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层序地层》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陆相层序地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相层序地层》PPT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层序地层学赵东升1/14/20231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l一、盆地类型及结构一、盆地类型及结构l二、盆地规模及沉积控制因素二、盆地规模及沉积控制因素l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l四、沉积体系特征四、沉积体系特征第六章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中国大陆中新生代陆相湖盆类型中国大陆中新生代陆相湖盆类型第二节 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l一、陆相层序地层一般特征一、陆相层序地层一般特征l二、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样式二、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样式l三、拗陷湖盆层序地层样式三、拗陷湖盆层序地层样式l四、陆相层序地层与油气勘探四、陆相层序地层与油气勘探2 2l中国大陆大地构造格局:中国大陆大地构造格
2、局:东部:为拉张型盆地;东部:为拉张型盆地;西部:为挤压型盆地;西部:为挤压型盆地;中部:为过渡型盆地。中部:为过渡型盆地。挤压型盆地贺兰挤压型盆地贺兰山山-龙门山龙门山-哀牢山哀牢山以西:(塔里木盆以西:(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过渡型盆地:拗陷盆过渡型盆地:拗陷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斯盆地)太平洋板块板块向下俯冲太平洋板块板块向下俯冲西伯利亚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拉张型盆地:大兴拉张型盆地:大兴安岭安岭-武夷山以东(松武夷山以东(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东海盆地、珠江口盆东海盆地、珠江口
3、盆地)地)中国大陆中新生代陆相湖盆类型3 3l挤压型盆地:挤压型盆地:贺兰山贺兰山-龙门山龙门山-哀牢山以西哀牢山以西(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西伯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在中国大陆西伯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在中国大陆西部形成南南西西部形成南南西-北北东方向北北东方向的挤压构造应力场的挤压构造应力场,形成,形成北西西向褶皱山系北西西向褶皱山系与与内陆沉积盆地内陆沉积盆地相间分布相间分布的构造的构造格局。二者之间以断层为界,以断块山及山前拗陷盆地为特征。格局。二者之间以断层为界,以断块山及山前拗陷盆地为特征。沉积盆地不对称,边界受逆冲断层控制沉积盆
4、地不对称,边界受逆冲断层控制。4 4l拉张型盆地:拉张型盆地: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太行山-武陵山以东武陵山以东 (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下俯冲,亚洲板块滨太平洋地区发生地幔上涌,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下俯冲,亚洲板块滨太平洋地区发生地幔上涌,岩石圈减薄,地壳断裂,形成与板块俯冲带基本平行的岩石圈减薄,地壳断裂,形成与板块俯冲带基本平行的北北东北北东-北东构造带北东构造带,发育裂谷断陷盆地及坳陷发育裂谷断陷盆地及坳陷。盆地基底发育断裂,边界受正断层控制,具有断陷盆地基底发育断裂,边界受正断层控制,具有断陷-坳坳
5、陷双层结构。陷双层结构。5 5l过渡型盆地:过渡型盆地:处于东西两大构造应力场之间处于东西两大构造应力场之间 (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处于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交叉部位,是在凹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处于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交叉部位,是在凹陷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相对陷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盆地稳定的克拉通盆地。盆地中部沉降,东部构造平缓,西侧部构造陡峭发育逆冲断裂带。盆地中部沉降,东部构造平缓,西侧部构造陡峭发育逆冲断裂带。6 6大陆内裂谷盆地大陆内裂谷盆地l一、盆地类型及结构一、盆地类型及结构陆相盆地自成体系、类型多、结构复杂陆相盆地
6、自成体系、类型多、结构复杂v裂陷盆地(大陆内裂谷盆地、裂陷盆地(大陆内裂谷盆地、)v聚敛盆地(山间盆地、陆内前陆盆地、聚敛盆地(山间盆地、陆内前陆盆地、)v叠合盆地(不同时期不同成因的盆地叠合盆地(不同时期不同成因的盆地 在同一地域上叠置发育)在同一地域上叠置发育)v克拉通内凹陷盆地克拉通内凹陷盆地拗陷盆地拗陷盆地陆内前陆盆地陆内前陆盆地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7 7l二、盆地规模及沉积控制因素二、盆地规模及沉积控制因素盆地规模有限,盆地规模有限,沉积主要受构造和气候影响;沉积主要受构造和气候影响;构造和气候影响:构造和气候影响:湖盆容积、水体体积、沉积物供给量湖盆容积、水体体积、沉积物供给量
7、 湖平面升降变化频繁;湖平面升降变化频繁;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8 8l(一)、湖盆类型(一)、湖盆类型l(二)、相对湖平面与水深(二)、相对湖平面与水深l(三)、影响湖平面升降的因素(三)、影响湖平面升降的因素l(四)、湖平面升降标志(四)、湖平面升降标志 l(五)、相对湖平面升降变化曲线(五)、相对湖平面升降变化曲线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9 9最低溢最低溢出点出点闭流盆地闭流盆地最低溢最低溢出点出点敞流盆地敞流盆地l(一)、湖盆类型(一)、湖盆类型(水文地质分类)水文地质分类)闭流湖盆:闭流湖盆:注入水量注入水量蒸发量蒸发量+地下渗流
8、量,地下渗流量,湖平面高程湖平面高程蒸发量蒸发量+地下渗流量,地下渗流量,v湖平面高程等于最低溢出口高程,多余的水通过泄水通道流出盆地。湖平面高程等于最低溢出口高程,多余的水通过泄水通道流出盆地。潮湿气候条件易形成敞流湖盆,干旱气候条件易形成闭流湖盆潮湿气候条件易形成敞流湖盆,干旱气候条件易形成闭流湖盆蒸发量渗流量注入量蒸发量渗流量注入量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0 10l(二)、相对湖平面与水深:(二)、相对湖平面与水深:相对湖平面:相对湖平面:湖面到基底距离;湖面到基底距离;水深:水深:湖面到沉积物表面距离;湖面到沉积物表面距离;绝对湖平
9、面:绝对湖平面:水面到基岩距离。水面到基岩距离。相对湖平面决定可容空间的大小,控制湖相及邻近河流相层序地层的相对湖平面决定可容空间的大小,控制湖相及邻近河流相层序地层的发育,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输入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层序的结构。发育,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输入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层序的结构。水水深深相对湖平相对湖平面面闭流湖盆闭流湖盆相对湖相对湖平面平面敞流湖盆敞流湖盆水水深深基岩基岩基岩基岩绝对湖平面绝对湖平面绝对湖平面绝对湖平面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1 11l(三)、影响湖平面变化的因素:(三)、影响湖平面变化的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气候
10、要素:降雨量、湿度、温度、风力)(气候要素:降雨量、湿度、温度、风力)湖水主要来源:大气降水湖水主要来源:大气降水+河水河水v潮湿气候:潮湿气候:淡水供给充沛,闭流湖盆相对湖平面上升淡水供给充沛,闭流湖盆相对湖平面上升敞流湖盆;敞流湖盆;v干旱气候:干旱气候:淡水供给不足,敞流湖盆相对湖平面下降淡水供给不足,敞流湖盆相对湖平面下降闭流湖盆。闭流湖盆。敞流湖盆相对湖平面:敞流湖盆相对湖平面:只受基底构造升降影响,不受潮湿气候影响只受基底构造升降影响,不受潮湿气候影响 闭流湖盆相对湖平面:闭流湖盆相对湖平面:只受气候影响,不受基底构造升降影响只受气候影响,不受基底构造升降影响 相对湖相对湖平面平面
11、相对湖相对湖平面平面水水深深闭流盆地闭流盆地敞流盆地敞流盆地潮湿气候潮湿气候干旱气候干旱气候闭流盆地闭流盆地敞流盆地敞流盆地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2 122、构造因素:、构造因素:v敞流湖盆:敞流湖盆:基底构造基底构造沉降沉降相对湖平面上升相对湖平面上升;基底构造;基底构造抬升抬升相对湖平面下降相对湖平面下降。构造沉降距离等于相对湖平面上升距离。构造沉降距离等于相对湖平面上升距离。v闭流湖盆:闭流湖盆:盆地基底构造盆地基底构造沉降相对湖平面不变沉降相对湖平面不变,绝对湖平面下降。,绝对湖平面下降。13 133、沉积物供应:沉积物供应:v敞
12、流湖盆:敞流湖盆:沉积物充填不影响相对湖平面变化,沉积物充填不影响相对湖平面变化,只造成水深减少,最终导致湖泊消亡。只造成水深减少,最终导致湖泊消亡。v闭流湖盆:闭流湖盆:沉积物充填导致相对湖平面的上升,沉积物充填导致相对湖平面的上升,而对水深的影响不大。而对水深的影响不大。14 14l(四)、湖平面升降标志(四)、湖平面升降标志(缓坡地层终止关系(缓坡地层终止关系 )相对湖平面上升:湖岸上超向陆方向移动;相对湖平面上升:湖岸上超向陆方向移动;相对湖平面静止:沉积物顶超;相对湖平面静止:沉积物顶超;相对湖平面下降:削截及湖岸上超向盆地方向移动。相对湖平面下降:削截及湖岸上超向盆地方向移动。第一
13、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5 15l(五)、相对湖平面升降变化曲线(五)、相对湖平面升降变化曲线曲线是湖平面绝对上升、构造沉降、沉曲线是湖平面绝对上升、构造沉降、沉积供给速率的综合结果。积供给速率的综合结果。陆相湖相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三、湖平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6 16 特征特征:多物源、多沉积中心、沉积体系类型多、相变快多物源、多沉积中心、沉积体系类型多、相变快沉积体系:沉积体系: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浊积扇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浊积扇1-1-曲流河点砂坝砂体;曲流河点砂坝砂体;2-2-三角洲前缘水下
14、分流河道及席状砂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席状砂体;3-3-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4-4-陡岸水下扇扇中砂体;陡岸水下扇扇中砂体;5-5-湖盆浊积砂体湖盆浊积砂体312452第一节 陆相湖盆地质特征四、沉积体系特征四、沉积体系特征17 17第二节 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l(一)、控制陆相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构造沉降、气候变迁、沉积物供给:v湖平面的变化是气候变迁和局部构造运动的结果。v气候变迁控制沉积物类型;v构造沉降速度与沉积物供给速度共同控制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气候气候海平面海平面升降升降沉积物供给沉积物供给湖平面湖平面升降升降构造沉降构造沉降一 陆相层序地层一般
15、特征18 18v1、构造沉降速率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局部构造格局、盆缘断裂的活动影响;v2、沉积物供给速度受地形、母岩岩性、气候、搬运距离的影响。沉降速度沉降速度0沉积物供给速度沉积物供给速度沉降速度沉降速度=沉积物供给速度沉积物供给速度退积退积加积加积进积进积沉积物过路,无沉积沉积物过路,无沉积侵蚀侵蚀沉降速度沉降速度沉积物供给速度沉积物供给速度沉降速度沉降速度沉积物供给速沉积物供给速度度沉降速度沉降速度 沉积速率沉积速率)A段:段:炎热潮湿、降雨量大。炎热潮湿、降雨量大。缓坡:河流、三角洲;陡坡:水下扇;湖盆中部:厚层泥岩夹浊积岩。缓坡:河流、三角洲;陡坡:水下扇;湖盆中部:厚层泥岩夹浊积岩
16、。B、D段:段:亚热、半潮湿、半干旱,湖盆缩小。亚热、半潮湿、半干旱,湖盆缩小。缓坡:河流、沙丘;陡坡:冲积扇。缓坡:河流、沙丘;陡坡:冲积扇。C段:段:炎热干旱,湖泊局限。炎热干旱,湖泊局限。缓坡:沙丘;陡坡:冲积扇。夹蒸发岩沉积。缓坡:沙丘;陡坡:冲积扇。夹蒸发岩沉积。A AB1B1C CD1D1D2D2B2B2A A全球性气候变化周期曲线A AB BC CD D2626v 低盆缘型低盆缘型(盆地沉降速率盆地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沉积速率)仅发育河流、无湖泊仅发育河流、无湖泊A段:段:大型曲流河(砂地比大型曲流河(砂地比11););B、D段段:缓坡:河流(河道宽度变窄);陡坡:小型冲积扇;:缓坡
17、:河流(河道宽度变窄);陡坡:小型冲积扇;C段:段:缓坡:风成沙丘;陡坡:冲积扇。缓坡:风成沙丘;陡坡:冲积扇。A AB1B1C CD1D1D2D2B2B2A A全球性气候变化周期曲线A AB BC CD D2727l、国内模式、国内模式1、模式一:、模式一:层序可划分为低水位、水进及高水位体系域。层序可划分为低水位、水进及高水位体系域。v1)低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基准面下降速度大于构造沉降速度(下降到风暴浪基面之下);基准面下降速度大于构造沉降速度(下降到风暴浪基面之下);可容空间增长速度小于沉积物供给速度;形成进积型准层序组;可容空间增长速度小于沉积物供给速度;形成进积型准层序组;沉积
18、体系:冲积扇、斜坡扇、低位楔状体。沉积体系:冲积扇、斜坡扇、低位楔状体。v2)水进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基准面快速上升;基准面快速上升;可容空间增长速度大于沉积物供给速度;形成退积型准层序组;可容空间增长速度大于沉积物供给速度;形成退积型准层序组;沉积体系:滨湖滩坝、碳酸盐浅滩,浪控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滨湖滩坝、碳酸盐浅滩,浪控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湖底扇,盆地边缘发育煤层或蒸发岩。盆地边缘发育煤层或蒸发岩。v3)高位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基准面上升至最高位,基准面上升至最高位,可容空间增长速度小于沉积物供给速度;可容空间增长速度小于沉积物供给速度;沉积体系:沉积体系:滨岸平原及沙坝
19、沉积。缓坡:河控三角洲;陡坡:扇三角洲。滨岸平原及沙坝沉积。缓坡:河控三角洲;陡坡:扇三角洲。v4)非湖泊体系域:)非湖泊体系域:沉积体系:沉积体系:形成河流、冲积、坡积、沼泽等沉积。形成河流、冲积、坡积、沼泽等沉积。28282、模式二:、模式二:层序可划分为冲积、水进、水退、河流体系域。层序可划分为冲积、水进、水退、河流体系域。v1)冲积体系域:)冲积体系域:位于层序底部,顶界为初次湖侵面位于层序底部,顶界为初次湖侵面形成于盆地演化早期,沉积物快速进积阶段;形成于盆地演化早期,沉积物快速进积阶段;沉积体系: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v2)水进体系域:)水进体系域:位于层序中部,顶界为最大湖侵
20、面位于层序中部,顶界为最大湖侵面形成于盆地迅速沉降阶段,沉积物供给速度小于新增可容空间增加速度;形成于盆地迅速沉降阶段,沉积物供给速度小于新增可容空间增加速度;沉积体系:以深湖和浊流沉积以及退积准层序组为特征。沉积体系:以深湖和浊流沉积以及退积准层序组为特征。缓坡:滩坝沉积、曲流河、远岸浊积扇。缓坡:滩坝沉积、曲流河、远岸浊积扇。陡坡:扇三角洲、近岸浊积扇。陡坡:扇三角洲、近岸浊积扇。2929v3)水退体系域:)水退体系域:位于层序上部,顶界为湖泊消亡面位于层序上部,顶界为湖泊消亡面形成于构造沉降速度减小,沉积物供给速度大于新增可容空间增加速度;形成于构造沉降速度减小,沉积物供给速度大于新增可
21、容空间增加速度;沉积体系:为进积型沉积序列,包括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滩坝沉积,浊流沉积减少。沉积体系:为进积型沉积序列,包括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滩坝沉积,浊流沉积减少。30302、演化模式:、演化模式:早期:早期:沉积物充填遗留可容空间形成进积式准层序组,近源区顶部发育沉积物充填遗留可容空间形成进积式准层序组,近源区顶部发育河流相沉积;远源区发育湖沼相沉积。河流相沉积;远源区发育湖沼相沉积。晚期:晚期:盆地泛滥平原化,沉积达到河流沉积平衡面,形成加积准层序组,盆地泛滥平原化,沉积达到河流沉积平衡面,形成加积准层序组,准层序具下粗上细的特点。准层序具下粗上细的特点。v4)河流体系域:)河流体系域:顶
22、界为层序边界,底界为湖泊基本消亡面。顶界为层序边界,底界为湖泊基本消亡面。1、体系域模式:、体系域模式:成因:成因:形成于二级构造旋回末期,地形平形成于二级构造旋回末期,地形平缓,水系稳定。构造沉降速度低于新增可容缓,水系稳定。构造沉降速度低于新增可容空间增长速度,沉积物充填遗留可容空间。空间增长速度,沉积物充填遗留可容空间。体系域:体系域:河流沉积体系、湖沼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湖沼沉积体系;近源区:近源区:河流沉积体系,为向上变细的准河流沉积体系,为向上变细的准层序;沉降中心:湖沼沉积体系,为向上变层序;沉降中心:湖沼沉积体系,为向上变粗的准层序。粗的准层序。31 31(二)断陷湖盆层序
23、类型及体系域(二)断陷湖盆层序类型及体系域、构造层序及体系域、构造层序及体系域、气候层序及其体系域、气候层序及其体系域3232l构造层序及其体系域特征构造层序及其体系域特征构造层序:构造层序:由一期构造活动控制沉积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地层,其顶、底界由一期构造活动控制沉积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地层,其顶、底界面为侵蚀面或沉积间断面。面为侵蚀面或沉积间断面。断陷湖盆的构造层序:断陷湖盆的构造层序:由边界断层控制发育的层序由边界断层控制发育的层序。v1、同生断坳层序;、同生断坳层序;2、简单断坳层序;、简单断坳层序;3、多期断坳层序、多期断坳层序3333 1、同生断坳层序及其体系域、同生断坳层序及其体系
24、域 同生断坳层序:受同生断裂活动控制发育的一套地层。由低水位、湖同生断坳层序:受同生断裂活动控制发育的一套地层。由低水位、湖泊扩张、湖泊收缩、非湖泊体系域构成。泊扩张、湖泊收缩、非湖泊体系域构成。v(1)低水位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空间位置:层序底部,底界为层序底界,顶界为初次湖泛面。空间位置:层序底部,底界为层序底界,顶界为初次湖泛面。沉积体系:沉积体系:盆地边缘:冲积扇及水下扇。盆地边缘:冲积扇及水下扇。盆地斜坡带: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盆地斜坡带: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准层序、准层序组:准层序、准层序组:冲积扇准层序特征:以砂体向上变薄变细冲积扇准层序特征:以砂体向上变薄变细为特征。为特征。每个
25、向上变薄变细的层组为一个准层序。每个向上变薄变细的层组为一个准层序。加积式准层序组,反映水深变化不大。加积式准层序组,反映水深变化不大。3434v(2)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 盆地沉降过程新增可容空间速度盆地沉降过程新增可容空间速度大于沉积物供给速度,形成湖泊扩大于沉积物供给速度,形成湖泊扩张体系域。张体系域。位置:位置:顶界为最大湖泛面,底界为初始湖顶界为最大湖泛面,底界为初始湖泛面。泛面。以湖岸上超及退积为特征。以湖岸上超及退积为特征。沉积体系沉积体系盆地中心:深湖相暗色泥岩、油页盆地中心:深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夹浊积岩。岩夹浊积岩。缓坡:碳酸岩台地或河流缓坡:碳酸岩台地或河流-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陆相层序地层 陆相层序 地层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