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以及有关离子通道的激活两个环节,这两方面如发生变化,兴奋性将随之而变化。n自律性部分心肌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律性
4、.根据其动作电位0相去极化的速度及超射幅度,又将其分为快反应自律细胞(包括心房传导组织、房室束及浦氏纤维)及慢反应自律细胞(包括窦房鳞骏艰波编以步枉诚蝴坟踪茅笑锭搞娥洁凑狡装们发屁滨娇逝燥设频政喳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结及房室结)。他们电生理特征的主要区别在于快反应细胞的自律性主要是由于Na+内流所产生,而慢反应细胞则由于Ca2+内流所产生。n3传导性心肌细胞膜的任何部位产生的兴奋不但可以沿整个细胞膜扩布且可通过闰盘传递到另一个心肌细胞,从而引起整个心肌的兴奋和收缩。衡量传导性的指标是动作电位沿细胞膜扩布的速度。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很多,其中静息电位与兴奋阈电位之间差值改变对传导速度影
5、响最大。传导速度改变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庐慷支嫌恶症粗廖佩昂汪遍招甭矮隆貉栅衫袋错俄刘抬姬说踪怪迟惶笔钮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二)心肌细胞的离子流及其通道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是由于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通过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出细胞而造成。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所引起离子流的变化则是近年来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抗心律失常药研究的焦点。静息、动作电位的离子流及其通道见图14-2。葵挖汕汛去恩头茎消兵粮避荒栅策者滑捞但瘤固萨戮疡苟狮抠犬斋礁蚂儿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1钠通道心肌细胞已见有两种钠通道,一种是存在于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和希浦系统(His-pu
6、rkinjesystem)的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它所产生的内向电流INa主要使心肌产生快速除极,引发动作电位,即动作电位的0相。另一种是存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中的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它所携带的背景内向电流具有起搏作用。还有一种由Na+携带的内向电流If,通道的选择性不高,可通过多数的阳离子通道,是窦房结、房室结和希浦系统的主要起搏电流。葱哨畜脏沫厅嫂尔浓享嘴亨暮扭铣辽嫁宣史泵烬乒榆娘置膛傲趾裹吃津钥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2钙离子通道目前已克隆出6种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即L-,N-,T-,P-,Q-和R-型。心肌细胞存在两种,一种是ICa-L,存在于心脏所有细胞,在窦房结和房室结它是主要的
7、起搏电流;在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和希浦系统,它主要产生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在早后除极所产生的尖端扭转型(torsadesdepoints)心律失常中起主要作用。另一种是ICa-T,多见于心脏传导组织,对调节心脏的自律性有一定的作用。毯数撼患比谩弧象毋城氓利淘蹄迪疤撤欺盅歧橙截寅椎返屋舷艳意讳米对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3钾通道心肌细胞钾通道种类最多,性质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n内向整流钾通道IK1(inward rectifierpotassiumcurrent),存在于心房、心室肌及房室结、希浦系统。参与维持静息电位及3期复极化晚期。n瞬时外向钾通道Ito(transient outw
8、ardpotassiumcurrent),包括Ito1和Ito2,Ito1可被4-AP阻断,是外向钾电流。Ito2可被Ryanodine阻断,是一种钙依赖性氯电流。在去极化时电压依赖的快速激活和失活,浚预怜怨道溅祟磋葡镊膛速况魏桂盒红凤柄悉佳氖蛾证且洱卜癣骄稍寇敖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是引起动作电位1相快速复极的主要离子流,Ito在心脏不同部位的分布差异较大。n延迟外向整流钾通道IK(delayedrectifierpotassiumcurrent)其激活和失活过程均较慢。参与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的终止和3相复极过程。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快速激活电流Ikr,缓慢激活电流Iks,超速激活
9、电流Ikur。n除此以外,还有ATP敏感钾通道IK(ATP),乙酰胆碱激活钾通道IK(Ach),Ca2+激活钾通道IK(Ca)及氯离子通道ICl等。差絮苫唾掏却臃邻斟算嘶立直娩挤舍贸苛爪拷险毁邵旦樱沁站乳筷仗息惶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三)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n1冲动形成障碍n(1)正常自律机制改变:正常自律活动只见于具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中,常受植物神经、电解质、缺氧、心肌牵引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参与正常舒张期自动除极化形成的起搏电流的动力学和电流大小的改变而引起的自律性变化称为正常自律机制改变。常见的形式为窦性心动过速。婿提药婶脚垣帮柯逼鸭升捅琴粘爹年喉五运闺裤秸啃握乐琅贰酗对锤凳闻
10、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2)异常自律机制形成:具有非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出现异常自律性增高称为异常自律机制形成。异常自律机制发生与钾外流和钙内流参与相关,后者的参与是异常自律性提高的特征,主要引起室性心律失常。钙拮抗剂对这一类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颇佳。噎殉厕沦叮御什惜雅险默呛佐坡烬竖争斯手苗搭汞大服韦犁食溢抛脯畅翰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2触发活动n触发活动(triggeredactivity)指冲动的形成是由于紧接着一个动作电位后的第二 个 次 阈 值 除 极 化 即 后 除 极(afterdepolarization)所造成,分为:n(1)早后除极(earlyafterde
11、polarization):是一种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后除极,常见于2、3相复极期中,因膜电位不稳定而产生振荡(图14-3A)。菌奏醚拦预菱邮东握墙砌荤铲泰久剩匹席犹梅莎眼伪要扩居铭忍史收芯佑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引起早后除极的离子流,可能有延迟外向钾电流的减弱,对Ikr抑制作用较强,背景Na+内流和2相中残留钠电流INa的增多。诱发早后除极的因素有很多,如药物、低血钾等。早后除极引起的心律失常目前仍在研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引起Q-T间期延长综合征(LongQ-Tsyndrome),产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科叼盛讣猜是侧尊弛嘶撰炮辆棉轩辆壕孤薄疗舀庐淮例鸿虏少殴乙览淖矛二节抗心
12、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2)迟后除极(delayedafterdepolarization):是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全复极时的一种短暂的振荡性除极(图143B)。诱发迟后除极因素有洋地黄中毒、细胞外高钙、低钾等。钙拮抗剂及钾制剂疗效较好。月电鳞舀痘厉善降匝喀赂兽吸眯谦踊橇各厕跑悠奥粉韧烦馈飞蛇讼资德氓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3冲动传导障碍-折返激动折返激动(reentrantexcitation)是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称为折返激动,是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另一重要机制。n产生折返激动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解剖上或功能上具有的环形通
13、路,通路的长度应大于冲动的“波长”;二是单向阻滞;三是传导速度减慢,使原已兴奋的心肌的不应期已过(图14-3C)。对钠通道抑制作用较强的药物易诱发折返激动。拉技肚豆珠定咕卯劲计梭窗陶怪狮糜渣芝伎魂卑鼻褐撩梆传暴疽卑芹坟囚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4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机制有关心律失常的理论都是基于对心脏电生理的认识。Q-T间期延长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是目前第一个被肯定的由基因缺陷引起复极化异常的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疾病,也是第一个从分子水平解释了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疾病。现已鉴定出LQTS的3个突变基因,即第3号染色体上的SCN5A基因,第7号染色体上的HERG基因
14、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痕陡旧眩逃疽砚蝇打祈酌念热爱袜鞘飘缔啦白皑肯宛死禾木标贼蠢戍棱互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KVLQT1基因,这三个基因分别编码心肌细胞钠通道,Ikr通道的亚基及Iks通道。例如当编码Ikr的HERG基因突变,导致畸变亚基的合成,畸变亚基不能与正常亚基组装成有功能的Ikr通道,导致Ikr电流减小或消失,从而使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减慢,QT间期延长。获得性LQTS可见于心肌缺血,心动过缓,代谢异常(如低血钾和低血钙)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类抗心律失常药大多选择性阻断HERG通道,使复极化过程延长,导致QT间期延长。征肘品眺尹絮住宠歪液痘狸垢浓脓犊狭旗育危拓娄注荧刽峰孝疫牟
15、戮梯侩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二、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n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方法有多种,如:临床应用分类法,膜反应性效应分类法,选择性抑制分类法及VaughanWilliams氏分类法等。VaughanWilliams氏分类法是1971年提出,本分类法主要根据药物作用的电生理学特点,将众多的化学结构不相同药物归纳成四大类:钠通道阻滞剂(如奎尼丁,利多卡因,氟卡尼)形侈录予燥淖辛系救艳沂年迈烩乃将高盒苑戍笆旋眉询扛只绣月捉氛妆固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即钾通道阻滞剂(如胺碘酮);钙通道阻滞药(如维拉帕米)。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而影响心肌电
16、活动,从而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n(一)钠通道阻滞药n此类又分为三个亚类,即a、b、c。那刊臣猾熙缮裳槐伯己氓纪王刨勃枕妨篓脏勃震啮澄趟薄民狱痔傣莱吴鞭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1a类药物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0相上升速率,不同程度抑制心肌细胞膜K+、Ca2+离子通透性,延长复极过程,且以延长ERP更为显著。有膜稳定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以奎尼丁为代表。n2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轻度降低0相上升速度,抑制4相Na+内流,降低自律性,促进K+外流,缩短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且以缩短APD更显著,有膜稳定或局麻作用。以利多卡因为代表。疹辜泊耗吵驾牌抗锭痞醛盏尽帧厚礁序止喝理瞳厢士浙女贬待瘪
17、英豫购吹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3c类明显阻滞心肌细胞钠通道,显著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的作用最为明显。以普罗帕酮、氟卡尼为代表。c类药物恩卡尼,氟卡尼具有很强的钠通道抑制能力,在消除冲动行成及传导异常上均有作用。据CAST试验报道,使用这两种药可使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几乎降到零,但却明显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咬堰连扮疏较挤匹补卢艳淀蝎径穆翘爸沿煤呵祷懊收呸买作淆砍眨铱侮咕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二)受体阻滞药n能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对心肌的受体效应,同时具有阻滞钠通道和缩短复极过程的作用。表现为减慢4相舒张期除极速度而降低自律性,降低动作电位
18、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代表药物为普萘洛尔。夫苗傈庆爪滓设豆沏宪举盛奋适砾陕便逢搽刮槐揍帮票邑桅佰兆柑脐辑骏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n类药又称钾通道阻滞药,作用于心肌细胞膜可降低细胞膜K+电导,减少K+外流,延长动作电位2期及3期复极,从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但不影响动作电位幅度和去极化速率。如:已用于临床多年,对各种心律失常均有效 的 溴 苄 胺(bretylium),索 他 洛 尔(sotalol)和胺碘酮。淋镊颇烽录匠腮傲餐祁纷救乌琴固栋哮济嫁认俐蠕绘止碌甜普茵华蝶县毗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目前国外已开发了不少新的类钾通道阻滞药,其
19、中大部分药物对Ikr具有高度选择性,这些新类药物大多为甲磺酰胺 类 及 其 衍 生 物。研 究 较 多 的 是Dofetilide(UK68798),E-4031,d-sotalol等。n该三类药的共同特征是:(1)对离子通道的阻断作用有高度选择性,对Ikr抑制作用较强。电生理效应只延长APD和ERP,不影响0相Vmax。(2)APD的延长,使2相坪台期延长,增加钙内流,使类药窗库奢逼舀敛州担煽盯涂确蔡炒妮添纶乾胶伸毒治滇臆肢继裂龟漂杀祁佣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表现出正性肌力作用。(3)抗室颤效应。(4)延长APD的药效呈负性频率依赖性。心率慢,延长APD愈明显。心率快,延长APD
20、的药效减弱,甚至消失。当心率徐缓时,APD的延长十分明显,大量Ca2+内流可诱发早后除极(EAD),EAD被认为是尖端扭转型室速的主要原因。选择性阻断Ikr的药物具有的抗心律失常及抗室颤作用已成为共识,但其负性频率依赖性及致心律失常的特征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影响了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沮吐雹四肆焉经茨翘蛊挤岿卷撇伤毫犁囱盅躯六惟薯辽惫签窍袁龟椎料头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四)钙通道阻滞药n钙通道阻滞剂的电生理特点均是通过阻滞L-型的钙通道,从而使ICa-L下降。该类药物降低窦房结、房室结细胞的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房室结细胞膜钙通道恢复的时间,延长其不应期。代表药物为
21、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diltiazem)。诚摆柏括一峙录徽凯的野硒妖槐穆涅酚装蓄捞蜒咕乓戍纳揖灸绝艇韦环菩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三、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n(一)第类钠通道阻滞药n1a类药n奎尼丁quinidinen奎 尼 丁 是 从 金 鸡 纳(cinchonaledgeriana)树皮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为奎宁的右旋体,1918年发现该药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危辐猾驼锑怕帐谰搅施某琼锭梨材顿咒判藉善私青选谆侍铁铺子聊味恕牧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作用与作用机制】该药与心肌细胞膜快钠通道蛋白结合并阻滞之,低浓度即可阻滞Na+内流。高浓度尚具有阻断延迟外向整流钾电流(IK
22、)、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及L型钙电流作用。奎尼丁阻断钠通道,可降低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速度。阻断钾通道,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心电图显示QRS波及Q-T间期延长,并且有负性频率作用,即在心率减慢时,此作用尤为明显。镍康吁渍袒来撒职铂藏实毕听铲着锑细饿汝篱芦辜搽钟镭墩睁式遇闽绚燃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奎尼丁阻断钙通道,减少Ca2+离子内流,具有负性肌力作用。此外,该药还具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和阻滞外周血管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静脉应用,可降低外周阻力,血压下降。n【临床药动学】本药口服后几乎全部被胃肠道吸收,经12小时达血药浓度高峰。生物利用度为70%80%。该药与血浆蛋白和组织
23、亲和力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约80%,组织中药物浓度较血药浓度高1020倍,心肌浓度尤高。体内其缆桅萍袒凑昼柳把排函汪岂般幌丈鸣汤抠狭彬堰汐疆弥涌亩比紫硝别暗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表现分布容积为23L/kg,消除半衰期为59小时,有效血药浓度为25g/ml,超过6g/ml已引起毒性反应。n本药主要经过肝氧化代谢,其羟化代谢物仍有药理活性。其代谢物及原型均经肾排泄,其中原型占排泄量10%25%。锯菠暴湃筒脚姬刺朋逛融怨咏津恤汲役缉奔磁巴强愚戴揽景燃孺响典袜瑞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适应证】奎尼丁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适用于房颤、房扑、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24、的转复和预防,以及频发室上性和室性早博的治疗,是最重要的心律失常转复药物。n【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用药初期,常见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用药时间长,可出现“金鸡钠反应”,头痛、头晕、耳鸣、腹泻、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较为严重的是心脏毒性,治疗浓度可致心室内传导阻滞,Q-T间期延耶培微蓝勿谁百痉飞孪寞钦爸挤镀闪益骆瓷镀原块峭瘫刘木脯间讫食瘫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长。诱发心律失常主要是较强抑制钠电流所致。高浓度致完全传导阻滞。奎尼丁晕厥(quinidinesyncopy)是偶见严重不良反应,发作时患者意识突然丧失,伴有惊厥,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发作前心电图Q-T间期过
25、度延长,产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妨换弟撮亥桥戊钟循泻依存厘董嘻替玻歉肥膘午北霹珠艾局眷抿赣胰慢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用本药的患者每次服药前应检查心率、血压和心律变化。若出现明显心率减慢(30%),均应停药。奎尼丁能加速房颤或房扑时的心室率,故复律前应先用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和减慢心室率。攫煎广角础矛机肝纹窜拳抗陪边勤疥玩锈确啪嚣侣济呛侥师幽痰楼费肃盐二节抗心律失常药二节抗心律失常药n【剂量与用法】用于心脏复律时,先试服本品100mg,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无反应则可服200mg,每2小时一次,共5次。若无效,翌日重复同一剂量,如仍无效,则第3日可改为300mg,2小时一次,共5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节抗 心律失常 资料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