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十七章结构极限载荷.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第十七章结构极限载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第十七章结构极限载荷.ppt(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基本概念v极限弯矩计算v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v判定极限荷载的一般定理117-1 概述1、线弹性体系 弹性分析弹性设计法 弹性设计法的最大缺陷是以某一局部的max,作为衡量整个结构破坏的标准。事实上,对于塑性材料的结构(特别是超静定结构)当max=时,结构还没破坏。因此弹性设计法不能正确地反映整个结构的安全储备,是不够经济的。2、塑性分析 考虑材料的塑性,按照结构丧失承载能力的极限极限状态状态来计算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的极限值(极限荷载)。塑性设计法从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考虑,更切合实际。3、理想弹塑性材料Pe,在梁内形成塑性区。,在梁内形成塑性区。随着荷载的增大随着荷载的增大,塑性区扩展塑性区扩展
2、形成塑性铰,继续加载,形成塑性铰,继续加载,形成足够多的塑形成足够多的塑性铰(结构变成破坏机构)。对静定梁形成一个塑性铰即成为机构。性铰(结构变成破坏机构)。对静定梁形成一个塑性铰即成为机构。三、极限状态三、极限状态 当结构形成足够多的塑性铰时,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当结构形成足够多的塑性铰时,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破坏机构破坏机构),形成破坏机构的瞬时所对应的变形状态称为),形成破坏机构的瞬时所对应的变形状态称为结构的结构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此时的荷载即为,此时的荷载即为极限荷载极限荷载。如果只限于求结构的极限荷载,可不考查其实际的内力和如果只限于求结构的极限荷载,可不考查其实际的内力和变形情
3、况的过程或细节,将破坏机构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极限变形情况的过程或细节,将破坏机构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极限状态结构的内力分布,按平衡条件求极限荷载,这种方法称为状态结构的内力分布,按平衡条件求极限荷载,这种方法称为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弹塑性分析全过程:弹塑性分析全过程:三。三。静定梁的极限荷载静定梁的极限荷载(首先形成一个塑性铰即达极限状态)(首先形成一个塑性铰即达极限状态)6 Pl/2l/2例17-1求图示简支梁的极限载荷Pu。P静力法:根据平衡条件得:2MuMu机动法:采用刚塑性假设 画机构虚位移图虚功方程:静力法:根据塑性铰截面的弯矩为Mu,直接列出平衡方程求解极限载荷。极 限 平衡 法
4、求极限荷载机动法:利用机构的极限平衡状态,列出虚功方程求解极限载荷。塑性铰将首先在跨中截面形成71、超静定梁的破坏过程和极限荷载的特点超静定梁必须出现足够多个塑性铰,才变成机构超静定梁必须出现足够多个塑性铰,才变成机构,从而丧失承载能力以至破坏。从而丧失承载能力以至破坏。Pl/2l/2弹性阶段(PPe)Pe为弹性极限载荷 PPyACBACB弹塑性阶段(PePPu)A截面形成塑性区扩大C截面形成塑性区 A截面形成第一个塑性铰.Py PPuACBMU塑性阶段(P Pu)MA=Mu不增MC增 MuC截面形成第二个塑性铰 PuACBMUMU17-3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下面求极限荷载Pu8Pul/4 P
5、uACBMUMU求极限荷载静力法根据极限状态的弯矩图,求极限荷载机动法根据虚功方程求Pu PuAB2MuMuMU1)如能事先判断出超静定梁的破坏机构,就无须考虑结构的弹塑性变形的发如能事先判断出超静定梁的破坏机构,就无须考虑结构的弹塑性变形的发 展过程,直接利用机构的平衡条件求展过程,直接利用机构的平衡条件求Pu。2)超静定结构极限荷载的计算超静定结构极限荷载的计算,只需考虑平衡条件,而无须考虑变形协调条只需考虑平衡条件,而无须考虑变形协调条件。因而计算比弹性计算简单。件。因而计算比弹性计算简单。3)超静定结构极限荷载,不受温度改变超静定结构极限荷载,不受温度改变,支座移动等因素的影响。支座移
6、动等因素的影响。4)假定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破坏机构的原则:假定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破坏机构的原则:跨中塑性铰只能出现在集中力作用点处或分布荷载分布范跨中塑性铰只能出现在集中力作用点处或分布荷载分布范 围内剪力为零围内剪力为零处。处。当梁上荷载同为向下作用时,负塑性铰只可能出现在固定端处。当梁上荷载同为向下作用时,负塑性铰只可能出现在固定端处。92、连续梁的极限荷载设梁在每一跨内是等截面,但各跨的截面可以不同。设荷载的作用方向彼此相同(向下),并按比例加载。对于等截面梁,最大负弯矩只可能在支座处,负塑性铰只可能出现在支座处。故每跨内为等截面的连续梁,只可能在各跨内独立形成破坏机构。(且遵循单跨梁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第十七 结构 极限 载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