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ppt





《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宫颈鳞状上皮病变CIN 的术语是上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被广泛使用的病理诊断。然而近 20 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 HPV 感染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CIN 并非是程度不同的连续的单一病变,而可以分为两类临床病理过程有明显差异的病变:低度病变和高度病变。认识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演变(一)原位癌(carcinomain situ)的提出1886 年,John Williams 指出在宫颈浸润癌旁存在非浸润性病变;1900 年,Cullen 认识到这种上皮内病变组织学上与浸润癌相似;20 世纪 30 年代,Schottlander 和 Kermauner
2、 第一次引入了“原位癌”的概念;(二)不典型增生(dysplasia)和原位癌1956 年,Reagan 引入了“不典型增生”的概念,用以描述在宫颈病变普查中发现的介于正常鳞状上皮和原位癌之间的病变,同时,将不典型增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认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病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时认为,区分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非常重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二者是不同性质的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是可以恢复的,原位癌则不能。(三)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0 世纪 60 年代的研究发现,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病变的细胞在生物学性质
3、上并无差别,均为单克隆性增生,存在细胞核 DNA 的异倍体,因此 Richart 引入了 CIN 的概念。CIN 仍将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为三级,CIN I 和 II 分别对应原来的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III 则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N 分级认为,从 CIN I 到 III 是病因学和生物学性质相同、程度不同的一类病变,它解决了区分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重复性不好的问题,认为凡是诊断为 CIN 者,均有发展为癌的风险,尽管有个体差异。而恰当的治疗则能阻止癌的发生。(四)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
4、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CIN病理诊断目前认为,LSIL 包括多种 HPV 感染引起的扁平和隆起性湿疣改变、移行带处乳头状不成熟化生(papillary immature metaplasia,PIM),以及单纯的 HPV 感染;HISL 则包括原来的 CIN II+CIN III。其中低度病变中扁平湿疣病变可由大约 40 多种不同型的 HPV 感染引起,尖锐湿疣通常由 6,11 型 HPV 感染引起,低度病变中 HPV 病毒处复制阶段;而高度病变则常伴有限的几种所谓的高危型 HPV(18,16
5、,31,45,56 型)感染。低度病变代表各种不同质的病变,其感染的 HPV 亚型、克隆性、DNA 倍体性均不同,大多可自然消退,很少继续进展,而高度病变则代表同质性病变,不易自发消退,更易发展为浸润癌。二者在临床上治疗方案是显著不同的。LSIL 和 HSIL 的区分同时与宫颈细胞学的 TBS 系统有很好的对应性,从此细胞病理学家、组织病理学家和妇科大夫有了共同交流的语言,而且通过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和组织学诊断,加上 HPV DNA 检测,临床大夫可以根据病变性质决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认识的加深,诊断由复杂趋向简单:先是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合并为 CIN
6、 III,然后 CIN III 与 CIN II 合并为 HSIL。检查hpv检查和tct检查hpv检查:hpv是指人乳头瘤状病毒,这是十分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某些类型的hpv可以导致子宫颈癌,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妇女死于宫颈癌的毒手。hpv的多重感染或称重叠感染,是指在某一个体或某一种病变中感染或检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hpv亚型。在一般情况下,hpv感染是单一亚型感染,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有较多的hpv感染是多种hpv亚型感染即多重感染,这项检查技术对检出hpv6型和hpvl6型等研究发现妇女宫颈hpv的多重感染较为普遍存在。tct检查:tct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简称,tct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
7、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十分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ct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为100%,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宫颈癌辅助检查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宫颈暴露在阴道顶端,易于观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临床对凡已婚妇女,妇科检查或防癌普查时,都常规进行宫颈细胞刮片检查,作为筛查手段。使宫颈早期癌的诊断阳性率大大提高,可达90%以上。为了提高涂片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注意要从宫颈癌好发部位
8、即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由于老年妇女鳞、柱状上皮交界区向颈管内上移,取材时除了从宫颈阴道处刮取涂片外,还应从宫颈管处取材涂片,以免漏诊。但是要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l0%的假阴性率,因此,均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以此方法作筛选。碘试验:正常宫颈或阴道鳞状上皮含有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糖原存在,故不着色。临床上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擦去表面粘液将浓度为2%的碘溶液直接涂在子宫颈和阴道粘膜上,不着色处为阳性,如发现不正常碘阴性区即可在此区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阴道镜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IN 宫颈 上皮

限制150内